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56章

作者:月关

  曲涧磊听得两眼放光,这定场诗,听着就得劲儿,太好了!

  最重要的是,他刚说完《三国》啊,这定场诗还把新书旧书联系起来了,妙极!妙极!

  曲涧磊埋头便记,下笔如飞。

  “说话隋炀帝年间,这一日,两个解差押解着一个犯人前往涿郡。这犯人姓秦名琼字叔宝,家住山东历城县……”

  杨沅也不记得故事全文了,但主要故事情节倒还记得。

  他大概其地说给曲先生听,再让曲先生自己去丰富补全一下也就是了。

  所以,杨沅说的都是梗概,只有极精彩处,他都记得,才会说详细些。因此故事说的就快。

  曲涧磊听着听着,忽然有些疑惑地打断了杨沅:

  “慢来慢来,小沅啊,你这隋朝末年怎么也有一个‘有求司’啊,‘有求司’不是你教我的三国故事里边的一个会社么?”

  “‘三国’里有,‘隋唐’里为什么就不能有?”

  杨沅笑吟吟地道:“以后啊,曲叔你说的书,不管是说史、公案、奇侠、神话,这里边咱都加一个‘有求司’。

  “这样一来,你的故事可就有了一个独门标志了,这不也是一个扬名的好手段么?”

  “呵呵,有道理,有道理啊。”

  曲涧磊笑着答应一声,马上低下头去,目中精芒倏然一闪。

  杨沅说的这个“有求司”,在他说过的《三国》故事里,曾经出现过。

  当时曲涧磊并没觉察有什么不妥。

  可这隋唐故事里,竟然也有一个“有求司”?

  难不成,他是在影射……我们“继嗣堂”?

  不对,杨沅又怎么可能知道“继嗣堂”的存在呢?

  曲先生满腹疑窦,杨沅却已趁机说道:“况且,咱们这临安城里,是真有一个‘有求司’的。

  “曲叔你替他们扬了名,他们对你自然也会心存好感,对曲叔你可没有什么坏处。”

  曲涧磊矍然一惊,猛然抬头道:“你说什么?如今的临安城,真有这么一个号称‘无难不平,无困不解’的‘有求司?’”

  “当然有!所以曲叔的故事里边,可千万不要说他们的坏话呀。”

  “……,呵呵,好!”

  曲先生迅速敛去眸中一抹惊精芒,微笑地向他点了点头。

  杨沅咳嗽一声,趁机推销道:“其实小侄之所以知道他们的存在,是因为我曾帮他们跑过腿儿。

  “曲叔说书,就把‘有求司’当成一个独家标签好了。

  “以后万一有什么客人遇到了为难的事,想找‘有求司’帮忙,

  “一旦找到曲叔你面前,曲叔就可以告诉我,我来帮他们居中联络,赚一个跑腿儿钱。”

  “哦?好,好好……”

  曲涧磊笑吟吟地答应着,目光慢慢深邃了起来。

  ……

  杨沅夹带着私货给曲先生说“隋唐”的时候,都所由高初已经匆匆赶到了临安县衙。

  这时候县衙自然是早就散衙了。

  不过县衙是前衙后宅的格局,知县老爷就住在后宅。

  所以高初没有走前衙,而是直接绕到后宅门户处,叩响门环,叫人传报了进去。

  临安知县徐海生拥着他年方二八的小妾已经睡下了。

  天气渐热,怕热的徐老爷只有抱着他肤若凝脂、清凉无汗的如夫人才睡得踏实。

  可他刚“踏实”下来,就听说左一北厢的都所由高初来了。

  徐知县不敢怠慢,马上爬起来穿戴衣袍。

  左一北厢是他治下最大的一个厢,下辖着二十三个坊。

  这可是天子脚下,天子脚下的“百里侯”屁都不是。

  近些日子为了秦相府的一只老猫,已经搞得他筋疲力尽了。

  这个时候,他可不希望治下再出什么麻烦。

  高初在二堂等了不过一柱香的功夫,徐知县就匆匆赶了出来。

  “下官北一左厢都所由高初,见过……”

  “罢了罢了!”

  徐海生急急忙忙地往上首一坐,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么晚了,你有什么要事?”

  高初忙道:“明府,秦相府的那只狮子猫,让下官给找到了!”

  徐海生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大喜道:“找到了?在哪里?”

  高初把手里的布口袋一举,就跟薛街子在他面前亮相时一样:“明府请看。”

  徐知县上前一步,就把口袋抢了过去。

  片刻之后,徐知县的脸色就变得跟吃了屎似的一样臭了!

第64章 “三国粉”徐知县

  高初早就知道他看了死猫会有什么反应了,自己之前不也是这样嘛。

  高初马上说道:“明府,此事非只卑职一人知道,所以卑职无法隐瞒。

  “不过,下官也晓得,明府若就这么报上去,只怕府尹那里就会心中憎恶了县尊……”

  徐知县皮笑肉不笑地道:“哦?高都所你还真是善解人意呀……”

  高初赔笑道:“卑职自该替明府着想的,所以卑职想出了一个妥善的办法。不知明府你可曾听说过‘有求司’啊?”

  徐知县顿时一呆,吃惊地问道:“‘有求司?’,你是说‘有求必应,有应必果’的有求司?”

  这一下把高初整不会了。

  他本来还想跟徐知县卖弄一番的,可……

  徐知县竟然知道“有求司”?

  果然,只有我这种不上不下的芝麻绿豆官儿,才不晓得人家的存在。

  高初连忙道:“卑职只是略有耳闻,莫非明府也听说过它?”

  徐知县呵呵一笑,怡然抚须道:“那是自然,曲先生说的‘新三国’,本官可是连一讲都不曾落下。”

  这徐海生竟是个新三国的狂热粉,马上滔滔不绝地讲道:“想当初刘玄德三顾茅庐,就是‘有求司’的高人给他出的主意。还有那曹孟德……”

  徐知县眉飞色舞的,连尺玉之死给他带来的麻烦都忘了。

  徐知县道:“常言道,少女勾心,少妇勾魂呀!那曹孟德一代枭雄,一辈子过不去的也就是这么一关了!

  “想当初,他打下宛城时,一眼便看中了张绣的婶娘邹氏。

  “结果,就因为曹孟德霸占了邹氏,逼反了北地枪王张绣,害死了他的大将典韦哇……”

  高初听得一头雾水,什么玩意儿这是,知县大老爷怎么跟我说起三国来了。

  徐海生津津有味地道:“被杀的何止典韦,还有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

  “曹孟德因此声名狼藉,成为天下英雄的笑柄,你道他是如何扭转的局面?”

  高初出于职业本能,很丝滑地接话道:“卑职愿闻其详。”

  徐知县抚掌赞叹道:“正是‘有求司’的高人给他出了一条妙计呀!

  “他们放出风声,说曹孟德非是好美妇也,实是为了天下霸业。

  “他所纳的女子,其一便是大将军何进的儿媳,目的乃是为了安抚何进旧部的军心。

  “他纳张济的妻子邹氏,目的也是一样啊!

  “张济死后,他的旧部就被侄儿张绣接管了。

  “可曹孟德若是收了张济的遗孀,是不是就可以越过张绣,直接掌控这支兵马呢?”

  “啊?”

  高都所听得呆若木鸡、木若呆鸡。

  思维一下子被拉进了三国里,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徐知县唾沫横飞地道:“还有那吕布大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曹孟德正是为了安抚吕奉先的旧部军心,这才把她收房啊。

  “曹孟德心怀天下而不惧骂名,这才是乱世枭雄之姿也!”

  高初听得一脸茫然,是这样吗?总感觉哪儿不太对劲的样子……

  徐知县忽然清醒过来,把脸色猛然一沉:“高都所,你突然提起三国故事中的‘有求司’,是何道理?”

  高初结结巴巴地道:“卑职……没听过新三国啊,卑职也不晓得三国故事里有一个‘有求司’。

  “卑职只是知道,咱们大宋临安,就有这么一个‘有求司’啊!”

  徐知县大惊失色:“不能吧?这要是从三国时候传到如今,怕不是传了有八百年了?”

  高初讪然道:“卑职也不晓得,这‘有求司’是三国时候就有了呢,还是那说书先生说了一个故事,便有人穿凿附会而设。”

  徐知县想了一想,顿时大怒:“定然是有人听了曲先生说的新三国,对这‘有求司’心向往之,于是效仿成立。东施效颦,不知廉耻,呸!”

  高初干笑道:“卑职……不清楚。不过,卑职听说,这‘有求司’确实神通广大。

  “许多达官贵人私下里都请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纾困解难呢。”

  徐知县侧目道:“此言当真?”

  都已经挤兑到这儿了,高初只能硬着头皮给“有求司”背书:

  “千真万确!卑职想着,这猫儿死了,明府报上去,不但无功,还要惹得府尹生厌。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