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792章

作者:疯神狂想

在这里重点点出,康熙霁红釉除用作祭器以外,也用作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陈文哲仿的就是这一批御用文房用具,要知道现在康熙时期的这种瓷器,可是价值不菲。

不说其他,就说笔筒,就有红釉笔筒,还有黑釉、五彩、粉彩甚至的斗彩笔筒。

真正统计起来,清代康熙时期的陶瓷文房用具,还真不少。

等做起来了,陈文哲才发现,数量是真多。

主要是笔筒、笔盒、笔洗、印盒、水丞、臂搁、水盂、砚台、镇纸等。

品种涵盖了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普通彩釉。

也有像是蓝釉、洒蓝釉、乌金釉、豆青釉、霁红釉、天蓝釉、哥釉、青花釉里红、孔雀绿釉、郎窑红釉等,这些陈文哲接触过的,甚至是只做过一件两件的作品。

但是他没有接触过的也不少,像是金彩、珐华、白地墨彩、黄绿紫三彩、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红绿彩、瓷胎漆嵌螺钿等。

在这里,必须要再说一遍郎窑红。

这一系列红釉瓷器,实际上就是仿宣德红釉,但比宣红釉更鲜亮。

相比上述一系列红釉瓷,郎窑红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质光泽,绚丽夺目。

所以才会成为我国名贵的铜红釉中,呈色最鲜艳的一种。

幸亏现代科技发展的很快,要不然,只是使用传统的老技术烧制郎窑红,烧成几率肯定很低。

传统的郎窑红对烧成气氛和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制品十分困难,所以又有“若要穷,烧郎红”之说。

现在跟之前不同了,甚至跟几天前都不同。

因为随着这一次不停烧制各种器型、釉色的瓷器,特别是在烧制建盏之时,他对于烧成气氛的把握,真的是已经登峰造极。

所以,现在重新回过头,再次烧制郎窑红,他就没有了“若要穷,烧郎红”的感觉,因为他的烧成成功率,真的很高。

第1147章 厚积薄发

现在的陈文哲,算是把很多顶级瓷器,都研究通透了。

像各色建盏、像是薄胎流霞盏,甚至是红釉、绿釉、黑釉瓷等等,他都研究了个清楚明白。

更加复杂的像是粉彩、五彩、斗彩、粉彩扎道工艺等等,他也都学了个十成十。

这样以来,陈文哲的技术提升的就越来越快,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迅猛。

在这些瓷器种类之中,互相影响是肯定的。

现在往往他正专心制作着一种瓷器,却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另外一种瓷器的呈色,有所触动。

这就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谁让陈文哲学习的制瓷工艺太多、太过高端呢?

他也算是到了一种厚积薄发的程度,所以,他现在不管烧制什么瓷器,都十分的得心应手。

以前烧制郎窑红、郎窑绿,感觉还是有点技术含量。

可是现在再烧制这种以前看着有点难度的精品瓷器,陈文哲已经是手拿把掐,感觉十分容易。

这就是技术的进步,也是实力的全面提升。

感觉烧制很容易,就说明他的手艺更厉害了。

此时在烧制一批,肯定工艺更加精湛。

轻而易举做了一批郎窑红,顺便也烧制了一批郎窑绿,至于器型,也就是那些,没什么可说的。

等这一批瓷器做完,陈文哲在做瓷器的时候,已经不是在盲目进行。

之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这一次是他不会什么做什么。

也就是说,他需要补一下短板。

他现在虽然学到了技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但是,他也不是没有短板。

就算是他学习各种技术容易,在制瓷行业,他也不能说全知全能。

主要是瓷器行业之内,各种技术、关节,实在是太多了。

不说瓷器之中器型有多少,只是釉色品种就不少。

像原来陈文哲烧制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这些只能算是常用、常见的釉色品种。

还有他接触过的那些各色彩釉,只是陈文哲能轻易想到的就有十几种。

而他没有接触过的,像是金彩、法华彩,只要做出成品,都是很漂亮的。

原来没有做过,是没有接触过这种工艺的古董,所以没有学到过这些技术。

现在不同了,不用特意找寻古董来学习,现在只要他想,就可以通过隋侯之珠学习。

这样以来就简单了,不说其他,只是一个金彩,就值得陈文哲学习。

金彩使用率可是不低,特别是在做清三代的瓷器之时,使用金彩的频率更高,但是这样的工艺,原来他却从来没有做过。

当然,这里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要用到黄金。

原来陈文哲可没有现在豪气,根本就没有多少资本随意浪费黄金。

那么金彩是什么?金彩是指一种采用黄金色釉,上彩作为装饰的制瓷手法。

使用黄金,做出金灿灿的效果,这样的瓷器一般都是什么人用?

所以,只要是采用这种工艺的作品,就一定十分珍贵。

而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为是始于宋代,其中尤以定窑金花瓷器最负威名。

宋周密《辛酉杂识》续集上卷载:“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入窑,永不复脱。”

传世品有黑釉、酱釉金彩定器。

黄金这种贵金属,自古就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极其高贵的地位,自然也少不了用它来装饰瓷器。

陶瓷上的金彩装饰工艺,主要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金箔装饰阶段。

第二、本金装饰阶段。

第三、洋金装饰阶段。

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器物上的金彩特征,就可以大致判定出其制作年代范围。

明洪武初,景镇始有金彩瓷器的烧制,清代达于极盛,但其使用金彩的方法却无法与定窑相比。

只不过清代康熙朝,不仅从欧洲引进了洋彩,而且对传统古彩工艺也进行了革新。

景镇陶瓷艺人在总结传统制备彩料工艺的基础上,又创制出许多新的彩料品种。

他们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把金箔制成金粉,再加入氧化铅用以降低黄金熔点,终于制作出了“本金”。

直到这时,金彩工艺才真正属于陶瓷彩烧工艺的一部分。

要烧制金彩瓷,首先要处理金粉,这个步骤叫擂金粉。

就是将金箔放在瓷质擂金盘内,加入适量水。

加温到40℃左右,用手在盘内不断研擂,使其变成金粉,再用1200目筛箩过细。

之后以本金1分,加入0.5%西赤,置于调色碟内混合。

然后加入树胶溶液5-6滴,调至金粉不起泡为宜。

把调好颜色的碟子,放在热水碗上烫干。

再用描金笔,沾水调金,描绘纹饰。

最后烧成后,用玛瑙笔在金上,刮出金色亮光来,或用细沙擦磨。

用本金制作金彩瓷器,加工难度很大。

首先用金不宜过厚,过厚则呈色灰暗,且易产生“脱衣”(即金色的脱落)现象。

其次用金要一笔涂成,不要加填,否则也会影响呈色,引起“脱衣”。

另外使用水分要适当,水分过少也会引起“脱衣”现象。

冬季胶水易冰结,则用大蒜汁调匀金粉为宜。

最后烧成温度不能过高,否则金呈色出玫瑰色或紫色,失去黄金的光泽。

其中的一种代表作,是宋代吉州窑黑釉金彩茶盏。

这种瓷器器型简单,但是黑釉和金彩相映成辉,还是很漂亮,甚至是说十分奢华的。

这也是一种茶盏,但是因为窑口的不同,就使用了另外一种工艺,烧制出来的瓷器,难道就比建盏差了?

只能是说,它是另外的一种美丽!

这就是各种不同工艺的作用,而金彩的用法,就很广泛,所以陈文哲肯定是要学。

至于其他,就只能依靠时间来磨了,毕竟不说制瓷之中的所有工艺,只是一个呈色工艺,就可以让陈文哲研究一辈子!

现在他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还是说回彩绘,这里面有多少种彩绘工艺?

像是珐华、白地墨彩、黄绿紫三彩、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红绿彩、瓷胎漆嵌螺钿。

这些工艺,只要看到了,哪一种陈文哲能不心动?

第1148章 红地雕刻洪福齐天盖碗

像是法华彩瓷,只要做得好,比珐琅彩都一点不差。

当然,珐琅彩是更珍贵一些,但是珐华彩是釉陶,类似琉璃瓦,更加精细些。

珐华彩,也称“法花彩”、“珐花彩”。

原指珐华器所施彩,后来将瓷器上用珐华器施彩的方法施彩,也称“珐华彩”。

其特点是工艺精细,色彩鲜明,纹饰凸出瓷胎表面,立体感强,装饰效果强烈。

珐华彩已不只是瓷胎珐华器,而是瓷器新兴的装饰方法。

这种珐华彩创始于元代,是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术。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