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科技之路 第48章

作者:切割磁感线

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成果,之前他一直没有找到具体原因所在,最后经过绝版红酒助威,还有日日夜夜不断尝试,他终于把这个极限距离算出来了,大约是185271.739044公里,也就是大约十八万五千公里,最后才发现其实这是个现成的模型,只是没有一定高度的空间技术也无法捅破那最后一层窗纸罢了。

这是一个奇妙的数字,一层窗纸,一同破便能窥视短程虫洞技术的真容!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要从岳原舟怎么得到这个数值说起,当时他以为凭他现在对空间技术的了解,从当时他搜集的空间能力异人风莎燕数据和那些国家给的资料中,完全可以推导得出虫洞技术,就像老天师的金光一样,模仿出来也不弱,甚至还因为自己能量供应远远高于老天师,所以模仿出来那种能降低御混沌侵蚀的金光还更加持久且庞大。

而虫洞技术也一样,他以为那种竞技场打拳、转移飞镖的虫洞技术来到他这里被解析掌握之后,必定也能成为横跨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然后避开曲速航行这种暂时没能掌握的技术,所以他一开始就往大距离、超远距离这个方向去构建模型。

结果可想而知,各种数参数都没错,但是模拟结果无一不是模型崩溃,或者无法搭建通道,而原因也是令人无语的同时也觉得理所当然,那就是搭建超远距离虫洞的出入口两端时间延时、不对等。

当时已经命名为神威2.0的天体计算机计算出这个结果的时候,岳原舟都有点懵,这不就又绕回来了...是的...结果就是这个,超远距离虫洞技术必须要有超距通讯技术作为先决条件。

这个结果当时让岳原舟楞了好久,而且楞了不久之后,有些唉声叹气的他还把冰箱里的绝版蓝雀阿姨红酒拿出来连续灌,导致从此蓝雀阿姨的红酒真的喝完了!

喝完蓝雀阿姨最后的绝版红酒之后,借着酒力,岳原舟一发狠便开始对参数一点点的修改,直到某一天,他把索性把虫洞进出口的距离设置得很近,具体数值是10米,然后成功了,当他又改回几十光年,然后又失败了。

最后通过不断的分析,终于发现问题所在,

自此,他便用神威2.0一点点算这个距离的极限在哪里,而结果就是之前说的那个数值,185271.739044公里以下都可行。

这之后他便统筹分析这个距离之下的参数、数据,建立模型!

当神威2.0把模型构建好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他却一阵恍惚,因为这图案、这模型太眼熟了...图形那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模型就是以斐波那契螺旋为基础建立的三维模型。

斐波那契螺旋线也称为黄金螺旋线,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画出来的螺旋线,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这种图案,是自然界最完美的经典黄金比例,而相邻两个斐波那契数列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趋渐于黄金分割比的,越是计算后面更大的数列时,就会发现相邻两个数之比确实非常接近,取近似值就是0.618。

而有意思的是,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速度大约是光速,185271.739044公里这个数值恰好就是光速乘以0.618秒,不仅如此,岳原舟还发现只要虫洞入口与出口的构建时间差超过0.618秒,也就是出入口超过185271公里,虫洞入口与出口的搭建信息出现较大的先后延时,然后虫洞通道便会构建失败!

不仅如此,说十八万五千公里,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是换一个说法,没准你就能把歌曲唱出来了,那就是:翻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虽然一个是十八万公里一个是十万八千里,但是谁都知道传说基本上都有失真的情况……

岳原舟当时也是盯着这个数值愣了好久,然后便哼了起来,“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识破,翻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抖一抖威风山崩地裂~~~”

…………

话说回来,现在岳原舟望着飞船外的宇宙虚空,忽然觉得有点恍惚,由于周围没有其他参照物,所以用肉眼和感观感觉都以为是在静止状态,现在进入减速阶段了,才明显感觉到一股惯性力。

他看了一会虚空,暗道:“这个时间数值刚好就是黄金分割数,这是巧合还是被安排好的?十万八千多公里...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是巧合???”

“会不会当时菩提老祖其实跟孙悟空说的是这个模型怎么建立,什么是黄金分割点,什么是黄金分割螺旋线,在跟他说如何把这条线构建成三维模型,然后再告诉他其实这就是我要教你的筋斗云....再之后就是怎么算虫洞出入口,再跟他说空间知识...然后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岳原舟越想越觉得是这样,之前第一次跨越世界的时候也是,消耗能量开辟时空、空间,而时空、空间的消亡释放能量......所以盘古开天辟地力竭而死!那或许就是空能公式的原理所在。

也许很多神话传说确实是某种技术,女娲补天...也许当时真的是发生了一场浩大的战争,公共怒撞不周山其实是共工这个不知道是几级的外星文明把当时的世界膜捅了个洞,或许就是现在岳原舟掌握的空间切割技术,也可能更先进,然后被开了个洞的世界被从混沌海中的混沌粒子涌入,然后女娲才去把共工破开世界用的设备破坏掉,用的武器就是‘五彩石’,所以这才是女娲补天么?!

第95章 真·太空漫步

言归正传!

岳原舟此时已经收拾好心情,然后开始琢磨起来,“十八万五千公里这个数值,对比地球半径的话,地球半径是6371公里,也就是说每次只能在三十倍地球半径内空间挪移,其实就是只能在地球范围内了,这就是短程虫洞技术?这根本不能满足超远距离宇宙航行的要求啊...”

岳原舟望着飞船外的宇宙虚空,忽然觉得有点恍惚,由于周围没有其他参照物,所以用肉眼和感观感觉都以为是在静止状态,现在进入减速阶段了,才明显感觉到一股惯性力。

他看了一会虚空,暗道:“这个时间数值0.618刚好就是黄金分割数,这是巧合还是被安排好的?十八多公里……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应该不是巧合!”

这么想着他又看了看这个被他算过无数次的短程虫洞技术模型,叹道:“短程虫洞技术,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螺旋线......”

是的,这个短程虫洞技术的模型,如果只从一个面看过去,恰好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所组成的图案,而这个模型的样子就是通过黄金分割点画出,一个处于三维空间中斐波那契螺旋结构。

这个结构从表面上看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蜗牛壳,而这个模型的完全体就是两个中间部位的最小点融合,两端蜗牛壳开口处就是虫洞的入口与出口。

而现在入口与出口的距离只能这么远,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因为两端的建立虫洞的信息差而失效,导致虫洞开启失败。

“没想到会弄出这玩意!现在看来,想要实现超远距离虫洞穿梭,前提条件就是要打破这个时间演示,也就是说必须解决超距通讯的问题...这似乎又绕回来了!”

想要以独特的空间技术取巧打破光速的壁垒,却又在光速上被卡主了,这个宇宙就像被设定好了一样,各类技术一环扣一环。

“想要单一的以某种技术作为突破其他短板的壁垒,并非那么容易!不过这也算是收获一种衍生技术吧,这种技术短程挪移方面确实很实用。”岳原舟遥遥头,除非直接获取某项科技填补短板。

经过一年的减速,元星号终于从光速的30%减到如今的0.1%光速,也到达了这个编号为TRAPXXX-1的黄矮星系边缘。

现在元星号所处的位置是这个星系最外围的第七颗行星附近,距离前往的目标第四颗行星还有0.0321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四百八十万零两千一百六十公里。

如果现在0.1%光速既0.001倍光速朝目标前进,差不多需要4.5个小时,所以岳原舟打算用另外一种航行方式。

“以短程虫洞技术作为航行方式只需要25.919次迁跃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每次都极限距离的话,26次迁跃就能到达目标行星。”岳原舟说着便朝驾驶座走去,开始启动短程虫洞,他当然不会真的跳26次,而且25次,因为最后的那段距离留着给元星号减速。

“神威2.0,启动,计算构建虫洞出入,计算完毕...充能中,充能完毕,入口覆盖范围:元星号,出口距离为185271公里,短程虫洞计算完成...跳跃开始!”

在一副以一颗黄矮星为背景的宇宙星空中,一艘一百来米长的飞船在原地凭空消失,随后直接出现在十八万五千两百多公里外的地方,如果有人视力好的话,便可以看到这艘飞船就像瞬移一样,而这个消失于出现几乎是同步。

飞船在十八万五千两百多公里处出现之后,过了0.618秒又消失不见,紧接着又从距此同样距离的位置出现。

于是这个或许从未有人踏足的星系便出现这样一幕,一艘一百一十米长,形状类似瓜子的飞船,就像传说中的瞬间移动一样,在这颗恒星系范围内有规律的一直闪现。

如果有文明观测到这个画面,那他们一定能很快发现这规律,那就是沿着直线闪烁前进的飞船,还有每次出现再到消失的间隔是0.618秒,

虽然每次出现到消失的这点时间内,元星号其实是运动的,但由于间隔世界过短,并且以星空为背景画面确实很难找到一个参照物来对比这仅仅一小段时间的航行距离,所以看起来元星号就像一艘闪着金属光泽在做瞬移的科技造物一样,在15.45秒内连续闪出一长串的虚影。

若是有一个观察者从这颗目标行星上看的话,这种连续虚影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因为从这个角度看,看到处于480多万公里外的原星号的时间是16.018秒后,随着原星号不断闪现靠近,期间观察到的时间间隔也会越来越短,如果元星出现在480多万公里地方之后就第一时间就启动挪移的话,当元星号经过25次闪现出现在这个观察者眼中的时候,时间过了15.45秒,当然也不能这么算,元星号进出虫洞也是需要时间的,只是由于元星号移动速度快,这个时间就变得非常短,也就是说,这个观察者从发现48万公里外的元星号到元星号出现在他面前的时间间隔是1秒左右,他将会观察到元星号几乎同时出现在25个闪现点的位置,他将无法分清这到底是不是二十五个元星号,看到从这里看,在短程范围内,岳原舟通过取巧的方式,掌握了一个近乎光速的移动手段。

如果他们是一个目光刚刚从本星球看向太空的文明,或许会惊叹一声,这是神一样的科技!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飞出本星球探索本恒星系内星空,已经是遥不可及,更不用说这种闪烁一般的航行方式了。

但是现在却没有人欣赏到这幅画面了,因为岳原舟驾着元星号经过25次闪烁大约用了十六秒时间赶到这颗星球附近后,经过仔细的探测发现,这颗恒星系的第四颗行星表面上根本没有生命的迹象,跟不用说文明了。

是的,准确的说应该是15.8秒,岳原舟就跨越了四百八十万公里,而这种看似很快的赶路方式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那就是能量消耗巨大,而且这种极限时间挪移对设备的负担极大。

就在刚才十几秒的时间内,元星号上所消耗的燃料几乎相当于之前把飞船加速到30%光速这一年加速时间所用的燃料相等了,当然这还要把超级天体计算机神威2.0运算所用的能量算进去。

如果岳原舟用自己本身的核子引擎为神威2.0的计算提供能源的话,这个量就会低很多,但是即便如此,这种方式仍然不适合超远距离航行。

“战斗使用倒是十分合适,而且并不需要每次都极限距离跳动。”对于这个衍生技术,岳原舟还是挺满意的。

“一个冰封的世界,既然信号源于此地,那就近距离仔细探索一番吧!”

岳原舟直接驾着元星号向这颗冰封的行星内驶去,同时对着已经固定在驾驶舱前面的鲸眼说道:“既然是TRAPXXX-1黄矮星星系内的第四颗行星,那就记录为T4行星吧!”

“收到~”鲸眼一声电子音响起。

T4这颗行星的位置恰好处于人类定义的宜居带,是有大气层的,其中氧气还占12.8%,其余皆以氮气为主,大气密度却比地球稍大,半径是地球的1.37倍,轨道周期两百零八天,两极附近温度常年在零下一百摄氏度左右。

由于跟其主序星的黄道平面的夹角只有1.2度,所以基本上没有春夏秋冬之别,其赤道上也因此受到来自主序恒星的均匀日照,平均气温比其他地方高很多。

第96章 生命

在太阳系柯伊伯带停留的时候,元星号已经被改造为也适合大气内飞行的流线外形,可以说现在元星号飞船的原版材料几乎都被换了一遍了,连外形都变成了瓜子状。

如果不是因为元星号这个名字有纪念意义,都可以改名叫五香瓜子号飞船了。

元星号突入大气层前就开始向这颗被岳原舟命名为T4行星的星球上发射卫星,而这颗本来没有卫星的行星也拥有了它第一颗卫星,即便是人造的,然后第二颗、第三颗...

直到第五十四颗,自此这颗原本冷冷清清的同步异步轨道上忽然变得热闹起来,随着岳原舟的到来,热闹自然不止这些能直接看到的卫星,还有在星球轨道上来回传递信号的电磁波。

这些卫星组成卫星网,开始全方位监视这颗T4行星,为了更精确更快找到当初的信号源,在元星号降落之后,岳原舟便又放出一些砖头大小的无人飞行器。

无独有偶,这类飞行器的外形也是瓜子状的,是一种多功能智能飞行器,所以自然会带有能量护盾和小型能量脉冲武器,还有探测器的功能。

现在这些开始向星球四面八方飞去,为岳原舟源源不断的传来各种信息。

这之后,岳原舟便像大佬一样坐在元星号上等待,而这些智能飞行器的智能模式也是如此,它们就像蜜蜂一样,核心终端就在元星号上,受到岳原舟直接控制。

“雪原,雪山...冰封、死寂、毫无生气!”两天过后,岳原舟给这颗星球下了定论,现在星球表面每一寸土地都被已经被探索完毕。

岳原舟这么说其实是在说星球表面,所以探测行动自然没有停下来,而是开始向着冰层之下进发。

“会不会在几十米冰层之下?”岳原舟想了想,觉得还是把灵魂探测也用上试试,之前之所以没用上,是因为先入为主的认为当初的信号是某种设备发出来的,而且这种地方也不至于有生命。

随着岳原舟的操作,灵魂装置一下子便发出一片惰性中微子幕,向脚下这颗行星来回扫视,中微子毫无阻碍的穿过整个星球。

“嗯?!!来自冰层之下的灵魂波动?”岳原舟连忙仔细地分析起来,如果按照以前修仙之人的说法,万物皆有灵,所以就连路边一块石头都有修成正果的可能,而这里能探测到灵魂波动,最不济也是拥有本能的动物吧。

“咦...这个波动比较强烈,这也是...这还有一群!!!”

这时候,几个瓜子状的飞行器飞到赤道上空,找到冰层比较薄的地方之后便瓜子头朝下向冰面扎去,抵住冰面之后这几个飞行器开始自转,一时之间冰屑纷飞。

没过一会,一道通往冰层之下的洞口便形成了,飞行器也成功进入冰层之下,而在元星号上又回到座位上端坐的岳原舟也通过飞行器看到了冰层之下的世界。

“水,都是水!”

冰层之下是水的世界,由于阳光被几十米的冰层阻隔,所以这里主要基调是黑,除了黑暗之外就是水了。

然而这种环境并没有对飞行器造成多大的阻碍,瓜子状的飞行器外表由一整块合金构成,功能部件全都是密封在里面,虽然没有像银雾那样从微观层面开始打造,但也算是顶级的常规工程材料了,而且飞行模式也不是常规推进器,而是像鲸眼那样的悬浮模式。

而现在这些飞行器到水世界之后便向各处飞去,其实这里说‘游’去更准确些,流线外形给这些飞行器在水里的行动增添不少便利。

它们其中一艘飞行器也像鱼一样,向灵魂波动较大较密集的地方驾去。

距离灵魂波动密集地方大约一公里,飞行器便放慢速度,缓缓靠过去,随着距离的拉近,这时候飞行器上的探测器已经能探测到一些水的波动,其实就是一种声波,因为距离尚远所以并没有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距离越来越近,这时候探测器所在的位置,如果从冰层与水的接触面开始算的话,已经处于水下两千三百米了,再往下就是水底的土层了,这时候探测器已经可以清晰的接收到这个声波,一种似乎遵循某种规律的声波,慢慢的,这个灵魂聚集地的真容开始出现在岳原舟眼中。

是的,就是眼中,因为岳原舟现在看到了一个画面。

“光!!!”这个光并不是热光源,而是一种幽幽的冷光,这个冷光是从一个灰色的管状物体发出来的。

“这是智慧生物?这...怎么看都像一把钻头啊!这种动物...呃不对,现在应该说是智慧生物外形挺油腻嘛,像鱼不鱼的...而这个钻头一样的东西,像是它们的造物?”岳原舟看着传回的画面,抬起右手摸了摸下巴,碰到一撮新长出来的胡渣。

这种恶劣环境能出现这种似乎是智慧生物的动物,顿时让岳原舟提起十分的兴趣,于是飞行器便在便在附近一个水底岩层的掩护下停下来,仔细观察起来。

这个发出幽幽光线的物体大约长九米左右,半径差不多五十公分,头部大约一米,由一个呈螺旋状物体构成,头部之下则是一段大约四五十公分的不明材料物体,再往下则全部都是发着幽幽光线的一大段,边上还有不少孔洞。

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钻头,而且钻头的半径明显比底下部分要大。

而这时,二十四只像狗一样大小,却有鱼一样流线型身体的动物开始把这个大钻头团团围住,在幽幽光线的照射之下,它们的外形也显露出来。

它们拥有紫色的外表皮,一个大头部,头部上凸起一个条状物,头部较大,类似触角的东西,上面还包裹着一层灰色的物质,这个触角是向后弯曲的,大概是因为在水里活动才长这样的吧,这个触角前端则是它们的嘴巴,跟鱼一样的嘴巴很明显。

它们头部除了嘴巴和触角,再没有其他,再下来两侧是两条光滑的手,说手有点不准确,因为这两条光滑的手的最前端其实是两个吸盘,而且就像无骨一样随意甩动。

这时候这二十四只...姑且说是T4星球的物种紫色鱼吧,这二十四只紫色鱼分别在大钻头的两边,伸出它们两条无骨手臂,用最前端的吸盘吸住大钻头,然后使劲的甩动下半身处的尾巴,嘴里还大张大合发出一阵阵统一而又奇怪的声波。

这个大钻头也在它们的努力下由横躺变成竖直状态,待到平稳之,这二十四只紫色鱼便晃动着尾巴飘浮在大钻头周围,而大钻头也稳稳的立在那里。

此时,一直在一旁不动的几只紫色鱼中,一只明显跟其他不一样的紫色鱼,开始张嘴巴,发出一顿一顿的声波。

说它不一样是因为,这只紫色鱼头顶跟刚才十几只相比,多了一个几乎包裹整个头部的青色头盔。

这时候这只戴着头盔的紫色鱼游动起来,绕着巨大转头游了一遍,然后带头向上游去,接着又有八只也戴着头盔,手里吸盘上还吸着一条尖锐物的紫色鱼也跟了上去。

此时,刚才飘浮不动的二十四只紫色鱼也重新用两只吸盘手吸住大钻头,然后嘴巴发出一阵阵声波,疯狂甩动尾巴,在一阵阵水波搅动,底下泥土翻飞之后,大钻头也缓缓动起来,跟着前面几只戴头盔的紫色鱼缓缓向上运动。

紧接着,又有二十几只紫色鱼也迅速甩动尾巴,跟着这个大钻头一起向上游去。

上一篇:仙道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