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988章

作者:疯神狂想

对此,还有人指出,其实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和殷墟晚期的青铜器,有很多相同点。

它们之间既有继承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子龙鼎应该划归商末帝乙、帝辛(纣)或周初武王、成王时期。

当然,在一些专家看来,这种差异也有过渡性。

商末的年代划分是学者比较认可的。其实即使说铸造于西周初年,子龙鼎也称得上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圆鼎。

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末周初,最大的圆形青铜鼎。

确定了年代,它与司母戊大方鼎(商周时代最大的方鼎)的“一方一圆”才真正能够对应起来。

迄今最大“商代圆鼎”身世无解,一个“龙”字铭文,一个千年谜团。

遇到了这种有意义的仿制青铜鼎,陈文哲怎么也要回溯一下看看。

就算明知道这不是真鼎,他也要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仿制的。

看不到青铜鼎的历史画面,能看一看制造工艺也是好的。

没想到,这么一看,还真就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因为他通过这件仿制品,看到了那件真品,甚至连带着看到了那件青铜鼎的出世过程。

看不到真正的青铜鼎,能够看到一些历史片段也是好的。

那是2004年6月,一则重磅消息从霓虹传到国内。

一尊迄今为止最大的“商代青铜圆鼎”,出现在一个私人展览会上!

而文物专家对这尊大鼎一无所知,所以它的“身世之谜”到今天都未解开。

巨鼎出世,轰动可想而知。

6月,霓虹大阪的美术俱乐部中,正在举行一场私人性质的华夏古代文物展览活动。

主办者是霓虹一位叫做千石唯司的收藏家,展览开始的两天之前,千石唯司的家中来了两位华夏客人。

两人进入客厅,第一眼便见到了摆放在屋子里的一尊硕大的青铜鼎!

这件青铜鼎通高有103厘米,鼎宽37厘米,腹深43厘米。

器物的颈部和三足的兽面纹饰雄浑庄重,而高出青铜鼎身约22厘米的双耳,为整个大鼎增添了威严的气势。

这样气势雄浑、体型巨大的青铜鼎,就是在华夏境内历年出土的青铜鼎中也绝无仅有,怎么会出现在一个霓虹人的家中?

更是让两个华夏客人大吃一惊的是,这尊青铜鼎上还有两个字的铭文,释读为“子龙”!

于是,这件青铜鼎被称为“子龙鼎”!

这两位华夏客人,可不是一般人,他们是华夏最有名的青铜器鉴定专家。

这一次前往霓虹,也正是因为坊间流传的关于这件大鼎传闻而来。

见识过无数青铜重器,亲手发掘过无数青铜大鼎的两位专家,一致认定这尊宝鼎是商代晚期的极品杰作,建议国家层面想办法让国宝回家!

根据一些国际法公约规定,要想国宝回归祖国,必须提交相关证据,证明这个东西是通过非法途径从国内流失海外的……

可是,这一条,让专家们犯难了!

原来,根据这位霓虹收藏家千石唯司的说法,子龙鼎的出土地应该为华夏南河省的辉县!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霓虹发起了侵华战争,有一个叫做“山中株式会社”的霓虹公司,就做着倒卖中国文物的勾当。

那一时期,那盒省辉县出土的许多商周文物,都被这家霓虹公司倒卖到了霓虹和海外,造成了华夏文物的巨大流失!

“子龙鼎”,很可能是那个时候被霓虹藏家收藏。

可是,坏就坏在就算是知道这些信息,可是苦于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啊!

因此,走依法追讨的途径,试图找回国宝的希望非常渺茫!

华夏方面只能启动第二套方案:购买!

在这场购买的谈判拉锯战中,子龙鼎从霓虹流落到了香江,又被一位香江买家第二次收藏。

这一回,华夏方面对这件国之重器势在必得,连连派出多为权威专家,一边对其进行真伪鉴定,一边和香江买家交涉。

2006年4月,子龙鼎被国家文物局和财部联合项目运作征集。

他们总共花费了将近4800万,终于让子龙鼎回归祖国,现收藏于华夏国家博物馆。

事情到了这一步,一切都进行得较为圆满。

然而,接下来关于这尊巨鼎的一系列谜团,才刚刚开始……

由于子龙鼎的体积巨大,造型精美,前所未见!

它与后母戊方鼎,并称为“商代青铜器双壁”!

无疑,子龙鼎在我国青铜鼎中,属于“头部顶流”的重磅大咖。

可这件青铜器上的谜团不少,比如“龙”的真相。

还有,这么珍贵的巨鼎,它的主人是谁?

为什么会出土在辉县,而不是商朝王陵安阳殷墟?

但凡是鉴定过子龙鼎的专家们,无不被其雄浑的王者气势所震撼!

大家都认为,这样的重磅青铜器,其主人只能是“商王”!

可是,商代晚期的王陵早已经明了,在南河安阳的殷墟!

而并不被人们熟知的辉县,到底是因何原因会出土“王之重器”呢?

子龙鼎的“身世之谜”,就这样成了考古界的一大热议话题。

其实,南河省的辉县,并不是一个普通之地!

根据1956年,华夏科学考古所撰写的《辉县发掘报告》中提到:

“辉县在殷为畿内地,因人口稠密,所以墓葬随处可见。现已发现有琉璃阁、固圉村、孟庄、禇邱等千年遗址地。”

就是说,辉县自商朝开始,就是京畿要地,生活着众多商朝王室贵族!

当年发现的这些遗址区,也包含有商代贵族墓地,这里面很可能就有“子龙鼎”最初的所藏之地。

第1430章 长江文明之源

子龙鼎之所以收到重视,除了巨大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那两个奇妙的铭文——“子龙”。

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肯定是那个“龙”字。

其系双钩而成,很像一条竖立而尾向右卷的龙,张口,圆目,极其具有动感!

商代先民们以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将“真龙”演化成了“子龙”,令人叹为观止!

这也是这尊“子龙鼎”,不同于其他商代青铜鼎的独特魅力所在!

至于,它最初到底属于谁?“子龙”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没有统一的确定答案,因为历史的真像,已经掩埋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没有看到真鼎,就算是陈文哲也不知道它的具体来历。

但是,现在陈文哲还真有心去看看那件真正的子龙鼎。

因为通过它,陈文哲肯定能够看到它出土的地方。

比如外面大厅之中的那件世界最大的青铜盘,如果他仔细回溯,肯定能够知道它的来历,最终锁定它出土的地方。

在国内,就算他没法发掘古墓,但是知道了地方,保护起来也是好的。

如果有危险,那么进行一下保护性发掘,那就更好了。

只不过,国内像是子龙鼎这样的宝贝,实在是太多了。

之前提到过的后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莲鹤方壶先不说,其他还有不少,比如商代的青铜立人像。

这件宝贝很少有人听说过,可它绝对是最顶级的国宝。

青铜立人像发现于川都市三星堆遗址,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人像。

它被誉为世界青铜像之王,并被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其他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越王勾践剑——春秋战国时期的。

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

秦始皇陵铜车马——秦朝的。

特别说明一下,青铜战车和马匹是1980年在秦始皇陵墓中发掘的,是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青铜战车和马匹。

它代表了秦朝最高的冶炼和雕刻艺术,现在,它被收藏在兵马俑博物馆中。

再有就是我们都听说过的重宝,长信宫灯和马踏飞燕。

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窦湾(西汉王朝六生王)墓中出土,轻巧,实用,却华丽。

与其他笨重且复杂的青铜器皿不同,长信宫灯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使该灯成为华夏第一盏灯。

而马踏飞燕,则是1969年在甘省武威雷泰汉墓中出土的。

“马踏飞燕”是我国古代铸造业最高的代表。

古代工匠如何在燕子上,找到合适的位置来支撑整匹马,使其在当前位置稳定,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该文物现存放于甘省博物馆,1985年,“马踏飞燕”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标志。

而象子龙鼎一样,浑身带着无数谜团的青铜器也很多。

不说其他,就说刚才提到的青铜立人像,就带着无数谜团。

甚至说,整个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就全都带着谜团。

陈文哲看着眼前的青铜器,刚才他提到的所有青铜器,在这里都要一件一比一的精仿。

这可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国宝级青铜器,都放一边,还能凑在一起,耗费的心力肯定不小。

而上述的那些,还都是零零碎碎,不成系列。

最让陈文哲看中的,还是成系列的青铜器,比如跟眼前这件青铜人一套的东西。

转了个方向,那边的是青铜神树。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