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225章

作者:月关

  时光近午,两个家丁回府吃了饭,才替他打了一份带来。

  此时李仁孝还在席筒里睡觉呢。

  两个家丁也懒得理会他,依旧坐到树荫下去聊天。

  直到过了晌午,都有一个多时辰了,李仁孝还在大睡不起。

  其中一个家丁不耐烦地走过去,踢了踢席筒。

  “侯爷,饭早就凉了,您睡够了没有啊!”

  不想这一脚踢去,那席筒的触感竟是轻飘飘的。

  那家丁脸色一变,弯腰一扯,席筒顿时散开。

  他这才发现,席筒中只是在下沿位置塞了一双靴子,靴筒里边是空的!

  那家丁顿时惊恐地尖叫起来:“侯爷跑了,安顺侯跑啦~~~”

  ……

  此时的李仁孝,已经在负责接应他的几个人帮助下,逃到了定民坊附近。

  再往前去,就是人口稠密、热闹非凡的下瓦子了。

  这两年来,李仁孝抛弃尊严、装疯卖傻的,也不过是在等一个机会而已。

  他也清楚,按照常规方式,他是逃不掉的。

  他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只是临安就有人口百万,只要混迹于人群当中,再想找他,便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可以耐心地潜伏下来,临安城就算丢了皇帝,也不可能无限期地戒严下去。

  他总有机会逃出去的。

  他不仅要逃,还要让杨沅这个害他如此凄惨的罪魁祸首,以后身败名裂,千夫所指。

  过几天,钱塘门外的西湖上,就会飘起一具已经泡得面目难辨的尸体。

  那尸体上会带着他的信物,以及一封蜡封的绝笔信。

  他会把杨沅淫辱他母后与皇后的丑闻张扬出去。

  钱塘门内就是国子监和太学,这件事将再也没有人能瞒得住。

  他要让杨沅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陛下,快换上这套衣服,一会儿会有人冒充你乘运菜小船出城,咱们就在保和坊藏起来。”

  接应人把李仁孝从“夜香车”上搀下来,急急递上一套衣服。

  “那套房子,早在半年前就被我们租下来了,不会有人怀疑。

  不过还得委屈陛下,接下来的日子,只能藏身地窖之中。

  只有夜晚,才能出来活动片刻。”

  “无妨,此地为勾践故乡。朕所受之辱,比之勾践也不遑稍让了!”

  李仁孝一边在巷角匆匆换着衣裳,一边咬牙切齿地道:

  “总有一天,朕所受之辱,要全部还报于杨沅身上!”

  巷子尽头,刘大壮赶了来。

  他一来,明里暗里,便有十几个身穿便衣的皇城司亲事官凑过来。

  “刘侍从,人就在里边了。

  看样子,接应者并不多,没有马上离开临安的意思,似乎要在城中潜伏下来。”

  “聪明啊,大隐于市么?”

  刘大壮笑笑,无聊地摆手:“还以为能钓出多大的鱼呢,没意思,那就拿人吧!”

第909章 疯子的思路

  李仁孝意图逃跑的消息传到杨沅这里时,他正在“水云间”酒家与新金使节们开怀畅饮。

  完颜青凤和李芫芷还羞答答地走到酒席宴前,跳了一曲“鹧鸪舞”为大家助兴。

  鹧鸪舞是模仿鸟类的轻盈之姿,翩翩舞袖双飞蝶,俏皮而可爱。

  只不过一对鹧鸪对舞的话,则有求偶的隐喻。

  尤其是完颜青凤和李芫芷掐腰抖肩,一个做雄鸟动作,一个做雌鸟动作。

  一个三进一退地踮步,一个三退一进地踮步时,广袖拂过她们纤腰上佩了铃铛的金腰链。

  有韵律的舞步配上有韵律的铃声,颇似汪苏泷和郑秀妍那一曲《哎呀》的娇俏。

  杨沅只看的眉飞色舞。

  只不过,杨沅在金国时,这些黄毛丫头还小呢,可没给他跳过这种舞。

  所以杨沅可不明白这舞中示爱求偶的隐喻。

  两位姑娘算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大家正笑语欢歌,刘大壮匆匆赶到杨沅身边,俯耳低语了几句。

  大壮如今在皇城司任职。

  这种特务机构,惯例是由掌权者的亲信来控制的。

  杨沅在赵惇意图鸩杀他之前,一直没有把手伸进皇城司。

  那时候,他是真的想做霍光来着。

  但是,当一杯毒酒的事情发生之后,杨沅心中最后的侥幸也破灭了。

  皇城司从此不再脱离他的掌控。

  杨沅听罢,目光微微一闪,淡笑道:“先关起来,今日本相与故友欢饮,莫扫了兴致。”

  刘大壮欠身而退。

  上官骆和完颜青凤、李芫芷自然不会冒昧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能有人闯进这种场合密报于杨沅,必是大事。

  但杨沅却依旧陪着他们,那就愉悦的很了。

  只有乌答有珠珠知道,今晚,怕是不能享受丞相大人的恩宠了。

  不过……

  来日方长嘛。

  这谈判又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敲定的事情。

  所以,她只是用一双黏嗒嗒的媚眼,如丝地瞟了杨沅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果然,兴尽之后,杨沅没有随他们一同返回班荆馆,而是叫人护送他们回去。

  芫芷和青凤两个小妮子几杯果酒下肚,也有些晕淘淘的了。

  那嫣红的脸蛋儿,仿佛熟透的苹果。

  呼吸之间,嘴里都有一股果香味儿。

  或许是借着酒力稍稍放纵了些,两人看向杨沅的眼神儿,也格外火辣起来。

  如果杨沅今晚跟着她们回转班荆馆,敢于走进她们的卧房,绝对可以天雷勾动地火。

  可惜,杨沅却去了皇城司。

  已经归顺的他国君主叛逃,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当晚,杨沅就在皇城司衙门凑合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他便去了政事堂,随后与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这三法司的大佬,一起去见小皇帝。

  小皇帝赵惇的疯病时好时坏,好在他的疯病没有什么暴力倾向。

  他的精神分裂,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还有被迫害妄想症。

  不过他对杨沅的畏惧,或者更准确地说,他对死亡的恐惧,让他对已经掌握了一切的杨沅全然生不起反抗之心了。

  哪怕是他发病的时候。

  所以杨沅在场的时候,他一向都是很乖巧的。

  这也是他能够继续坐在皇位上的原因。

  否则这位皇帝如果总是当众颠狂,那就只能换人了。

  对于如何处置李仁孝,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各有意见。

  不过,他们的分歧主要是采取什么刑罚,以及善后事宜。

  对于李仁孝的直接处置结果,三法司的意见则是一致的,处死!

  三法司大佬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意见之后,便和杨沅一起,把目光投向了皇帝赵惇和二大王赵恺。

  杨沅道:“官家,李仁孝毕竟曾经是一国之君,如何处治,还请官家示下。”

  赵惇讨好地向杨沅笑笑:“这种事情,朕也没有处治经验。

  丞相三元及第,学识之高,冠绝天下。

  不知丞相以为,朕该怎么做?”

  杨沅道:“已经归降、封侯的前敌国君主,意图叛逃,便是作乱!

  死,是一定要死的。”

  赵惇一个哆嗦,连忙点头道:“极是极是,该杀该杀。”

  杨沅道:“不过,也正因为他曾是我大宋敌国之君主,杀也要杀的正大光明,不可以不教而诛。”

  赵惇抚掌赞道:“正该如此,丞相所言所议,果然老成谋国。”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