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千年后 第99章

作者:祈耳喵

  “我就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塞浦路斯人都有罪了!因为你们是喝你们兄弟的血,食你们兄弟的肉而长大的!但你们却不知羞、亦不知恩!等到那罗马的士兵前来,你们却不认那些供养塞浦路斯的推罗人是你们自己的兄弟——你们是卖了你们自己的兄弟!”

  推罗人纷纷恐惧的颤抖在地。

  之前巨龙的威慑力还未散去,那隆隆响起、丝毫不逊色于龙吟的震响仿佛又要让他们惊吓到昏厥了。

  但在那严厉的斥喝之后,耶稣的声音却又柔和下来。

  “但这又并非全是你们的过错。”

  耶稣平和的说道:“你们作为塞浦路斯人,自是有罪的!但你们作为推罗人却并没有罪过——因为那是你们的王不仁、不智、不义,将你们引向了错误的道路。你们可知,沙曼三世便如当年要杀所罗门的法老普苏赛奈斯二世一样,他竟也要因我说了实话而杀我!”

  “他口中说着所罗门万福,却又行那和普苏赛奈斯二世一样的事;他口中说着要赞美智慧,自己却行愚昧悖逆之举;他向人们宣称要守护国土,却要卖掉推罗四周的土地——他无疑是个骗子了!”

  耶稣高声呼道:“他既是个骗子,你们便是受骗者了!你们正是听了他的话,跟从了他的行动,服从了他的命令,你们方才有此不仁不敬之罪——”

  他的言语,毫不留情的剥夺了沙曼三世的统治权。

  当然……和有些无辜的普苏赛奈斯二世相比,他被革除推罗王的权柄,却要合理的多。

  每个人生下来都要从事某项事业,每一个活在地上的人,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义务。

  他身为推罗王,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国民和国土、曾经的传统、未来的传承而负责。但他却一直后退,不断将问题后压……这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波罗斯……我不管你来推罗是做什么的,也不管你为何要辅佐先王。”

  耶稣的声音不再隆隆地在城中响起,而是恢复了正常谈论的音调。

  他以清冷而淡漠的声音向焦黑的摊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机遇之神波罗斯说道:“但我将要继承推罗王的位置,重新引导人民……你现在可以服从我,像是雅各一样成为我的使徒。”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由——我给你选择的权利。”

  听到耶稣的话,焦黑的波罗斯猛的抽搐了一下,喉咙发出模糊不清的咕噜声。

  耶稣严肃的点了点头:“你果然还是不愿服从我啊。”

  波罗斯猛地一抖,仿佛要申辩什么,嗓子里发出更为强烈的咕噜声。

  ——他说的明明是“我愿意”!

  但耶稣却站起身来不再看他,而是用手中的木杖指着被阿巴顿拆毁的房顶,开口道:“雅各,你看到月亮了吗。”

  “是,陛下。”

  雅各立刻回答道:“看得到。”

  他这倒不是废话。如今夕阳西下,太阳还未完全落下,月的残影已然在天边升起。

  “雅各,早晚有一天,我要让我的子民人人即可碰到那月亮。你信还是不信?”

  众大臣闻言,纷纷惊呼出声,满脸的难以置信。

  无论怎么说,这个都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我信,陛下。”

  但智者雅各却是毫不犹豫的答道,于是众大臣也纷纷开始犹豫了。

  耶稣满意的点点头,回过头来对着波罗斯沉声说道:“波罗斯,你如果不信的话,我就放你自由;但你若是信……你就留下追随我吧。”

  众人也随着耶稣的目光一起,转头看向那位宁折不弯的刚强神明。

  他之前是与耶稣敌对的。若是他也应承了耶稣的话,那无疑说明这个幼子才是真正的天选之王……

  波罗斯蒙了一下。

  过了许久,他才尝试性的、极艰难的点了点头。

  耶稣温和的笑了笑,伸手摸在他头上:“如此,你就是我的使徒了。”

  更新完毕,窝睡了(嗦)

  啊,对了,求一波月票刀片和打赏道具哇,抽奖之后有富裕的道具的话可以打赏给窝……

第三十六章 仰望星空吧

  见到波罗斯也向耶稣臣服,其他的推罗大臣便彻底放弃了心中曾出现过的大胆想法。

  虽然耶稣并没有宣布立刻即位,而是以“暂代推罗王”的方式在塞浦路斯摄政……但对于他们来说,耶稣是否立刻即位,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连神明都向这白衣的幼子臣服,愿意受他的差遣……他们这些凡人又怎能不听从他的话?怎敢对他有丝毫不敬?

  事到如今,推罗的前朝旧臣已经不可能正面反抗他们的摄政王。

  因为在看到波罗斯从沙曼三世身后跳出来的时候,他们基本就都猜到了,自己之前的那些同僚们究竟是如此“因意外而死”的了。

  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幸存者误差。

  那些过于耿直、不知进退的朝臣早已被波罗斯挨个杀掉。如今还能幸存的,无一例外全都是擅长察言观色,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怂、并且有那个脸皮去怂的强人。

  不过耶稣也没有立刻下达什么难为人的政令。

  在耶稣自立为摄政王之后,他一共下达了三条命令——

  第一,那就是修缮救灾。统计那些在撒旦之灾中死亡的人,受伤损坏的各项设施,准备下一步的抚恤任务,以及开设灾后重建工程。

  第二,就是将推罗的各项权利都移交给自己的使徒。原本管理历史的伯多禄,如今负责人事调动和政令的传达;而他原本的记录工作移交给化名为约翰的拜蒙。

  另外,犹大负责掌管推罗国的财务,雅各则负责宗教事务的变动。军事大权则由耶稣自己掌握。

  而第三条……则是将撒旦袭击塞浦路斯、推罗王位更迭的消息传向推罗各地,向全国宣扬新一代推罗王的名字。

  但这些执行者们却绝对想不到,耶稣真正要做的事,恰恰便是这最不起眼、也是最理所应当去做的第三条命令。

  他们因为亲眼见过耶稣所行的神迹,又见过了那红龙,还见到了神明亲自向他拜服,自然对耶稣的统治不会有什么想法。

  而那些见过耶稣的神迹的人,也只是会对他更加信服。

  因为耶稣在进入塞浦路斯城之前就对他们说过,“我是昔日的以色列王,更是如今的推罗王”之类的话。如今听闻耶稣登基,这便将他的话得以印证——连同他之前的话都会被人们一并坚信。

  可那些没见过耶稣、也没听过他的名字的人却不会是这样。

  他们只会坚定的认为耶稣只是被推上台来的傀儡君主,如今真正控制推罗的人,其实是那些“杀死了伟大的沙曼三世”的逆臣中的一个或是几个。

  耶稣没有立刻即位,只是摄政这件事更会让他们坚信这件事。

  说不定有人会为沙曼三世复仇,也说不定会有人向某位当权的大臣投诚送礼……更一定会有人向众民反复宣扬自己推论,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推论是全然正确、且是其他人都想不出来的智慧之言。

  他们绝对想不到,自己看似自由、开悟的一言一行都是耶稣通过舆论的引导进行控制的。

  那些真的会为沙曼三世复仇、纠集人马杀上塞浦路斯清理逆臣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实打实的不稳定因素。

  因为他们对沙曼三世的统治十分留念,而且还有极强的行动力、又有财力和权力纠集并武装其一支队伍——这意味着他们是某种既得利益者,并且他们忧患自己的地位会因为新王朝的开启而不存。

  这意味着他们正巧处于某种并不被人需要,却掌控了过多权力的阶层。哪怕是被人鼓动的愚忠之人、或是热血上头的蛮武之士,他们背后也一定有着这样心怀叵测的人。

  这些乱臣早杀早轻松。

  而假如是第二种情况——有人真的给一些大臣送礼或是示好,并且目标过于密集的话……这无疑说明了人们对“如果推罗王不在位,谁最有可能掌控权力”这件事心中有数。

  要么是有人在地方贵族,以及祭司和书记官中声望过高,要么就是有人之前就刻意进行过舆论造势。

  无论是哪种,都能被这看似无害的饵给钓出来。

  而且耶稣也没有派人暗中执行这个任务,而是光明正大的派给所有官员,让他们一同执行……其中一个便是考验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另外一个就是随手蒙个奖。

  假如在这个时代,有人的政治敏感性能高到看穿耶稣的布置……那么哪怕是给予他一人之下的至高权柄,又有何不可?

  没有什么是比权力更甜美的了。

  但也没有是比权力更虚幻的了。

  耶稣时刻都在警醒自己,绝不能被权力、富贵和赞誉迷了眼。一旦他起了贪欲、懈怠下来……对于他来说便意味着精神性的毁灭。

  他还记得自己与四柱魔神签约时发下的誓言。

  他这一生,必与公正同行、必与恩惠慈爱同行、必与智慧同行——他必与万民同行。

  违背誓约会造成什么后果,耶稣并不想知道……因为他绝不会去做。

  正如他对众人所说的一般。人类不应是甘心在地上讨活路的野兽……而应该是渴求着那片星空,拥有着远远超越自己才能的愚者才是。

  那些话语之中,唯有这一句话是发自肺腑的。

  人类不能始终待在摇篮之中——不能甘愿生活在这空间有限的鸟笼中。这是耶稣从很久很久之前就依稀存有的梦。

  当年,他那个黑人老板原本想交予他一个类似文明一样改变历史变迁的游戏策划案。但在耶稣当时强烈的安利之下,他成功的引起了老板的兴趣,争取到了拓宽游戏后期、走向星辰大海的机会。

  耶稣越是被人们崇拜、越是被人们夸赞,他的内心反而愈发空虚。

  因为始终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理解他。因而他始终在期待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心中那种强烈的渴望也愈发灼烈——

  “陛下,陛下。”

  雅各轻声呼唤着依靠在王座上陷入沉思的耶稣,向他恭敬的询问道:“按照推罗的规矩……您要在自己的王座上刻下什么话?”

  “我不是还没有即位吗?”

  耶稣微微皱眉:“到那时再决定也不晚吧?”

  对于这个传统,耶稣倒也知道。

  这是从他的养子那一代开始的古老习俗。每一位王都要选定所罗门的一千零一句箴言中的某一句,作为自己治国的纲要。

  唯有推罗,以智慧治国——

  这正是推罗人在面对强大的罗马和埃及时仍能保有自信的源泉。

  耶稣心中一动,有了想法。

  “不,等一下……我想好了。”

  他轻声开口,话锋一转对雅各开口道:“你就这样写……”

  “人子啊,你们当须仰望星空——”

  耶稣一字一句,轻轻说道:“勿使灵魂迷途。”

第三十七章 智慧的代价

  在撒旦来袭的四日之后,人们已经几乎不再谈论那件事了。和那相比,还是那如同幼子一般的摄政王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