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065章

作者:月关

  她用事先备好的水清洁了身子,然后又用投湿的毛巾,回来帮杨沅做了清洁。

  然后,她又从杨沅脚边爬回了床里,见杨沅还是不理她,于是自己熟练地钻回被子。

  她住杨沅身边靠了靠,紧挨着他的后背。

  这一回,被子没有掀开的缝隙,没有凉意进来了。

  第六天,杨沅的军队休整完毕,对秦州的接收驻防也全部完成了。

  杨沅在秦州留驻了一支军队,要带领其余人马,东进宝鸡。

  杨沅所住的院子里,匆忙地做着离开的准备。

  这几天已经换了女装的青棠和阿蛮,重新换上了戎装,挎上了腰刀。

  尔咩伊萨就像个走丢的孩子,默默地跟在杨沅身后,杨沅去哪儿,她去哪儿。

  杨沅始终不看她,也不跟她说话,尔咩伊萨的神情越来越慌张,带着一种可怜巴巴的乞求感。

  杨沅忙着安排留守和出兵的各种事务,还是不理她。

  然后,尔咩伊萨一双大眼睛就蓄满了泪水,随时会流下来的样子。

  因为向杨沅请示、接受安排的人太多,她像一只遭遗弃的小狗,被挤到了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

  青棠悄悄扯了扯杨沅的衣袖,向尔咩伊萨那边呶了呶嘴儿。

  已经披上戎装,挂好宝刀的杨沅这才想起她来似的,向她走过去。

  尔咩伊萨的眼睛顿时亮了,有些讨好地看着她。

  杨沅道:“我要去打宝鸡,带着你诸多不便。”

  尔咩伊萨飞快地看了一眼青棠和阿蛮。

  但她不敢询问为什么她俩可以和自己不同。

  她的目光黯淡下来,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下。

  一种巨大的恐慌、无助感,让她颤抖着几乎站立不稳。

  她扶住了桌角,才强撑着没有瘫软下去。

  她感觉她要被无情地抛弃了。

  杨沅看着她,无论生气、悲伤、还是恐惧、无措,似乎……

  她都有一种很特别的美。

  不怪被人称为“小褒姒”。

  对了,褒姒跟了周幽王后,似乎满面悲伤,也是从未一笑。

  因而,才有了烽火戏了诸侯。

  而小褒姒尔咩伊萨,自与他洞房之夜至今也是从未一笑呢。

  杨沅继续道:“打下宝鸡后,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凤翔府。等我打下凤翔,再派人接你过去。”

  尔咩伊萨丢了的魂儿一下子回到了身上,她满眼都是璀璨的星光,连连地点着头。

  她想说“好”,可喉头紧的要命,硬是说不出话来。

  所以,只能向杨沅喜出望外地笑了一下,以表示她完全同意杨沅的安排。

  杨沅伸出手,在她幼滑软弹的脸蛋儿轻轻捏了一下。

  尔咩伊萨因为这个宠爱的动作明显兴奋起来,如果有尾巴,此刻应该已经摇成了风车。

  杨沅道:“你留驻秦州期间,协助我留下的兵马安顿秦州军民事务,以及我的粮草补给。”

  尔咩伊萨更开心了,终于可以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好,好的,我会听话,好好为夫君做事的。”

  杨沅扭头道:“韩金勋!”

  这是留守秦州的将领,他现在担负的就是相当于王鹤的秦州兵马都总管的职务。

  杨沅道:“伊萨熟悉秦州情况,凡事你可与伊萨商量解决。”

  “喏!”

  韩金勋立即肃立,向尔咩伊萨一抱拳:“末将韩金勋,见过伊萨夫人!”

  伊萨……夫人吗?

  尔咩伊萨欢喜的向杨沅又笑了一下。

  褒姒一笑,确实绝美。

第788章 杨沅的大炮,仍无用武之地

  大散关屹立在大散岭上,山势险峻,层峦叠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是宝鸡守将唐括乌野却不能不计牺牲地予以强攻。

  因为大散关是川陕咽喉的要害之地,兵家所必争。

  金国要想从陕西南下,对汉中造成进逼之势,从而威胁吴家军从西夏撤军,那就必须得先打下这个重要关隘。

  “呵呵,不自量力!”

  时寒站在大散关城楼之上,俯瞰着关下蚁聚一般的金兵,神色轻蔑。

  今天的风很大,扯得他猩红的披风飞扬在空中,猎猎作响。

  副都统制郭棣很想问他一句,风这么大,都快把你扯飞了,你就非得系个披风装逼吗?

  你不嫌勒脖子吗?

  时寒现在是利州中路御前诸军的同统制,杨沅不在时,他就可以暂摄杨沅之权。

  而从利州东路调过来的郭浩之子郭棣,现在是利州中路御前诸军的副都统制,比时寒低半级。

  所以,两个人多少是存在着一些竞争关系的。

  金军的投石车正呼啸着把一块块巨石抛射上来,砸中之处,发出渗人的巨响,碎屑激射。

  不过时寒傲立城头,并不畏惧。

  就像有些老兵走在战场上,听到炮弹的呼啸声,他就能准确判断炮弹的落点远近,从而提前做出躲避或无需躲避的动作一样。

  抛石更容易计算落点,像时寒这样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将,只需看一眼,他就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躲避了。

  抛石的主要作用也不是为了杀伤兵士,而是对城池造成破坏。

  不过,大散关坚固异常,想靠抛石把它砸毁,显然是不太容易的。

  城头上,沉重的床子弩也在不慌不忙地进行着反击。

  那长矛一般巨大的箭矢,作用同样不是杀伤金兵,而是寻找金军阵地中的攻城车、抛石机等等,对这些大而笨重、不易移动的攻城器械进行破坏。

  掌书记陆游站在一旁,欣然道:“抚帅已成功拿下天水,整顿数日,便挥军东向。

  到时候,就该是咱们出大散关,主动攻击的时候了。”

  郭棣微笑着点点头:“唐括乌野退兵之时,就是抚帅抵达之日,我们已经等的太久了。”

  唐括乌野就是宝鸡兵马都总管,大散关上竖着杨沅的帅旗,他一直以为杨沅就在大散关上。

  绕道攻取秦州,从道理上是一种可能,但实际上很难实现,唐括乌野从未想过杨沅会舍近求远,攻打天水。

  原因是,那条道西高而东低,天水那边的守将在山中险隘是有驻军的。

  只要发现宋军踪迹,就能轻易扼守要塞。

  而宋军被阻于狭窄的山谷间,后方道路又比较漫长,辎重粮草运输困难,那就极易闹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再者,大散关在宋军手里,所以现在进可攻、退可,掌握了主动的是宋军。

  杨沅有什么道理不从大散关兵进关中,而是绕道天水呢?

  现在大散关守军战也不战,退也不退,显然是和两淮战场上的宋军一样,在采取守势。

  他们只要保证正在西夏作战的宋军不被金军自后牵制就行了。

  因此,唐括乌野只能不计牺牲,主动向宋军发起进攻。

  他要夺取大散岭,掌握主动之权。

  大散岭上,除了坚固的大散关,在其外围还增设了不少防御工事,使得自下仰攻更加困难。

  时寒利用层层堡垒险要,不断消耗着金军的兵力和士气。

  这种险要之地,几千人就能挡住几万人的猛攻。

  所以,时寒还有闲功夫搞个轮战。

  各部兵马守个一天两天便会撤下,换上一支兵马继续守卫大散岭。

  让许多久未见血的官兵,熟悉熟悉这残忍的杀戮战场。

  两个国,两员将,两种决定。

  呈现出来的,就是大散岭上,人如蚁聚,刀光剑影,喊杀连天。

  一具具尸体,用他们的鲜血,浇灌着这片大地。

  ……

  杨沅的大军,从天水一路东来,浩浩荡荡。

  驮了大炮的结实大车,每辆由六头秦川大叫驴拉着,炮车行过,尘土飞扬。

  行营护军提举杨万里卫戍中军,一路行来,不禁诗兴大发,时不时还有几篇佳作问世。

  这一回,他的诗多是军旅诗,气势磅薄,可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也不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了,听起来别具豪迈之气。

  不过,杨沅还没顾得上看他的诗稿,大抵要等大战结束,川中那边的印书坊把这些军旅诗集刊印刷之后,他才有功夫一观了。

  到时候,他会发现,其中有不少诗句,是直接提到他的。

  就算后世有些不喜历史的人,也会通过类似“哥舒夜带刀”一类的颂歌,知道历史上曾有他这么一位赫赫威名的大人物。

  此时此刻,杨沅一路行军,考虑的却是陕西谋略的细微调整。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