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334章

作者:猛虎道长

只不过暂时还没有将步枪下发下去。

第542章 、惊若天神

方小悦等人费了一番功夫将火车头拉上了铁轨,经过一番调试之后,方小悦将一堆煤炭铲入燃烧室,然后浇入一些煤油之后点燃。

轰的一声,煤炭随即便燃烧了起来,熊熊烈焰舔舐着锅炉底部,将水分不断蒸发为蒸汽。

随着连续三声急促的哨声响起,火车头开始缓缓在铁轨上移动了起来,之后不断加速,加速。

那些正在附近劳作的苦力以及监管他们的黎民一个个看着巨大的火车头在铁轨上移动,就感觉好似看到天神或者怪兽,一个个惊得跪在地上,朝着火车头连连跪拜。

方小悦这个时候倒没有看到那些苦力的愚昧举动,他正和几个技术人员观察着火车头的运转情况。

由于整条铁轨一共也就只有三公里,因而没多久时间,铁轨就到了尽头,火车头开始缓缓停了下来。

“还不错,这次测试很成功,那么火车头1型就可以正式定型了。”

方小悦在验收报告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现在工作组的工作流程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混乱了,都逐步朝着后世的相应制度过渡。

毕竟想要将工业搞起来,那种私人工厂小作坊时的工作制度肯定是不行的。

一开始就不定好的话,那么等到工厂多了,想要改正过来,就很麻烦。

当然,验收合格并不代表方小悦等人就完事了。

他们还需要收集一些数据,改进火车头做准备。

总之,到了现在,除非你想要偷懒,要做的事情是做不完的。

时间又过去半个月,铁轨终于修到了金牛岭与石碌岭之间。

尤其是金牛岭这一段铁轨,修建起来可谓是困难重重,光是穿过一道山梁,就消耗了两吨多黄色咋药,并且期间还出了事故。

没法,黄色咋药太敏感了,以至于十多个苦力直接被炸成了碎片。

吓得第二次打洞装药的时候,苦力们都不敢上前了。

最终孙学斌不得不用枪逼着他们过去。

铁轨修到位,苦力营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们还需要在这铁轨旁边再修建一条铁轨,以形成复线,这样的话,等到第二台火车头建造结束,就能够两段同时发车,将货运量增加一倍甚至于更多。

毕竟如果铁轨是复线模式的话,就可以多上火车头,来来回回的运货了。

除此之外,一大半的苦力则是直接被拉去了开矿。

到了这个时候,孙学斌感觉自己手里的苦力都有些不够用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随着石碌铁矿投入生产,那条千吨货轮以及几条渔船又担负起了运输铁矿石的任务。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相对于已经储备五千多吨的优质煤炭来说,码头区现在更急需铁矿石。

不管是火车头,火炮乃至于新建工厂所需要的各种机械,都需要铁矿石熔炼之后的钢铁来制造!

再说了,石碌铁矿并不只是出产钢铁,还有钴,铜,镍,硫,铝,金等等。

这些可都是码头区急需的工业原材料啊。

譬如钴,在工业上就有极为广泛的用途,其能够制作耐热合金,硬质合金,磁性合金等等。

像火箭发动机,各种动力燃烧室都需要耐热合金制造,以后如果想要制造燃油机的话,钴肯定是必不可少。

当然,现在迫在眉睫的则是用含钴的硬质合金来制造各种耐磨刀具。

至于含钴的磁性合金就更不用说了,发电机就需要这类型的磁性合金来制造。

至于镍,有了它,不锈钢材料就出来了。

还有铝,用处更为广泛。

总之,用张飞飞的话来说,石碌铁矿一开发,工业发展插翅膀啊。

大量的铁矿石经过海路运输到码头区,随即就会被送到研磨车间,研磨成为矿粉。

而矿粉则会通过强磁分选一次,将矿粉粗分开来,之后又会通过混合浮选,分离浮选等等方式,最终分选出相应的精矿粉。

而精矿粉则会送到熔炼车间进行熔炼,最终熔炼出纯度较高的钢,钴,铜,镍,铝,金。

至于硫则是在废气环节进行硫粉回收。

由于有了金属镍和金属铝,码头区很快就修正了币制。

新的金属币不锈钢币开始推出。

其币值分为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五分,一分。

最初在临时管委会上讨论的时候,就有人担心有人会将一角,五分,一分的不锈钢币重新熔炼之后加工成为十元,五元,一元币。

毕竟它们之间的重量比远远比不上面值之间的差距。

可张飞飞当即就笑了。

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压根就不可能将他们制造出来的不锈钢币重新熔炼加工。

因为这种不锈钢币的熔点在1400摄氏度左右!

那种原始的熔炉压根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温。

而之前发行的金币银币铜币将会流通一年之后停止流通。

初期试水发行的一万枚不锈钢币,在进入市场之后,意外的获得了那些商人以及民众的好评。

原因很简单,这种金属币竟然不怕高温,并且硬度很高,不会生锈,耐磨性强等等优点,再加上其精美得犹如雕刻上去的正反面,简直就是让假币制造者无从入手。

好吧,就算是能够请高手雕刻出一模一样的钱币来,且不提其硬度等等因素,光是其成本,就不止十元了。

当然,临时委员会之所以发行不锈钢币,就是为了发行信用货币。

毕竟信用货币改动面值可要比金银币轻松太多了。

只需要做出更大一些的不锈钢币,将其面值设定为100元,五十元即可。

当然,就现在而言,十元面值的不锈钢币已经够用了。

可就在码头区工业蒸蒸日上,越发兴旺的时候,麻烦来了。

南海卫位于临高附近的卫右千户所,位于安定的卫左千户所,以及澄迈的卫前千户所准备出兵攻打码头区。

这个消息,还是陈留香从一位詹州商人嘴里得到的。

虽说不能确定这个消息的真伪,但临时委员会得到消息之后,还是召开了紧急会议。

很快会议就得出了结论,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来做。

第543章 、南海卫出兵剿贼

远在石碌铁矿的孙学斌随即就接到了通知,立马返回码头区。

等孙学斌匆匆返回,随即便将一支由穿越众,归化民混编的侦察队给派了出去。

这支侦察队可是孙学斌的心头肉,其中不管是穿越众,还是归化民,都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

一共十五人,每个人都是百里挑一,其训练模式也是由一名退役特种兵制定,完全模仿后世一些特种部队的训练方式。

到了这个时候,想要以最快速度调查清楚情况,就只能出动这支侦察队了。

就连运送侦察队的都是百吨巡逻艇,以方便掩护侦察队及时撤离。

不得不说,这支侦察队的确是强。

在通过海路将他们送到临高附近之后,百吨巡逻艇就在附近一处小岛上停靠,他们需要等待侦察队发来的信号,才会过去掩护接收。

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晚上11点上岸,到了次日凌晨5点,侦察队就撤了回来,还兵分两路抓了几个俘虏。

这些俘虏分别是从临高县衙以及卫右千户所里抓的。

在乘坐百吨巡逻艇返回的时候,侦察队的人就在船上开始审讯。

因而尚未回到码头区,情报就出来了。

就连侦察队的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抓到了关键人物,并且身份还不算低。

临高县的县尉,卫右千户所的一个百户。

百户就不说了,那县尉也算是倒霉,因为县里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件,他刚刚带着衙役回来,就正好遇上分兵过来的侦察队员,结果那几名衙役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全部徒手撂倒,这位县尉大人也就直接被俘虏了。

简单来说,这次出兵就是南海卫的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争功而引发的。

要说之前卫后千户所出兵两次攻打码头区,结果连琼山县都被端了。

但丢掉了那么多的军户,卫后千户所的千户大人也不敢瞒报,随即就将此事给报了上去。

而收到消息的南海卫顿时就炸锅了。

要说这个时候的南海卫,其最高长官指挥使大人前段时间因病死了,上面的都指挥使司又因为清军入侵,顾不上这边,就没有任命新的指挥使。

作为南海卫的二把手指挥同知自然就想要谋取这个位置,而三把手指挥佥事也想要这个位置。

两位大人从指挥使病故之后就争斗不已,因而即便是接到了卫后千户所的上报,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偏偏这个时候,这两位大人又感觉如果灭掉这群髡贼,立下大功,指不定就能够坐上指挥使的宝座。

于是乎,两人就分别联系自己亲近的千户所,不约而同的准备出兵攻打码头区。

当然,作为二把手指挥同知大人的实力更强一些,其中位于临高附近的卫右千户所,位于安定的卫左千户所这两千户所的千户就是他的亲信。

而澄迈的卫前千户所千户则是指挥佥事大人的亲信。

其中卫右千户所大约准备出兵600,卫左千户所出兵700,卫前千户所出兵600。

除此之外,这三个地方的县城也准备出动部分县兵以及衙役。

因而这次明军兵力总计大约应该在2300人左右。

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孙学斌就略微松了一口气。

毕竟2300手持冷兵器的明军,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等同于农夫,他自然不用担心。

要知道,光是驻扎在码头区的一个营,就应该能够正面击破这三路明军了。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孙学斌还是将新兵营以及王海涛的海军新兵都派了出去。

这些新兵虽说接触射击时间不长,但拿来打一打阵地战,倒是已经合格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