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2342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赵高也知道,周冠夫之父周勃才是追随太子,剿灭屈景项三族的功臣,却不是这个周冠夫。

不过,当年楚人营造的谣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始终都是皇帝的心病,只有将闾率军平定了震泽,这个谣言才不攻而破。

所以嬴政才对周冠夫高看一眼,不过,也不至于如此啊,赵高偷看了嬴政一眼,慈眉善目这四个字,怎么也用不到皇帝身上。

刚想上前说明白,周冠夫可没参与震泽剿匪,却不想嬴政骂完,见他们呆若木鸡的跪在那儿,怒道:“还愣着干什么,一个个面目可憎,让朕厌烦,都滚出去。”

章邯这才醒过神来,一挥手,几个影密卫出现在御书房,架起周冠夫就扔了出去。

赵高等人也慌忙退避,御书房落针可闻,嬴政呆呆的坐了半响,忽然阴沉一笑,自语道:“是朕错了吗,是朕助长了胡亥气焰吗?竟然是朕……”

李斯刚回到宰相官署,交代手下属官抄录皇帝诏书,胡毋敬就悄悄的走了进来。

李斯斟了杯茶,胡毋敬接在手中,这才在一侧坐下,悄声问道:“丞相,怎么样。”

李斯沉声道:“太子被囚,东宫扈从被抓,看样子,是太子和十八皇子之间的争斗,已经超过了皇帝能够容忍的界限,而且两个人动用的力量,也引起了陛下的警惕才有这样反常的举动。

皇帝没有易储之心却是可以肯定的,要不然,太子就会和皇长子一样,被打发远走,永远不能回咸阳。

不过,皇帝下一步怎么走,我却猜不出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先降下的是雨露风霜,接下来恐怕就是雷霆了。”

胡毋敬听的毛骨悚然,胆怯道:“这样一来,岂不是凶险万分,今天,我让胡勇传给周冠夫的那番话,将陛下比成了公子小白,会不会触怒陛下,弄得不可收拾。”

李斯摇头轻笑:“陛下的心思,就是怕落得公子小白的下场。

虽然有些孟浪,却是一剂猛药,如果你懂得陛下的心思,就应该明白,陛下不是听不进这些话,但是分由谁说,而且陛下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没有心机的武夫,即便周冠夫被杀,这些话也在他心中落地生根。

陛下一生遭人非议,但是昏君这个帽子,却落不到他的头上。除非他彻底昏了头。”

胡毋敬一叹:“只可惜周冠夫了,他也是一员勇将,假以时日不难成为大器。”

第0171章 借机生事

太子将闾被囚禁于凤台,麾下将军除了周冠夫,因为当年追缴震泽乱匪有功,得以幸免之外,全都被关入了大牢,刚刚被科举取士弄得头脑发热,又被坑杀群儒冷水浇头清醒了一下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全都糊涂了。

陛下这是怎么了,科举取士一改三代从民间选贤的习俗,却又将饱读诗书的大儒一股脑宰了,现在,就连太子也岌岌可危。

东宫的侍卫入狱,并不能确定皇帝已经生出了易储之心,但是,皇帝日渐衰老,而太子却英姿勃发,更恐怖的是,将闾掌握的权利,已经凌驾于宰相之上。

坑杀群儒是因为对儒家和六国遗族复辟三代的警觉,消弱太子的权利是因为对将闾的恐惧,而迎驾来迟只不过是皇帝在借题发挥,恐怕将闾这个太子之位已经摇摇欲坠了。

而抓捕他的扈从军卒,是皇帝向文武百官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只不过,太子一派的李斯,尉聊,姚贾等人安然无恙,所以,皇帝惩罚太子是这件事情的结束,还是朝堂巨变的开始,百官无法揣摩皇帝的心思。

而让人狐疑的是,千里之外的南阳大营,上将军王贲,大将军蒙恬,上卿蒙毅却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

而御史大夫冯去疾,右相冯劫,竟然也没有一封上书直达九重,帝国庙堂这是怎么了。

周青臣百思不得其解,匆匆交代了一下吧博士学宫的事物,就直奔老宰相王绾的家。

而突入起来的坑儒,却让这位年纪老迈的前丞相一下子就病倒了。

王绾主张的是诸侯分封,但是他却又和孔门儒家不一样,他是吕不韦的坚定支持者。

吕氏春秋中心思想,就是和西周一样,将皇帝的兄弟,儿子分封天下各地。

吕不韦也是治国大才,更是托孤重臣,子楚死后,立十三岁的太子嬴政为秦王,但吕不韦却因为一己之私,一再延缓嬴政主理朝政的时间。

嬴政十三岁成为秦王,但直到二十二岁才加冠,有了主宰大秦的资格,但朝中大权却尽数落在了宰相吕不韦的手中,这时候,却发生了成娇之乱,成娇乃是嬴政的兄弟,也是最有希望成为秦王之王子。

为了夺回王位,成娇让樊於期散布赵姬本是吕不韦的宠妾,腹中有子才被吕不韦献给了子楚先王,嬴政不是赢氏血脉,而是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为了除掉嬴政这个政敌,让成娇率军攻打赵国,战败之后樊於期逃到了燕国,而成娇却因为战败失踪了。

吕不韦本想穷追不舍,但这种时候却发生了嫪毐之变,因为和赵姬的关系,吕不韦保持了沉默,而身为楚国外戚的昌平君和王翦趁机崛起。

剿灭了嫪毐之乱之后,嬴政掌握了一部分军权,从而驱逐了吕不韦,昌平君也因功取代了吕不韦,成为嬴政的第二个宰相。

王绾也从吕不韦的门客变成了昌平君麾下的小吏。

帝国进攻中原,征伐到楚国的时候,身为宰相的昌平君,却因为心怀故国,不忍楚人在大秦铁骑下生灵涂炭,这才勾结楚国项氏一族,阴谋叛乱。

嬴政提前识破了昌平君的图谋,派蒙毅远赴郢陈,将督办军粮的昌平君索拿归案。

而这时候,王绾才被嬴政任命为左相。

王绾是个文人,也是职业政客,在吕不韦,昌平君麾下奋斗了很多年,是靠勤勤恳恳工作获得升迁的。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认真谨慎。

谨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有魄力!一个君王就需要没有魄力的人做帮手。这样的人对王权构不成威胁。于是王绾就这样坐到了秦国的权利巅峰的位子。

王绾是个做事谨慎的人,这种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揣测皇帝的意图!随着王绾对丞相职务日渐娴熟,他发现当左相的主要任务就是迎合皇帝的心思!

通过秦王政对吕不韦、昌平君的处置,王绾发现秦王政有打击外来客卿的想法。

外来户来秦朝做官的人很多,他们有区别于本土派的官名,那就是客卿!

客卿集团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团体,这个团体能够参与秦朝高层的决策。

追述秦朝的过去,有好几位名相都出自客卿集团。比如百里奚、范雎、商鞅,以及刚刚被废掉的吕不韦、昌平君。所以客卿集团是不可小觑的势力。

王绾从中看到了客卿集团对自己仕途的威胁,秦王政要打击客卿集团,自己更要打击这个集团。于是,打击客卿集团成为王绾执政的第一方针。

正式因为王绾的这种迎合,才有了逐客令,将所有居留在秦国,担任官职的客卿驱逐。

但王绾没想到的是,跟随嬴政骊山狩猎,被千年大蟒吞噬了的王子将闾,却将客卿中的杰出人物,尉聊和李斯拦截在了咸阳城门,自己闯入咸阳宫,将李斯所书的谏逐客令呈送到了嬴政御案之上。

而嬴政幡然醒悟,也导致了王绾打击客卿的失败,也留下了王绾与李斯之间深深的裂缝。但是,这并没有危及王绾的左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