瀚海唐儿归 第824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但周军用的,算是阳谋,高方也暂时没什么好办法来对抗。

  他只能选择稍微削减前线军队,将一部分各部的征召兵放回各部,来减缓物资的消耗。

  高方拿着写好的奏疏呈给段思聪,“圣人,臣召集三托、六曹各级官员经过精密计算,咱们只需要在前线留四万人就可以了。

  其中重中之重的长城郡(曲靖)留一万五千,石城郡和升麻各留七千,其余万余人留在善阐府为后援,如此可大大节省军粮、物资的供应。”

  段思聪点了点头,虽然他不知道到底能节省多少军粮,但是少了两万人是确定的。

  这两万条壮汉光是吃一天就要五六百石,加上转运一千五百石都扛不住。

  他正要同意,却听得身边一声冷哼,站在在右侧的大军将董三廓突然说道:

  “清平官说的轻松,这大军遣散容易,再想征召那就难了,假若此时周军突然来攻,四万人就能守住长城、石城、升麻三城及大大小小的砦堡?

  就算能守住,四万大军长期在外,我等又能多支撑几时?

  现在周军尚在征讨高丽,大军并未到此,咱们再守下去,等到周主举国之兵前来,谁能抵挡?

  臣以为,咱们现在应该乘大军云集之时,主动出击,收复乌蒙城,将黑爨二十一部给拉回来,不然迟早要出大问题。”

  董三廓的父亲董伽罗本是段思平的国师,地位崇高,在建立大理国时功劳绝大,董氏也是大理国内段氏之下第一豪门。

  结果在大理赵光义段思良篡侄子大位的过程中,董伽罗并不支持,是以在段思良上位之后,支持他篡位的高氏得到了大大的封赏,而原本兴盛的董氏,则遭到了打压。

  所以,高氏和董氏很是不对付,基本高氏同意的,董氏一定是要反对的,目前正内斗的厉害。

  段思聪听董三廓这么说,觉得也好像有些道理,周军只有偏师在乌蒙山脉,现在都不去打他们,等周主派大兵到来,大理国还能有什么机会?

  高方眼睛里都要喷出火来了,他戟指董三廓大声怒喝道:

  “周军占据地利,甲坚械利还有大小砦堡卡住险要,黑爨二十一部又已经为他所用,我等舍弃坚城去逆攻,如何得胜?”

  段思聪又一思考,这也挺有道理的啊!

  可是,攻也不利,守也不行,那这一仗该怎么打?

第八百五十五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夜色深沉,吵了一天的高方和董三廓也没吵出一个结果,事情自然又被搁下了。

  而两人一个支持守,一个支持进攻是有原因的。

  且这个原因,还不是出自国家利益,而是家族利益。

  现在高氏代替董氏把持了大理国上下的权力,自然希望稳妥的抵抗。

  一来处于战时,高方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握住军队,顺带打击异己。

  二来,这种据城而守的方式是最稳妥的,就算周军突破了长城郡-石城郡和升麻三城,不还有善阐府和阳苴咩城嘛,完全可以边打边提条件。

  而对董三廓来说,虽然他的官职是大军将,但其实早在南诏时期,这个官位就跟军职脱离了干系,约莫只能算得上一个副宰相。

  如今高方乃是开国功勋,算起来还是董三廓的前辈,族人十万有加,有他做清平官,董三廓这个大军将,哪还能捞着什么权力,能保住家族就算不错了。

  所以董三廓极力游说段思聪,采取主动出击的手段。

  虽然董三廓心里很明白,主动出击是很难打过占据了乌蒙城的周军的。

  但这跟他董三廓有什么关系?打成胶着状态了,他反倒可以在后面攻击高方指挥有误。

  例如若是高氏出兵少,就可以说高氏想让其他部族去送死。

  若是高氏子弟损失惨重,就说他高家身为国之干城家族,却疏于武备,以致不能抵抗外敌。

  打输了,嗯,打输了当然什么都不用说了。

  到时候高方掌握的力量大为削弱,声望急速暴跌,大理国怎么样还不知道,但对董氏,或者说对他董三廓肯定是大好事。

  至于为什么董三廓会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好像大理国存不存在他都无所谓,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高方掌握大权之后,董家的日子就很难过了。

  这高、董两姓乃是白人大姓,本来就有争斗,昔日董伽罗得势的时候,可没少整治高家,现在高方掌权了,董家还想好过?

  虽然为了维持大理国内白人占主导地位的场面,不至于下死手把董氏整翻,但把他董三廓整翻,还是可以的。

  这个董三廓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继续让高家执政,董氏或许能存在,但他董三廓及子孙,不死也得脱层皮。

  其二,就要从白人这个族群来源来说了。

  虽然后世得出的结论还是白人与汉藏基本同源,是先秦氐羌的一支南下形成的洱海人和昆明蛮,可能还混合了一点古蜀人和僰人以及楚国人血脉。

  但在此时,白人唯一承认的祖源,就是楚国贵族。

  他们几乎清一色称自己是楚将滇王庄蹻的后人,或者是跟随庄蹻入滇建立滇国的部署后人,还有胆子大脸皮厚的,敢自称楚王室后裔。

  在此时,你要是跟白人说他们是氐羌人的话,那绝对会被他们认为是侮辱,是要跟你开打不死不休的。

  通行汉话,读写汉字,用汉姓,通习儒家,长相与汉人类似,这一切的特征,都让白人在心里认为他们与汉人的区别不大。

  说实话吧,此时云南的各族百姓中,除了白人以外,其余都有些黑。

  哪怕就是后世咱们印象中有很多肤白貌美小美女的傣族,都有些黑,唯有白人皮肤白皙、长得跟周围的土著,都不太一样。

  这种外貌上的差别,使白人产生了一种自信,他们鄙夷的称其他喜穿黑衣,长相偏黑的部落为乌蛮、黑爨等。

  而越与中原接触,他们就越相信庄蹻王滇是真实存在的,祖先的传说是真的,他们就是楚王室、楚贵族南迁的后裔,因为中原人跟他们一样白皙又高大,看着就是一个族群的。

  这也是在南诏国,汉人能做到清平官的高位,还能家族延绵掌握大权的重要原因,因为白人基本是把汉人当成同族的。

  ……

  董氏兵营,密室中,此时的大理国,实际上还处于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阶段。

  国中的势力跟姬周时期有点类似,国王只是共主,下面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和部曲私兵。

  而国家的武力,也是由禁军和各家族部曲兵组成的。

  董氏虽然被打压,但族人近十万,是白人中仅次于国王段氏和高氏的第三大家族,自然也拥有自己的地盘和部曲。

  但,这才是董三廓担心的所在。

  董氏的存在,是对大权独揽的高氏极大威胁,高氏不会允许董氏的存在。

  但他们也吞不掉董氏,更不能对董氏大开杀戒,因为那样会削弱白人在大理国内凌驾于诸族之上的地位。

  所以高氏的族长,大理国的清平官高方就只有一个选择,把董三廓弄死,然后再选一个愿意屈服于高氏的董家人来当董氏族长。

  密室之中,只有董三廓和侄子董摩诃两人在,对于董三廓来说,他目前能信任的,就只有眼前的侄子了。

  因为他儿子董廓眉年纪还小,董氏家族的大权,实际上是叔侄两在分享的。

  这也与董氏家族架构有关,这家族从南诏时期起,家族中就有人兼任阿吒力,这是一个梵文词,可以翻译成导师或者佛法导师等。

  阿吒力是如今流行在大理国的一支佛教宗派,源头是在中原已经基本消亡的汉传密宗。

  当然到了大理之后,增加许多属于大理本土的本地化改动,甚至可以被称为滇密。

  后世更是直接称之为阿吒力教,这个教派的僧侣可以吃肉喝酒还能结婚生子,崇信细腰观音和大黑天王摩诃迦罗。

  这个教派自五世纪传入之后,就在云南地区盛行,一直到了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皇帝认为此教非释非道,其术足以动众,其说足以惑人,此固盛世之乱民,王法所必禁者也。

  于是就有了朱洪武和麻哥两人相隔数百年,先后数次出手禁绝,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终于把阿吒力教给扫进了历史之中。

  所以,在此时,阿吒力教还在大理大行其道的时候,董氏家族极为重要的职位有两个,一个是家族的族长,一个是他们家族世袭的阿吒力。

  此时董三廓虽然是董氏族长,但他并不是阿吒力,家族内部公认可以继承阿吒力这一个职务的是董摩诃。

  这是由董三廓的父亲,董摩诃的祖父,董氏家族的大神级人物董伽罗在死前确立的。

  现在只不过是因为董摩诃阅历和年纪还没到,所以暂时还没正式成为阿吒力而已。

  而高氏要打压董氏,除了选个听话的族长上来,再一个就是要夺走董氏的阿吒力。

  所以董三廓才可以无限信任董摩诃,因为高氏一旦得逞,他们两绝对没好日子过。

  历史上阿吒力就给高氏给夺走了,直到董三廓的孙子董眉聚的时候才抢回来。

  董摩诃在房间内走来走去,到了这会,他已经感觉到了很不见对劲了。

  因为现在他们面对的郭荣和章飞极其狡猾,更有极大的耐心来慢慢布局,一出手就让大理陷入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局面。

  你说能让这样人物甘心在这边荒之地一呆就是好几年的君王,会是一个有点娘,身体还不太好,还色厉内荏的主?

  “不对劲!不对劲!”董摩诃连说了两个不对劲,他把他两年多前去往中原的经历复盘了一遍又一遍,随后猛然的抬起头来了。

  “叔父,上次侄儿去周国出使,一路上都是被周人不断被催促,只在远处看了几眼成都府,然后一路狂奔就都了中原。

  而到了中原后,还不让去神都洛阳和东京开封府,而是在许昌府被召见的。

  没说几句话,周主就大发雷霆,然后直接将侄儿驱逐,一路上也是狂奔着就被押送回了大理,根本没时间仔仔细细的看看周国,你说这会不会是有问题?”

  董三廓也努力思索了起来,“你是说,周人故意向你隐瞒了周国的实际情况,周主也故意做出昏弱的样子来麻痹你,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董摩诃越想越觉得自己是被愚弄了,他狠狠的一锤手,“还能因为什么,周国要全力支持慕容白袍东征高丽和倭国呗。

  且当时郭荣也没掌握黑爨三十五部中的二十一部,是以故意给咱们看周国国内纷乱的假象,把咱们都给骗了。”

  “真是好大的手笔啊!从天子到下面的督监,合着伙让他们栽了个大跟头。

  如果不是周主如此,咱们也不至于对滇东的情况一点也不做防备,黑爨二十一部不被周人掌握,咱们在乌蒙城就能把周人给堵住了。”

  董三廓也越想越是这么回事,他有些气急败坏的怒骂了一阵,随后突然脸色一惊,似乎还小小的抖了一下。

  董摩诃此时也反应过来了,他有些畏惧的看着二叔董三廓,嘴唇都都有哆嗦了。

  “叔父,这可怎么办?高方人老成精,是不是早就明白其中缘由了,就等着什么时候把我们一网打尽呢?”

  董三廓先镇定下来了,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神色,“这还是对面的周人干的太好了,若不是他们一上来就拿下黑爨二十一部,让高方不敢在此时还挑起内斗,你我叔侄搞不好人头就已经落地了。”

  董摩诃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周主年岁渐高,不再具有攻击性,国内矛盾重重,驻兵南溪府多是为了防止被压迫的蜀人沟通大理等判断,都是董摩诃带回来了。

  且为了显示自己在周国发挥聪明才智立下了大功劳,董摩诃还到处宣扬过来着。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董摩诃就是造成如今被动局面的罪魁祸首,也是行得通的。

  这样一看,确实,假如不是周人一出手就掐住了大理国的七寸,他董摩诃早就断头台上走一遭了。

  叔侄两对望了一眼后,感觉随时有可能小命不保的董摩诃小心翼翼有些干涩的说道:

  “叔父,侄儿没记错的话,暴蛮部黑巴娶的是乌蒙部头人的胞妹。咱们是不是该为董氏的未来,考虑考虑了。”

  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但实际上是一件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