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146章

作者:孤独麦客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唉。

“开国之初,在洛阳住了三年。”邵树德说道:“建极四年春节是在北京过的。建极八年讨渤海,在龙泉府待了一年,回来后又在北京住了一年,去年中回东京。算起来,开国至今整十年,洛阳住了四年,北平住了五年,龙泉府住了一年。”

多京制下的胡人皇帝作风,邵树德倒是身体力行地实践了。

“去西京也好。”大封说道:“关西百姓盼圣驾西巡,犹如繁星盼月。”

邵树德笑了笑。

圣驾西巡,关西百姓面上有光,固然有一笔谈资,吹牛时是很好使的。

但当大批宫人、侍卫、官吏、军士浩浩荡荡抵达长安,关西百姓负担加重,还能吹得起牛来吗?

不过也确实该在长安住一段时间了。毕竟是老根据地,露露面、刷刷脸也是好的。一旦关东有变,关西就是邵家最后的堡垒,必须予以重视。

况关西承平多年,已经有了相当积蓄,住上一段时间,并不至于让百姓的生活恶化到什么程度。

“三郎在黔中其实干得还不错。”凝碧池畔,花团锦簇,香飘四溢,邵树德站在清冽的湖水前,看着一闪而过的水鸟,道:“他的能力在理政上,战事经历得少,且多是小规模剿匪战,初来乍到不怎么适应是正常的。”

大封不以为意。

她又没想过让儿子将来当皇帝,那不现实。

鹊儿(永嘉公主邵颐)在上个月成婚了,出降申州钟山县主簿、国子监萧符第三子萧处钧。

月奴(魏王邵勉仁)则早早娶了故金刀军副使张归霸之女为妻。

儿女都已成婚,甚至第三代都有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是未亡人,丈夫为巢军所杀,曾以为下半辈子就那样了。没想到生命的下半程,还能被九五至尊看上。

她又是女人,女人是感性的。纵然最开始还有些不愿意,但在她最成熟、最美艳的那段时间内,能被天子万般迷恋,已经足以让大多数女人羡慕了。

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无法陪圣人走到最后了。

好在他们还有孩子,有共同的血脉后裔,就让孩子们陪伴圣人走下去吧。

说着三郎,邵树德又想起了二郎。

整天心思都放在打仗上。即便无战事的时候,也喜欢巡视军营,或与武夫们出外打球、行猎。家里一妻二妾的肚子一直没动静,让邵树德很是失望。

你再喜欢打仗,先把孩子给生了啊!

此番征湖南,邵树德就下令二郎带着家眷一起前往岳州。效果自然是非常好的,几个月前,秦王妃朱氏终于怀上了。

邵树德大喜,立遣太医南下,经证实后,终于放下了一桩心事。

如果二郎一直没子嗣,是不可能让他当太子的。接下来事情就会变得很棘手,征讨淮南、西域,就要加紧培养老六,王朝继承风险陡增。

眼下秦王妃怀孕了,也只能让邵树德捏着鼻子,勉强同意秦王当太子。他这么爱在外间浪荡,常年不着家,子嗣定然少,说起来隐患很大。

万一就一个儿子,邵树德也会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八郎在护圣州很用功,王傅张策也教导得好。”邵树德又对赵玉笑道:“小小年纪,已经对州中情况很了解了。种田、放牧、治军,蕃部酋豪咸服。他这一支,以后就扎根草原了,世为国之藩屏。”

一片树叶落在龙袍上,赵玉轻轻为邵树德掸去,一脸云淡风轻的颜色。

做母亲的,哪个不想儿女在身边呢?她狠心把两个儿子都放出去,当然是希望他们无忧无虑地富贵一生。此时听到八郎过得好,当然很开心了。

邵树德看着赵玉的面容,心中高兴,只要玉娘喜欢就行。

草原上目前只册封了三个郡王,除八郎外,还有阿史德氏所出之十五郎邵知终,今年八岁,以及余庐睹姑所出之十六郎邵敬同,今年六岁。

这两位皇子目前都在洛阳,接受正统的皇家教育,短期内还不会就藩。

六月底的时候,奉圣州、捧圣州蕃部酋豪陆续入京,拜见他们的领主。

这是必要的程序,每年一次,明确上下尊卑,让头人们知道他们效忠的对象是谁,直到皇子就藩为止。

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封建,在大力去藩镇化的今天,非常惹人眼红。

就在昨天,储氏还来央求邵树德。九郎邵行本今年十三岁了,一直在洛阳读书习武,言其聪慧无比,又有武艺傍身,请封塞王。

邵树德大为头痛。

他就知道会这样。你连六岁、八岁的儿子都封了,十几岁的儿子为什么不封?

想起储氏那可怜巴巴的模样,以及多年来尽心尽力的服侍,邵树德有些心软。

十几年的炮弹,都足够把储氏这条船打沉好几次了,功劳是有的。

考虑到储氏还负责承受邵树德心底暴虐、黑暗、变态的欲望,苦劳也是有的。

人家哀求你点事情,答应了又能咋地?草原大着呢,怎么就不能找块地了?

储氏随后又施展摇啊摇的绝技,成功让邵树德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口头答应册封九郎为忠圣郡王,明年之藩。

这帮子女人!邵树德暗叹一声。

他有时候都在怀疑,这辈子是不是在为后宫的女人们打工。

女人看似柔弱如水,经常哀婉哭泣,但到最后败下阵来的都是男人。

邵树德经常说“干死你”,但他三十年间也没有真的干死哪怕一个。丢盔弃甲之后,女人们居然还神采奕奕。

生下孩儿后,女人们的心思就更是放在孩子身上了。想起自己的孩子数量,邵树德不寒而栗,二十一个儿子!

“去那边坐坐吧。”他叹了口气。

还好我还有事业,而且事业干得不错。在这个年纪,事业是最让自己感到骄傲的。

第002章 太子与调整

凝碧池北就是龙鳞宫。

基址还是隋炀帝时代打下的,而神都苑也是始建于大业元年。

广神刚刚登基,就装都不装了,立刻开始大兴土木。

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有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出水面百余尺,台、观、阁、殿,罗络山上,向背如神。

海北有龙鳞渠,萦纡注海内。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

宫树秋冬凋落,则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颜色褪去后,再换新的彩缎,模拟这里四季如春。

湖泊内的荷花在冬天凋零了,同样用彩缎做成花装饰,还得破冰布置,非常麻烦。

杨广喜欢在月圆夜带着数千宫女,骑游西苑。这个时候,十六院的四品主事夫人就使出浑身解数,以求恩宠。

广神的享受,邵树德远远不及。

隋代神都苑内宫室众多,国朝则甚少,还不如前唐玄宗时期。

杨广时代的神都苑,那是一个巨型人工花园。

邵树德时代的神都苑,则是果园、菜畦、马厩、军营、鱼塘、猎场兼森林公园,整一个农家乐。

世家公子和杀伐武夫的品味,果然有巨大区别。

两人唯一的共通点,大概就是都喜欢在神都苑养女人了。

在龙鳞渠边停下后,大封、赵玉恰到好处地松开了臂膀。她们年迈体衰,走了这么一段,需要休息。

萧氏、杜氏、韦氏则簇拥在邵树德身边。

邵树德心中有数,装作不知道她们的想法。其实也是心中有愧,跟了他这么多年,连孩子都没有,就韦氏曾经怀过,也流产了。

“前些时日,朕于观风殿问对,户部裴尚书还中气十足,不想才过数月,裴枢就暴卒于家中。”邵树德看着杜氏,道:“朕已让杜光乂从福建返回,出任户部尚书,李珽前往福建接任巡抚使。”

杜光乂在安东府干得很不错,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至福州赴任后,一开始主要以安抚为主,慢慢调整人事。如此年余,威望渐增。

到了今年五月,又与新任福建道都指挥使、前威胜军大将折从古配合,开始清剿不服王化、不纳贡赋的长汀洞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着实是员干吏。

而暴卒就是猝死的意思。

前有淮海道学政张文蔚猝死于办公室,现又有户部尚书裴枢在家中猝死。

历史上的裴枢在六十五岁这年,先被朱全忠操控的唐廷外贬,行至滑州时,被杀于白马驿,投尸黄河。

本位面多活了六年,其实也不错了。

说到世家,都说白马驿之祸,但白马驿才杀几个人?真正祸害他们的是一百五十年藩镇割据啊。

宗族没了,化整为零分成一个个小家族。

家产没了,要么分家时分掉了,要么被武夫拿走了。

名望也没了,因为官位大量被武夫占据,或者被与武夫关系密切的文人占据。

以萧氏南梁房为例,历史上后梁时期,萧符有四个女儿,一个嫁给了牛存节之子牛知业,一个嫁给了葛从周义子谢彦章,一个嫁给了张全义外侄孙孟仁浦。

牛知业、谢彦章、孟仁浦是传统门阀士族吗?当然不是,上一代都是农民、猎户、武夫好吧,甚至还当过反贼。

以此观之,萧氏女在这时已经维持不住逼格,不能与五姓七望之类的联姻,继续创造天龙人,反而要巴结武夫新贵。

世家存在的政治、经济、名望基础,早就已经土崩瓦解了。

邵树德现在不怕用世族,事实上这些人今后撑死了转型为科举世家,就像宋代福建那一堆高产进士家族一样。

此时的世家,固然有废物,但也有人才。废物废得很彻底,人才则超过一般人才的水平,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比如杜光乂。

邵树德建立的朝廷,也不至于被这些官员把控朝政,因为大夏是复合制帝国,还有草原利益集团存在,科举也不会垄断所有官位,皇帝是有自己人用的,可以与文官打擂台。

所以,杜氏、萧氏之类,用就用了,能咋地?

杜氏叹了口气,道:“陛下,大兄前些年还好,这两年心疹渐渐严重了起来,发作时动辄骂人,甚至挥杖击打仆婢、下僚。妾担心有失朝廷体面。”

“这……”邵树德一听,也有些踌躇。

杜光乂以前很正常,这两年不知道怎么搞的,或许是太辛劳了,心疹渐渐发作。

邵树德不知道心疹是什么,但从症状来看,有点精神病的意思。

杜光乂不发作时一切如常,思维敏捷,处理公务快捷、迅速、准确,但发作起来就要骂人、打人了,确实有点不像话。

“先干着吧,实在不行就回家养病。”邵树德含糊道。

杜氏靠入邵树德怀中,轻声问道:“陛下是不是在为西征筹备了?”

“还是女诸葛知我心意。”邵树德笑道:“过一阵子,二郎就会抵京。最迟明年初,朕幸西京之前,会册封二郎为太子。”

走出这一步,真的太艰难了。邵树德考察了许久,到现在才真正下定决心。

曾经有个笑话,太子不能考察太久。在他这种开国皇帝眼里,太子简直处处不行,越考察问题越多,越失望,到最后废太子就成了必然——事实上不仅太子,所有皇子都会如此。

邵二郎至少军事上还算不错,政治上也知道选择能臣帮他治理天下,那就凑合着用吧。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