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452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震惊之下,宋善通指着跪在地上的长子,嘴巴哆嗦的,说不出话来。

  他隐约猜到了,父亲宋同义竟然是被长子宋远申和妹妹奉圣王太后,专门从敦煌请来镇住他的。

  宋同义拍了拍宋远申的肩膀,顿时也不想打人了,他看着宋善通说道。

  “做了六年宰辅,眼界竟然还不如你儿子,天王把国家交给你留守,是让你萧规曹随安定地方的,但你却把这份信任,视为纵容。

  我宋家之所以深得信任,就是因为我家世代都是文吏,从不参与兵事。

  你却把元申安排到陇右道团练使的位置上,还培养宋家子弟进入军中,都是某疏于管教啊!让你真的把天子当成了外甥。”

  宋同义越说越是心痛,宋家在军中毫无根基,这么搞,也不过是在明面上好听一点,没有五年八年的耕耘,根本不可能起效果。

  当然,更重要的是,宋家这么搞,是非常犯忌讳的。

  他这外孙张大王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老归义军家族中,重用宋家,并不单因为宋家是外祖家,更因为宋家从不插手军权。

  宋同义相信,一旦宋家真的插手军事,等张昭回来,不管是胜还是败,都会立刻倒霉。

  胜了还好,可能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惩罚一下,再把宋家排除出核心层。

  要是败了,一定会第一个拿宋家下手转移视线。

  凡是外部战败后,为了压制国内反对,找出一个背锅典型往死里整,历来就是不二法宝。

  就在宋同义思考是不是把儿子揪去永寿宫,求见奉天王太后和女儿奉圣王太后的时候。

  毕竟免掉堂堂右相,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决定的。

  远处突然欢声雷动,一时间,整个凉州城,就像是烧开的滚水一般,无数人呼朋唤友的涌到了大街上。

  宋家府邸就在东门,所以在欢声过后,立刻就看见十余骑急使,背插红色三角旗,手里挥舞着赭黄色的露布,从东门飞马而入。

  “大捷!大捷!东征大军大捷!洛阳一战,我雍凉大军大破契丹,阵斩契丹主尧骨!辽国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哈哈哈哈!”宋同义大笑三声,一下扔掉手里荆条,兴奋的手舞足蹈。

  “好啊!太好了!大事定矣!我的幼娘,要做皇太后了!”

  刹那间,在全城大胜,大胜的狂吼声中,整个宋家上下,都激动的语无伦次了,很多人甚至放声大哭了起来。

  大王入主中原成功,宋家立刻就会水涨船高,他们可是正宗的后族。

  与这个比起来,在河西、陇右谋个什么小官,简直不值一提。

  本来还有些人站在了宋善通身边,想着张昭不在,宋家主事的时候多捞点官。

  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与中原相比,河西陇右这边荒之地,算得了什么。

  狂喜过后,宋同义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大喝一声。

  “左右!给我封锁府邸,严加看管,没我的命令,不许放他们出来。”

  随后他拉着宋远申的手,“我的乖孙,你我速速进宫,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宋远申点了点头,“奉天、奉圣两位太后和王后肯定要去中原的,我们宋家却万万不能再沾着留守这个位置了,不如推举张家的耆老张怀庆留守凉州。”

  ……

  凉州永寿宫中,面对着全城狂欢的人群,奉天王太后李氏和奉圣王太后宋氏,王后曹延禧,寿昌郡夫人曹延鼐,鄯善郡夫人李若柳等,也是眼含热泪。

  一年的也提心吊胆,现在终于得到了缓解。

  张昭不但大胜契丹,还阵斩了契丹国主,可谓一战而定半个天下。

  曹三娘子延鼐和小姨妈李若柳对望了一眼,作为张昭最早的两个女人,也是张昭的患难之交,更是如在梦中一般。

  曹三娘子想起了当年那个穿着破烂缁衣,傻乎乎夹着大腿,生怕‘凶器’掉出来的小沙弥,经过十四年的奋斗,竟然要成为天下至尊了。

  李若柳则想起了那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只有百余人的张昭,如同天降太岁神般出现在了仲云国扜泥城。

  一战就干掉了据城自守,得意忘形的仲云王散婆跋。

  当年张昭不受她美色诱惑,差点让顿珠那个憨货一骨朵砸死她的时候,李若柳就明白,这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张昭如今能做到天下至尊的位置上。

  “请两位太后和王后带着四郎去城外接受朝贺,此乃我全雍凉勇士的大功,当与他们的家属,共同欢庆!”

  宋同义一进来,就赶紧让屋内的一众女人带着张昭的嫡子张贤景,出去接受朝贺。

  现在只是露布飞捷到了,但没有宣布,总是不正式。

  于是,由张昭嫡母奉天王太后李氏和生母奉圣王太后宋氏牵头,王后曹延禧抱着两岁的张贤景,在曹延鼐、李若柳、曹延绵等簇拥下,来到了皇宫外城永训宫的正门栖凤门上。

  外面早已等待多时的百姓,听到王后曹延禧亲自说出洛阳大捷的消息后,顿时欢声雷动,山呼海啸的高呼和如同浪涛般的下拜,此起彼伏。

  曹延禧然后又宣布在凉州四门摆出庆功宴,宴请所有出征战士家属,解除宵禁等。

  将喜事通报给民众之后,曹延鼐等人立刻就返回了永训宫,随后召开群臣商议。

  曹延鼐手持张昭手谕,对着宋同义说道。

  “阿翁,大王已经称周天子,入了东京开封府。

  钦命我等即刻再抽调一万五千大军,其中五千交给门下侍中曹公元忠镇守关中防备蜀国。

  一万调往东京镇守各地。这领兵的人选,恐怕得找一个素有名望的大将才行。”

  宋同义很自然的站在了儿子宋善通的右相位置上,而且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前段时间还上蹿下跳的宋右相,立刻就像是从未出现过一样。

  宋同义拱了拱手,“兹事体大,是得要个稳妥的大将,西州刺史冯晖正好回凉州了,不如就让冯晖统帅大军去关中和中原吧。”

  冯晖在上次灭高昌回鹘的大战后,被张昭任命为西州刺史留守在了高昌城。

  张昭出发之前,就去使任命伊州陈家的陈辉耀为西州刺史和高昌镇守使,将冯晖召了回来。

  冯晖父子都是猛将,当然要用在军事压力更大的中原。

  奉天王太后、奉圣王太后和王后曹延禧对望了一眼,三人同时点了点头,曹延禧再才回过头来轻声说道。

  “阿翁提议不错,那就让冯晖充銮驾护卫使,率军东进。”

  冯晖的官职是充(临时)銮驾护卫使,那就代表着张昭的母亲和后妃子女们,要启程前往东京开封府了。

  “那凉州留守,又应该授予何人呢?阿翁可否为孙女承担这份重任?”王后曹延禧继续问道。

  宋同义低下头看了孙子宋远申一眼,示意他出来说话,心里则更加小心翼翼了,曹延禧这句话,未免就没有试探的意思。

  宋远申立刻出列说道:“阿翁年岁已高,不适宜留守,且一直想回中原看看,顺便回邢州南和老家祭祖,臣请护送阿翁一道前往东京开封府。”

  张昭的外祖家,一直以广平宋氏后人自居,认了开元名相宋璟为祖宗,所以这个请求,看起来倒是合情合理。

  张昭的生母奉圣王太后宋氏这十年来,性格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自从张昭的根基越来越稳固之后,一向胆小念佛的宋氏也开朗了不少。

  她还是不忍心看自己的父亲如此谨小慎微的,于是主动开口说道。

  “叔爷张公怀庆,乃是沙州张氏耆老,正适合出任凉州留守吧!”

  宋氏都这么说了,对宋善通前段时间操作有些不满的奉天王太后李氏,也立刻就点了点头。

  “妹妹建议的好,怀庆公足可任留守。”

  张怀庆这个人怎么说呢,作为张昭仅剩的爷爷辈老人,张义潮唯一在世的侄子。

  他年龄实际不是很大,身体也还行,虽然能力一般,但至少是个拎得清,也没多少野心的人,属于大家都放心,都能接受的那种。

  不过他的能力,是不足以胜任凉州留守这样重任的,所以作为张天子真正的患难之交,慕容信长的母亲,鄯善郡夫人曹三娘子延鼐,出来补充说道。

  “留守责任重大,还要推行天子的悌让法,既然天子授予了专断之权,不如就先召朔方道大使裴远入凉州,加封检校太保,尚书右仆射,河西道大使,充凉州留守副使,辅佐怀庆公。

  至于朔方道大使一职,奴听闻河东刘知远也在拉拢府州折从远,那就干脆将折从远长子折德扆,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充朔方道布政、团练二使。”

  三娘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精明,建议立刻得到两位王太后和王后以及宋同义的赞赏。

  张怀庆是宗室耆老,身份地位没的说,能力虽然不足,但能服众。

  裴远是张昭的肱股之臣,而且任劳任怨在朔方一呆就是这么多年,能力更是没的说。

  调来做留守副使,一是给予恩赏,二是与张怀庆互补又互相牵制,最为稳妥。

  至于把折德扆调往朔方道任布政和团练二使,那就更妙了。

  刘知远一直希望拉拢府州的折从远,这下直接把折从远的儿子,给升到掌握朔方道的地步。

  那么刘知远就河东那屁大点的地方,逼死他,他也拿不出这样的条件,自然就没法拉拢折从远了。

  而悌让法,则是张昭走时就定好了的,那就是张天子准备要把河西的凉兰甘肃瓜沙河鄯八州,提拔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了。

  简单的说,那就是在这个地方,完全实行改进后的府兵制。

  受制于地球天气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变换,西北在未来的一千年间逐渐变得干旱,是明摆着的事。

  这里,已经不像是大唐及以前那样,降雨充沛,植被茂盛,能养活大量人口了。

  所以张昭就准备把这八州锁起来,所有的民户,都会变成府兵,每家都变成拥有大约五百亩地以上,加上山林草场的中型地主之家。

  然后在赋税上给予优待,让他们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骑马射箭砍人。

  日后他这张周朝禁卫中的禁卫-左右羽林卫,只会从这八州人中挑选。

  这八州的府兵田地,不可转让,不能买卖,后代武力考核不合格,就会收回。

  所谓悌让法,就是为了避免人口滋生,不断析产,造成府兵经济地位降低而破产。

  悌让的意思,实际上就是长子继承制,至于其余的兄弟,年满十八岁之后,那就要悌让兄长,自谋出路了。

  但这想法是好的,操作起来却很复杂。

  比如兄长身体不能支撑练武,练武时因伤残疾,以及生不出来继承人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所以要把这个办好,非裴远这样的重臣不可。

  而且还是马上就要开始工作的,因为跟随张昭走的四万大军,其中绝大部分是不会再返回河西了的。

  他们在河西已经拥有的产业,都要悌让给弟弟,没有弟弟的还要出卖,家属也要迁走,麻烦事简直不要太多。

  ……

  公元945年底,为了赶在元日前到达东京开封府,由王后曹延禧出面组织,凉州众人立刻就做好了出发的装备。

  东进的銮驾,由冯晖率一万五千大军负责保护,凉州则交给了留守张怀庆和留守副使裴远。

  而几乎同时,关中还在经历着战火。

  七月的时候,蜀主孟昶就发现很可能被骗了,于是开始频繁派使者入关中。

  阴鹞子和刘再升拖到九月中,就遮掩不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