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大圣一生之敌?/我与七仙女不得不说的事 第326章

作者:东方快鸟

  他笑道:“怎么大半夜跑了过来?”

  三更半夜溜过来的,却是原本跟媚娘睡在一起的丽质,她嘻嘻一笑,爬上床,钻入毛毯,小猫咪般偎在哥哥怀中。

  因为算算路程,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他们也没有在这里多加逗留。

  第二日一早,收拾了一番后,便继续西行。

  由于“袁老爷”在崎鹿山引发的那一场大乱,群妖引发混乱,战事连连,连带着周边大大小小的妖怪都被卷了进去。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又往西,翻山越岭地行了许久。

  途中虽然难免遇到一些山精野怪,但总的来说,并没有遭遇到太多麻烦。

  只是,不知不觉间,天气又变得炎热起来。

  “这里的天气真是奇怪!”那一日,走在路上,手中抓着一把用杂草编成的小扇子的李丽质抱怨道,“东边阴冷潮湿,感觉上,马上就要入冬的样子,怎么往西走了一段,又变成三伏天了?”

  李恪虽然早就知道西行路不好走,此刻却也不由得摇头:“这西牛贺洲的气候,比想象中的还要不可理喻。”

  此刻,他们走在一处山脚下,山间的树木俱是干瘪,路上的杂草枯黄而又无精打采,有野兽病恹恹地走动,看到他们,也不逃窜或者攻击,摇摇晃晃地,低头拱着土坑。

  他们立在坑边看去,只见坑底有纵横交错的裂痕。继续向前,大地龟裂。

  出了深山,看到了人类居住的村子,麦田成片地枯死,大地上仿佛都在冒着青烟。

  远处的山岭,在蒸笼般的大地上变得扭曲。

  进入村子,看到村里并没有多少人,门边垂死的老者,端着破碗、碗里只有半块干面团的孩童,许多门户空无一人,门板都被卸下,尘土溢入屋内。

  蛛网在门与窗上密布,蜘蛛无力地悬挂着。大白日里,壁虎在土石间爬动,东张西望。

  “看来,大部分的村民的抛荒去了。”武媚娘低声说道。

  他们来到一口井边,往里看去,井底早就干枯,旁边放着的水桶落满灰尘。

  禹馨轻叹一声,只见她伸出手来,手指挥动,往井底指去。

  一点灵光溢出,直入井底,却也过了好一会,才有地泉汩汨地冒了出来,然后越冒越多,水往上涌,直至填满了半个井。

  李恪抓起井边的桶,扔入井中,等到桶沉入井水后,便抓着绳索,将它拉了上来。

  远处的几个老人,目瞪口呆地往这边看来,那死气沉沉的目光,也渐渐地找到了些焦点。

  “过来装水吧!”李恪回头叫道。

  那些老人慌忙带着孩童,拿着自家的坛坛罐罐往这边奔来,簇拥在井边。

  晴妹妹提起水桶,将他们的坛坛罐罐装满。有老人捧着碗中的水,大口大口地喝,喝着喝着就哭了起来。

  李恪伸手,将那恸哭的老人扶到一旁,他的孙儿穿着破旧的衣衫,捧着破了口的水坛子,局促不安地待在一旁。

  “老人家!”李恪道,“我们由东土大唐而来,途径贵地,不知这里是哪个国度,又旱了多久?”

  那老人用肮脏的衣袖抹着眼泪,道:“我们这里,唤作乌鸡国,从前年就干旱了一整年,去年也没有停过,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

  “这三年来,国里就没有下过一场雨,连江河都干了,种的麦苗根本就活不下来。大家伙儿都过不下去,死的死,逃的逃,眼看着偌大一个村子,就剩了我们这点人,每日里都在死人,也不知,还能够活多久。”

  说着说着,便哽咽起来。

  原来到了乌鸡国?李恪心中想着。

  三年的大旱,对于这个靠天过日子的时代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底层的老百姓除了等死,可以说,根本就无能为力。

  李恪等其实也帮不了太多的忙,只是靠着禹馨从地底深处引来的地水,暂时填了那口井水。

  离开那村子后,禹馨若有所思。李恪道:“禹姐姐,怎么了?”

  禹馨道:“这里的地气似乎有些奇怪,仿佛存在着什么阻碍,我适才从地底引水,竟也费了许多工夫。”

  李恪道:“难道这一带的干旱,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原因?”

  禹馨道:“目前还不好说!”

  一路行去,经过了几个村庄,都是一般的荒凉。

  路边的都是饿死的枯骨,一些地方连树皮都被啃了。路过一个山坡,吃下观音土的百姓倒在那里,睁着茫然的眼睛,有的已经死去,有的还在抽搐。

  这一路过去,他们虽然帮了不少人,但是对更多的百姓,便连他们也无能为力。

  那日中午,从一处山脚经过,几十名劫匪从山中冲出,试图打劫。

  这些劫匪衣衫褴褛,持的都是削尖的竹竿、生锈的柴刀,冲着他们叫嚣,要他们留下买路钱。

  他们也不知到底是该气还是该叹。

  武媚娘一伸手,轰碎了一块大石,立时便吓得这些劫匪跪地求饶。

  李恪等也没有因为这些人做出这种打家劫舍的事而去替天行道、除掉他们,只是警告了一番……虽然多半也没有什么用。

  日子过不下去,这种由底层老百姓转成的山匪,只会越来越多。

  又走了两天的路,也多亏了他们原本就都不是普通人,若是一般人进入这样的国度,连最基本的饮食都成问题,怕是根本活不下去。

  只是这一路的凄凉看过来,也让他们感到于心不忍。

  这一日,来到一个城镇,城外难民涌动,想要进入城内,被守城的兵士挡了下来。

  又有官吏抬出大锅,在城门口放粥救灾,那粥稀烂得犹如浑水。

  他们来到城门,守城的兵士疑惑地打量着他们这一行人。

  毕竟这一行人实在是太过奇怪,背着宝剑的翩翩少年,四名各逞绝色的美丽女子,还带着一片红玉雕就似的小红马。

  “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使臣,途径贵宝地,想要拜访一下本地官员。”李恪朝那拦下他们的两名兵士说道。

  那两名兵士显得不知所措,但是很快的,另一边有一名官员过来,向他们询问来意。

  李恪取出了通关文书,那官员接过后,仔细察看,方才道:“罪过,罪过,我们这乌鸡国,极少有外地来客,更不用说从东土大唐千里迢迢而来的大国使臣。”

  慌忙将他们一行人请入城中。

  李恪等随着这名官员进入城中,只见城里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许多难民簇拥在街头巷尾,看到这官员,也有许多人涌了上来,哭求食物,这官员也不发怒,只是低声下气地好生劝解。

  李恪看出,城外的那些灾民之所以被挡住,不让进城,倒不是这些地方官员漠视民生,实在是城里已经容纳太多了。

  而大约是因为这边在赈灾救民,周边的百姓都赶了过来,以至于不得不紧闭城门,连放的粮都不得不弄成稀粥,紧巴巴的用来救度百姓。

  途中,李恪想要向这官员多问几句,旁边禹馨先道:“难道说,整个乌鸡国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

  那官员叹道:“早些年,我乌鸡国也算是国富民殷,国主好善行德、公正严明,又一向礼待僧道、贤明积德,百姓大多勤勤恳恳、民风朴实。

  “乌鸡国水土亦算丰沃,上上下下,安居乐业。但自从两年前开始大旱,初始时,靠着君臣百姓上下一心,引水灌溉,还可维系,到了第二年,就已难以支撑,不想现在,连着三年无雨……唉!”

  李恪轻轻地点了点头。

  毕竟是农业国,连着三年大旱,没有哪个国家经受得住。

  事实上,这乌鸡国到目前为止,虽然困蔽难熬,但还没有生出更大乱子,便可看得出,在此之前,恐怕还是算得上是“国富民殷”的,上头的君臣官吏,也绝非刮民实私之辈。

  但是人力敌不住天时,在这样的一场大旱面前,这些凡人,只是无能为力。

  禹馨却道:“我们这一路过来,发现许多江河都开始枯了。举国大旱,影响民生,这自也是免不了的,但不过就是三年时间,这些江河也未免枯得太快了些?”

  那官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唉声叹气。

  李恪却是往禹馨看了一眼,感觉这一路过来,见此情景,一路慵懒的禹姐姐,却是要比其他人更加上心。

  那官员将他们领到县衙,县衙里依旧是忙忙碌碌,好不容易等到了县官,却是一名风尘仆仆的老者,身上官服沾满污泥,大约是从田地匆匆赶来,满头是汗。

  知道是东边来的使者,这老者慌忙让人上茶。

  李恪却是让他不用客气——

第473章 天人感应、有人揭榜

  李恪见这县衙里忙忙碌碌,也不想太多的打扰他们。

  只是向这老者问了一些乌鸡国的地理人情,以及风俗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然后,老者便写了一封送往京城的文书,派了些人,安排了马车,引了唐朝来的使者前往王城。

  大抵上,这个年代里,对于外国来的使者,都是颇为礼遇的。

  即便是大唐,也是如此。

  当年李恪的父皇李世民登基未久,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臣前来恭贺,却是魏征进谏,说大唐原本就是开国未久,民生方安,接待各国使臣,耗财耗力。

  于是李世民竟将派去迎接各国使臣的使者用快马追了回来,然后通知西域各国,要来可以,只许派商队前来,不让派“使臣”前来。

  对于大唐来说,西域诸国只不过是小国,外国来使,依旧需要隆重接待。

  而对于西牛贺洲的这些国家来说,大唐却是“泱泱大国”,大唐派来的使臣,地位自是更加不同。

  毕竟,外国来使,事关国事,地方官员若是有所怠慢,连带着整个国家都不免让外国看轻……大家都是抱着类似的想法。

  也就只有魏征这等人,才会认定里子比面子重要,而李世民也真的听从他的劝谏,竟是禁止诸国派“使团”前来,要来也可以,一律当作商队看待。

  也正因此,虽然李恪并不打算侵扰地方,但即便是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乌鸡国各地官员依旧不敢对大唐的来使有任何的招待不周……或者说,越是这种情况,他们愈发地不想让乌鸡国落了面子。

  以至于不知不觉间,接送的队伍竟拉得长了,沿途的地方官员省吃俭用,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好吃好喝。

  对于这一现象,李恪也只能摇头,不过总的来说,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国之常情。

  就这般,一路来到乌鸡国的王城。

  相比起乌斯藏国、宝象国那等看上去就显得繁华高贵的王城,乌鸡国的王城倒算得上是朴实无华。

  虽然各地的流民都开始往王城汇集,但这一路上,总的来说,还算是井然有序,小的混乱无法避免,大局上,倒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暴动与混乱。

  事实上,李恪觉得,若是换到看上去更显富贵的乌斯藏国与宝象国,三年干旱下来,怕是整个国家都已崩溃,四处皆是暴乱。

  进入王城,有接待的礼官腾出自家后园,用来安置他们。

  因为入城时天色已暗,李恪也就现在这里住下,等着明日早上,再去拜访国主,请盖国印。

  傍晚饭后,李恪自己清洗了一番,在园中漫步。

  走了一段,看到禹馨与那官员的夫人在另一边的亭子里闲聊。

  乌鸡国中,男女之防并不严,也没有华夏那般讲究,李恪行了过去,只听禹馨与那夫人聊了国中的许多灾情。

  在她们旁边,媚娘和丽质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