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87章

作者:肥鸟先行

不过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全作焕也只能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了。

这场在新罗历史上称之为仁川大捷的战争,实际上就是村战的规模。

新罗官军可以说是一触即溃,甚至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丢下了武器和大量辎重逃跑了。

那些肚满肥肠的军官却没有士兵跑得快,全部都成了全作焕的俘虏。

全作焕平日里就没少被这些贵族欺压,干脆将他们的脑袋全部砍了,挂在了仁川的码头之上。

这下子新罗小朝廷大为惊恐,再次募集军队准备平定全作焕这个逆贼。

不过此时各地书院串联下,武州等新罗各州纷纷揭竿而起,开始声讨新罗朝廷。

等到至德三年的八月,新罗朝廷控制的地盘就只剩下了首都金城。

就在这个时候,大唐在新罗的宣慰使才出面,号召各地义军和新罗小朝廷举行会谈。

全作焕等义军首领虽然不想谈,但是也不敢违抗背后大唐支持者的命令,只能不情愿的前往金城进行会谈。

在大唐斡旋下,至德三年九月,新罗各地宣布停止叛乱,但是新罗朝廷也进行重组。

原来的新罗国王退位,传位给十一岁的幼子。这位新罗王原本就崇敬佛法,退位后自愿前往大唐修习佛法。

废除骨品制度,烧毁骨品名册,不再以血脉决定官职。

新罗举行科举考试,但由于新罗文风不盛,所以要求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必须是在大唐留学过的,没有留学经历的不得参加科举。

全作焕和一众义军首领则暂时担任阁部大臣,暂时控制新罗的朝政。

新罗进入新时代之后,和新罗贸易密切的渤海国非常的识相,立刻向大唐朝廷上表,请求内附大唐。

监国太子李倓非常欣赏渤海国主的识时务,在长安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府邸留给渤海国主居住,甚至还保留了国主一系的传承,允许他们家族继续在渤海国内称公。

四夷宾服,李倓的声望也达到了顶点。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结局(上)

时光悠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至德十三年,十二月,在长安的街头上,一个身材高大的回鹘青年,正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逛着长安的夜市。

这个回鹘青年虽然穿着普通的衣服,但是神态气质都非常的不凡。

如今长安城内的回鹘人非常多,回鹘青年的仪表不凡,引来很多年轻女孩的侧目。

这十年以来,原本大唐就很开放的社会风气更加的张扬,而自从缓缓的步入工业时代后,女性的地位也日渐上升。

至德五年的时候,朝廷就喊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参加就业。

如今长安城内逐渐出现了女性工人,女性教师,女性官吏,如今连长安马球队都有了女队。

青年身材高大,棱角分明,正是符合大唐如今的审美,如今对于回鹘长安百姓也没有多少歧视,报纸上不是说了吗,回鹘这些游牧民族都是华夏子民,只是在上古诸夏的子孙,和大唐也是同宗同源。

“可汗!”年轻人身后的随从探过头,又突然改口说道:“贺郎,马上国子监的宿舍就要关了,再不回去?”

这个青年正是如今的回鹘可汗贺莫达,自从至德三年他随着上可敦李光亲入长安之后,就迷上了这座城市。

不过他是回鹘可汗,所以每年他只能在长安待半年,剩余的时间他还要返回草原。

贺莫达在长安也不是玩的,从十五岁岁开始他就进入国子监读书,身后这个年轻人是他的伴读,也是回鹘一个部落族长的继承人。

上一次贺莫达的学业测试拿了一个不及格,差点没把上可敦给气死,上可敦干脆将贺莫达送到国子监寄宿,又让国子监上下严格管束贺莫达。

今天是月中的休沐日子,国子监也允许学生放假半日,不过像是贺莫达这样寄宿的学生晚上有宵禁,必须在晚上九点之前返回宿舍。

如果不能按时返回宿舍,夜不归宿的处罚可是很严重的,贺莫达身后这位伴读瑟瑟发抖,他想到了上可敦执行家法的竹条,又想到了自己阿母执行家法的木棍,绝望的快要晕倒了。

“瞧你这个没出息的样子!”

贺莫达其实也有些怂了,他如今十七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可唯独这位抚养他长大的阿母,是贺莫达最惧怕的人。

想到阿母的竹条,贺莫达也觉得这夜市兴致阑珊,他对着身边粉雕玉琢的女孩说道:

“阿芸,哥要回宿舍,我送你回宫?”

女孩的死死盯着不远处一个捏糖人的摊子,嘴角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看到妹妹这副样子,贺莫达立刻挤到糖人摊子边上,对着老板问道:

“老板,是真腊糖吗?”

老板立刻说道:“小郎君,我们用的可是纯正的真腊蔗糖!”

大唐在五年前在真腊设立镇抚司,大唐商人涌入真腊,在真腊投资了大量的甘蔗种植园。

如今真腊蔗糖在长安已经很常见了,糖人和糖葫芦就是最近小孩子最喜爱的商品。

只不过随着吃糖的人多了,蛀牙也随之普遍了起来。

皇家医生诊断出公主嘴里有两颗蛀牙后,李光亲就严令阿芸不能在宫里吃糖了,今天随着兄长出来,看到糖人之后阿芸口水又忍不住流下来了。

贺莫达一向宠爱这个妹妹,听说是正宗的真腊蔗糖之后,贺莫达向伴读伸出手道:“付钱!”

贺莫达身后的伴读欲哭无泪,上次和可汗旷课去看马球比赛被抓后,贺莫达就被上可敦断了零花钱,连累自己也被阿母断了零花钱。

国子监虽然有食堂,但是味道和猪食也差不多了,这些日子出来吃饭,伴读都快要把自己的马送当铺了,今天又要掏钱,伴读青年从口袋里掏出最后一张零钱,颤巍巍的递给了贺莫达。

纸币朝廷已经推广了很多年了,最早只是在商人之间流通,如今大城市的百姓也逐渐接受了纸币。

糖人摊子的老板迅速找出零钱,贺莫达抱起阿芸,女孩笑嘻嘻的挑选了一个兔子造型的糖人。

摊主的手非常麻利,很快就捏出一个兔子,笑嘻嘻的递给女孩。

贺莫达掏出怀表,再不回去真的要赶不上宿舍宵禁了,他对着女孩说道:“阿芸,哥先送你回宫里,下次再带你出来玩?”

阿芸一边舔着糖人一边点头,贺莫达最是疼爱这个乖巧的妹妹,他抱起阿芸说道:“走,咱们回去!”

贺莫达身后的伴读长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要回宿舍了,他可不想要再被记过处分了。

贺莫达这回鹘可汗无所谓,自己要是从国子监退学,怕是阿母能将自己打死。

带着小公主返回太极宫的侧门,贺莫达却看到了一个让他恐惧的身影,他立刻对这小公主说道:

“阿芸,陆宫令就在前面,你自己过去了,哥回国子监了!”

贺莫达准备跑路,但是眼尖的陆安雅已经看到他了,这位在李光亲身边十几年的女官大喝一声:

“可汗!”

贺莫达拔腿就准备跑,但是负责看守宫门的郎官已经围了上来,贺莫达果断举手投降,这些郎官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自己发了疯才和他们拼命。

陆安雅抱起小公主,走到贺莫达面前说道:

“可汗,上可敦已经派人去国子监的人扑了空,没想到您是带小公主出宫了。”

阿芸笑吟吟的说道:“陆姨,是哥非要带我出去玩的!”

贺莫达心中暗骂这个没良心的妹子,可是又不好意思和妹妹一样将锅推到对方身上,只能尴尬的笑着。

陆安雅没有追究他私自带公主出宫的事情,而是焦急的说道:“快随我去大明宫。”

陆安雅很少表现出这么焦急的样子,贺莫达连忙收敛了笑容,他跟着陆安雅进了太极宫,一行人从两宫之间的连廊向大明宫走去。

“宫令,到底怎么了?”贺莫达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忍不住低声问道。

“皇帝陛下不行了。”

贺莫达大惊说道:“前几日舅父身体不是好好的嘛?”

陆安雅没好气的说道:“不是你舅父,是你皇祖!”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结局(中)

皇帝李亨,这是一个被大唐君臣百姓都遗忘的名字。

这十年来,监国太子李倓并没有并没有受禅让称帝,而是继续让父亲李亨担任皇帝。

李亨的身体先天就不足,后天服食丹药伤了根本,经过太医的诊断也没办法完全治好他的旧病。

不过靠着最新的药物,李亨还是活了十年,到了今天终于油枯灯尽了。

贺莫达站在大明宫的大殿外,等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听到了皇帝大行的消息。

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的钟声一同响起,这是皇帝死亡的哀钟。

长安百姓走看向了大明宫的方向,皇帝李亨的身体不好,前几日长安日报上已经有了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因为对于大唐上下来说,李亨仅仅是一个符号罢了,这十年来的功绩到底是谁的,群臣百姓都是有目共睹的。

贺莫达看着扶着灵柩的舅父,按理说自己的阿母已经被立为皇后,贺莫达也可以喊李倓阿父。

不过贺莫达还是喜欢称呼他为舅父,这位草原上的天可汗面容有些哀戚,但是依然充满了威严,贺莫达连忙和群臣一起跪倒在地,恭送皇帝的灵柩。

次日,全大唐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皇帝大行的消息,李倓继位皇帝的事情也是众望所归,这一次的权力交接几乎是大唐立国以来最顺理成章的一次。

从前年开始礼部就开始倡导新生活运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的婚礼和葬礼习俗,改变日益铺张的婚礼和葬礼风气。

皇帝李亨也有遗嘱,要求不要大规模操办自己的葬礼。

皇帝的灵柩安放在太极殿内,让群臣瞻仰哀悼三日,就送入帝陵安葬。

同时皇室也对以前复杂苛刻的守孝制度进行了改革,普通官员在父母丧礼后,只需要守孝一个月,就可以重新起复做官。

以前各级官员还有些不满意,就算是没有汉代那样喜欢守孝,一个月也太短了。

这一次李倓带头只守孝一个月,群臣就没有话说,你皇帝就守孝一个月,那谁能大得过皇帝啊,新丧俗总算是靠着上皇的死推行了下去。

不过毕竟是皇帝大行,新皇登基这样的大事,国子监的博士们都被抽调到礼部担任礼官了,帝国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国子监也就放了一个月的假。

贺莫达私自带公主出宫的事情没有被追究,毕竟刚刚升任皇后的李光亲也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等到一个月的国丧期满,贺莫达再次带着妹妹阿芸,来到了长安的市集上。

贺莫达是守过父亲的孝期的,而且他是幼年继任可汗的,守孝尤其苛刻。

这一次先皇的孝期只需要守一个月,让贺莫达非常的开心。

“祖爷爷说了,祖父这辈子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这场葬礼,推进了新生活的改革。”

阿芸口无遮拦的说道,贺莫达吓得差点捂住她的嘴巴,这事情是能够随便评价的嘛?

一想到阿芸的祖爷爷,不就是那位居住在兴庆宫的上皇吗?哦如今已经升格为太上皇了,他说的那就没事了。

李隆基的身体康健,前几日还在兴庆宫的舞台上登台唱戏,如今很多部折子戏的名篇都是这位太上皇亲笔写的,被民间尊为梨园祖师。

也真是奇了怪了,李隆基和李倓身体康健,偏偏夹在中间的李亨早死。

就在这个时候,东市突然闹腾了起来,贺莫达立刻将妹妹护在身后,他的跟班很快冲过去打探情况,然后对贺莫达说道: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