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11章

作者:南山有龙

陈怀挠了挠头,疑惑地问道:“皇上,你是要挖陷马坑吗?这个坑太小了……”

朱祁镇打断他,正色道:“记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坑的大小去挖!”

陈怀虽然有些不明所以,还是点头道:“臣遵旨!”

他是个急脾气,说完之后,转身就带人挖坑去了。

朱祁镇扫视一眼,问道:“今日缴获了多少马匹?”

一听到皇上问这个,张辅顿时来了精神。

“回皇上,共缴获战马三千五百余,而且都是精壮的战马,受伤的不算在内!”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从五军营选三千名善骑射的将士出来,朕要重组三千营!”

张辅却面露难色,迟疑道:“皇上,重组三千营的事能否延后?五军营本就以步兵为主,骑射的本事差了些,若是匆忙改编成骑兵,根本没有时间训练,老臣担心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朱祁镇却不这么想,只见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实战是最好的训练,等他们从这场战斗中走出来,朕敢保证,新三千营的战斗力比原来的三千营只强不弱!”

张辅想了想,又说道:“这个新三千营的主帅……”

朱祁镇扫视一眼,问道:“哪位卿家可担此重任?”

这时候,襄城伯李珍站出来,说道:“臣李珍请命!”

在这些功勋之中,李珍是最年轻的,只有三十岁出头,其祖父李濬是靖难名臣之一,父亲李隆多次随军北伐蒙古,很受太宗皇帝的器重。

正统十二年,李隆病故,李珍袭爵,而今正值壮年,建功立业心切,现在一听说有机会,想都没有想就站了出来。

朱祁镇观此人身材魁梧,颇有悍将之风,最重要的是态度积极,心中很是满意。

“很好!新三千营暂时交给李卿家来负责!”

李珍赶忙回道:“臣定不辱使命!”

“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你二人协助襄城伯去选人,明天一早,朕要看到新三千营!”

陈埙和沈荣一起行礼道:“臣遵旨!”

“报!”

这时候,一名锦衣卫急匆匆赶到帐前。

“禀报皇上,妫水河西岸发现大队瓦剌骑兵,疑似也先部的主力!”

“哦?”朱祁镇随口问道,“黑夜之中,何以肯定来的人是也先主力?”

“回皇上,微臣只是推测。”

朱祁镇顿时对这人来了兴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微臣锦衣卫小旗袁彬!”

“你来说说,是如何推测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面对皇上的质问,袁彬并未惊慌,只是淡然回道:“其一是人数,虽然天色太暗,但是通过敌人的火把数量可以看出,这支部队人马不下数万,而且,正在源源不断在增加。”

朱祁镇点点头,又问道:“你刚才说其一,还有呢?”

“其二,是时机!”

袁彬继续说道:“我军本来已经陷入也先部和阿剌部的包围之中,皇上突袭阿剌部,就是要打瓦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个时间,也先差不多也该反应过来了。”

朱祁镇想了想,又问道:“你说的这两条有些道理,可都是推测。”

袁彬不卑不亢,回道:“臣方才已经说过了,只是推测。”

不知为何,朱祁镇感觉这个人不一般,作为一名锦衣卫底层军官,却表现的很有涵养,一点也没有武官的鲁莽。

“你读过书?”

“回皇上,微臣自幼习文,读过一些书。”

朱祁镇更加不解,问道:“既然是读书人,为何不参加科举,而是做了锦衣卫?”

“只因微臣乃军户身份,正统四年,家父以疾辞官,微臣代其校卫职,后立了些许功劳,承蒙圣恩,擢升为小旗。”

朱祁镇暗暗点头,这个时代,当爹的是军户,儿子必须也是军户,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这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设立的户籍制,把天下百姓分门别类,规定的死死的。

当初这样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各行各业的稳定性,比如说军户,他的儿子必须去接替他的职位,否则的话,大家都不愿意当兵,谁去打仗?

再比如说农户,必须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你要是把锄头一扔进城打工去了,谁来种地,谁来交粮?

朱元璋之所以要搞户籍制,是有其特定时代背景的。

明初,由于连年的战乱导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力严重不足。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补充兵源,这才推出户贴和黄册,不得不说,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利大于弊。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户籍制度已经深深限制了整个社会的交流和发展,从而成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祁镇深深呼出一口气,将思绪收了回来,想要做出改变,至少也要等安全回京之后。

当务之急,是如何抵挡也先的十二万大军。

至于这个袁彬,嗯,为什么对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熟悉?

袁彬……

突然之间,朱祁镇神色大变!

袁彬?

莫非就是那个袁彬?

第十四章 擢升千户

事实上,在土木堡之前,朱祁镇并不知道自己手底下还有袁彬这么个人,两人的交情完全是在漠北留学那一年建立起来的。

那段时期,与袁彬一起守护着自己,始终不离不弃的,还有一个哈铭。

不过,现在情况有变,朱祁镇突然改了主意,主动放弃了去漠北留学的机会。

如此一来,或许袁彬和哈铭不再有出场机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人是完全值得信任的。

朱祁镇的脸色变得愈发古怪起来,毕竟现在和袁彬还不熟悉,不会是同名同姓吧?

“朕问你,锦衣卫有几个叫袁彬的?”

袁彬一愣,说道:“好像……就微臣一个……”

此时,朱祁镇更加笃定,面前这人就是历史上那个袁彬!

想到这里,他突然转头问道:“樊忠,锦衣卫现在是谁在负责?”

当初御驾亲征的时候,带了三百名锦衣卫,主要负责护卫皇上和刺探敌情。

樊忠没想到皇上突然问起锦衣卫的事,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是指挥佥事王林,不过,从大同撤离的时候,此人说是奉了皇上的密旨,带了数十名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前往蔚州,从那次以后,至今尚未归营。在这段时间里,军中所有的锦衣卫由王振直接指挥。”

“朕的密旨?”朱祁镇疑惑道,“朕何时给过王林旨意?”

“莫非又是……”樊忠这才恍然大悟,怒道,“是了,定是王振那厮在假传圣旨,当初我就听说,他带了二十大车的金银财物,看样子,是派王林把金银送回老家去了!”

王林不是别人,正是王振的亲侄子,当然了,这个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职位也是王振给的。

“二十大车的金银?”

朱祁镇一听说这么多,顿时也怒了。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军中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何没有人向朕禀报?”

二十大车啊,这得多少钱啊,若是被瓦剌人劫走,岂不是血亏!

面对朱祁镇的质问,樊忠只得默默低下头,没有再说话。

朱祁镇此时也反应过来,王振只手遮天,谁敢告他的状?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个当皇帝的。

他娘的,这是个什么皇帝啊,穿越到他身上,真是倒了血霉!

想到这里,他默默地叹了口气,然后转向袁彬。

“袁彬,听朕旨意!”

袁彬赶忙跪拜,称道:“微臣袁彬恭迎圣旨!”

朱祁镇脸色郑重,缓缓道:“锦衣卫小旗袁彬,即日起擢升为千户,统领阵中锦衣卫!”

“啊?”

饶是袁彬心理素质强大,却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帐中其他人亦是面面相觑,什么情况啊,汇报了个敌情,就成千户了?

这么整不是乱套了吗!

众人纷纷看向张辅,意思是,你资历最深,你去说说。

张辅只好上前道:“皇上,这个袁小旗确实是个人才,不过……”

朱祁镇摆手道:“卿家不必多言,朕自有打算!”

被皇上一句话怼回来,张辅很无奈,只得退到一旁。

若是放在以前,或许张辅会据理力争,至少再坚持坚持。

但是现在,张辅突然觉得,无论皇上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

袁彬顿时大为感动,单膝跪地,用略微发颤的声音说道:“承蒙皇上赏识,微臣无以为报,唯肝脑涂地,以谢君恩!”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从现在开始,军中所有锦衣卫归卿家节制,你们的任务就是刺探敌情,朕要知道瓦剌人的一举一动。”

袁彬神色一凛,毅然道:“微臣遵旨!”

一切安排妥当,众人纷纷告辞,各自下去准备。

朱祁镇却将袁彬叫住,并且让樊忠在帐外巡视,任何人不许打扰。

袁彬从小旗一跃升到千户,又蒙皇上单独召见,顿觉受宠若惊。

“微臣叩见皇上……”

“行了,此处没有外人,就不要这么多礼了!”

上一篇:我真的只是个网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