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496章

作者:月关

  我家住济南府,大叔若是经过那里时,问一句‘济南辛家’,便能打听到我家的所在,欢迎你到我家做客。”

  “小兄弟古道热肠,老朽记住了。”

  肥天禄笑眯眯地道:“小兄弟若有机会去邓州,可以去寻一家肥龙商号,老朽必以上宾款待。”

  二人便在城门作别,辛弃疾自去礼部报名。

  路上,一个亲从不禁问道:“一个商贾人家,小官人对他何必如此礼遇?”

  邓州是宋金接壤之地,又有水道可通长江,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会去邓州呢。

  这句话辛弃疾没有说出来,只是微微一笑,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只是举手之劳,帮他一把又如何。”

  肥天禄一行货车进城,便去寻找落脚的地方。

  一路上也有看到一些大车店,却并没有停下。

  忽然,一个商贾模样的人迎上来,大笑道:“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陈掌柜的,你带了这么多的货物,这是打算以中都为家了吗?”

  肥天禄目光微微一闪,就从车辕上跳了下去,笑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百般辛苦,还不是为了谋一口饭食。贺掌柜的,久违啦。”

  两人拱手大笑起来。

  路人看见,只道这是相识的两个商人,倒也无人以之为奇。

  不过,肥天禄和这贺掌柜的,此前却从未见过。

  肥天禄的货车上有暗记,二人方才随口所吟似通非通的诗句,更是接头的暗号。

  这贺掌柜的,乃是机速房“蝉字房”派驻于燕京的一名谍探。

  不过,作为接头人,他也只知道宋国派了人来执行机要秘务,却也不清楚肥天禄的真实身份。

  肥天禄请那贺掌柜的坐上副驾,一同驱车前行。

  贺掌柜的便低声道:“我已为诸位选定一处客栈,就在广平王府那条街上。

  孔彦舟进进出出的排场很大,你们住在那里不管是监视他的出入还是想动手就很容易。”

  “有劳了!”

  肥天禄答应一声,把鞭一扬,在空中炸了一个清脆的“鞭花”。

  肥天禄此番亲自带队潜入金国的中都燕京,是为了刺杀金国的广平王、大汉奸孔彦舟。

  孔彦舟受封为广平王后,便住进了他在燕京的赐第。

  孔彦舟此人,本是江洋大盗,北宋末年天下大乱,被宋廷招安做了将军。

  后来他见金兵势大,便转投金国,引着金人来打宋国,帮助金人侵占了大片宋国领土,是个铁杆大汉奸。

  此人虽是宋人,降金之后,却比金人更加热衷于南侵宋国。

  因此,完颜亮册封他为广平王后,宋国便把他列为了诛杀的目标。

  不然,有此人在,对于叛逃金国的宋室官员们来说,太具鼓动效应了。

  肥天禄出发前往金国时,杨沅的殿试尚无结果,君前奏对的内容还没传出去。

  所以,肥天禄竟不知金人于蔡州聚兵,恫吓宋国之举,竟是因为杨沅的一番奏对。

  如今听贺掌柜的说起此事,得知蔡州聚兵之后,孔彦舟连番请战,愿为先锋去攻打宋国,不由得怒火中烧。

  “孔彦舟这狗贼,此番某必取他性命!”

  贺掌柜的提醒道:“孔彦舟此人一身横练硬功,不怕棍棒拳脚,善避刀枪剑戟。

  他那对拳头犹如铁铸的一般,便是最坚硬的顽石也扛不住他的一双肉拳。

  而且此人非常讲究排场,出入必有大批扈从,很是不容易接近。

  要打他的主意,你们须得制定周密计划,做到万无一失才好,不然一旦失手,再想动他可就难了。”

  肥天禄点点头,神色凝重了些:“我明白,自当谨慎从事。”

  ……

  杨沅得到委任的官凭告身之身,就让人去临安府报信,言明次日前去报到。

  这年代官员到任,没有什么组织部官员陪同。

  所以,官员赴任,都是自行与所去衙门联系。

  比如是去地方上赴任的官员,当天抵达也不马上就去衙门,而是先寻一处客栈住下,先向衙门投贴告知。

  如果他是一衙的正堂,次日官员们会来他下榻的馆驿迎接,将他请去衙门。

  如果他是副手,正印官也好提前告诉一众同僚,次日都腾出时间来,以便和他这位新同僚见个面。

  吩咐人去临安府报讯之后,杨沅便乘马去了晋王府。

  杨府现在自己养的有马,如果等鹿溪过门,家中有了女眷,车轿也要备的。

  晋王正在张罗着往孤山别业里搬。

  晋王怕热,每年天气开始渐热的时候,他就会跑去孤山别业长住。

  不过,他在天目山的别业也快要建好了,那儿夏天更加清凉。

  想来以后,他就会常去天目山里度夏了。

  赵璩搬一次家,需要准备的东西实在不少。

  府里的内侍丫鬟、奴仆下人来来去去,忙碌不休,有种鸡飞狗跳的感觉。

  看到杨沅来了,赵璩便快活地笑了起来:“鹅鹅鹅鹅,这不是我们临安府的杨通判嘛,你可已去临安府报到了?”

  杨沅道:“递了贴子给乔府尹,明日才去报到。”

  赵璩随手指了指座位,示意他随便坐。

  赵璩往圈椅上一瘫,叹口气道:“本王本想让你去秘书省做校书郎的。

  那是何等清闲、何等清贵的所在,随便校阅几本经典史籍,那便是莫大的功劳,可惜啊……”

  杨沅吓了一跳,变色道:“大王本意,是想让杨某去做校书郎么。”

  赵璩理直气壮地道:“是啊,你堂堂状元,博古通今,文采斐然,难道一个校书郎还做不得?

  那班宰相,分明是欺负我哥刚刚登基,借你为引,给我大哥脸色看。

  只是这一场将相博弈,却是连累了你啦。”

  杨沅听的后怕不已,连累我?我谢谢你呀!

  一想到整天坐在故纸堆里,在那儿爬翻史料、核对古籍,再加上自己的古文底子有限,说不定就要校阅出一本错误百出的书籍来。

  那个年代修书、出书是无比神圣、无比重要的大事。

  要不然林一飞、张宓他们岂会因为修书而升官?

  在秘书省做正字官、校书郎的,又岂有容易升迁的道理?

  可相应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体现出与之不相称的能力,那就糟糕之极。

  尤其是你还顶着状元光环。

  “大王这份心意到了,杨某就已感激不尽,临安府挺好的。”

  杨沅庆幸地道:“尽快接触实务,是非常磨砺为官之道的。”

  赵璩颔首道:“我就知道,二郎你为人豁达,必然不会因此而埋怨本王。

  其实能在临安府里做官也好,有点政绩,官家就看得到。

  至于说难处,又岂只是做京府官为难。你有实在解决不了的事儿,再来找我就是。

  对了,你今天来,就是为了告知本王,你要去临安府报到?”

  杨沅摇头道:“倒也不是,大王你平日比较清闲嘛。

  我就想起一桩事儿来,觉得大王你会喜欢,所以便来求见大王。”

  赵璩瞪起眼睛道:“这叫什么屁话,本王‘总领御前参政,参决军国政事’诶,日理万机的,怎么不忙?”

  刚说到这里,菡萏姑娘便扭着小蛮腰走过来:“大王,姐妹们都随大王去孤山吗?”

  赵璩瞪眼道:“本王去了你们不去,留在王府作甚?下蛋吗?”

  菡萏姑娘撅了撅小嘴儿,便酸溜溜地道:“人家想着,大王你不是刚物色了几个西蕃女子么,哪还需要姐妹们伺候呀。”

  赵璩正色道:“菡萏呐,野菜呢,它只能尝个鲜,不能常吃的,伤肠胃。快去准备吧。”

  菡萏又开心起来,快活地答应一声,转身欲走。

  看见杨沅,她便站住,笑吟吟地道:“二郎若有闲暇,记得带羽婵和冰欣一起来孤山玩啊。”

  赵璩赶紧道:“你别听她的,你要来随时来,千万不要带什么羽婵冰欣的,本王看了就闹心。”

  菡萏恨恨地瞪了赵璩一眼,娇哼一声,扬长而去。

  杨沅叹息道:“大王您日理万~机,果然很忙。”

  赵璩捏着下巴沉吟了一会儿,不太确定地道:“嗯……,本王总觉得你是在嘲笑我……

  不过这不打紧,你说有什么有趣的事儿要本王做来着?”

  杨沅便对赵璩说出一番话来,赵璩听着听着便眉飞色舞起来,兴奋地一拍椅子扶手。

  “鹅鹅鹅”,赵璩大笑道:“妙哉,妙哉,这事儿果然有趣,还是二郎你损,鹅鹅鹅鹅……”

  “来人呐,快来人呐!”

  赵璩迫不及待地把一个小内侍唤到面前,开心地吩咐道:

  “你马上带几个人去中瓦子,寻那儿最大的杂剧班子叫李家班的。

  让他们班主李观鱼过来见我,本王有事吩咐于他。”

  那小内侍答应一声,跑到前院,喊了几个豪奴,就气势汹汹奔中瓦子去了。

  杨沅道:“大王正忙,下官就不多打扰了。”

  赵璩奇怪地道:“二郎你这就走?”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