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825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乌蒙部的头人现在投靠了周人,据说还很受重用,而暴蛮部的黑巴,其母亲是董家的女儿,也是大黑天神摩诃迦罗的信徒。

  董摩诃现在说这个,就是几乎在明着问二叔董三廓,是否可与干脆投靠周人。

  董三廓思考了半晌还是缓缓的摇了摇头,很简单,按照现在的消耗,大理国还撑个一年半载是没问题的。

  毕竟是人口近百万,核心部族三十几万的大国,供养六七万完全脱产的军队两三年的财力还是有的。

  现在就下注,对于董氏这样的大族来说,为时过早,万一出点什么问题,那可是整个家族都要遭殃的。

  更重要的是,董氏掌控着阿吒力教派,是大理国内最为流行的宗教,但周主偏偏还有个无上天的身份。

  在董三廓想来,随着周军进来的,肯定还有六法宗,那董氏该怎办?

  虽然现在阿吒力快被高氏给抢走了,但要董氏这种信仰了三百年的阿吒力派信徒突然改宗六法宗,还是让人很难以接受啊!族人也很难同意。

  不过就在董摩诃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董三廓突然叫住了他低声说道:

  “你去找几个信得过的人,让他们去崇圣寺拜见五叔祖,让五叔祖命聿赍城的僧侣与城外六法宗的大德接洽一下。”

  董摩诃大喜,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崇圣寺在后世又被称为天龙寺,嗯,就是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的那个天龙寺。

  这个寺庙自建立起就是云南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佛寺,对于这样地位的寺庙,就算六法宗被张鉊限制不能去接触,那锦衣亲卫势必也不会放过。

  因此崇圣寺的某些高僧,是有跟锦衣亲卫的沟通渠道的,现在这样,由他们去打个前站,无疑还是最合适的了。

  要么说我张圣人来的是时候呢,要是早一点来打大理,那时董伽罗还在,董氏一族的地位没有受到高氏的威胁。

  他们掌握着阿吒力派,势必不能容忍六法宗的触角伸进来,这种保家卫国加上宗教仇怨的战争,打起来一定很困难。

  但是在此时,董氏随时地位不保,现在再要他们从阿吒力派改宗到六法宗,只要能给出一个活佛的称号,似乎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不过,就在这叔侄两还想着慢慢来的时候,郭荣和章飞已经准备给大理国来个狠的了。

  当然,这个狠活不是他们两想出来,只是要由他们去协助执行。

  这个狠活是锦衣亲卫牵头,钱庄会提出技术支持,再由锦衣亲卫派人去主要实施的。

  郭荣手里拿着的一种造型优美,看上去甚至有一层釉质感的贝壳。

  有一件超出后世人认知的事情,就是目前这个并不缺铜,也不缺金矿的大理国,通行的货币却是贝壳。

  而且也不是现在通行,是在南诏之前的庄蹻古滇国一直到后世清嘉庆末年,都通行这种贝壳制成的贝币。

  最初或许是在滇池边发现了大量贝壳,正好又缺少铸造铜钱和金锭的技术,于是就开始用贝币。

  到了后来,滇国人通过艰险的蜀身毒道与天竺进行贸易,正好发现天竺海边很多这样的贝壳,于是如获至宝,开始把这种贝壳带回滇国。

  几百年下来,通过蜀身毒道,连后世印度东北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的古国,都开始通行这种贝币了。

  当然,此时张周还没能力到天竺用大船装贝币回来,所以此次动用的,就是从广东和福建沿海收集的贝壳。

  这种贝壳与印度洋的贝壳有一定的区别,没这么好看,形状也更小一点点的,但是假币嘛,不就是讲究一个似是而非嘛。

  锦衣亲卫此次直接在福建和广东的沿海动用三万贯银钱,收购、打造了要动用上千匹骡马来驮才能运到大理贝币。

  具体多少已经无法计算,只是大概估算,不会少于五千万枚。

  要知道此时,在大理国中,一枚贝币是大约相当于五文钱来用的,也就是说,张周收集的这些相对劣质贝币,起码能当二十五万贯来使用。

  这对于本身经济就不是很强的大理来说,猛然间在阳苴咩城(大理)和善阐府(昆明)两地,短时间投放价值二十五万贯的贝币的威力,绝对不亚于在大理国的经济市场上,投下了一枚核弹。

  到时候,所有大理人的财产都将急速缩水。

  更绝的是,本来就因为粮食大多被抽调到前线,而导致粮价上涨,这会再进来这么多假币,可以想象,粮价将会如何开始飙升。

  这种通胀,还不单会停留在民间,它会迅速冲击军队,使士兵们收入锐减,极大打击士气。

  同时也还会传导到大理的豪门大族身上,使得他们只能眼睁睁地承担难以承受的资产贬值。

  而,这还只是狠活之一,另一个狠活,则是张鉊亲自下令,将刚刚荣州(宜宾)自流井和贡井中产出的食盐,全部集中到了郭荣与阴鹞子手中。

  同时,四川行省东北的夔州府大宁盐场产出的精盐,也被大量调了过来。

  只算目前到位的,就有精盐一万石,粗盐十万石,这几乎就是大理全国的用盐量,虽然不会一次性全倾销过去,但就算出动一半,也是非常可怕的。

  而这些盐,也是准备像贝币一样,被倾销到整个大理国内的。

  要知道,大理国素来缺盐,少有的几口盐井,正是大理国非常重要且宝贵的税收来源。

  如果短时间受到十一万石盐的倾销,那大理国事关命脉的盐税,就别想再收得上来了。

  嗯,好歹是后世来的,至少也该用点经济战的手段嘛,张鉊相信,有了这两手一出动,大理国就该差不多了。

  而他之所以花这么大的代价来做这件事,就是要保住大理国的这几万优秀山地兵,将来征服蒲甘、高棉,还要从大理出兵呢。

  至于骠国,他们早就是大理国的藩属,大理国王早就把骠人之王的称号给拿到手了。

  所以,攻打大理,仍然是攻心为上,兵战为下,用兵与财的两手,来拿捏这些算是跟汉人同祖源的白人,让他们成为征服东南亚的急先锋,一如历史上傣族那样。

第八百五十六章 蜀身毒道

  崇圣寺中,琼热多金身穿一袭简单的缁衣,身边连一个侍卫都没有带,就那么如同一根青松一样站立在寺院大殿门口。

  不少崇圣寺的武僧都在门外偷看这位来自中原的勇将,据说他可是佛祖指派下凡护卫无上天的伽蓝。

  阿吒力派虽然教义与六法宗差别巨大,但大家都是信佛陀的,某些地方也可以相同,琼热多金这样身份的,自然会引起围观。

  现任的崇圣寺首座姓董,敕封五密栋梁大神通师,正是董三廓的五叔祖。

  阿吒力教的僧侣是能结婚生子的,所以也没有什么遁入空门之说,这位董三廓的五叔祖,法号觉容的首座膝下不但儿女成群,重孙子和重孙女婚配都的都不少了。

  琼热多金淡淡的看着朝他走来的觉容和尚,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随后便把视线投向了觉容和尚身后的白面番僧。

  觉容和尚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须发皆白,这阿吒力派是不讲究剃度的,但也不能留长发,而是留一种类似后世的板寸,当然你要剃度,也是可以的。

  与须发皆白的觉容和尚比起来,这个高鼻深目的白面番僧最多三十来岁,看着就跟觉容和尚的孙子差不多。

  琼热多金仔仔细细的盯着这白面番僧,越看越是觉得有点熟悉,好像是在哪见过一样,只是有点想不起来了。

  琼热多金还在努力回想,白面番僧却把手一合十,十分虔诚的对他一礼,用略带生涩的唐音说道:

  “果然是伽蓝当面,想来在中土做出好大事业的,确系法王本尊了。”

  法王这个称号一出,琼热多金终于想起来了,这个白面番僧,好像是那烂陀寺首座宝通子和尚的弟子之一。

  当初张鉊带着他们搬走那烂陀寺宝藏的时候,因为人手不够,还让这些和尚帮着运输来着,所以琼热多金还有些印象。

  而看到这个番僧,琼热多金也知道这个觉容老和尚,一直向锦衣亲卫假扮的六法宗传法僧要求圣人派一个去过天竺的人到这里来,是什么意思了。

  “神通师看来不愿意做无上天的赤子,而是想回到天竺佛祖之地去?”

  琼热多金有点想笑,他是吐蕃奴兵出身,本身就有点信教,在跟着张鉊这么久之后,眼光还是有的。

  这些和尚真是异想天开啊!就天竺佛门的现状,根本不可能玩得过那些婆罗门,所有通路都已经被婆罗门给堵死了。

  阿吒力派还想去天竺,是要去亲眼看看天竺佛门有多惨吗?

  当年圣人就亲口对他们说过,这天竺佛门注定会消亡,不会再有一点的机会,琼热多金是深信不疑的。

  当然,琼热多金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无论多好笑,他都不会笑,但他的话语气可不怎么善,顿时将觉容和尚说的有点不自然了。

  半晌,这个老和尚才苦笑着说道:“伽蓝勿怪,有些事到了老僧这个年纪,就已经看的很明白了。

  自高僧赞陀崛多入天南传法以来,摩诃迦罗在此地已经流传数百年了,但现在既然无上天将至,摩诃迦罗又怎能续存,不如回到天竺去吧。”

  琼热多金脸上不动神色,但心里还是点了点头,因为不管圣人让不让六法宗入大理,阿吒力派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皈依六法宗,要么被消灭。

  因为阿吒力派和六法宗在某种情况下是差不多的,两派都是把佛祖高高供起当个吉祥物。

  区别只在于六法宗是以无上天做佛陀的关门弟子,承佛陀旨意为世间最后之佛。

  而阿吒力派呢,搞的是双神崇拜,祈福免灾去病拜的是细腰观音,社稷、征战、天灾等拜的是大黑天生摩诃迦罗。

  说笼统点,阿吒力派就是把六法宗的无上天拆成了细腰观音和大黑天神摩诃迦罗。

  在这种叙事体系下,六法宗与禅宗等宗派还可以互相辩经以求和睦共处,但是对于阿吒力派,那就只有用战争来达到肉体和思想一起消灭,这一个选项了。

  白面番僧看着开始沉思的琼热多金,伸手递上一本写在贝叶,也就是贝多罗树叶上的书信。

  “请伽蓝将此信上呈给法王,请法王大发慈悲,再救一救那烂陀寺。”

  觉容也在旁边附和道:“老僧行将就木,愿做无上天的信徒,但就恐儿孙辈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者惹出祸端,若是无上天能成全,阿吒力的僧侣们感激不尽,愿留下一部分人襄助大皇子永镇天南。”

  琼热多金思考了一下,虽然他来时,张鉊已经授予了他在极大的自主权,说一切事情只要和郭荣、章飞商议就可以决断。

  现在琼热多金虽然没看着贝叶信中的内容,但自觉让他觉得不同寻常,于是果断选择派八百里加急,日夜不停的传往神都洛阳。

  ……

  洛阳,金墉宫,张鉊捏着这一卷贝叶信,嘴角就忍不住翘了起来,信中的内容很简单,是来求援的。

  原因就是在张鉊从天竺走后,虽然给天竺佛门和波罗王国,留下了极为有利的局面。

  但这小二十年中,天竺佛门别说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甚至连被分成了三块的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王国都打不过。

  现在曲女城早已丢掉,那烂陀寺也危在旦夕,支持佛门的波罗王朝连续在三场大战中都败北,已经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

  当初张鉊在天竺时,这些人巴不得他走,但是到了这种境地,他们马上就想起了张鉊的好,于是赶紧派人准备来向张鉊求救。

  可是镇远国的张秉忠背叛了张鉊,卡住了天竺-吐火罗-宁远-安西这条到中原的路,于是那烂陀寺就只能派僧人千辛万苦走蜀身毒道到中原来。

  结果到了大理没多久,就遇到了张周进攻大理这件事,这些天竺和尚顿时又有点怕。

  因为他们想起张鉊当初在天竺,是怎么给所有人一顿暴打的了。

  于是,不敢进又不想退的呆了几个月后,这些天竺和尚就和崇圣寺的阿吒力派给接洽上了。

  正好阿吒力派在老早之前就担心六法宗进入大理,也对此有些预案,算得上是瞌睡遇到枕头。

  两方一合计,就准备将信仰阿吒力派的丽水节度使(密支那)、永昌节度使(保山、腾冲)、银生节度使(普洱、景洪)一带的各族人带走一部分去天竺。

  同时,波罗王国也已经做好了退守到天竺东北的准备,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这次贝叶上书。

  张鉊淡淡一笑,他知道这个计划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蜀身毒道虽然险峻,但不是不能通人。

  而且此时的大理国,可不是单单统治着云南,还统治着后世的缅北大部和老挝,这些地区,就是蜀身毒道入印度的关键地区。

  历史上傣族的阿洪王国就是通过这条路,缓慢迁徙到印度东北部的。

  那些后世网络上看着跟中国人差不多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居民,大多就是阿洪王国的后裔。

  而这些家伙提出的条件,就是张鉊同意他们带走一部分大理武士和上千套铁甲和皮甲,同时赏赐一些锦帛、盐糖茶等。

  张鉊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下,蜀身毒道按照锦衣亲卫的了解,沿途的补给站和道路情况,最多能允许两个月内通过一千人的样子。

  要像历史上傣族外迁建立阿洪王国那样一次性迁徙上万人的话,那就需要一路走,一路定居,最终花上好几年才能走到目的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