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922章

作者:疯神狂想

杯体四周配有祥云环绕龙身,组成的青花团图形,整体配色清雅又不失大气。

而其载体,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的整体颜色,因海水侵蚀已有些变色。

不过双狮耳饰及瓶身上,以青花绘有松下高士图,却依然清晰,图案惟妙惟肖。

陈文哲知道,这种款式流行于晚清时期,多用于陪嫁妆奁,民间俗称“嫁妆瓶”。

而在这些瓷器当中,最精致的是道光JDZ窑绿釉杯。

这居然不是德化窑的瓷器,居然是景镇出产的,只不过数量小了点。

从他藏在一件精品大瓶之中看,这种瓷器就比较珍贵。

这五十件团龙杯子,杯体约成人拳头大小,杯身虽无其它图案装饰,但均匀的上色也足见匠人的功力。

这些杯子杯身底部的矾红彩书,“道光年制”篆书款识,是它身份的证明。

此杯器型端庄,釉色莹洁温润,自古以来龙象征着权势、高贵、尊荣。

团龙也寓意着团团圆圆,到了后期吉祥寓意加强。

这样的杯子,一边都是整杯配以祥云图案,便得团龙更加华丽生动。

团龙纹最早起源于唐代,绘饰时将龙的形体处理为圆形,是瓷器上普遍运用的一种纹饰。

这一批青花团龙杯,杯身绘团龙纹,以青花绘外侧线条,龙纹描绘细致,龙身弯曲虬长,身形矫健,龙爪粗壮尖锐,十分生动。

绘画笔触细腻,画笔精妙,功力深厚,极具时代特征,胎釉上乘,这绝对的景镇出产的精品青花瓷。

当然,景镇出产好的青花,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在这里还有景镇出产的绿釉瓷器,那就比较奇怪了。

一条主要运载德化窑瓷器的商船之上,出现五十多只精品青花团龙杯已经很难得,没想到居然还找到了绿釉瓷。

在发现一件大型器之内,居然藏着更加精品的瓷器之时,先前打捞出水的一些大型瓷器,被陈文哲一一找了出来。

果然,这些大型器之内,都或多或少的藏有一些小型器。

这一方面的节省空间,另外一个方面,肯定是因为这些小型器更好、更加珍贵。

拿起一件绿釉杯子,它做工一点都不比团龙杯差,而且这还是一种创烧的绿釉瓷。

景镇窑于明代宣德年间始烧绿釉瓷器,至清代早期又引入欧洲技术,创烧出一种西洋绿色器皿。

这种心创烧的绿釉瓷,釉质上与传统绿釉有所不同,并且是通过吹釉的方法施釉。

这件出水绿釉杯,因长期受海水腐蚀,微呈褐色。

在众多的瓷器中,道光景镇窑粉彩“二甲传胪图”杯,是最具古风范的杯子。

它的名字来源于杯身上,用蟹钳夹着芦苇行走的螃蟹。

专家称,螃蟹钳子寓意“二甲”,芦苇谐音“胪”。

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二甲第一名”就是殿试第四名,被称为“传胪”。

因此这只杯子也蕴含着,古人对“金榜题名”的祈愿。

这样的杯子,不管在哪里,都不太常见。

而在海捞瓷之中,见到的就更少。

因为这种寓意,对于外国人来说,太过难以理解。

这一次的收获很大,但是,最大的收获,肯定还在沉船内部。

现在外围的一些方便打捞的瓷器,特别是那些瓷器扎堆的地方,都已经被清空。

接下来,想要继续有大批量收获,就肯定要进入沉船内部。

众所周知,木质船体受海水侵蚀易腐烂。

从刚开始打捞上来的部分木船配件,能明显看出已经有腐坏的痕迹。

因此,最大程度保存古船的完整性,成为此次打捞的最大难题。

不过,整体打捞,如果有专业的作业船,也不是太难。

国内实力最近十几年膨胀的很厉害,特别是造船业,更是发达。

像是专业的沉船打捞船,国内也有。

比如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就是一艘专业的古船整体打捞船。

之前这条船,就在长江口参与过一次古沉船的整体打捞。

那一次古船打捞迁移工程,采用的是世界首创“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

这种技术,就可以将实现古船原生、完整、安全地打捞出水。

打捞模拟视频中,前期,已完成了端板—纵梁框架整体组装工作。

即用22根弧形梁连接形成一个长48米、宽19米的半圆柱箱体基座。

工程船到达海上施工现场后,将实施端板—纵梁框架整体下放工作。

随后逐根进行弧形梁的掘进穿引,并完成全部22根弧形梁穿引工作。

最后把古船及周围泥沙、海水完整包裹起来,形成古船沉箱。

只不过这种打捞工作,十分消耗时间。

一般这种工作的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花费2—3个月。

而打捞出水还不算晚,随后将由专用打捞工程船,将总重量1万余吨的古船沉箱,同步提升出水。

出水还不算,还需要再“怀抱”古船沉箱,送入托另外的运输工程船中部开口处。

第1335章 整体打捞出水

把一艘沉船,弄成一个箱子一样,整体打捞出水,可不简单。

像是这种古船沉箱,能不能做的合格先不说,就算做成了,你也需要打捞出水。

而一万吨的沉船,打捞出水之后,还需要运输。

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

而陈文哲最不缺的就是钱,再加上国内造船实力强悍,自然就让他整支打捞船队,可以在这海上为所欲为。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对于水下作业来说,整体打捞就是最简单的方法。

就这样不用钻进古沉船,也不用破坏古沉船,就可以整体一次打捞出水。

就像这一次的古沉船,在外部能够看到,能够轻易打捞出水的瓷器,还不到二十万件。

如果陈文哲的推算没错,沉船之中最少还隐藏着七八十万件瓷器,更不要说肯定还有其他东西。

像是这样的古代商船,最少也要带着几万两金银,多的时候,出现一百、一千根金条,无数银砖都有可能。

这样的沉船,如果不想破坏,打捞还是很难的。

但是整体一次出水,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现在陈文哲这边就是一支十分专业的打捞船队,如果没有外人干扰,他消耗点时间,就可以把水下的沉船,整体打捞出水。

可是现在,他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足够的时间。

很快,陈文哲就有了决定,不管有没有足够的时间,都需要先做好准备。

不管有多少打捞方案,都不如整体一次性打捞沉船出水,速度最快。

毕竟他不想破坏这艘海底沉船,至于古船出水将如何运输,那就是另外的问题。

为了确保古船能整体打捞出水、平安运输到达“新家”,陈文哲专门腾出来了一艘船。

这是一艘,专门为打捞古船,设计建造了的一种打捞船。

就是拿手中部开口的打捞专用工程船,也只有它能运输一艘古代沉船。

陈文哲十分清楚,专用工程船上装有46套液压提升系统,通过同步提升技术,将包裹古船的沉箱,提升进入中部开口。

之后再直接经海上运输,整体驶入船坞坐底,最后将古船沉箱卸载,安全搬进“新家”。

这种专业打捞船,可实现一艘船舶完成抬浮、运输、进坞、卸载等工作。

而这些传统工作,如果没有这条专业工程船,则需要四艘其他专业船舶,才能完成整个打捞工序。

有了这种专业船舶,就可以避免多次吊运古船而破坏文物的风险。

先前陈文哲就意识到,沉船才是最珍贵的文物。

要说沉船中的瓷器,有一些就足够展出,而每一次打捞沉船,可就只有唯一一艘古沉船。

相比无数的瓷器来说,这一艘古代沉船,自然更加珍贵。

不说其他,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后,如果愿意搞研究,一些专业人士,可以根据古船和文物,围绕古船遗址形成过程、建造技术、航线等课题展开研究。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掘古船的科学、历史、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

而对于陈文哲来说,也许通过这种研究,就可以让他找到这条航线上,更多的古代沉船。

既然有了决定,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了。

一个方面是驱逐周围一切不怀好意者,再就是进行水下作业。

水下潜水员,一分为二。

一部分清理周围海域,争取把所有散步在海底的瓷器和其他宝物,全都找出来,打捞出水。

另外一部分,就在为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做准备。

这就比较专业了,主要是把沉船封装,说的简单点,就是把它装箱。

让整艘沉船,形成一个整体,再在无数支撑物的帮助之下,慢慢的把它拖出水面。

到时候,海水流失,沉船就变得比较轻,此时就可以装入专业工程船,运回国内。

这个过程,当然是不简单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时这片海域之中,已经不止是有一些渔民盗捞者,还有周围一些小国的执法船。

可惜,这些执法船,不管是吨位,还是武力,都不能跟陈文哲的船队相比。

而他们的战舰,绝对不敢轻易拉出来欺负陈文哲。

因为他们此时的状态,跟九十年代的国内很像。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