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大圣一生之敌?/我与七仙女不得不说的事 第327章

作者:东方快鸟

  李恪也过去聊了一会,聊完之后,他与禹馨、武媚娘、李丽质一同走在路上。

  武媚娘疑惑地看了禹馨一眼:“禹姐姐似乎对这里的灾情很上心?”

  禹馨笑道:“有吗?实在是这地方,也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聊的,是以随便谈谈。”

  李恪道:“我记得,最早在东胜神洲遇到禹姐姐的时候,她还在那儿做巫女。那里有个雷霄殿,为了炼制五雷珠,不顾周边百姓数十万生灵的死活,却是禹姐姐在暗中守护了当地百姓许多年。”

  “有么?”禹馨双手交叠,曼声笑道,“然则我当时只是想要利用了雷霄派,转炼五毒珠罢了。若非有主人一路杀上云断山,阻止了奴家,这五毒珠怕是已经炼成了。”

  李恪道:“禹姐姐就莫要说笑了,当时大家都被你耍得团团转。你要真的想炼制五毒珠,谁也阻止不了你,从一开始就被你唬弄住的我,更加阻止不了。”

  禹馨娇笑道:“可奴家却记得,若非主人及时赶到,制止了奴家,那五瘟元晶便要成了,奴家也不至于从此沦为受苦受累、做牛做马的丫鬟。”

  李恪叹气:“禹姐姐这话说的,谁还敢真将禹姐姐你当作丫鬟啊?”

  说话间,回到住处,只见晴月正在屋檐下,勤快地洗着他们换下的衣裳。

  武媚娘、李丽质俱是想着,真丫鬟在这呢。

  感觉这一路过来,谁都可以少,就是晴月少不得。

  对于这一路过来,任劳任怨、做牛做马的晴妹妹,李恪也是心怀感激的。

  至少,从道理上来说,禹姐姐当初与他之间,名义上还有一个“赌约”,算是她输了,才跟着他的。

  晴妹妹可真的是什么也没有,便自愿地跟着他,受苦受累,无怨无悔。

  于是,到了夜半,李恪便溜到晴妹妹房中,好生的慰藉晴妹妹。

  然后晴妹妹又服侍了他!

  到了第二日上午,李恪随着礼官前往王宫。

  至于禹姐姐等人,闲来无事,便一同到城中逛去了。

  李恪来到王宫,谈不上太过豪华的王宫,石块砌成的城墙不过一丈高多些,倒也厚实,城墙上有兵士驻守,橙色的旗帜迎风招展。

  进入王宫,这个国家本身比较崇佛,内中的几座大殿也建得犹如佛刹。

  在主殿中,见到了乌鸡国国主,只见这乌鸡国国主大约四十多岁,身穿长袍,手持玉圭,端坐殿上,却是满面愁容。

  李恪上前问礼,乌鸡国国主赐座。坐定之后,乌鸡国国主道:“听闻使者从东土大唐而来。东土大唐来到此间,路途遥远不说,这一路翻山越岭,妖魔盘踞,鬼怪纵横,唐使能够到达此间,想必是个有本事的人。”

  李恪道:“陛下过奖了,妖魔鬼怪虽然有些,但人怕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大抵上也是怕人的。人也好,妖也好,大抵上,都喜欢恃强凌弱,只要你不怕他们,他们看不穿你的虚实,也便不敢惹你。”

  那国主不由得笑道:“说是这般说,但莽撞而不讲理的人多了,莽撞而不讲理的妖,恐怕也是不少。”

  “聪明的人,知道有些能惹,有些不能惹,但愚笨之人,也应有尽有。想来妖怪也是一样,看不穿他人虚实就不敢惹的固然有,但看不穿他人虚实,同样也认不得自己虚实的亦多,这种人或妖,则完全不知道谁是该惹的,谁是不该惹的。”

  李恪笑道:“国主明智过人,所言甚是。”

  国主叹道:“若真明智,又怎会将好端端的一个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想必也是我身为国主,无德无行,连累一国,遭此横祸,竟使我乌鸡国连续三年无雨。”

  说到这里,他长长地叹息一声,眉头深锁。

  李恪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自然之力量,岂是一人之德所能够影响?陛下身为国主,尽力维护百姓民生,自是应当,但是三年不雨这等事,又岂是陛下一人所能够改变?陛下不必以此自责。”

  国主往他看来:“实不相瞒,其实在此之前,我亦认为,天地自有其数,我等凡人,只能尽力而为。但是此番连续遭灾,有臣民劝我,届此非常之时,我身为国主,更该清心寡欲,闭锁户门,不理外事,一心向上天请罪。

  “我亦犹豫不决,如果这般做,真的能够向上苍请来甘霖,那朕自当闭户静守,请罪于上苍。”

  李恪毫不客气地道:“不管是谁向陛下做出这等进言,陛下都大可直接将他斩首。明知这是非常之时,陛下勤勤勉勉,上下一心,理当与百姓共赴难关。”

  “若是陛下闭户自守,不理政务,说是为百姓好,却只会令得本来还能够勉强运转的政体,进一步崩溃毁灭,到那时,国毁民亡,陛下怕是真的后悔莫及。”

  国主迟疑了一下,道:“这正是我想要向唐使请教的事,那人谈及,说东方华夏之国,便是这般做的。东方华夏,以儒治国,君王常修身德,盖应君王一人之德行,可感应上天。”

  “是以国中若有蝗灾,华夏的君王绝不会驱赶杀灭蝗虫,只因这是上天对君王的告诫,若是杀灭蝗虫,反进一步得罪上苍,引来更多灾祸,唯有沐浴净身,时时祷告,方可解化。”

  “旱灾也是如此,说是华夏儒家有一本宝书,谈及大旱乃是君王无德、政教不施之感应。今日唐使来此,朕想要请教一下,是否真有此言?”

  李恪笑道:“这个倒确实是有的。《春秋公羊传》记载:’旱者,政教不施之应。先是桓公无王行,比为天子所聘,得志益骄,去国远狩,大城祝丘,故致此旱。‘”

  国主脸色苍白,叹道:“如此说来,的确是我薄行无德,导致了这场举国大旱……”

  李恪却道:“陛下,此等说法,来自我国中儒家之’天人感应说’。然则我国中百家争鸣,便是儒学,也并非只有’天人感应’这一种学派。”

  “我大唐最盛之时,乃是以黄老之术治国的大汉,如今我朝立国,亦是崇尚道教。《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可没有说天行健,凡人就该认命,除了整日敬天就什么都不要做了。”

  “在我大唐,天现蝗灾,官员也是要全力带着百姓灭蝗救灾的,说蝗灾乃是上天警示、不可灭之,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但不过是腐儒之谈。根据过往经验,放任不管,只会导致灾祸进一步扩散。”

  “人力固然难以抗衡天地之伟力,但也因此,更应该在自己的能力内,尽职尽责,全力施为。”

  国主忍不住拍腿道:“朕想来,也应是如此!只是朕也素知,华夏乃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国中文化,源远流长。那人以华夏之情,劝解于我,言华夏大国,便是这般做的,使得我也忍不住听之信之。”

  “这几日里,我正准备着要屏去百官,焚香沐浴,静守三月。今日听到唐使解说,方才解我困惑。”

  李恪打趣道:“若是陛下闭户三月出来,发现朝政大乱,民不聊生,苍生潦倒,举国皆兵时,千万不要对人说是信了我东土文化,方才这般做的。我大唐文化,真没教这种东西。”

  李恪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他,大约就是这场大旱,举国上下谁也没有办法,于是开始病急乱投医了。

  而劝谏之人,以华夏举例,大抵上,也跟另一个世界里总有人喜欢说“你看外国怎样怎样”,是一个道理。

  这种话,听上去似乎没错,但很多时候,其实外国也不是“那样那样”。

  李恪朝乌鸡国主拱手道:“陛下,我这一路过来,也见到贵国举国上下联手救灾,弊病虽也有不少,但总的来说,已算得上是政清人和了。”

  “愈是困难之时,陛下亦是不可放弃。陛下若是闭户三月,朝中官员则必懈怠,百官懈怠,便会有更多的人借着这个机会,大发国难之财。其后,必然民怨四起,则国体不崩也崩了。”

  国主长长地叹一口气,点了点头:“唐使所言甚是。”

  紧跟着又眉头紧皱:“但这大旱继续下去,恐怕也难以坚持得了多久。终归是在朕为君之期,发生这等灾祸,朕心实在不安。”

  李恪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又闲谈了一阵,李恪取出通关文书,正要请国主加盖国印。

  忽有官员急急而来:“陛下,有人揭皇榜。”

  国主脸上全无喜色:“又有人揭榜?”

  看向李恪,道:“两年多来,为了让国中下雨,朕颁布求雨令,若有能人能够为我国求来甘霖,必以重金酬谢。

  “期间,有许多人为了这重金,揭了皇榜,用尽手段,却依旧无雨。这些大多都是骗子,骗吃骗喝后,看等不到雨,便匆匆逃了,到现在,来来去去数十人,几无例外。

  “这几个月,朕对此等骗子施以重罚,敢于前来骗财的方才少了,想不到今日竟又有人揭榜。”

  那官员却道:“陛下,这一次,有些不同。”

  国主转头看去:“有什么不同?”

  那官员道:“那揭皇榜的女子,说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她说她本是东胜神洲之巫女,有呼风唤雨之能、鬼神莫测之机,东土大唐之太子闻得其名,千里迢迢,远赴东胜神洲将她请至大唐,奉为座上宾。”

  “如今她有要事,欲前往西边女儿国,却是大唐之国主分派使者供她驱使,为她做牛做马,护她西来,途经此地,看到我国大旱三年,民生苦蔽,她闲来无事,特此揭榜出力。”

  国主一个错愕,又看向座前唐使。

  李恪挠了挠头——

第474章 小厮与女主人

  国主看向李恪:“唐使,随你而来的队伍中,果有这等女子?”

  李恪想了想,道:“陛下,还是先让我出去看一看。”

  国主道:“使者请!若这位姑娘真的有呼风唤雨的本事,能够为我乌鸡国解救这场大旱,我国情愿将她奉作国师,各种赏赐,不在话下。”

  李恪笑道:“我只是不太确定那位姑娘愿意前来出力。不瞒陛下,若揭榜的真是那位姑娘的话,那再好的权势与赏赐,对她来说,也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过眼云烟。

  “只是那位姑娘一向懒散,未必有这般干劲,是以且容我出去看看。”

  出了主殿,来到外头,只见宫门处有三个美女立在阴凉处,却不是禹馨、武媚娘、李丽质,还能是谁?

  禹馨懒洋洋地立在那儿,武媚娘与李丽质却是在她的身后伴着。

  王宫里,大约众人也是听说了揭榜乃是三位外国来的美女,不多时,便有许多人前去观望。

  李恪回到殿内。国主道:“如何?”

  李恪拱手道:“揭榜的姑娘,的确是在下护送,从东土大唐而来的禹姑娘。”

  国主道:“这位禹姑娘,真的有那边厉害?”

  李恪道:“实不相瞒,这位禹姑娘,精通三才六壬、八卦九宫之术,有神机鬼藏、太乙飞步之能。她在东胜神洲时,曾以一人之力,救护下三十万百姓。”

  “我国太子,亲身前往东胜神洲,将她请至大唐国都,奉作神策府之祭师,平日里以姐侍之,好生供着,绝不敢有任何使唤。此番,禹姑娘要前往西方女儿国,我朝殿下特意令我沿途护送,为这位禹姑娘做牛做马,尽心尽力。

  “是以,在下名为国使,于这位禹姑娘身边,只如同小厮一般。这位禹姑娘,乃是神仙般的人物,平日里不愿多事,此番竟肯揭榜,国主千万不可怠慢。此女犹如天仙下凡,稍不遂心,怕是便直接走了!”

  国主听到,连大唐来的使臣都这般说,大喜道:“我这就亲自出殿相迎。”

  慌忙起身,唤来礼官陪同。

  出了宝殿,李恪先一步踏上前去,来到三女身前,却是装模作样地,朝着禹馨大手一拱,打趣道:“禹姑娘仙子般的人物,想不到竟愿为此间百姓,亲自出马,令人大感意外。”

  禹馨曼声笑道:“只是行在街上,看到皇榜,也无它事,顺手便揭了。”

  李恪其实也没有想到她竟真的这般上心。既然禹姐姐难得勤快起来,他自然也要给足面子,转身退到一旁,做足卑微模样,道:“国主在此!”

  乌鸡国国主慌忙上前,双方问礼之后,他将三女隆重请入殿中。

  禹馨走在前方,他与媚娘、丽质跟在身后,低声问道:“真是她自己揭的?还是你们揭下来,硬生生塞给她的?”

  武媚娘瞅了他一眼。李丽质低声说道:“真是她自己揭的,我们也吓了一跳。”

  禹馨回过头来,往他们这般看了看,他们赶紧噤声。

  连李恪这事实上的“主人”,都不敢说话了。

  当下,国主将他们请入内中,布置宴席,极力款待,又向这位禹姑娘请教,该如何“求雨”?

  禹馨笑道:“国主只需派人于城东山高处,设一祭坛,也不需要建得太好,伐木造坛,能用即可。

  “这祭坛需有三层,第一层为圆,第二层为方,四角正对四方,第三层为八角之形,造型对上便好,其余不需太过讲究。

  “另选八名男孩、八名女孩共十六人,男孩穿红,女孩穿素。又兵士三百人,每六十人各持一色旗帜,共白、黑、朱、青、黄五色,届时在坛边听我调派。”

  国主听去,觉得要求的确不高,伐木造坛,不讲究的话,加派人手,不过就是一日工夫,其它也都好办。

  又问:“大约需要多少日,可以求雨成功?”

  禹馨道:“三日便可!”

  国主赶紧道:“我这就令人准备,到时有劳姑娘了。”按这姑娘所言,四五日便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