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398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郓州天平军节度使高行周为左厢都指挥使。

  许州忠武军节度使符彦卿为右厢都指挥使。

  徐州武宁军节度使虎刺勒为左厢都马军指挥使。

  卫州义成军节度使皇甫遇为左厢都步军指挥使。

  贝州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为右厢都马军指挥使。

  邓州威胜军节度使宋彦筠为右厢都步军都指挥使。

  原州刺史药元福为北面马军排阵使,滑州刺史薛怀让为北面步军排阵使。

  其余王清、王饶、潘环、王周等十五将率八万大军和十余万民夫出兵北伐。

  并且命令已经在北方边境屡败契丹人的定州义武军节度使张彦泽接应。

  后晋此次出兵,号称三十万,声势浩大,旌旗连绵不绝,前锋刚出东京开封府,就搞得天下震动。

  不知道石重贵和杜重威是怎么认为,可以达成突袭效果的。

  而得到后晋已经出兵,且规模庞大的时候,耶律德光也在幽州以北的檀州,召集契丹各部以及奚人、渤海人、汉人等豪酋族长汇聚大兵。

  已经输麻了的赌徒耶律德光,彻底红了眼睛,因为他这次要是还失败的话,那可真就一切皆休了。

  因此耶律德光脱下了他一直经营的所有面具和光环,声称只要打败晋军,入主中原,就不禁各兵将抢掠。

  而且事实上,契丹人也确实没有携带粮草的习惯,不劫掠他们连基本的补给都拿不出来。

  得到耶律德光肯定的承诺以后,辽军的士气总算是恢复了不少,他们欢声雷动。

  许多部落骑兵不但自己出征,还额外带了一个兄弟或者子侄充当打草谷的帮手。

  顿时本来只有五六万人的耶律德光,瞬间将身边的军队就膨胀到了八万多人。

  十月中,后晋军一路急行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从开封府到达了定州安丰(保定安国县)。

  之所以速度这么快,因为晋军上下,不过把契丹人视为草芥而已。

  经过前两次的大战,晋军上下认为契丹人也就是跑得快,战斗根本不行。

  现在又有赵延寿和刘延祚接应,当然要快点北上去‘接收’契丹人的财产了。

  是以到达了定州安丰县后,杜重威只简单了安排了一些人手驻扎就,按照刘延祚给的建议,率领六万多兵将,三万多民夫,十万大军,一头就扎进了瀛州,准备前去接收。

  路途劳顿的晋军在瀛州,很快接到了当地居民的线报,说有一支辽军绕道往晋军的身后穿插而去了,不过人数不太多,也就只有数百骑。

  杜重威以为是什么地方的辽军要逃跑,根本没想到这支辽军是去断他后路的。

  但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杜重威命令贝州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率两千骑兵前去追击。

  梁汉璋是山西应县人,也勉强能算是代北武勋的一员,为将到也是骁勇,他得了军令,也没有犹豫,立刻率两千骑兵去追击。

  只不过杜重威和他万万都没想到,这个消息根本就契丹人放出来的假消息。

  绕后的契丹兵马也不是几百骑,而是由契丹检校太傅,统军副使,实际担任大军先锋的高松,所率的左右铁鹞子军和虎军共五千骑。

  而高松此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高模翰,渤海人,双臂猿长,有千钧之力,极擅长骑射,是契丹闻名的勇将。

  当年契丹灭渤海时,青年高松逃到了高丽,很快就在高丽国内崭露头角,随后得到了高丽国王王建的欣赏,王建还专门从宗室中认了个女儿嫁给他。

  不过高松后来卷入了高丽国内的政治斗争,只能逃回契丹保命,而后不久又在契丹境内酗酒杀人获罪。

  不过此时,耶律阿保机知道了高松的勇武之才,赦免他不说,还把高松招入了皮室军中。

  高松从此严格约束自己,开始一心为契丹效力。

  当年在晋阳城下,高松就率军击败了张敬达,切割高行周、符彦卿等骑兵与大队步军,各个击破的一战,就是高松的杰作。

  这几年,高松虽然立下了不少功勋,但因为渤海人和高丽来人身份,一直不是很受重用。

  但耶律德光被后晋击败得太惨,也顾不得了很多,于是把一直在密林中清剿女直人的高松给调了回来。

  高松所率领的左右铁鹞子军和虎军,都是以渤海人为主的军队,名声虽然不如其他皮室军威风,但战斗力并不低。

  第三日,梁汉璋终于追上了高松所部数千人。

  而此时,高松已经以逸待劳等候多时了,他先是遣虎军与右铁鹞子军四千骑与梁汉璋缠斗。

  双方大战两个时辰,梁汉璋所部极为疲惫,虽然数次打退契丹骑兵的进攻,但就是不能摆脱纠缠。

  等到午时左右,梁汉璋所部人困马乏到了极点,极大的伤亡也导致士气不断降低。

  见此情况,高松亲率左铁鹞子军三百甲骑,在轻骑的掩护下,突然出现在了晋军骑兵眼前。

  梁汉璋与所部亲兵猝不及防,混战中,梁汉璋被一支流矢意外射中左眼。

  高松趁机猛攻,梁汉璋伤了眼睛,血战不得脱,只能遣还可以突围的部分军校突围出去报信,他自己则陷于阵中,被契丹骑兵斩杀。

  而此时的杜重威已经到达了瀛州城下,结果他并未看到刘延祚来投,始知刘延祚所言是假。

  而后又听到了契丹皇帝亲率大军,已经到达了瀛州北面莫州的消息,杜重威内心大为恐惧。

  正在此时,逃回的贝州永清军军校带来了梁汉璋战死,以及已经有数千契丹骑兵绕到了大军背后的消息。

  惊慌中的杜重威身上那股拿下幽州的气势立刻就泄了,他慌忙带大军从瀛州撤退,一路退往了南边的深州武强县躲避。

第四百七十八章 血火三国杀(宿命)

  从瀛州往南撤退的晋军,倒是一点也没慌乱。

  因为上次阳城百团卫村大战之前,他们也是这样的被契丹骑兵追赶,一路向南跑,一路与契丹大军决战的。

  这次竟然又是如此的相似,在晋军士兵心中,这不是什么畏敌南撤,而有点像是诱敌深入。

  唯一只有杜重威,他是真被吓着了,谁都看得出来,这是耶律德光针对晋军的计谋,就是要引他们北上。

  这怂包,其实压根就不敢和耶律德光对战。

  不过同时,追击的辽军也并不是太坚决,因为晋军没有接战就南撤的举动,也让辽军想起了上次的惨败。

  是以晋军这次南撤,并未受到多大的威胁,双方唯一爆发的战斗,就是契丹少量追击先锋和晋军殿后队伍间的反复纠缠拉扯。

  今日你追上发现破绽,杀我几十人。

  明日我伏击你一把,也杀你几十人。

  对于战兵都有八万左右的晋辽双方来说,这样的损失几乎可以视为没有。

  不过,这样的小股部队纠缠,造成了一个意外的诞生。

  那就是辽军几十人为一队的追击队伍,根本没法靠近晋军大部队。

  所以他们也无法准确判断晋军主力,是直接南下到冀州武强?还是沿着既定路线,从定州往恒州一带撤退?

  最后出于稳妥的原因,耶律德光决定还是沿着定州、恒州一路推进。

  因为契丹人屡次南下都是走这边,因为熟悉地理,就算是打不过要跑,也轻车熟路一些。

  不过实际上,耶律德光的想法是,就算晋军没有走定州和恒州,他也可以占据这两州跟晋军对峙。

  因为这两州被杜重威祸害得够惨,本地居民对辽军和晋军一视同仁,都是恨不得他们早点完蛋。

  所以取了这两州,只要不继续烧杀,他们就不会强力反对契丹占据,辽军就能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

  我骆驼战神也怕啊!再输一次,老本就得全折。

  不过,耶律德光连续倒霉好几次,也该他转运了。

  杜重威退兵到深州武强后,就摆脱了辽军的追击,他正准备继续南撤观望。

  恰巧此时,一直在深州境内扫荡契丹游骑的义武军节度使张彦泽,也赶到了武强。

  张彦泽最近一直在河北各州暴打契丹游骑,没有杜重威那么畏惧,他当即入营晋见杜重威。

  此时,杜重威都在收拾甲胄了,张彦泽赶紧拦住他。

  “公若是还要南撤,那就得去贝州、相州一代了,这样一来,又是河北糜烂之局面。

  天子连禁宫宿卫都交予了公,若是还撤到大河沿岸,就不怕天子斥责吗?”

  杜重威一想也对,石重贵出征时,可以要他收复燕云的。

  这退一万步说,燕云没能收复,那是赵延寿、刘延祚诈降,他杜重威能全身而退,至少可以说无功无过。

  但要是一退到了黄河边,那罪过就大了,万一石重贵遣天使斥责,他难逃罪责。

  张彦泽见杜重威心动,立刻继续劝说道:“如今定、恒二州皆在我手中,虏骑追逐我等南下,料想在深、莫二州之间。

  不如我等西去恒州,汇集大兵再从恒州北上定州,断虏骑后路。

  虏骑闻之,定然惊恐北归,我等以逸待劳,必可以大获全胜。”

  嗯,其实这计划,还是有可行性的。

  换成张天王的凉军,就完全有可能,他们军纪严明,机动性不必契丹人差。

  契丹大军要是在深、莫二州之间,足可以被凉军截断归路,然后等着截杀就行。

  可晋军虽然士气高昂,战力不低,但长期以来军纪混乱,兵将来自各处,调遣不易。

  更重要的是,晋军以步军为主,步军又依赖骑兵掩护,根本无法这高速机动。

  张彦泽其实深知这一点,但他是定州义武军节度使,生怕契丹人去把他定州给围了,他的家人可都在定州呢。

  若是能让大军西进到定、恒一代,除了确实可以吸引契丹主力的情况下,还能保护他家人。

  杜重威也还是懂点军事的,他知道张彦泽这个办法,对兵将的要求是不低的。

  但稍微犹豫了那么一下,杜重威立刻也就同意了。

  因为他现在最大的需求,则是不能再南退,免得遭到石重贵的惩罚。

  若是将大军带到恒州左右,依靠恒州的坚城,说不定又能打一个白团卫村那样的大胜仗。

  于是,杜重威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兵将明白杜重威的想法后,都觉得无所谓。

  他们甚至觉得,就在武强跟契丹人决战也不错。

  既然你杜重威是主帅,要去恒州决战,那就去恒州吧。

  不过众将之中,还是有三个人觉得有问题。

  一是符彦卿,他对杜重威的军事能力极度不信任,觉得这么儿戏般的往西,他极不赞同。

  不说别的,就是军粮的消耗和转运的难度,就比直接往南撤或者就地防守要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