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816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呃,看起来很惨,辛苦种地才得三成,但实际上,比起原本他们丰年吃野菜,灾年直接饿死,已经好了很多。

  而且也别看庄园主拿了三成,但是组织生产,观察天时,驯养耕牛,水利的小修小补都是要庄园主出钱出力的。

  总的来说,庄园主的收入下降了不少,但是在这种恐怖乱世保住了家业,基本权力得到了朝廷承认,下面的百姓收入则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这两份诏令一出,本来如同沸腾滚水的倭国上下,突然就像是被注入了一大盆冷水一样,变得没有那么反应剧烈。

  底层的百姓们,开始处于了观望的姿态,不是那么听某些残余公卿贵族怂恿了。

  随后,慕容信长开始下诏,分批释放平安京、平城京、难波京这三京的百姓,让他们可以和幸存的家人团聚。

  同时由于这三京公卿贵族几乎全部死绝,慕容信长还大度的允许他们自行挑选原本一些低级官员的房舍,算是个小小的补偿。

  但这一切,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这三京的市民百姓和农夫,都需要应征去干一件大工程。

  十月初八,慕容信长下令,征召三京百姓和农夫十六万,将大阪平原附近的天皇之墓,公卿藤原家之墓葬群,不管是真的,还是穿凿附会传说的,全部捣毁。

  同时被捣毁的,还有开始有倭国特色的各大佛门寺庙。

  之所以并不大的一些墓葬要征发这么多人,甚至很多农夫只是被押过去登个记,然后推倒了几块石头做个样子,是因为这不在于他们干多少,而在于干没干。

  这一下子,大部分的市民和农夫,都基本算是帮凶,纳了投名状,慕容信长也能勉强放心他们了。

  十月十七,南海道四国的捷报传来,王景在土佐国的吾川郡击破四国武士的反抗,阵斩千余级。

  倭国原南海道追捕使,伊予国守,土佐国介等大小官将尽皆被杀,四国基本平定。

  十一月初九,赵匡胤到达了关东平原,随即就在下总国丰田郡,与东国开拓武士集团万人遭遇。

  彼时赵匡胤的两万大军大部分还在海边渡口,麾下的兵将只有骑兵千余,骑马步兵两千。

  说是遭遇,实际上熟悉地理的东国武士精心谋划的伏击战,但即使面对数倍于己敌军,赵匡胤丝毫不惧。

  开什么玩笑,攻破平城京这么威风的战斗没有他的份,打个东国武士,还能怂。

  于是,嗷嗷叫的倭人举着跟他们差不多高的毛抜太刀和比他们高的长矛出阵了,随后就撞上了铜墙铁壁。

  赵匡胤亲率亲随部曲冲锋在前,三军用命,大破万余东国武士,斩首四千余级,几乎全歼了这股东国武士的主力。

  随后,赵匡胤在原本平将门叛乱时修建的堡垒立足,将两万大军分四部四处出击。

  不过半个月,大军就在大雪纷飞中,连破东国武士三十余处定居点,再次斩首数千,俘虏数万。

  绍明八年,公元953年,二月。

  关东冰雪消融,赵匡胤又亲率近万精锐,一路远征到了后世仙台市附近。

  此时的虾夷人还没被倭人彻底打垮,所以赵匡胤虽然是人生地不熟,但倭人也没有多少转圜的余地。

  这时候虾夷人还有十余万,虽然被快被逼到了北海道,但还是能抽出数千战士的。

  有了他们堵住倭人武士的后路,这些家伙只能绝望的选择与赵匡胤硬刚。

  而赵匡胤也早就知道了虾夷人的存在,甚至早就联系好了。

  于是这一战,在有熟悉道路虾夷人的指引下,绝望的东国武士再次战败,数千人被杀,关东地头蛇平氏家族几乎被杀的干干净净。

  嗖嗖冷风中,赵匡胤看着远处的大地,对身边的亲将张环说道:

  “此地开春极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比之岭南、河西要好得多,圣人曾说倭国并不蛮荒,今始知不假。

  日后于此处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足可承载百万之民。”

  其实,日本除开地震频繁了点,还是有些好地方的。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东面后世沿海的大坂、名古屋、东京、仙台等地区。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渔获丰富,每一地养个百万人,还是简简单单的。

  赵匡胤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恩兄慕容信长要在倭国实行夏君夷民的封臣制度,慕容信长甚至表示过,只要赵匡胤愿意,他愿意以陆奥和出羽两国相封。

  连名号都想好了,慕容信长以前听过父皇张圣人称这块地方为仙台,因此表示愿意封赵匡胤为仙台君侯,辖陆奥、出羽两府。

  赵匡胤很是心动啊!

  能不心动嘛,这要是在后世日本战国时期,这可是一个仙台藩、会津藩、盛岗藩、米尺藩、弘前藩等加起来的超级大藩国。

  石高差不多二百五十万石,户口数百万!

  哪怕就是现在,陆奥加出羽,也差不多能有七十万石左右,百姓应该不会少于二十五万。

  是回到中原去出将入相,还是留在这里,在恩兄照拂下称孤道寡?

  真是让人难以抉择啊!一向冷静有主意的赵匡胤,也开始迷糊了。

  而就在此时,麾下兵将来报,虾夷人二十一大豪酋,已经被请到刚被命名为仙台的小城中了,他们是来领取帮助击垮倭人之赏赐的。

  赵匡胤看着身边的罗彦瑰问道:“虾夷人的勇士都到齐了吗?”

  罗彦瑰嘿嘿一笑,“到齐了,足足四千多人,咱们的人已经带着肥羊细酒去犒赏了。”

  赵匡胤又看向了亲信张环问道:“让汝召集的甲士可准备好了?”

  张环笑得更加阴险,“大将军放心,仆亲自去挑选的人,只等大将军摔杯为号,咱就冲进去把这些个蛮子剁为肉泥!”

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割倭国与石见银矿

  大周,直隶,开封府,滑州。

  张鉊正带着皇后曹延禧在黄河边视察。

  虽然张鉊登基之后就开始在毛乌素沙漠和陕北、晋西北种树恢复生态。

  但到现在也没开始几年,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反而是黄河这个老大难,开始显现出它的另一面了。

  从绍明八年(953)正月开始,黄河就爆发了几乎是从河中府到滑州全阶段的凌汛。

  所谓凌汛,就是河中出现大面积的冰凌堵塞河道。

  这些冰凌不易融化,呈固体状,它们体型巨大,多不规则的锋锐尖角,很容易将此时脆弱的河堤给撞破、挤破。

  当然,最恐怖的,是下游还是冰块堵塞河道,但上游早已开春。

  这时上游大量冰块融化,河水顺流而下带来巨大水量,可是下游还堵塞着。

  这样的巨大反差,可以很轻易的在全河段不下雨的情况下,于下游行成大洪水,并引起决堤。

  因此,从正月开始,朝廷上下就全部动员起来了。

  好在沿河各地在前几年都建了一些用来分洪的人工湖,此时正好用上。

  工部派人一边将河水分流,一边动用战船用拍杆砸冰块,甚至是让渔夫、水手驾驶小船到大冰面上凿碎冰块。

  而在这次应对黄河凌汛中表现出色的不是工部的官员,而是一个在寿州之战中被俘的南唐降将陈承昭。

  此人在水患防治,兴修水利上非常有才能,张鉊已经火速把他从一个水军指挥使,提拔为了工部右侍郎兼都水监都水使者,连张鉊这个皇帝到了黄河边,都要归他指挥。

  一直持续到了三月初,凌汛的危险才过去,张鉊也才松了口气,准备返回神都洛阳去歇息几天。

  一碗白粥,一叠咸菜,三个杂粮馍馍,张鉊喜欢美食,但也挺能对付的,属于上限挺高,下限也很低的那种。

  特别是经历了当初在天水温大、温仲父亲做的黑暗料理后,下限就更低了。

  皇后曹延禧就不行,她低着头,稍微避开张鉊的视线之后用葱白的小手,狠狠掐着这个杂粮馍馍。

  每次就掐那么一点点扔进嘴里,看起来不像是在吃东西,而像是在将这个杂粮馍馍凌迟一样。

  至于旁边的两个小子,长子张贤存跟张鉊一起经历过天水温氏黑暗料理,面前这点杂粮馍馍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他吃的比张鉊还香。

  至于被当成太子培养的皇四子张贤景,小家伙虽然明显不爱吃,但还是能强逼着自己大口大口的吞咽,并且还小心翼翼的不让粮食掉到桌子下面去。

  吃了没几口,远处传来了鼓声,这是有紧急情况才会敲响的大鼓,张鉊立刻把碗筷一推,不等身边的内侍伺候,带着全家就往滑州城而去。

  走到半路,连滑州城墙都还没看见,背插三面红色旗帜的急使就已经赶到。

  张鉊大笑了起来,这么急着来的急使,除了从倭国发回战报,应该没有别处了。

  果然,急使递上来的战报,就是慕容信长从倭国发回来的。

  虽然战报出发的时候,赵匡胤还没打完仙台之战,但就是这之前的战果,就足以让张鉊欣喜若狂了。

  “信长儿打的好啊!三战三捷,破倭军近二十万,阵斩倭国兵将数万,擒杀其主,哼!”

  说着张鉊冷哼一声,好像第一次知道倭王自称天皇一般,“小小蛮夷,竟敢自称天皇,大逆不道!”

  曹延禧也喜上眉梢,信长儿终于是不负众望,而慕容信长越是优秀,她和张贤景的位子就越稳固,她看张鉊高兴,也有些感慨的说道:

  “昔日倭王致书隋炀帝,自称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狂妄至极,只是昔日高句丽尚在,隋帝只能忍了这份狂悖无礼。

  今日圣人灭其国杀其狂妄之主,可为中华之圣主矣!”

  张鉊内心里高兴至极,拿下了倭国在长远处来说,他消灭了第二个能对中华文明构成一定程度挑战的高句丽,为后世子孙消灭了一个祸患。

  从近处来说,慕容信长这么快拿下倭国,那么去美洲找农作物和搞金银就能更快实现了。

  张圣人现在还不知道延寿已经上了黑潮,内心里还是有些着急的。

  而对比起张鉊的暗暗高兴,张贤存就更加高兴了,因为慕容信长的东征结束之后,朝廷的大部分人力、物力,就终于可以用到他这边来了。

  就在慕容信长在倭国大杀特杀的时候,张贤存和郭荣在大理打的并不顺利。

  虽然一开始就拿下了建昌府(西昌)和乌蒙城(昭通),但很快,从建昌府南下的周军,被大理军队堵在了渡口关,也就是后世的攀枝花市。

  这里是泸水(金沙江)和西泸水(雅砻江)的交汇处,山高川急,大理军以五千人卡住此关坚守不出,就把两万周军给堵住了。

  同时,从乌蒙城(昭通)南下的军队,虽然顺利突破了东川郡的险关,但大理举全国之力征发大军沿着乌蒙山布防,足足六万多人占据地利,郭荣只有两万多人,一时间也打不进去。

  至于横断山脉北面的西山八部和其他吐蕃、黑白夷的军队,他们只有万余人,至今还在围攻聿赍城。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大理也是百万人口的大国,而张周动员去进攻的军队,真正的精锐,只有郭荣手里的亲军右豹韬卫,禁军南溪镇,刘再升手里的禁军武平镇和武德镇。

  这一卫三镇加起来总兵力不过一万四千余,要算上其他三万多卫所军和吐蕃、西山羌等征召兵,才堪堪凑足了五万人。

  可以说,负责进攻大理的,实际上就是四川一个行省而已。

  甚至都不是全四川行省,至少折德愿镇守的川东涪陵、夔州两府的力量,是在配合郭威对牂牁蛮进行拉拢和讨伐,以求收复黔中道的军事行动。

  那么,朝廷的力量都调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自然是支援慕容信长的东征去了啊!

  在慕容信长征讨倭国的时候,张周朝廷将精锐的亲军左右金吾卫调到了半岛上,主要参与剿灭高丽残余的军事行动。

  因为慕容信长在朝鲜的统治并不稳固,下面起来反抗的可不少。

  自慕容信长征讨倭国之后,至少发生了数百起封臣被袭击的事件,其中有二十余起造成了死伤,甚至有三名巡检使殉职。

  可以说,慕容信长能放心征讨倭国的原因,就是张鉊这个父亲会在后面给他擦屁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