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88章

作者:肥鸟先行

“贺郎,是狮子国的佛牙!大都督攻破狮子国,将佛牙进献给陛下了!”

听到了有热闹看,小公主眼睛变成了月牙状,贺莫达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立刻带领手下冲向了人堆。

“哥,狮子国在哪里啊?”

贺莫达的地理课成绩还不错,他立刻说道:“狮子国在中南半岛和天竺之间,也叫斯里兰卡,是全民信奉佛法的国度。”

这十年来,大唐发展海军,陆续征服了真腊、暹罗、扶南、三佛齐等南方海国。

近些年长安日报上都是开拓中南的广告,大量大唐商人前往这些地方开设种植园。

除了这些地区传统的粮食和甘蔗之外,五年前大航海家李道源发现了南美洲,带来了橡胶树这种特殊的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很快被发现可以用于工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大量的橡胶树被载种在这些热带地区,源源不断的向本土提供橡胶。

相比中南半岛的移民狂潮,愿意去南美北美和新澳洲的大唐人就少多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中南半岛距离大唐也不算远,陆地也都是相连的,去了新大陆想要回来一次,那可就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新大陆依然是冒险家的乐园,不过大唐已经建立了几个殖拓点,按照皇帝李倓的话说,先跑马圈地把地方占下来再说。

在整个中南半岛都臣服的背景下,狮子国这个孤岛国家依然不投降,就显得非常突兀了。

不过狮子国得到了黑衣大食的暗中支持,又拥有舟船百艘,全民笃信佛教战斗意志顽强,在海上和大唐水师争斗了好一段时间。

不过最终狮子国还是被大唐水师攻灭,狮子国皇室在宫殿中服毒自杀,全民供奉的佛牙,也就是传说中释迦摩尼的牙齿舍利被海军送到了长安。

这十年来大唐经济快速发展,连带着宗教气氛又日渐狂热起来,虽然大唐官府对宗教控制很严格,但是百姓非要去信,官府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次佛牙入长安,朱雀大街的边上挤满了信众,他们将手中的金银都扔到了装佛牙的马车上,整个朱雀大街都被铺成了一条金银步道,这都让贺莫达和小公主惊讶无比,长安的富庶还真的是夸张啊!

小公主看着装着佛牙的马车,对着贺莫达说道:“哥,我们回宫!我要看佛牙!”

只可惜等到贺莫达和小公主返回宫中,却听到了新消息。

已经退休养病的太师李泌向皇帝上书一篇《论佛牙表》,请求朝廷打压民间崇佛的风气,皇帝从善如流,直接以皇室的名义封存了佛牙,直接将佛牙葬入先帝的帝陵中。

贺莫达和小公主都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小公主就听到了一个新消息。

父皇要去泰山封禅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结局(下)(完本!)

封禅!

对于封禅这件事,群臣几乎都没意见。

如今这位皇帝虽然是才登基,但是已经执政十年。

以他这执政十年的功绩,如果不能封禅嵩山,那就没人有资格封禅了。

唐人的风气就是这样,崇尚天才和强者,如果你足够强,群臣不会和你叨逼叨,只会恭敬的请皇帝去封禅。

而不是后世那些大臣恨不得将皇帝关在皇宫中,就仿佛皇帝没有任何喜好国家就能少花钱了。

如今的封禅,是相当有含金量的。

第一个封禅泰山的,是大名鼎鼎的始皇帝。

一统六合八荒,开辟万世之基业,确定皇帝这个名号的始皇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向上天阐述自己的功劳,以天子身份祈求上天赐福。

《史记》中专门有一篇封禅书,来说明封禅的礼仪。

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在始皇帝之后封禅泰山的,是汉武帝刘彻。

立儒学道统,踏破阴山破灭匈奴,汉武帝的功劳自然也可以登顶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再下一个封禅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平定新莽之乱,重立刘汉江山,光武帝也是后汉中兴之主,也能登上泰山封禅。

大汉之后的王朝,那就是一言难尽了。

魏晋南北朝,这帮子人也算是有自知之明,都没有自不量力去泰山封禅。

隋二世而亡,隋炀帝这么好大喜功的皇帝,也没好意思去封禅,总算是保证了泰山封禅的含金量。

等到大唐建立,太宗皇帝觉得自己没资格封禅,但是太宗的功绩实在是太大了,最后决定让高宗李治代替父皇封禅。

李治封禅的时候带上了皇后武则天,后来武则天以周代唐,也想要封禅泰山,但可能有些心虚,最后武则天只在嵩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距离李倓之前最后一名封禅泰山的,就是自己的皇爷爷李隆基了。

不过在李隆基封禅泰山的时候,确实是大唐国力最盛的开元盛世,经历了武周末年一系列混乱后,李隆基励精图治,将大唐带入了鼎盛时刻,群臣自然也没有反对他封禅。

如今李倓要封禅泰山,众大臣也都觉得理所应当,咱们这位皇帝不是要比他祖父更厉害?

论军事上,平定安史之乱,灭南诏,灭吐蕃。

回鹘、新罗、扶桑、真腊、扶南、暹罗、三佛齐归附大唐,已经快被消化成大唐内附国了。

海上又灭了狮子国,开拓澳洲和南北美洲新大陆,如今大唐的版图比太上皇全盛时期还要大了数倍。

经济上大唐如今百业繁荣,大唐如同一座吞金的巨兽,将全世界的财富都吸收了过来。

黑衣大食前几日就派遣使者向大唐表示抗议,因为大唐的吸金能力,导致了黑衣大食钱荒,大唐在各国倾销商品导致赚取了太多的财富。

对于黑衣大食的警告,大唐君臣不以为然,咱们大唐就是玩的自由贸易,你要是不自由,大唐水师自然会教你自由。

文化上大唐更是空前的繁荣,诗词歌赋的辉煌时代还在继续,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在识字率普及之后,俗学情学的快速发展,市井文学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曲艺音乐,绘画书法都到了历史以来的最辉煌的时刻,在积累了财富之后,新的财富阶层开始追求艺术。

比如今年刚刚从济州岛东北亚水师提督任上调回长安,担任兵部侍郎海军参谋长的韩滉,他一幅《五牛图》就能卖出几十万钱价格,搞得这位兵部侍郎每天都不敢回家,生怕被求画的人绑架了。

群臣甚至觉得,这样的皇帝如果不封禅泰山,你还让后世子孙怎么去封禅。

封禅这种事情的含金量在于,封禅泰山的皇帝都必须要是功德配得上的。

功德配得上的皇帝,也必须要去封禅。

在另外一条时间线上,自从宋真宗在签订檀渊之盟后封禅泰山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去封禅了,就是因为宋真宗拉低了封禅这件事的神圣性,就连最好大喜功的章总,也不屑于登顶泰山和宋真宗为伍。

天下群臣都不反对,李倓也坦然接受了这个请求,将不到八岁的太子留在长安监国,李倓浩浩荡荡的带着家人近臣前往泰山。

贺莫达这个回鹘可汗,大唐皇帝的外甥和继子,自然也作为勋贵的一员陪同李倓前往泰山封禅了。

对此,他那个八岁的皇太子弟弟苦着小脸,父皇母后带着一家出去玩,还要留着自己在长安监国,实在是太可恶了!

贺莫达对这位名义上的同母弟弟丝毫没有同情,他这个回鹘可汗每年还要有半年要离开繁华的长安城,到鸟不拉屎的草原上行使回鹘可汗的职权呢,你这个小屁孩不过是留在长安监国,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这次出行,皇帝乘坐的是火车,两都之间的火车在五年前就已经完工,从洛阳到长安的粮食终于可以通过铁路运输,而不用看天吃饭关注运河水位了。

大唐的铁路工程师野心自然不止于此,他们提出了八横八纵的铁路方案,要将最遥远的渤海国和最南端的真腊都用铁路连通起来,还要将铁路修上海拔几千米的吐蕃高原,要将铁路通往西域诸国。

不过这都是口号罢了,如今两京铁路才通车几年,最好修的青洛铁路也才完工,皇帝乘坐的火车就是从长安到洛阳,然后从洛阳到青州的铁路中途下车,再登上泰山封禅。

小公主对于乘坐火车非常兴奋,贺莫达抱着她看了一阵子,这丫头竟然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贺莫达只能将公主抱在身上,如今帝后一共有一子一女,阿芸是整个皇宫最受宠的公主。

看着不远处的东岳泰山,贺莫达有些莫名的失落,父辈功绩如此,吾辈要如何建功立业啊?

太初元年,唐皇李倓登泰山封禅,将自己的功劳祷告上苍,无人知道李倓在泰山顶上对上苍说了什么,不过一个波澜恢弘的大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

全书完。

番外(一) 是,宰相(上)

太初四十八年,长安,政事堂。

当今皇帝李倓已经在位四十八年了,算上乾元三年后担任监国太子的十年,李倓已经创记录的执政了五十八年。

不过从太初四十年开始,皇帝就很少过问朝廷的政务了,就算是礼仪性的场合,也都是让皇太子出面。

政事堂内,五位宰相难得的齐聚一堂,一名身穿朱紫色官袍的中年官员,手捧白色的宣麻圣旨,正步走进了政事堂。

已经是白发苍苍的首席宰相王成伟立刻拉着这个中年官员的手,热情的说道:

“退之,总算是盼到你入阁了!”

中年官员连忙叉手向这位老首相行礼,王成伟说道:

“已经不是在北美都督府了,你不是我门下署吏,现在同朝为相,莫要再行叉手礼了。”

韩愈苦笑了一下,对于这位老上司他是充满尊重的,当年他进士考试后仕途不顺畅,要不是王成伟当时出镇北美都督府,点名让他跟去做了署吏,哪有今天封侯拜相的风光。

政事堂还是老样子,这些年皇帝没有修宫殿,宰相们也不好给自己大兴土木,缝缝补补的凑合着住好了。

不过作为大唐的政治核心,政事堂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这里随便一件东西都是珍贵的宝物,记录了大唐辉煌的历史。

王成伟引着韩愈在一个软塌坐下,他说道:

“这是江相公之前办公的地方,如今江相公出镇松江,你就坐在这里吧。”

韩愈有些惶恐,不过政事堂的坐席没有贵贱,只要入政事堂就是一票,坐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韩愈也就顺着王成伟的安排坐下。

王成伟继续说道:“对了,退之,你的中书五房公事选好吗?”

韩愈立刻恭敬的说道:“回禀宰相,愈已经选好了,河东柳宗元是我的好友,也是多年的下属,这些年他在北美也建了一些功业,所以这次我把他带回来了。”

王成伟点点头说道:“如今宰相的中书五房公事又贵又重,是朝廷机密要枢之官,不可不慎,等吏部核准了柳宗元的资历后,再跟着你吧。”

韩愈连忙拱手称是。

所有宰相都落座之后,王成伟清了清嗓子说道:

“今日韩相公入政事堂,本来是喜事要庆祝一下的,不过最近国政繁杂,歇息不得,我们还是先议事,等中午宰相会食的时候加个餐吧。”

众人笑着称是,王成伟继续说道:

“松江的金融危机是越来越严重了,陛下让江相公去了松江,就是要压掉松江的泡沫,韩相公你从北美返回本土,是停靠的松江口吧?”

韩愈立刻说道:

“我是在松江口靠港的,如今松江的情况很不妙啊。”

众人看向韩愈,宰相们虽然能够从各个渠道知道消息,但也是经过官僚系统一层一级汇总上来的,不如韩愈这亲身经历的一手情报。

韩愈咳嗽了一下说道:

“松江边上的王府银行大厦上站满了人,每分钟都有人跳下来。”

宰相们皱起眉头,能够做到这个位置的,自然不会在乎一两个赌博失败的投机客生死,但是松江到了这个地步,也确实到了要让朝堂必须要重视的时候了。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