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半夜里,一支十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偷偷摸摸向关中驶去,在距离陇州还有十里时,忽然出现了一道渭河中的关卡,数十艘小船满载着士兵跳上大船,几名商人吓坏了,连忙凑齐几十两银子塞给为首校尉。
校尉冷冷看了一眼银子,问道:“先告诉我是什么货?”
为首商人小声道:“一点点小麦。”
“十艘大船都是小麦?”
商人尴尬地点了点头,校尉顿时大怒,“十艘船的小麦还敢贿赂我,你们想死就去死,老子还想多活几年呢!”
“将军,反正也没有人知道”
“放屁!这么多士兵不是人?老子只是第一关初检,后面才是真正的验货,你们以为塞点银子就过得去?”
这时船舱都被打开了,士兵纷纷大喊:“校尉,都是粮食!”
校尉一挥手,“统统抓起来,带回金城发落,船只和粮食全部没收!”
几名商人叫苦不迭,跪在甲板上求饶,但没有用,粮食禁止跨境运输的法令已经实行一年多了,商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商人就是被巨大的利差诱惑,铤而走险,企图用贿赂的方式过关,结果撞到了铁板。
这一幕同样也在其它齐王辖地范围内上演,一队商人刚走过萧关便被一队骑兵包围了,从他们身上查获了数千贯大钱,全部被没收,因为已经进入了朔方领地。
在剑门关,一支商队被发现携带了大量药材而被禁止过关,之所以没有被没收,因为这支长安商队口口声声说是运送去陇右,并没有违反跨境条例。
但临时齐王令中也有一条,守军有权禁止不明去向的违禁物资过关,这批药材就属于不明去向的物资,他们可以去陇右,但同样也可以转道去长安。
在河陇军队的严厉管控之下,出现了一山两价的奇观,陇山以东陇州华亭县的粮价涨到每斗两百四十文,而陇山以西秦州陇城县的粮价却依旧维持在每斗五十文。
巨大的粮价和物价差异引发了另一种流动,那就是人口流动,这是必然的,谁也不想被饿死,大量的关中百姓开始拖家带口向陇右逃难。
.
第985章 难民座谈
秦州,渭河北岸扎满了帐篷,上一次扎满帐篷还是四年前,李邺刚从荆襄移师陇右,那时秦州全是鄯州、河州等地逃来的难民。
去年,最后一批鄯州难民返回了家乡,原以为这些难民营不会再启用了,没想到才过去短短一年时间,这些难民营又住进关中逃来的难民。
李邺在河陇节度府主管政务的副长史崔光远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秦州视察,新任秦州刺史长孙全绪和长史苏震也一起陪同齐王视察难民营。
李邺来到河边大营,一大群孩子正在草地上玩耍,忽然有家人焦急的召唤他们,孩子们纷纷向家里奔去。
这时,难民署署令贾深匆匆赶来向李邺行礼,“参见殿下!”
李邺点点头,“辛苦贾署令了!”
他翻身下马,打量一下难民营,只见难民营整齐有序,地面干净,没有看见污水横流,远处是一座座用木栅包围的茅厕,里面铺满石灰。
“做得很不错!”李邺由衷赞道。
贾深介绍道:“启禀殿下,难民营经过几次改造,现在各种设施已经很完善,不是之前那种破旧脏乱了,所以也舍不得拆除,便把它保留下来,没想到这么快又用上了。”
“难民营内现在有多少人?”
“目前有四千两百六十户,一万五千余人。”
人数还不多,一般难民都是数万户,十几万人,二十万人,李邺也稍稍松了口气,看来这种通货膨胀引发的逃亡潮还是远远不能和自然灾害相比。
“有没有登记过,他们为什么逃亡?还有,他们是想永久居住陇右,还是临时逃难?”
“回禀殿下,卑职都询问过了,这些逃亡者都是其他地方逃到长安的难民,绝大部分都是河北难民,物价大涨对他们影响巨大,他们在关中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逃到陇右,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想留在陇右。”
李邺点点头,“先登记下来,然后再考虑安置,看后续还有多少难民逃来。”
旁边秦州长史苏震道:“马上要秋收了,卑职估计后续逃来的难民不会太多,要么就是别处逃到关中的难民。”
苏震的话倒提醒了李邺,他回头问崔光远,“河湟谷地的麦子什么时候开收?”
“大概还有十天左右!”
李邺随即对贾深道:“准备几千辆大车,把他们送去河湟参与割麦,然后就把他们安置在河湟谷地,鄯城县那边还有大量土地没有开垦,那边帐篷和各种物资都有。”
李邺又对长孙全绪和苏震道:“秦州全力配合,如果大车不够,及时向崔长史提出来!”
众人一起行礼,“遵令!”
找了一个空,李邺又把苏震单独留下,李邺有些歉然道:“本来是我准备让苏长史接任秦州刺史,因为长孙将军到来,只得又委屈苏长史了。”
苏震连忙道:“卑职服从殿下的任何安排,绝无怨言!”
李邺点点头问道:“如果把苏长史调走,谁能接手长史之位,苏长史有推荐吗?”
苏震想了想道:“主要是现在长孙刺史刚上任,不太熟悉情况,卑职推荐刘司马,他是秦州本地人,长期在县里做事,从文吏一步步升为司马,能力很强,也熟悉情况,他最适合!”
李邺想起来了,秦州司马刘威,长得貌不惊人,不到四十岁,李泌也向自己推荐过此人,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能力出众。
“我知道了,苏长史可以选荆州刺史或者鄂州刺史,二选一。”
苏震想了想道:“如果可以,卑职想就职荆州。”
李邺微微笑道:“荆州横跨长江,以后有得跑了,苏长史稍微准备一下,过几天任命就会到。”
“卑职感谢殿下厚爱!”
李邺点点头又道:“荆州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备战,我们下一步就是夺回荆襄,巴蜀那边还有大量的粮食、兵甲、帐篷等物资,很快会运去荆州,所以修建仓库就是当务之急。”
“殿下的嘱咐,卑职记住了!”
李邺随即巡视了难民营,在一顶大帐内,数百名难民围城一圈,李邺和十几名老人席地而坐,畅谈他们的未来生活。
李邺笑眯眯对众人道:“其中鄯州和关中气候差不多,但那边日照充足,有三条大河,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基本上没有什么天灾,一直就是有名的粮食产地,当年的陇右节度府官衙就在鄯州,大家可以住在县城,也可以住在乡村,税赋很低,而且前十年都是免税,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一名老者担忧道:“请问殿下,现在吐蕃人的情况怎么样?”
这也是所有人担心的焦点问题,他们之前不敢逃来陇右,就是害怕吐蕃人,几百双眼睛都望向李邺。
李邺点点头,“我相信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安全问题,我可以开诚布公告诉各位,吐蕃军队已经被我们赶去高原,他们想再杀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吐蕃人口其实很少,和大唐打了百年的战争,他们可以作战的男子青壮几乎都没有了,所以在天宝后期,吐蕃军节节败退,被赶回了高原,要不是安禄山叛乱爆发,吐蕃人根本没有机会.
现在他们更没有机会,我向大家保证,有强大的大唐将士守卫疆域,吐蕃军过不了赤岭,我的军队将保护大家百年安宁。”
李邺铿锵有力的回答引得了大家一片掌声,所有人都开始兴奋起来,期待着新的生活。
“请问齐王殿下,我们能分到多少土地?”一名中年男子高声问道。
李邺微微一笑,“每户人家百亩左右,如果加入河陇军,还会再获得数十亩到百亩不等的土地,如果战争伤残,追加五十亩补助,如果不幸阵亡,追加百亩抚恤田,这些都是律法,已经实施多年,很多将士都获益非浅,所以我们军队战斗力才会那么强大,战无不胜。”
李邺这番话让很多人动心了,一名老者问道:“殿下,如果我们的子弟也想从军,可以收吗?”
李邺笑道:“当然可以,只要体格正常,不要太瘦弱,我们都会录用,如果有特殊本事,比如潜水特厉害,或者力量特别大,我们也会作为斥候录取,待遇更加优厚。”
李邺和众人侃侃而谈,座谈会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结束。
====
【今天实在不好意思,只有两更】
.
第986章 寿春行动
从难民营出来,一直隐忍不语的崔光远终于找到一个机会,笑着对李邺道:“卑职一直有件事不太理解,想请教殿下!”
李邺微微笑道:“崔使君请说!”
崔光元沉吟一下道:“前两年卑职就听说殿下安置移民,给予免税十年的待遇,今天殿下又再次承诺,给这些难民土地,并免税十年,卑职着实想不通,一般免税一两年就差不多了,为什么要免十年?”
李邺点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官员都说我对难民过于宽容,居然给那么多土地,还免税十年,大家都想不通,觉得不公平,对难民太优厚。
这里面的关键是,你是以什么身份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以官员的角度看问题,是有点优厚了,如果以普通农民的角度看问题,简直太不公平,为什么给他们免税而不给我,但如果你是从统治者的角度看问题,你就能理解了。”
“殿下能不能详细说一说?”
李邺淡淡道:“首先并不是所有难民都得到这个待遇,只有三個地方有十年免税,一个丰州,一个河西,一个河湟谷地,分到秦州的难民就没有十年免税的说法,除非从军替我征战,否则依旧和其他农民一样征税,三十税一。
河西的分田免税政策我提出好几年了,可没有人愿意去,丰州更没有人愿意去,河湟也一样,问题出在哪里?
它们都是边疆苦寒之地,不安全,只有难民不了解情况,听说分田免税,都高高兴兴去了,就算这样,分配到河西的难民还逃走了十几万人,分田不好吗?免税不好吗?为什么还要逃走?
河西走廊的汉人人数从天宝年间到难民安置前,实际上一直成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汉人逃离河西走廊,丰州甚至只剩下不到百户汉人,基本上废了。
这些地方如果没有汉人,我们迟早就会失去,从统治天下的眼光看,那点土地和税金又算什么?只有让惠于民,用十年免税让他们沉淀下来,有了故土之情,他们就不会轻易离开了。”
崔光远感叹道:“殿下的天下眼光,卑职真的跟不上,现在才醍醐灌顶,感谢殿下教诲,卑职受教了!”
崔光远由衷说出这番话,他也是第一次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而不是计较土地和税赋得失。
李邺笑了笑又道:“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免税?”
“殿下是指盐税吗?”
崔光远很了解盐税,百姓每买一斤盐,就要向官府交八十文钱的盐税钱,但也并不是官府在盘剥百姓,实际上只是将各个环节盐贩子赚的钱改成官府的税钱而已。
李邺点点头,“包括盐税,但不仅仅是盐税,还有铸钱税!”
“铸钱税?”
崔光远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李邺笑着解释道:“这些移民种出了小麦,他们自己吃不了,还是要大量卖给官府,官府用铜钱购买,但铜钱又是哪里来的?都是我们自己铸造出来,用铸造出来的铜钱买农民的粮食,再减去铜钱的本钱,中间的差价就是铸钱税,大概有三成的铸钱税。”
崔光远想了想道:“但这个铸钱税并不是农民负担,他们也可以用铜钱去买别的东西。”
李邺语气平静道:“谁承担税赋对我们来说不重要,但我们确确实实收购了粮食,铸造的钱发挥了作用,这就是铸钱税,也叫统治税,只有统治者才资格铸造铜钱,这也是我严禁私人铸钱的原因,和贩卖私盐一样,都是死罪!”
“看来卑职要学的地方还有很多,卑职总习惯用地方官的眼光看待事物,必要要尽快改过来。”
“习惯就好了!”
李邺呵呵一笑,加快了马速,他没有在秦州久呆,直接返回了金城。
寿春是淮西节度府所在地,目前淮西节度使是济王李环,也就是当年出任荆襄节度使,半路被截道的王爷。
后来又转任青徐节度使和淮西节度使,他之所以一直不倒,关键在于他巴结李辅国得力,每年奉上大量钱财。
李环虽然不想放弃节度使职务,但他对军权不是很看重,他更看重财权,四万多军队一直由副节度使统领。
目前他的副节度使正是李希烈,李希烈原本是平卢节度使董秦的侄儿,也姓董,他跟随董秦南下,南征北战,屡立大功,渐渐成为董秦手下头号大将。
安史之乱结束后,董秦被封为淮西节度使,赐名李忠臣,李希烈也跟随改为现在的名字,出任兵马使。
李忠臣和田神功比较像,没有像田承嗣那样明显的割据意图,李希烈多次劝叔父建立藩镇,但李忠臣都没有采纳,很快李忠臣被朝廷召回长安出任左卫大将军、封寿春郡王。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