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王爷,朝廷大钱也不会造太多,他们也要先造一点点来试水,所以卑职才说这是机会,如果我们抢在前面,那就是我们抢先洗劫财富,而不是朝廷,等朝廷反应过来,大量物资已经运出了长安.”
梁崇义摇摇头,“先生怎么知道朝廷铸造得不多?他们发行大钱是因为财政解不开锅了,要救急,如果现在才开始铸钱,那拿什么发俸禄?我倒觉得铸造大钱风险很大,万一等我铸造好了,朝廷因为民怨沸腾,下令停止大钱流通,我们不傻眼了吗?所以我决定取消铸造大钱的方案,我不想冒这个风险。”
沈晨舟被迎头打了一棒,他才意识到自己对梁崇义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李潜,肯定是因为李潜说了一番话,梁崇义就改变想法,朝廷怎么可能让大钱停止流通,最多是停止铸造。
就算物价大涨,大钱的成本也低啊!梁崇义怎么看不到这一点呢?
心念一动,沈晨舟忽然意识到这一个告发李潜的机会,他不再坚持,退一步道:“如果使君怕风险,那大钱不造也罢,不过卑职建议最好要先一步筑起篱笆,防止朝廷来洗劫我们。”
“什么意思?”梁崇义不解道。
“王爷,道理很简单,长安一斗米两百文钱,我们一斗米五十文,那么必然会大量的长安商人来襄阳采购粮食和各种物资,相反,我们却无法从长安采购物资,最后就会导致荆襄物资奇缺,反过来会推动襄阳物价暴涨,民怨沸腾。”
梁崇义愣住了,半晌问道:“那怎么办?”
“办法当然有,要么就效仿陇右,把粮食、生铁等物品列为战略物资,严禁跨域运输,要么就先一步把襄阳的物价拉起来,让长安客人无利可图。”
梁崇义想了想道:“还是前一个办法比较好,简单有效,沈先生写一个草案上来,我即刻下令执行!”
沈晨舟苦笑一声,“最好王爷先问问李潜,他若听说是我的方案,肯定又要反对,就像大钱方案一样,他一反对就不了了之。”
梁崇义摆摆手,“先生先尽管去写草案,我心里有数!”
“卑职遵令!”
沈晨舟走了两步,又故作犹豫一下道:“有件事本来卑职不想说,我怕得罪李潜,但既然李潜一直针对卑职,我也不想替他隐瞒了。”
“什么事情?”
“有个叫罗小年的人,王爷认识吗?”
梁崇义想了想道:“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听说过,他怎么了?”
“此人据说是李潜的小舅子,他几天前在清风酒楼吹嘘,说他姐夫被朝廷封为县伯,从五品朝散大夫,朝廷还许诺他姐夫为襄州刺史,这是黄家主告诉我的,在场很多人都听到了,或许他是在自我吹嘘,可万一是真的呢?卑职建议王爷还是悄悄调查一下,以备无患。”
说完沈晨舟行一礼,转身扬长而去。
梁崇义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听懂了沈晨舟的意思,李潜已经被朝廷收买了。
.
第983章 不忠者亡
如果沈晨舟突然跑来说李潜小舅子的事情,以梁崇义的多疑,肯定会怀疑沈晨舟的动机。
而现在因为大钱计划被李潜反对而放弃,沈晨舟心中肯定对李潜十分不满,出于报复而揭露李潜,梁崇义自然就不会怀疑沈晨舟的动机了。
梁崇义想起来了,罗小年确实是李潜的小舅子,李潜还替他谋职,尽管他很信任李潜,可万一是真的呢?尤其这件事是黄源告诉沈晨舟,可信度就更高了。
梁崇义想到李潜不止一次劝说自己要和朝廷搞好关系,要听从朝廷的安排,劝说自己把荆襄的官员任免权交给朝廷。
当时觉得李潜很有政治头脑,可如果李潜是被朝廷收买,那他的这些劝告就是在严重损害自己的利益了。
梁崇义越想越不对,他立刻把自己的亲兵首领周青找来,对他嘱咐几句。
周青连连答应,“卑职这就去办,晚上就会有消息禀报主公!”
周青并不是去调查罗小年,而是先去证实沈晨舟说得那件事是不是真的?
办法也很简单,找到那天和罗小年一起喝酒的狐朋狗友。
周青一连找了两个人,都在清风酒楼和罗小年一起喝酒,很快就证实了。
黄昏时分,周青回来向梁崇义汇报,“启禀主公,卑职找了两个罗小年的狐朋狗友,都是襄阳的无赖,他们口供相符,证实了罗小年确实吹嘘过那番话,说他姐夫已经被朝廷封为南阳县伯,从五品朝散大夫,将来是襄州之主,他要发大财了。
当时有七个人在场,就是罗小年的朋友,还有一个酒楼的掌柜,但罗小年是不是吹牛,卑职不知道。”
梁崇义拳头捏紧了,一個县里的无赖,怎么可能知道从五品朝散大夫,必然是真的,该死的李潜,自己这么信任他,他却辜负了自己。
“主公,卑职先去调查一下罗小年吧!问问他口供。”
“知道怎么抓到他吗?”
“知道,他好赌如命,在赌场一定能抓住他。”
梁崇义点点头,“小心一点,不要惊动了李潜。”
“卑职明白,明天一早向主公汇报。”
罗小年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岁左右,他姐姐是李潜的小妾,深得李潜宠爱,爱屋及乌,李潜也给罗小年找了好几个差事,他要么嫌弃太苦太累,要么嫌弃俸禄低,都干不长,整天游手好闲,嗜赌如命,也喜欢喝酒吹嘘。
天刚刚擦黑,罗小年手里拎着几吊钱在一家赌馆里晃荡,今天他手气不错,和别人赌双陆棋赢了三贯钱,让他心中着实得意,想着趁手气好再赌一把。
这时,有人拍拍他肩膀,一回头,罗小年的脸顿时苦了,是赌馆刘掌柜。
他低声下气哀求道:“三爷,再宽限几天吧!“
“我不是问你要钱,是要你帮我做件事。”
听说不是要钱,罗小年顿时松了口气,他立刻拍拍胸脯,“有什么事三爷尽管开口,上刀山下火海我都替你端着!”
“跟我来!”
刘掌柜带着他向后院走去,走进一间屋,刘掌柜指着屋里的几个人道:“他们找你有事,你把他们请走,就算帮我忙了。”
说完,刘掌柜关上门走了。
罗小年心中着实,忐忑问道:“几位大哥找我有事?”
为首男子冷冷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去别处去说吧!
说完他一挥手,几名大汉用布堵住他的最,手脚捆上,头也用布袋罩上,罗小年惊恐万分,呜呜喊不出声来,被一群大汉强行拖走了。
次日天刚亮,周青在半路上了梁崇义的马车。
“审问出来了?”梁崇义冷冷问道。
“回禀主公,审问出来了,应该没错,李潜年初就被朝廷收买了,封爵位和散官,最后实官等荆襄彻底被朝廷拿下后才会确定,据说朝廷许的是襄州刺史。”
梁崇义眼中闪过一眼杀机。
不多时,李潜匆匆来到大堂,见梁崇义身穿盔甲,两边站满了亲兵,他愣了一下,问道:“节度使这是要去哪里?”
梁崇义冷冷道:“李刺史也关心我去哪里吗?”
李潜心中一阵不妙,连忙道:“卑职不明白节度使在说什么?”
“哼!南阳县伯,朝散大夫,你还要装糊涂到什么时候?”
李潜俨如五雷轰顶,噗通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卑职绝没有背叛使君,朝廷授官不影响卑职的忠诚,卑职绝没有做任何背叛使君的事情!”
梁崇义深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你的隐瞒就是对我最大的背叛,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背叛我梁某人会是什么下场,给我拖下去,斩!”
李潜拼命嚎叫哀求,但没有半点效果,梁崇义心硬如铁,这个自己曾经最信任的人,现在也是自己最痛恨的人,不杀他,难解自己心头之恨。
片刻,李潜的人头被送上来,梁崇义又命令把剩下三名幕僚带来,他指着李潜人头对三人道:“忠心于我,我会给你们荣华富贵,但如果背叛我,这就是伱们的下场!”
三人谁都默默无语,梁崇义又看了一眼沈晨舟道:“从现在开始沈先生主管财政,汤先生主管日常政务,吴先生主管监察刑律,你们每人可以招募五人作为手下,重要军政事务皆可直接向我汇报。”
梁崇义已经决定取消首席幕僚,李潜的教训太深刻了,他不能只信一个人,他不能只信任一个人,三个人都可以出谋划策,谁的策略最好,他就采纳。
当然,从资历上沈晨舟弱了一点,没有汤怀志和吴琼资历老,但光凭沈晨舟揭露李潜这一条,他就足以和二人并列,何况梁崇义更看重沈晨舟的策略。
沈晨舟随后被留下,沈晨舟先将一份‘战略物资禁止跨域方案’交给了梁崇义。
梁崇义看了看,又沉吟一下问道:“大钱方案你觉得有多大把握?”
梁崇义开始意识到,李潜反对造大钱并非大钱会失败,而是会损害朝廷利益,他又开始动心了。
沈晨舟躬身道:“卑职有七成把握,实际我们损失不大,如果不能用重新熔化做小钱就是了,最多损失一点工费。”
梁崇义点点头,“那就开始吧!先造二十万贯大钱,我们入手药材和皮货。”
.
第984章 严厉管控
长孙家族顺利抵达了陇右,受到了李邺的热烈欢迎,当即给他们安置了两座各占地十亩的官宅,长孙南方被任命为大将军、河西观察使,当然,河西实行的是都督制,河西观察使没有实权,更多是一种荣誉职务,
李邺不可能真的把十万大军交给长孙南方,既要给足他面子,但又要坚持原则。
长孙南方同时出任齐王傅,这才是他的真正职务,齐王傅相当于齐王顾问,参与商议重大军国政务,李邺的外公裴方也是这个职务。
长孙全绪被任命为秦州刺史,接任被调到节度府为副长史的崔光远。
长孙家族投奔陇右最终还是被揭开了,在朝廷内外引起了掀然大波,长孙家族虽然已经是没落贵族,但他们家族毕竟在唐初有过辉煌的历史,毕竟凌烟阁的第一功臣是长孙无忌,长孙顺德的画像也在凌烟阁上。
长孙家族更像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他们投奔陇右就意味着齐王向正统更迈进一大步,让其他郁郁不得志的关陇贵族也开始蠢蠢欲动,关键是有人走出第一步,后面的人只是跟随就容易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最难的。
连天子李亨也失态了,在皇宫里破口大骂长孙南方不识大局,背叛朝廷正统,但痛骂归痛骂,他也没有勇气把长孙无忌和长孙顺德的的画像从凌烟阁摘下来。
但李亨还是追究了刑部侍郎畅璀的责任,正是他在李晃案中的处置不当逼走了长孙家族,畅璀被免去刑部侍郎之职,贬为寿安县尉。
但李亨同时又做了一个小动作,把河南副留守长孙荣升为千牛卫大将军,命其全族迁入长安,长孙荣是长孙氏洛阳房的家主,是隋朝户部尚书长孙炽的后人。
而长安长孙家族是长孙晟的后人,长孙炽和长孙晟是兄弟,但关陇贵族是由长孙晟这一脉继承的,出了长孙皇后、长孙无忌这样的历史人物。
实际上,李亨这個小动作只是掩耳盗铃罢了,只能是欺骗他自己,谁都知道真正的长孙家族已经迁去了陇右。
但随着长孙家族西迁风波的渐渐平息,朝廷发行大钱的威力开始显现,在朝廷强制大钱流通后,长安的物价全线飙升,米价一度涨到斗米四百文,但在常平仓平价卖粮后,米价又缓缓落下,最后稳在每斗两百五十文上,这比起一个月前的斗米六十文,米价足足上涨了四倍。
其他布匹、绸缎、皮子、药材以及柴油盐酱醋茶糖等日常所需物品也纷纷价格大涨,而且涨价潮很快波及到了整个关中,又向关内道和洛阳河南府道一带蔓延。
原因很简单,大量商人赶赴各地低价采购物资,送去长安卖高价,引起各地恐慌性的涨价,大钱也开始流往各地。
在通往陇右秦州的渭河道上,一群商人在一处新设立的关卡前抗议,李邺颁发了临时齐王令,对粮食、布匹、牲畜、药材、金属制品、棉花、帐篷、糖、盐等等十三种重要物资实施禁止跨境运输。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准贸易,比如羊皮,葡萄酒、水果、家禽、砖块、陶瓷、靴子、煤炭、家具等等物品可以随便买,不受限制。
另外严禁任何人携带乾元重宝进入陇右、朔方、巴蜀、荆南、延安府等地,齐王所辖境内也不准流通大钱,在境外发现则禁止大钱入境,在境内发现一律没收。
如果要跨境运输违禁品,肯定不行,轻则没收,屡犯者则没收加重罚。
这群商人之所以抗议,是因为他们携带了大钱,数十麻袋大钱堆积在地上,铜钱很难藏匿,数量太多,一查就查到,藏匿十几枚在身上毫无意义。
一名校尉怒骂道:“你们这帮混蛋不要得寸进尺,让你们带着大钱滚回去已经够宽容了,想带大钱进陇右可以,随便你们,你们只要进入陇右,老子马上没收,自己想清楚,赶紧滚!”
另一名士兵语气和缓一点,“你们不要吵了,齐王有令,任何不准携带大钱进陇右,带进陇右肯定会被没收,趁现在还没有进陇右,赶紧拿着大钱回去。”
商人们也没有办法,只好把大钱放回大车,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