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17章

作者:孤独麦客

大部分时候,他们是被步兵嘲笑的对象,因为牵着马步行,有马不骑。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大马车,行军速度竟然比步兵还慢。

耐力不行,但老子有爆发力!

“高将军,速速准备食水。”白珪甫一下马,便嚷嚷道。

高仁厚看着被封口的战马,二话不说,立刻让辅兵准备马料、盐水。

这些战马,被养刁了,喜欢吃粮食,主要是豆饼。

听闻马政培育出的一代代吃粮食长大的马,肠子都比吃草的马要短,也不知道真假。

辅兵紧张地忙碌着。给马松松肚带,带着它们原地走几圈,收收汗。

有的骑兵看辅兵笨手笨脚的,急得自己直接上手照料马儿。

一直忙活到半夜时分,大部分骑兵都小憩了一会。

白珪也从小睡中醒来,抬头看了看天空银月所在的位置,二话不说,立刻下令所有人起身上马。

他们额外携带了数百匹驮马,满载粮食、盐巴,但这肯定不够的。不过嘛,现在和去年又不一样了,野外似乎长了不少遏罗逯草、大宛苜蓿,而汴军不知道怎么搞的,竟然没把它们清理干净……

骑兵悄然离开大营,向南折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

石壕寨以东一百二十里的硖石堡内,灯火通明。

张继业坐在营房内,仔细算着账。

佑国军的地位越来越低了,以前还保有一点独立性,但自从去年被夏贼闹腾了一通后,实力大衰,愈发被人瞧不起。

这世道,果然是要凭实力说话的。

佑国军打仗,确实不行,但好在善于经营,能给东平郡王提供粮草、器械。

可去年一战,被夏军摸到洛阳附近,纵横驰骋,肆意掳掠,户口一下子少了四成,这日子还怎么过?

为了防备夏贼东出,从石壕寨到新安县,大修堡寨,竟然还要从郑、滑、汴等州征发役徒。而今驻军,大部分是宣武军,河南府本地兵甚少,也就守守大本营洛阳,兼且押运下粮草器械,沦为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夏贼就不能安生个几年么?”张继业恨恨地扔下毛笔,不算账了,还不如睡觉!

“将军,胡帅着人传令,送五万支箭到渑池县,三日内送到。”一名亲兵放慢脚步走了进来,轻声禀报道。

胡真坐镇新安,为河南府诸路兵马都指挥使,位高权重。

麾下有葛从周、霍存、谢彦章、刘康乂、杨师厚等十余员将领,各统兵马若干,防备着河洛及汝州一带。

如今的战场形势,和去年差别还是很大的。

从硖石到新安,这二百里地,几乎一片荒芜。去年是坚壁清野,今年不用清野了,因为没有民人,都被夏贼掳掠走了,剩下的十多万民户,如今多集中在新安以东,屯田备战。

胡郭村、渑池县、硖石堡、缺门、白超垒、新安县、八陡山等险要地段,全都筑城,部署大兵。

石壕寨、乾壕寨、土壕寨、双桥寨、千秋亭、慈涧镇等次要地点,也分派河南府地方兵将把守。

在这条线上,竟是一个民人也无。

这是北线,南线也差不多,就是为了让夏贼在这些堡垒面前碰个头破血流,无功而退。

夏贼骑兵多,这谁都知道,如今就是要限制你的骑兵活动范围。层层设防,让你一个个啃堡垒。如果敢放弃城池不攻,冒险深入,那么就可以关门打狗,吃掉一部,挫一挫夏贼的锐气。

“明日我亲自带人送去。”张继业睁开眼睛,说道。

胡真这人,因为是东平郡王的元从老人,极受信任,官拜宣义节度使。但张继业觉得,他的水平还没葛从周高,虽然人家只是个尚让降军的偏裨将校。

“滑州军还赖在洛阳么?”

“回将军,还未动身。夏贼来得很快,滑州军也才刚刚收到消息,准备明日再动身。”

滑州军,即宣义镇衙军,规模不大,原本有一万多人,现在还剩五千,是胡真唯一能指挥的军队。

东平郡王出镇宣武后,第一个吞并的藩镇就是宣义镇了,后表胡真为节度使。

如果非要给宣武军系统排个座次的话,东平郡王自然是老大,胡真勉强可算二号人物。

宣义镇的一切权力都归汴州直管,胡真苦心孤诣,打造了一万多军队。但攻河东之战,诸路兵马劳而无功,东平郡王借故斩了李谠、李重胤二将。此二人同样是尚让降将,兵马众多,当时分驻宣义镇的滑、郑二州,与胡真过从甚密,名义上也归他指挥。

但二人死后,部队被收走,重新委任了将领,胡真手头的实力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五千了,如今也被派到了河南府。

都说东平郡王雄猜多疑,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胡真向来恭顺,也没掌握宣义的财权,甚至连个刺史都没法任命,一万多军队的粮饷也由汴州统一供应,结果还是被猜疑,李谠、李重胤被杀,夫复何言?

现在又到河南府与夏贼拼杀,怕是最后一点本钱也要拼光。难不成这就是东平郡王想看到的?

这鸟样!张继业叹了口气,有些无奈。

第010章 蹲草丛

河南大地笼罩着浓郁的战争气氛。

小树林被砍得乱七八糟的,东一块西一块。

丘陵上到处是游骑和斥候,时不时有传令兵奔马而过。

荒野上渺无人迹,只有断壁残垣和村落废墟,在斜阳的照耀下诉说着苦难的生活。

偶尔行来一队驼马,惊飞灌木草中的鸟雀,在寂寥的天空久久盘旋。

李唐宾坐在废弃的道观内,处理了一整天公务的他,没有半点疲色。

子时了,他却感受不到哪怕一丝倦意。

大帅将五万大军尽付于手,李唐宾直感到身上有千钧重担。

也不知道大帅看上了自己哪点?他苦笑了下。

亲兵端来了一碗汤饼,上面飘着碧绿的葱韭,还有大块羊肉。

关北的牲畜是没法运到河南来的,除了随军转运的肉脯和奶酪。

草场不足。

往长安做牲畜买卖的商徒都能为了沿途的草场、水源私下里械斗,可见这也是一种宝贵资源。

三两下吃完汤饼后,李唐宾静静看着铺开在香案上的地图,久久不动,仿佛已经禅定了。

义从军八千众、陕虢军万人、河源军八千、积石军八千、天柱军七千,总计四万一千大军。看似不少,但在这片山脉起伏连绵,骑兵经常派不上用场的地方,在敌方堡寨林立,兵力未必比你少的地方,在对方内线作战,物资、兵员补充方便、花费低廉的地方,依然要东出,其间有大文章。

香案上红烛闪闪辉映,照着满纸陈兵布阵的杀机。

似是山雨欲来,晚风透过门窗吹了进来,纸张沙沙作响。

香案背后少了半个脑袋的泥胎木偶静静注视着面前的赳赳武夫,他正在做决定,一场关乎成千上万人命运的决定。

义从军青唐都已经进抵石壕寨下。

夫子、辅兵们正在砍树,打制攻城器械。明日,横山都这些重甲武士也将抵达,被人戏称为“步跋子”的他们将与青唐都一起,担纲攻城拔寨的重任。

死了人不要紧,硖石县还有上万党项山民可以补充进来。李唐宾不在乎人命,何况还是蕃人。

陕虢军磨磨蹭蹭,如丧考妣,现在才刚刚汇集到陕州,领了器械、钱粮,离硖石还有两三天的路程。

天雄军、顺义军、侍卫亲军留守,华州军在崤函谷道各险要处分兵把守,如果不足,潼关镇国军一万七千众也将派人支援,他们野战无能,但清理后方还是可以的。

邠宁、泾原、朔方、渭北、陇右、河西六镇,还在抽调土团乡夫,开往潼关,补充镇国军的人数。

主力固然要有,杂兵也必不可少,甚至需要更多。已经抵达虢州的阴山蕃部、河西党项之流,今后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战场上。

河源军、积石军与天柱军待在一起,刚出硖石,未至石壕。

只有攻下石壕、乾壕、胡郭三地,前路才会豁然开朗起来。

李唐宾沉下心来,在幕僚递过来的命令书上签字用印。

※※※※※※

羽檄飞驰,信使很快抵达了一处幽深山谷之中。

谷外遍布暗哨,刚一靠近就被发现了,验明身份后,信使被带进了谷内。

夕阳晚照,给谷中的林木、山泉染上一层红霞。

谷中搭起了不少帐篷、茅屋。部分军士在和衣休息着,还有人在照料马匹、保养器械,不过都尽量不发出声音。

牧草被收集了起来晾干,作为马料储备。

大宛苜蓿这种东西,在灵夏本地被大面积种植,是优良的牲畜饲料,马也很喜欢吃。

大帅这一招,还真是神来之笔,等于凭空多出了不少马料,一年可以割三到四茬,生长极快,产量贼高。

只可惜杂草还是太多,挤占了不少牧草的生长空间,若遍地是牧草,那就能和在草原上一样,来去如风了。

“白将军,有军令传来。”信使递过了两封密件,道。

“辛苦了。”白珪从地上坐起,随后一愣:“怎有两封?”

“不知。”

“带这位兄弟下去休息,一会送他走。”白珪吩咐了一下,随后拆开密件查看。

一封是经略使李唐宾写的,意思很明了,同意了他和高仁厚提出的作战方案。

兵力就这么点,地势还这么复杂,不用点非常手段,怕是很难打开局面。

另外一封让白珪看得精神一振,妹妹找人代笔写的“家信”。

白珪反复看了三遍,最终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嘴角已经有了笑容。

自会州投奔大帅以来,白家打拼多年,终于看到曙光了!

妹妹的姿色,其实只能算秀丽,还不识字,以至于几年来一直只能当个侍女。大帅兴致起来了,偶尔宠幸一番,惜未能生下一男半女。

如果妹妹能在大帅那边提升下地位,这边再在疆场上奋勇搏杀,立下功勋,一内一外,白家必然可以更上一层楼。

计议已经定下,如今就看汴军肯不肯给这功勋了。

白珪让人拿来地图,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山川河流、道路堡寨。

汴军多步卒,利险隘。

我军多——呃,也是多步卒,但骑卒更多,利于冲杀。

然山势连绵,骑不成列,看似非常不利。但打仗么,可不就要扬长避短,将不利之处压制,将有利之处发扬光大,如此方是胜机。

白珪一遍又一遍看着地形,一遍又一遍过着计划,尽量将每个细节都考虑进来。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