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972章

作者:疯神狂想

有华夏血统的收藏家乔治·李也在现场,此外还有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

第1406章 稀世瑰宝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拍卖现场,竞价达到1000万英镑时,仍有6、7个出价人。

弯弯的王定乾,估价在800万英镑左右,把最高支撑点定在1000万,没想到会超出预料。

最终拍得者埃斯凯纳齐,是世界上经营华夏早期艺术品的主要古董商。

此次,他替一位海外私人收藏者竞拍。

他在标价,达到1350万英镑时才加入。

他和一位电话竞拍者,经过持久角逐才将宝物收入囊中。

拍完后,埃斯凯纳齐说,他被现场的紧张气氛耗尽气力。

并承认:“我已经到了我的极限,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当时的英伦当地报纸,以“疯狂出价”评价拍卖结果。

伦敦佳士得华夏陶瓷及工艺品主管得斯蒙德·希利说,“买家认为这瓷罐可能有些价值,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个价格简直令人惊愕。”

他表示:“我们对拍卖成绩感到十分满意,此罐经过多个世纪的收藏后仍然完好无缺,在市场上实在珍罕无比。”

事实上,直至佳士得出版了拍品目录,收藏者才得知瓷罐的存在,瓷罐也开始在国际收藏圈内引起极大关注。

当时国人的激情也被激发,因为其他七个同类古董,无一留在华夏。

国际上的专业人士相信,有一群强有力的华夏买家结成了同盟,试图让瓷罐回归故土。

连佳士得的工作人员也强调,在拍卖中,竞拍者未卜先知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热门的东西常常会出人意料,通常竞买者会准备额外金钱作后盾。

他们认为,此次华夏藏家没有竞得此罐,并不意味着华夏买家没有能力。

而是拍卖前计算有误,因而真正面临意外高价时,一时缺乏心理准备。

事实上,华夏藏家实力很强,如果计算好,完全有能力购买。

华夏人参加元青花罐竞拍,虽多少有些让华夏藏品回归故土的因素,但很多人认为,他们并不是要扳回所谓华夏人的“面子”,而是因为此罐品质的确非常好。

当然,让此罐回到亚洲,不论是大陆还是弯弯,对学术研究的确有很大帮助。

拍卖成交后,埃斯凯纳齐不愿透露买家信息。

他能说的就是买家“不是亚洲人,也不是英伦人”。

拍卖行对此也无法过问,但是很多人猜测,最终买家可能是丑国藏家。

而且还没有听说,买家会有任何关于此罐的展览计划。

但还是有很多大藏家或者业内人士,希望能借给博物馆展出,让更多的人有幸亲眼目睹这件人间稀罕之物。

过去一些时间中,很多人有幸和大罐相处,“越看越有滋味,百看不厌”。

拍出后更多人会有一种“失落感”,起码短期之内,没机会再见到它了。

这么一件精品,主要好在呢?

首先图罐题材奇特,题材的奇特之处,更重要地体现出画面故事中的主角——鬼谷子身上。

鬼谷子在历史上说法不一,始终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在华夏历史上,确有鬼谷子其人。

鬼谷子是战国中期卫国人,生卒年月不详。

他早年周游列国,长于辞令,善于出谋划策,欲求闻达于诸侯,但因时运不济,仕途不显。

后为成就纵横一家之言,独立门派,他隐居朝歌鬼谷,著书立说,广收弟子,因材施教。

其隐居之处名曰“鬼谷”,因自号鬼谷子,人亦称鬼谷先生。

当然这“鬼”非指鬼邪奸诈,而是指奇绝幽秘,智慧超人。

鬼谷子学识渊博,作为华夏传统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鬼谷子学说很早就名传海外,深受推崇。

而画面故事中的另一主角——苏代,也是一个令人很感兴趣的人物。

苏代是苏秦的弟弟,阳洛人,名声没有他哥哥显赫,但也是一位出色的纵横家。

后世人人皆知的成语“鹬蚌相争”的故事以及“借光”一词,均与他有关。

这么有意义的一件元青花大罐,可以说是汇聚了一切可以增值的元素,自然会受人追捧。

所以,就算是赵泰来先生捐献的藏品之中,只是一件赝品也很珍贵。

而像是元青花这种赝品,在几万件古董之中,绝对不是个例。

但是我们要想到,能被清末、民国时期那些高手仿制的东西,肯定都是最顶级的国宝。

所以,赵泰来捐献的古董,虽然并非都是真品,但是,这些赝品就没有很高的价值了?

就比如说里面那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瓶,这种类的瓷器可是如今世界上价值最高的瓷器。

其他不说,只是其上仿制的图片,就很不简单。

当然,不可能说赵泰来那里,还有件一模一样的。

但是,即使这些文物都是赝品,可赵泰来先生自费从海外运输这些文物的事迹,依然值得我们尊重。

毕竟千辛万苦花费十年,才将文物送回国这件事本身,就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而在羊城那边,其实最出名的应该是赵泰来藏品馆。

赵泰来藏品馆按珠江三角洲,晚清时的祠堂(宗祠、家庙)规格而建。

外面是双卷耳山墙(即子子镬耳),水磨青砖白石脚,正面是“回”字大门。

匾和联的刻字,是已故著名岭南画家黎雄才先生,在94岁高龄时的手笔。

赵泰来先生是英国籍华人、羊城市荣誉市民、宝墨园永远名誉园长。

他热心的向宝墨园捐赠名画,期间更是捐献了41幅大型的XZ“唐卡”,以及明代的铜观音、铜马、铜香炉等巨型重宝。

“唐卡”是雪区佛教的宗教绘画,起源甚早,以唐代最为盛行,因而有“唐卡”之称。

“赵泰来藏品馆”里珍藏了41幅XZ“唐卡”,内有姿势各异的释迎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有各种护法金刚,以及XZ佛教的各位祖师。

甚至其中还有一幅,藏王松赞干布像。

馆的正中,还用特制的巨大玻璃柜。

陈列了赵泰来先生捐赠的明代鎏金观音铜铸立像,和一对明代鎏金铜马以及大型铜香炉。

观音像之前,放一兽耳三脚铜香炉,四件铜制工艺品,均为稀世瑰宝。

第1407章 王子午鼎

陈文哲看的这些都是业内资料,而越看,他就越是十分感慨。

不说其他,只是以当时的条件,为了将上万件稀世珍宝运回祖国,就很不容易。

比如,赵泰来卖掉了伦敦的4处别墅,用卖别墅的钱把这些文物一一运回国内。

要知道那可是在1991年,在那个时间点,正是经济挂帅的时刻,所有人都向钱看。

这么一对比,赵泰来先生更加不容易。

而更不容易的是,他首批向苏省盐城博物馆,就捐赠各类文物共853件。

接着又向华夏历史博物馆,捐赠清代名家书画作品32件。

其中包括乾隆亲笔御书《孙子兵法》竹简、明代文徵明所绘《百美图》画轴、圆明园的菊花石等国宝级的文物。

赵泰来后来又陆续向羊城艺术博物馆,捐赠藏品1万多件。

其中近千件,全是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而在粤省番禺宝墨园,他捐赠的文物和艺术品的数量,达20个集装箱。

其中不乏金缕玉衣、王子午鼎等珍贵文物,其年代可追溯至商、周、春秋战国至明清。

赵泰来无偿捐赠给祖国的文物,藏品数量多达万件。

在这里有点争议,有人说是捐献了五万件,还有说六万件的,甚至还有说是八万件的。

但是,唯一没有争议的就是,当年香江媒体估计总价值,超过8亿元人民币。

这里要注意,不是所有藏品的价值八亿。

而是仅首批捐赠七千多件估值,其总价值就超过8亿元。

这是赵泰来先生,在央视4套“华人世界”中亲口所说。

其中仅国家三级以上的文物,就多达150件。

其中包括赠给羊城艺术博物院藏品1万多件,捐给番禺宝墨园的文物和艺术品达40个集装箱。

为了让文物漂洋过海回到中国“娘家”,他卖掉伦敦的4处住宅当作运费啊!

整理10年,又运了10年,变卖了4栋别墅,赵泰来终于让这些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回到了祖国。

如果是陈文哲,他也许有心捐献出几万件文物。

但是,如果让他用二十年的时间来做这种事情,不用说,他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而这时,陈文哲也知道,陶教授为什么提到赵泰来先生了。

其他陈文哲都可以不在行,但是看到最后,却发现,人家赵泰来先生,在九几年就捐献了金缕玉衣。

这还不算,其中还有不少青铜器,特别是青铜鼎,比如王子午鼎。

看到王子午鼎,陈文哲笑了起来,这应该也是一件赝品,因为真品根本就没有出过国。

但是,仿制王子午鼎就简单了?

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周厚边。

器身周围有六个浮雕夔龙作攀附状,兽口咬着鼎的口沿。

足抓着鼎的腰箍,使鼎在香烟缭绕中有升腾的感觉。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