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47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看着元星号舰载计算机还在努力计算和分析着之前实验数据,岳原舟不由囔囔道:“到那时候,还有天体计算机的超级运算力辅助,在运算资源方面也应该比现在好得多。”

“要是真到了周围几百光年甚至更大范围都没有天体的星域,似乎也不太好办啊!在那种环境下,由于没有行星和恒星,所以原本不是问题的资源也就成了问题,这么说还必须继续多戴一点点资源咯...”

有芥子纳须弥技术,倒是不担心携带问题,那就多挖点矿吧!

时间在忙碌中慢慢过去,岳原舟在经历一次次实验无果之后,终于决定暂时停下这个实验,打算等以后找到合适位置再继续。

“既然暂停实验了,其他事情也没有必要自己动手,那接下来的时间就把相关世界穿梭的设备工艺完善一下吧!”岳原舟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一瓶红酒,往手中高脚玻璃杯倒了半杯,然后抿一口。

一口红酒下肚之后,岳原舟便开始为将来穿梭世界的大事碌起来,同时给地球上拥有鲸眼的人都发了个道别信息。

他一边动着手,一边还暗自琢磨道: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认识的人有到底如何了,百年之后,鲸眼会不会成为他们的家传宝...

第92章 原子刻蚀技术

今天,用于采矿的银雾,如同一片片白云,从四面八方向元星号附近飘来,然后开始在一处空旷之地聚集,凝成一大块相当于元星号大小的银色金属。

岳原舟站在元星号上伸手张开手掌对着银色金属球一个虚握,随着岳原舟的动作,金属球的周围空间一个球形的黑幕一闪而过,而在虚空中的金属球也随之消失不见。

“真是方便!”岳原舟掌心向上,看着手掌一颗弹珠大小的小球,不由有些感慨。

手中的这个小球就是采矿的银雾,岳原舟把进入休眠状态的银雾都放在这个小球里,需要的时候便可以直接放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很多类似的小球,都是采集得来的资源,而岳原舟如此采集资源的直接结果就是他所处位置附近的陨石、小行星变得无比稀疏,而且大多数微型小行星表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

之所以现在把银雾收回来,是因为天体计算机已经全部完工,所以岳原舟现在需要把属于天体计算机专属的空间收纳装置的后续工作完成。

因为并不需要把整个空间都切割出来然后抛出这个世界,所以使用如同噬囊一般的技术就够了,所以他以为拥有空间收纳技术后,这个工作应该很容易进行,所以便把这件事放在后面才开始,结果到真正动手制作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容易。

之前的技术只能从大尺度物件收纳称为小物件,比如刚才的银雾和资源,它们从上百米大小被收纳到如今至于拇指大小的小球里。

但是真正到收纳天体计算机的时候就遇到问题了,这并不是说半径一千五百公里的天体计算机太大导致无法收纳,事实上即便再大都可以收纳到空间中,所以这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岳原舟的目的是把他镶嵌到身体之中,而不是跟一个乒乓球一样拿在手上。

遇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凸显出来了,受限于空间收纳装置结构部件的影响,导致收纳之后的体积无法满足镶嵌到体内的要求。

岳原舟已经运用了制造紫雾的技术了,经过模拟计算得出,用制造紫雾技术制造出的空间收纳装置,由于每一颗紫雾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纳米机器人,而它叫做雾的原因也正是他们如雾一般大小也,其大小约为0.05毫米左右,以这种技术为基础制造出来的空间收纳装置最小紧能达到一点几毫米。

“这显然还是属于宏观层面,收宏观物体于宏观物体之中,这叫空间收纳技术,而把宏观物体收纳于微观之中,这才是真正的芥子纳须弥技术嘛!”岳原舟把手中收纳了银雾的小球放到一个写着‘银雾’两个字的盒子里,随后这个盒子就被飘过来的鲸眼抓住,拿去存放在元星号的仓库里。

现在元星号上的仓库已经经过改造,原本东一个集装箱西一个货柜的仓库已经变成如今一排排闪着指示灯的银色合金墙壁,靠近看的话便会发现,墙壁上存在着一个个小格子。

就像鲸眼现在的操作一样,它靠近墙壁,把银雾这个盒子插入其中一个空出的小格子中,盒子的末尾恰好与墙壁相平齐,平时靠元星号系统辅助取出,当然还可以手动按进去后自动弹出。

要是有人来到此处,然后不告诉他这是舱库,估计他也不会想到仓库是这样子的,或许说了他也不信。

看着鲸眼拿着盒子去放好之后,岳原舟便开始换另外一种方法制作这个收纳装置,早在元星的时候他便能精确操作尺度达到原子核层面的微观世界,所以才有他现在的核子引擎。

但这次与核子引擎的方法稍有不同,由于原子核外电子轨迹的不确定性,一旦进入原子内部,便会被原子核外电子干扰,只能成为另一个核子引擎,以至于不能达到构成空间收纳功能部件的目的。

而这种阿萨人那得到特殊物质,原本岳原舟还不知道是什么,不过现在他猜测可能是某种暗物质,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惰性中微子来操作这种特殊物质,看来当初元星面对的那个Ⅱ型文明深不可测啊,纳米尖兵或许只不过是他们科技实力的冰山一角。

“呼!我以后会知道这是什么物质。”岳原舟舒了一口气,继续在全息屏前面操作,这次他把这种物质覆盖在原子外部,然后通过对电磁力领域的高深研究,在这层物质上刻蚀电路,然后以这种原子间的组合得到空间收纳技术的六个单分子功能部件,这六个单分子功能部件组合在一起就是空间收纳装置!

一个六边形分子结构的空间收纳装置,现在岳原舟把这种技术叫做芥子纳须弥技术,而物质附着在原子表层刻蚀的技术便是原子刻蚀技术。

这种技术完全可以用在天体计算机中,只是这种特殊物质就跟曲速水晶一样,对于现在的岳原舟来说完全是不可再生资源。

况且现在所剩的特殊物质根本就不够这么大的天体计算机完全使用,除了这次用作制造芥子纳须弥装备的这些之外,就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量要么再制造两个芥子纳须弥装备要么用来升级‘神威’。

由于这次有了天体计算机,‘神威’的升级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之前他就有把神威镶嵌到天体计算机里的想法,而今,若是以原子刻蚀技术为核心的芥子纳须弥装备真能成功,那确实可以实施这个想法了。

“第一个原子马上刻蚀完成了...”由于这种资源的贵重,且目前不可再生,所以岳原舟必须谨慎操作。

而且第一个原子的刻蚀也必须要他亲自设置,不止是第一个,应该说每个不同功能的第一个都需要他动手,只有这些都成功了,才能交给计算机复刻这个过程。

“这!!!怎么会失败...”岳原舟皱起眉头,在全息操作屏前走来走去,时不时扭头看了一下分析数据,按照这个方法应该不会错,但是元星号的舰载计算机却迟迟分析不出成功率。

岳原舟不信邪,立刻又重复了一遍,结果又失败了,于是他有些不相信的又重复了几遍...

“这次成功了!说明不是方法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失败呢...如果是五分之一这个成功率的话,那点特殊物质资源可就不够了!”当他重复到第五次的时候,终于成功的刻蚀出了第一个功能原子。

“干...明明有更好的计算机!”岳原舟看着正在努力计算中的舰载计算机,忽然回过神来,天体计算机已经造好了,只是现在暂时没法镶嵌到体内,但是使用还是没问题的。

这么想着,岳原舟便立刻调用天体计算机。“天体超级计算机充能完毕,正式启动...”

“导入原子刻蚀数据,分析中...分析中,启动光量子计算辅助分析特殊问题!”

“分析结果,刻蚀精度受到量子真空涨落干扰!惰性中微子探针受到太阳引力影响,刻蚀精度偏离预设值...10负30次方米...”

岳原舟点点头,然后以天体计算机为辅助,继续操作,“计算偏离量...探针矢量定位开始,误差计算中...计算完成,误差在可接受范围。”

“根据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知晓微观粒子具体位置和动量、方位角与动量矩、时间与能量,开始选择性计算确定数值...开始刻蚀,预计成功率50.7%~70.4%。”

“开始刻蚀...预计成功率70.2%~92.7%。”

“开始刻蚀...预计成功率43.5%~57.6%。”

第93章 神威2.0

随着天体计算机的加入,岳原舟所制造的芥子纳须弥装置的功能部件被一个个原子的刻蚀出来,然后组装成为一个个单分子部件,最终六个单分子部件组成一个蜂窝状结构的芥子纳须弥装置。

完成之后,岳原舟便带着这个肉眼无法看见的装置来到宇宙空间中,然后对着天体计算机使用。

只是一瞬间,几乎是月球大小银光闪耀的超级天体计算机便一阵虚幻,消失在原处,就像这儿从来没有一个这么大的天体一样。

而这诡异的一幕恰好被一个地球的探测器给拍了下来,当然这是由于岳原舟没有开启隐形系统的缘故,其实他早就发现这个慢悠悠飞行的探测器了,这应该是最早期地球霸主老美发射出太阳系的探测器,岳原舟原本没打算理它的,只是刚才这个探测器往这边扫视的时候他就改变了注意。

于是这个距离他2.5个天文单位,正在向太阳系外飞行的人类最早的探测器就这样发生故障,然后失联了。

而这个金属巨球凭空消失和元星号飞船的画面也随着电磁波信号的传递,在不久的将来被地球上的人们接收到,或许又会掀起一阵寻找地外文明的热潮,然后地外探测机构借助这个机会要一波研究经费...

也许会引起外星人入侵的恐慌,又或者画面被知道岳原舟的人知晓,然后他们会联想到之前从鲸眼得到的道别信息,猜测到其中的真相。

而这一切,岳原舟都不关心,因为他现在已经开始给自己安装这个被芥子纳须弥技术收纳于微观领域的天体计算机了。

于此同时他把原来的神威也作为整个模块嵌入到这个天体计算机中,而天体计算机在他身体中的位置也顺理成章的代替了原来超算神威的位置。

“神威2.0!”对于这次安装天体计算机的升级的命名岳原舟毫不迟疑,“如果有足够的特殊物质,下一步就该造一个收容恒星的芥子纳须弥装置,计算力更新换代了,那么作为身体的硬件也要升级才行。”

没错,刚才的刻蚀几乎消耗了所有特殊物质,现在剩下的一点点,岳原舟已经不敢随便用,这将留作研究,跟曲速水晶一样。

“所以接下来的航航行就只能以常规核动力为主了,这样虽然时间会久一点,不过不要紧,反正不担心寿命问题,正好趁着这个时间把风莎燕那种空间虫洞技术点出来,以现在的空间理论造诣和神威2.0的辅助,这并不难,不过确实要耗些时间。”

岳原舟在完成升级之后,便开始向四十光年外编号为TRAPXXX-1的黄矮星进发,由于制造工艺的提升,和燃料存放方式的改变,元星号飞船的核聚变发动机已经不是原本的样子了。

之前是有工质型,即在飞船上存放氢核聚变燃料、氘、氚,两个氢核聚变产生一个氦核,同时伴随着中子和巨大能量释放,在理想状态下,把这些能量全部加载到生成的氦核上,那氦核便可以以0.1倍的光速抛射出去。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被飞船向后射出的氦核也同时对飞船有向前的推力,所以通过这种核聚变来推进的飞船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就是10%~15%光速。

而现在用的是氦三作为燃料,因为从氘、氚到氦元素的比结合能是节节攀升的,所以释放的能量也高得多。

比结合能:强作用力是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节能的力量,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数量越多,需要将其分开的能力就越大,铁元素是其峰值。

所以核聚变的顶级便是重核聚变,流浪地球那种行星发动机技术,反应产物就是铁,比结合能的峰值。

话说回来,现在燃料的存储方式并不像之前那样直接堆放在飞船上造成整个飞船总体质量变大从而导致飞船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15%光速。

现在的燃料是放在空间收纳装备中,正是由于岳原舟在空间科技上的一路狂奔,间接实现了另类的无工质型推进器。

所以岳原舟驾驶的元星号在这种无工质推进器的推动下,经过一年的加速,速度飙升到光速的30%,达到峰值之后他便切换成离子推进器,也就是把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发电然后给离子推进器供能,继续给飞船加速...慢慢将飞船速度继续提升。

所谓的离子推进器简单的说便是把通过把电离出的电子向后抛射出去,然后根据牛三定律,飞船也将获得一个向前的推力,由于电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所以使用离子推进器理论上也能达到近乎电子的速度,但是电子质量简直是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要把飞船加速到那个速度...所用的时间都不知道能熬死多少只乌龟了。

“以现在光速30%的速度,到达四十光年外的黄矮星,按照一直站在此地观察的人来说,需要一百三十三年多。”岳原舟惬意的拿出从蓝雀阿姨藏品中拿来的红酒喝了一口,暗道:还真别说,几百年的老酒确实不错...

吐槽了一句好酒之后,他便继续自言自语道:“但是离子推进器也在给飞船不断加速,而且由于时间膨胀,我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实际上感觉并没有过去那么多年,曲速水晶不能用,看来还是尽快把虫洞技术弄出来...我这是在空间科技上越走越远了,就这样了连量子纠缠超距通讯都没有,我这科技树点得也是歪啊!”

岳原舟说着便把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回到休息室去休息了一会,接着他放松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投入虫洞技术的研究。

以为这种技术必将水到渠成的岳原舟不紧不慢的研究着。

——————

于此同时,另一端的地球也在这个时候接收到了在柯伊伯带拍摄到的画面。

鹰酱某天文台,一位三十来岁的鹰钩鼻研究员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开溜,他叫赫里,一个普通的地外文明研究所员工,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虽然还没到下班时间,但是在这种显得发慌的机构上班本来就没什么事,所以他打算提前下班。

“希望没什么事吧,几年前月球探测器事故这种事肯定是意外...”赫里手里提着公文包,准备离开,当时那件事他差点就被炒鱿鱼。

正是因为这个念头,他犹豫了一下,而就在此时,电脑忽然接到位于柯伊伯带的探测器画面,但是画面没几秒便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探测器失联。

“哦上帝啊!这是外星人?”赫里反复确认之后便立刻给上司打了个电话。

很快,这个画面便在老酱科学界流传开来,“一个月球般大小金属星球在一艘飞船面前诡异的消失了!”

于是发现外星人的新闻开始在占据各类电视台,为此这个研究所还得到了一笔资金投入,用于继续探索外星人。

而得到消息的诸葛青这时候睁开一直眯着的眼睛,看着已经长大的诸葛白和飘在空中的鲸眼说道:“真的走了么...原来世界之外的意思是外星人么!还真有点怀念这家伙了……”

“青,肯定是的,我听说现在大国企已经开始出现全息屏了,虽然跟鲸眼还没法比,但肯定是他留下的!”个子已经有诸葛青高的诸葛白还是一副多年前的语气说道。

于此同时,陆瑾看着正在发呆的陆玲珑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么多年来你一点变化都没有,不是已经确定了吗,那家伙真就一外星人!”

“知道了,太爷爷!”陆玲珑转过头回应了一声,随后囔囔自语道:“青春永驻的身体改造……早就该想到了啊!”

说着她便继续看着飘在她前面的鲸眼发呆,自从知道这个整天只想着研究的家伙走之后,不知为何,每次看到鲸眼都会想起之前在月球上这家伙拿着笔记本一副学生的样子认真听她讲全真道的场景……

第94章 斐波那契螺旋三维模型

岳原舟自然不知道因为鲸眼大派送,导致某个小呆毛为他的离去而发呆。

此时的他已经向四十光年外的黄矮星出发,重新回到宇宙星空的他却没有什么不习惯的,由于没有曲速航行,岳原舟便没有计划在中途停留,直接奔着目标而去,因为一旦想要停下,即便以目前他这类特殊无工质推进去也需要差不多一年时间来减速,加速到峰值的时间也是一样。

况且现在的资源储备完全够用,没必要中途停下,除非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就像上次星际战争一样。

目前需要尽快解决的是常规曲速航行与超距通讯问题,因为暂时没办法在引力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岳原舟只好从风莎燕手段入手研究,当然还少不了之前从这个世界国家得来的关于空间类异人手段的研究资料。

科技低不一定代表科学思想也低,武力低的人不一定代表他的武学理念低,科技先不说,武道的话最典型的莫过于某个地方的武道思想了,这个地方的武道思想就是能吊打诸天万界某些高级武力世界的武道思想,要不你以为那些穿越者为什么要去那么多世界耍太极,而那个地方的人却没有飞天遁地的本事,现在可以大声喊出这个地方的名字了,那就是:诸天万界最bug的存在——唯一真界·地球!

所以说这个各种能力异人存在的世界,他们的这些理论研究对岳原舟帮助确实大。

既然常规曲速航行手段暂时无法实现,那就用其他取巧的办法避开,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

“航行记录,飞船进入减速阶段...”这是元星号上的航行日记,系统开始播报飞船状态。

没错,现在已快要抵达目的地,飞船的推进器已经调转喷射方向,开始减速。

“怎么回事!那种空间手段确实是虫洞技术,短程倒是可行了,但为何一旦建立远程传输模型就失败呢?”这些年断断续续的研究,岳原舟始终无法建立超远程虫洞模型。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