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90章

作者:南希北庆

  蔡卞道:“但除非朝廷免除那些地方的税收,否则的话,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说想办法约束那些豪民,但是这么一来,那些豪民就不会愿意参与扑买。”

  “是吗?”张斐嘀咕了一句,突然问道:“河中府共有多少地方的税是包给那些商人去收的。”

  “整个河中府有五十二处。”蔡京回答道。

  张斐惊讶道:“这么多?”

  蔡京回答道:“因为河中府山区比较多,许多乡村几乎是与世隔绝。”

  “那卖了多少钱?”张斐又问道。

  蔡京回答道:“两万余贯。”

  “那也不少啊!”

  张斐点点头,思索一会儿后,突然向蔡京道:“蔡京,你去一趟转运司,请元学士上门一趟。”

  蔡京点点头道:“是。”

  上官均忙道:“老师打算怎么处理这些官司?”

  张斐道:“我打算亲自审理此案,不过你们得告诉法援署那边,我们只算今年秋天发生的纠纷,其余的我们一律不接受。”

  而那边元绛得知张斐相约,是屁颠屁颠的就来了。

  在后山那边的一间小屋内,这一老一少坐在桌旁,中间摆放着一个小火锅,冒着腾腾热气,是香气四溢。

  随着盐债的出售,可算是解了官府的燃眉之急,如果有一百万贯的额外收入,之前那些赔偿和支付给吏的俸禄,那就都不算事了。

  元绛这悬着的心,也是暂时先落了下来,所以即便张斐不约他来,也必须得找张斐喝上一杯。

  “呵呵,张庭长果真是料事如神,不少大地主都是用粮食来购买盐债,并且几乎所有人都是要求到期还盐。”

  “这其实并不难猜。”

  张斐笑道:“首先,今年算是一个丰收年,并没有遭遇什么天灾,这粮食供应相对比较充足,粮价没有上浮的条件。

  其次,青苗法的出现,又将利息给压了下来,想要凭借高利贷获取巨额利润,至少在明年是比较难的,虽然一分五的利息,仍高于盐债的利息,但借也借不出太多,这粮食与其放在仓库里面生霉,就不如拿去购买盐债,不但能够获取利息,还能够操纵盐价,在三年后有望大赚一笔。”

  “是这么回事。”

  元绛点点头,又担忧道:“但是他们若真在三年后,将盐价炒上去,这又会引发民怨的。”

  盐池每年的产量,就三四百万贯,等于是提前卖出三分之一的盐,这些盐商、钞商是足够操控盐价的。

  如今的盐价,本就不便宜,要是再炒高,那些百姓承担不起。

  张斐笑道:“在契约上,朝廷只是保证每年偿还利息,可没有保证,到时盐价会很高,同时提举常平司有平抑物价的职权,朝廷可以通过投放更多盐,去平抑盐价。”

  元绛疑惑道:“那也得有足够的盐。”

  张斐只道:“关于这事朝廷方面自会派人解决的,元学士完全不用担心。”

  元绛不禁审视张斐一眼。

  解盐是肯定没法增加盐产量,如果需要调集其它地方的盐过来平抑,那这运输成本,也会将盐价给抬上去,是毫无意义的。

  就只有一个地方的盐是可以用于此招,那就是西夏盐。

  但是赵顼即位后,立刻下达死命令,不准进口西夏盐,意在打击西夏的经济。

  可见张斐不愿多说,元绛也就没有再多问,转而说道:“但发行盐债,到底是寅吃卯粮,裁军的确可以剩下不少钱,但那也只能抵消目前财政上的缺失,三年以后,河中府的财政将会少一百万贯,这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三年之内,光凭税收能够增加这么多吗?”

  张斐笑道:“目前河中府的税收规模,是肯定弥补不了的,但这古人有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税亦可得税啊!”

  “种税得税?”

  元绛不禁一愣,“这税怎么种?”

  张斐道:“这一百万贯足以用于支付吏的俸禄和士兵们的赔偿,还会剩余不少钱。这些钱就可以用于兴修水利和道路,兴修水利,让亩产增加,兴修道路,方便商旅做买卖,如此一来,便可产生更多的税收,这就叫做种税得税。同时提举常平司还能够做买卖,交易货物,以及借贷。”

  元绛道:“其实关于兴修水利和道路,在青苗法中亦是有规定的,但是这能种出一百万的税吗?”

  张斐点头道:“能。”

  元绛惊奇道:“你凭何这么笃定?”

  张斐笑道:“在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上,就是闭着眼驾车,也能够跑得很快,但是在狭隘崎岖的山道上,你就是技术再高,也有跌落悬崖的风险。

  公检法已经将道路扩展、铺平,官府的任何一个政策,都取得之前十倍,甚至于百倍的效果,再加上税务司的到来,三年种出一百万贯的税,绝对有可能,即便少一点,也可以通过再发行盐钞、盐债来弥补。”

  元绛抚须思索半响,突然举杯道:“那老夫就拭目以待。”

  要是之前,他或许有些不太相信,但是现在的话,他只是觉得非常期待。

  谈及完此事后,元绛又问道:“对了,你今儿约我来,是为什么事?”

  张斐道:“扑买税。”

  元绛稍稍一愣,立刻问道:“有百姓上门告状?”

  张斐笑道:“看来元学士也知道这情况。”

  元绛叹道:“怎么会不知,但那也没有办法,如果朝廷每年派人去收税,税收可能还不足以抵消这成本,并且会惹上许多麻烦的,是吃力不讨好啊!”

  张斐道:“但是这么下去,会影响到我们公检法的,一群泼皮无赖去收税,可想而知,这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我们公检法不能为那些百姓做主,公检法的权威大打折扣,故此我决定将会开庭审理此案。”

  元绛道:“但是这个官司,可能又会打击到官府的威信,之前那场禁令官司,就已经引来官员们不满,你这马上又来一次,真是如同火上浇油,到时我也不太好安抚。”

  别看他嘴上硬气,但每回他都是遵从皇庭的判决,官员们已经是憋着一肚子气,如果这频率太快,他也为难啊!

  如果他再想办法退让,兴许也会让他们看出来。

  张斐笑道:“元学士无须安抚他们,这回就由着他们性子吧。我们老是里外配合,哄着他们也不是一回事,司法可是非常严肃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所以,也是时候让那些官员们知道,如果他们输掉这场官司,那他们就必须为此负责。”

  元绛一怔,问道:“你确定?”

  张斐自信地点点头。

  元绛又问道:“那会不会对财政造成影响?扑买制度,能够减轻财政不小的压力。”

  张斐笑道:“元学士放心,不会的,因为税务司会解决这些问题的,而且,我也打算用这场官司来迎接税务司的到来。”

  元绛道:“税务司不是明年才到吗?”

  张斐笑道:“我已经要求他们尽量今年年底赶到。”

第六百零三章 扑买税(上)

  张斐这回可是光明正大地派蔡京去邀请的元绛,并没有对此遮遮掩掩,故此官员们很快就得知此事。

  要知道此时皇庭与转运司的矛盾现在是愈发尖锐,张斐肯定不是请元绛去吃火锅的,这中间定是又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第二日,一些官员就来到转运司打探消息。

  元绛则是将扑买税一案,如实告知他们。

  “岂有此理。”

  何春林闻言,不禁开始抓狂起来,“他们皇庭可真是咄咄逼人,那边刚刚查完过税,迫使官府给每个吏发足额的俸禄,这边又要审扑买税,这么下去的话,咱们就是发再多的盐债,也不够往里面填的。”

  饶是性格沉稳的曹奕不免都愤怒道:“元学士,这河中府每年有十余万贯的财政是来自买扑坊场,这是不容有失,他们皇庭不能就只管他们司法公正,却不顾我们的难处,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元绛点点头道:“这我当然也知晓,不过这十余万贯的财政,其中有六成是来自于榷酒税,但是张三就只是针对扑买税,而没有提到榷酒。

  另外,张三也并未说会禁止这买扑坊场,只是说有百姓上门告状,故此他向我询问相关事务,但具体怎么判,到时还得看证据。”

  韦应方道:“元学士有所不知,官府收税尚且会遇到很多问题,更别提那些豪民,这里面多少是有些问题的,但官府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这不但能够为官府增加税入,同时还能够节省很大的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制可是坏不得的啊!”

  元绛带点点头道:“关于此中利害关系,我也跟张三说过,他说他也会考虑到官府的难处,但具体还得看庭审过程。”

  曹奕道:“那如果皇庭又禁止扑买税,咱们该如何应对?”

  元绛沉吟少许,试探道:“如果他真这么判了,咱们要么就上诉朝廷,要么就只能等韩寺事来了再做决断。”

  但这回韦应方、曹奕等人并未答应,而是选择沉默。

  元绛看在眼里,但也没有多言。

  这都在他的预计中,这将心比心,皇庭动作太过频繁,他与张斐的双簧,不可能回回都有效。

  “小报!小报!皇庭小报!”

  只见一个少年,在市集中一蹦一跳,小手拿着几张纸挥舞着。

  顿时引来不少人侧目。

  由于皇庭是开在城外,告示也只是贴到皇庭门前,不少买小报的商人发现商机,但凡皇庭贴出告示,他们都会立刻命人抄录成小报,然后卖去城内。

  目前整个河中府,“皇庭”二字,那可就是妥妥的顶流,这种小报,从来不愁卖。

  “小哥,皇庭又要审什么案?”

  一个大叔叫住了那小哥。

  “扑买税。大庭长亲自开庭审理。”

  “大庭长亲自审吗?”

  “是的。”

  “快给我来一份小报。”

  “哎!”

  那大叔当即买得小报,周边的人顿时围过来,一看是关于扑买税的官司,立刻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

  “这事我早就听说,好像是雪雾山那边的乡民来告得状。”

  “你们说皇庭会怎么判?”

  “当然会判乡民们赢。”

  “但愿如此,这扑买税跟衙前役一般可恶,早就该废除了。”

  很快,关于这桩官司的消息,立刻席卷了整个河中府,因为这官司不但涉及到普通百姓,同时还涉及到官府和商人的利益,里面也暗藏着一条非常复杂的利益链,导致大家都非常关注。

  皇庭。

  “老师,那几个被起诉的扑户请了李敏来为他们辩护。”

  蔡京将一份辩护状递给张斐,又道:“李敏代表他们表示拒绝认罪。”

  经过上回的官司,以及近日来盐债的发行,大家也都意识到珥笔的重要性,有没有珥笔,那就是两种官司,不可同日而语。

上一篇:港岛家族的诞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