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大圣一生之敌?/我与七仙女不得不说的事 第237章

作者:东方快鸟

  眼看着这支军队开拔,也不知往哪边去了。

  李恪带着风孩儿继续前行,只见这一路上许多地方的高处都建有宝刹,凡宝刹所建之处,必定是人群聚集,周围物质丰富,百姓不事生产,专一礼佛,却又丰衣足食。

  而远离宝刹之处,却荒凉得不可思议,许多地方连植被都无。按理说,藏地虽然远不及中原,却也不是戈壁沙漠,这些无人处绝不该荒凉到这般地步,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甚至是,只要一出了佛光笼罩的范围,马上就是寸草不生,以至于这一整块大地像是剪碎了的锦缎撒在粗鄙的麻布上,有一种支离破碎的怪诞。

  那一日,他们再次来到宝刹周边,李恪带着风孩儿进入农田,看着处处金稻。

  他蹲了下来,仔细看着稻花,看着那一颗颗饱满的果实。

  此刻根本不是秋收的时节,在这样的夏季里,在藏地这种土地上,一眼看去尽是丰收景象,比江南秋收时的景象还要夸张,简直是不可思议。

  藏地上,各羌族的百姓本就过得辛苦,如果灭度金佛带来的佛门真的能够让这里的百姓不用劳作便能够吃饱肚子,那对于百姓来说,这里和极乐世界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礼佛拜佛,就能够得到衣食,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恪注视着这些金稻,他伸出手,施展出“花开顷刻”的大神通,五色灵花丛虚空卷入现实,笼罩着这片金穗,除污去秽。

  陡然间,他和风孩儿看到,这些金稻化作了许许多多的带血的头骨,头骨上沾着碎肉,腾着阴森森的魔气。

  李恪与风孩儿齐齐地退了一步,还过神来时,眼前又恢复了一片金黄色的丰收美景。

  “他们……到底在吃什么东西?”风孩儿睁大眼睛。

  李恪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也很想知道。

  紧跟着又是三声钟响,于是李恪知道,他们又被发现了。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每次他们潜如宝刹周边没有多久,就会被发现,然后那些百姓就会到处搜捕他们。

  以这些百姓的本事,自然是发现不了他们,李恪也没有发现自己被谁监视着。

  但只要多待一会,这三道钟声必然会响,如果非要比喻的话,他们就像是侵入生物体内的细菌,很快地就引发了免疫体系的警告,于是所有人便都知道,这里有了外来者。

  李恪并不想去跟这些百姓冲突,带着风孩儿,往外头飞掠。

  那天夜里,他们在一处山脚下歇息,李恪抬头观望夜空星辰,再次皱了皱眉头。

  因为他发现一件很糟糕的事……他们迷路了。

  没错,身为修仙者的他,懂得奇门术数,懂得五行方位,看得来日起月落,算得出群星流转……然而他还是迷路了。

  他细细推敲,开始意识到,或许在这里,连每天太阳升起的方位都不一样?他觉得自己是在往东边赶路,想要脱出藏地,其实却是一直都在绕圈子?

  疑惑间,旁边的风孩儿轻轻地推了推他的胳膊,往另一边悄悄指去。

  然后他看见了一个女人——

第382章 藏地隐族、画中女子

  此刻,李恪与风孩儿正处在一棵古树下。

  说是古树,却不知因何原因已是石化,只是长着树形,树枝往上展开,铺在他们的上方,因为没有树叶,目光越过这些枝条,能够轻易地看到星空。

  等到风孩儿用手推他,李恪立时看到一个女子立在十丈外的石上,注视着他们。

  这女子身穿白色长裳,却是体态朦胧,似有若无,轻盈得仿佛随时都会随风飘去。

  李恪定睛看去,只觉这女子玉洁冰清,美丽无瑕,却很明显只是魂体。

  然则,虽是魂体,但既无鬼类的幽冥之气,也毫无神光。

  既不似鬼,也不似神,飘飘渺渺,令人无法捉摸。

  她立在那里,往他与风孩儿这边看来。

  李恪立起,疑惑向前:“这位姑娘——”

  却见那白衣的女子转身往远处飘去。

  李恪略一沉吟,低声道:“我们跟去看看。”原本想要将风孩儿背在背上,她自己却已足尖点地,追了过去。

  李恪赶往去,牵起风孩儿的小手,越过石丘,在丘后没看到那女子。

  目光一转,紧跟着看到她出现在了远处山峡的峡口处,转过身来,面对着他们,看了一眼,又往峡口飘去。

  李恪与风孩儿继续追去,穿过山峡,没有再看到那女子,却听到远处传来惨叫声。

  他们往声音赶来的方向奔去,他们转过山脚,只见近五十名僧兵正追赶着一批人,他们的身后接连倒着几具尸体,又有六人没命奔逃,其中一人被僧兵追上,直接砍翻。

  剩下二女三男显然也是练过一些武的,但那些僧兵却更加强悍,气势汹汹,口口声声喊着“异端受死”,面相凶恶,杀气腾腾,穿的虽然是僧袍,但说一句凶徒也不为过。

  那二女乃是一名青年女子与一名少女,穿的都是简单的蓝色布料粗裙。那三名男子眼看着难以逃脱,喊着“你们先走”,转身拔刀,便要将那些僧兵阻住……其实他们也知道根本阻不了几下,不过是徒然送死罢了。

  那两个女子却又如何愿意先逃?其中那大一些的,持剑转身叫道:“小妹你先走!”便要与那三人作伴,共同面对敌人。

  小一些的哭着转身,拿了一柄峨眉刺,也不肯再逃半步。

  眼看着这五人就要被僧兵吞没,陡然间,沙走石飞,漫天尘土,迷乱了他们的眼睛。

  他们听到呯呯嘭嘭的声音,听到那些僧兵愤怒而又疯狂的呐喊。与此同时,有小女孩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走这里。”

  这五人如何不知这是有人前来救他们?赶紧在风沙中循着小女孩的声音追去。

  他们不断奔逃,后方时不时地传来轰隆声,直至那杂乱的声音被他们甩在了身后,他们遁入荒山,只见前方小女孩立定在那,转过身来,紧跟着便嗖的一声,又有一少年背着宝剑,腰挎宝鞭,落在小女孩身边。

  那五人疑惑地看着这两人,那少年身穿绫罗,却不显富贵,反倒有一种潇洒自若的仙气。

  那女孩粉妆玉琢,秀气可爱,穿的却是孩童般的心衣,和极短的青色小裙,斜背着一支细细的红缨枪,身周仿佛有青风卷动。

  五人之中年纪最小的那个少女,大约十三四岁,看着少年,忽地以手掩口,发出一声惊呼。

  李恪奇怪地往她看去,想着“她认得我”?另外几人也不由得看向那蓝色粗裙的少女。

  少女并没有说话,只是显得很吃惊的样子。内中,为首的那名大汉上前,向救了他们的二人拱手鞠躬,道:“多谢两位出手相救!”

  李恪道:“我们只是路过罢了。”想的却是,不知道那白衣的女子是谁,为何要将自己引向他们?

  他看向这大汉,道:“你们也是藏地人士?不知是哪里人,为何会被那些僧兵追杀?”

  那大汉犹豫了一下。李恪见他们有所迟疑,知是心有顾忌,也不在意,笑道:“放心,我兄妹二人只是路过,刚好看到你们被那些凶僧追杀,所以顺手帮了一些忙罢了。那些僧兵随时都有可能再追上来,你们最好快些离开。”

  李恪看到那大汉张口要说些什么,又犹豫难定。

  那蓝色粗裙的少女忽地低声说道:“他是大唐的太子殿下。”

  旁边那青年女子惊道:“小静你在说什么?”

  那三名男子也尽皆吃惊,看着李恪。

  李恪淡淡地笑了一笑,看向那少女:“你认得我?”

  那少女小声说道:“在长安的时候,在街上看到过太子殿下。”转头看向同伴,鼓起勇气:“去年我跟着彭伯,和商队一起前往长安城,在路上看到他,他骑着一匹额头上长着独角的怪兽,也是背着这样的剑。

  “长安城里的百姓议论纷纷,说’陛下果然立了吴王殿下做太子’,那个时候,长安城里每一个人都在谈这事,所以我也一直在看着。”

  李恪心想,原来如此。

  那个时候,因为魏征的“宣传”,整个长安城都知道父皇要立他为太子的事,全城都在关注,这小丫头大约便是在他立为太子没多久,在长安城见过他。

  那大汉兀自有些不信,将那少女拉到一旁,又与其他人一同讨论。等到那少女再次保证,自己绝对没有认错人,因为她那个时候觉得太子殿下很帅,骑着那样的奇怪座兽很神奇、很威风,所以从街头跟着看到街尾,怎么都不会认错。

  那大汉这才放下心来,方才回头,领着其他人一同拜道:“小民参见殿下。”

  李恪弯腰道:“请起,这里并非大唐,你们无需多礼。”他看得出,这些人其实还是想要寻求帮助,只是不太确定他的真实身份,难以下定决心。

  于是说道:“我们先离开这里,免得那些僧兵追来。”

  与他们继续转移,翻过了两座山,寻了个幽暗处,方才继续说话。

  那为首的大汉也不再隐瞒,道:“实不相瞒,我们乃是兴林族人士。”

  李恪问道:“兴林族?”

  那大汉道:“我们乃是西域兴林国的后人,兴林国数百年前就已灭亡,灭亡之时,有一位在外修行多年三公主回到国中,带着残存的国民移至藏地隐居。”

  “我族与中原来往颇密,深受中原文化熏陶,也一向以汉人自居。隐居藏地后,因精于铸炼之道,擅长各种器械,时常派出商队,前往中原,却与藏地的各羌族少有来往。”

  “我族自有一些传统的武道与修炼的法门,藏地虽然艰苦,却也延绵至今。只是最近藏地的形势变化极快,先是那松赞干布统治各羌族,建立吐蕃国,那时松赞干布倒也没有过多地为难我们。”

  “直到那灭度金佛入藏,周围的形势忽然变得怪异起来。其实我兴林族原本就是信仰佛门的,他们却不但要我们入教,还要我们拜灭度金佛为’活佛’,彻底接受活佛统治,他们送了大批食物前来’支援’我族,我族中有一位老祭师却看出那些食物有问题,不肯接纳。”

  “他们就说我们谤佛,要灭我们兴林族。好在我族这几百年里也暗中经营了几处据点,紧急转移,暂时藏了起来,如今那些僧兵正在到处搜索我们。”

  “我们这些人此番悄悄出来,本是希望看看能不能找路离开藏地,前去依附大唐,谁知道不知怎的,明明走的都是出藏的路,以前商队也走了不知多少次,现在却怎么也无法离开藏地。如今老祭师和族人都还在等着我们消息。”

  李恪沉吟道:“兴林国?!”

  这几百年里,中原五胡十六国后,又有南北朝并立,各个国度尚且起起落落,至于西域更不用说,大大小小的国家,其实是难以算清的。

  不过这些人不管是穿着还是谈吐,的确是与藏地的各羌族有着本质的区别,看来的确是藏地的外来者。

  他道:“我和我这妹妹,也因为一个意外误入藏地,目前还无法找到离开的路,也不知道藏地目前到底是什么情形……”

  那大汉赶紧道:“殿下与小公主可愿先到我们兴林族去,与我们的老祭师见上一面?老祭师所知,远比我们更多。”

  李恪想了想,道:“也好!

  当下,李恪带着风孩儿随着这些人继续赶路,直至来到一处深山。

  看着那干枯的土石、石化的乱林,脚下的泥土是碎散的沙砾,怪石扭曲而又嶙峋,他问道:“这一带,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却听到那名为小静的、蓝色粗裙的小女孩使劲摇头说:“不是的,是这几个月才变成这个样子的,自从那’活佛’入藏,到处建佛刹后,很多地方的树木就慢慢变成石头了,连满地的草都碎散成沙子了。”

  李恪心想:“原来如此!”难怪这一路过来看到的景象如此奇怪,怎么看都不像是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随着这些人从乱林间闯过,又沿着一处裂渊走入,一直往下,抬起头来,从渊底只能看到一条细细的天光。

  从这渊底走过,侧边一座大石,绕过大石竟还有一条路,形成一个地底隧道,穿过隧道的途中,一道石门挡着,那大汉在门前发声道:“我们回来了。”

  紧跟着却有一道诧异的声音从门后传来:“你们怎么带了外人到这里?”

  那大汉道:“这位是大唐的太子殿下,他是来帮我们的。”

  门后那人显然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将门打了开来……外人都已带了过来,地点已经暴露,总不能直接赶走?即便真有问题,也放进去再说。

  石门往两侧分开,李恪带着风孩儿继续跟入。

  前方还有一座地下湖泊,有船只在这里,有人用船将他们运到湖对岸,又穿过了一道隧道,他们放在来到一处环形山丘内。

  周围是往中心斜斜并拢的、耸立的山崖,高处虽有天光透下,但露天的范围其实并不大,哪怕有人从天空飞过,往下看来,也难以看出山内竟有如此大的空间。

  —座座木屋构造精巧,又错落有致,看来这兴林族果然是有许多能工巧匠,有武者在高处驻守,来来往往的兴林族族民以疑惑的眼神看着被带到这里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