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756章

作者:疯神狂想

这样,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会烧成鲜艳的红色。

这样的豇豆红釉,会给人视觉上带来意境更为深远的美感。

就是因为有着别样的美丽,陈文哲才会在制作苹果绿釉和苹果青釉的时机,顺便烧制一批罕见的豇豆红瓷器。

而做到了这一点,就需要开始让它变化,出现窑变。

这时的目标,就变成了绿如春水的绿。

苹果绿是豇豆红的窑变异色,釉面苔绿连成片,其间呈现红晕,近似新鲜苹果的丰美色泽。

而想要完美的苹果青釉,还是要控制铜元素的含量。

JDZ烧造的豇豆红,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全部是浅红色调。

但当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红色区中有时会出现大量绿斑,甚至连成一片。

这种成片的绿斑,就是“苹果绿”。

烧豇豆红烧成苹果绿,古人视为奇事,故称窑变。

现代很多研究,就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凡是出现苹果绿的地方,其铜含量比同器上红色部位要高好几倍。

这一点说明苹果绿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地区铜的富集所致。

苹果绿,因颜色接近新鲜的青苹果而得名,这种颜色对人眼无明显刺激。

豇豆红的“窑变”异色,要是让釉面苔绿连成片,其间泛现红晕,近似新鲜苹果的丰美色泽,这就是最顶级的苹果青釉。

果绿的呈色机理,是制品在窑内最后阶段误被氧化,铜变成氧化铜,致使釉的大部或全部变成绿色。

苹果绿可以说是豇豆红的失败之作,然有“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奇趣,是弥足珍贵的一个品种。

把里面的关窍研究透彻,想要烧制苹果绿、苹果青,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陈文哲接下来制作苹果绿这种窑变瓷,一点难度也没有。

在釉料之中增加铜含量就好了,其他的烧制工艺,跟豇豆红瓷器一样,最多也就是入窑烧制之时,温度有所区别。

完成了豇豆红、苹果绿瓷器的制作,接下来就是最为经典的郎窑红和郎窑绿。

郎窑瓷是郎廷极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西江巡抚。

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

在康熙44年——51年的7年中,肩负景镇督瓷官之职,所以在这期间景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

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

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

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往以小件为主。

从现存瓷片、实物来看,郎窑绿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郎窑绿釉层均匀较薄,釉色稳定,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有一种翡翠玉般的感觉。

再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苍蝇翅”、“郎不流”。

犹豫郎窑绿釉的特征太过明显,所以就算郎窑器没有留款,它也被世人认可为官窑器。

一般清代官窑器,必定会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没有。

当然,郎窑红瓷器也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全都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由于这也是一种铜红釉,跟豇豆红的烧制、窑变没有多少区别,所以烧制郎窑器对于陈文哲来说,更加简单。

第1093章 特殊的窑口

现在存世的郎窑器之中,有雍正年制郎窑绿瓶,只不过最出名、最经典的,还是康熙郎窑绿釉苹果尊。

这一件全品相康熙郎窑绿釉苹果尊,高12.6cm,口径8cm,足径7.3cm。

它器形规正,做工考究,胎体精细,厚薄均匀。

内腹中上部可见横向接胎痕,露胎处呈现“火石红”。

由于此尊是传世品,所以在釉面上留下了无数岁月擦痕。

这件苹果尊之所以经典,还有很多可以述说之处。

比如它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器内施青白釉,釉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显区别。

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这就是俗称的“灯边草”。

这件绿釉苹果尊,从它胎体、器形、青花发色,以及多种釉色,都明显带有康熙瓷特征。

虽然目前基本上没有关于郎窑绿瓷器的详细介绍文章,很多专业的专家们也极少提到,但陈文或者却十分清楚,康熙绿釉与郎窑绿釉,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陈文哲之前在博物馆中就见过一件康熙绿釉鼻烟壶,整个壶从口部至足际,都施绿釉,釉层厚薄不均,并有多处漏釉点;

这件鼻烟壶的釉色与郎窑绿基本一致,但釉下无细纹开片。

陈文哲喜欢单色釉,最近做的也比较多,所以任何差别、异常,他都研究的明明白白。

这一次仿制郎窑绿釉瓷苹果尊,他要的是工艺精湛,要的是作品漂亮。

所以他要康熙时期的时代特征,但是他却不想要那个时期缺陷。

还是说回那件苹果尊,从实物口沿处看,它的“灯边草”工艺做法,还是很高明的。

它先是在口沿挂白釉,再在外部罩绿釉,最后在尊内施青白釉,是分多次上釉完成。

由于官窑绿釉瓷是特定年代创烧瓷,陈文哲推测“灯边草”工艺,也是在烧制过程中逐步改进、提高,达到完美。

当然,陈文哲不用这么麻烦,他可以一步到位。

做到这种程度,陈文哲感觉绿釉瓷,他做的应该差不多了。

现在能想到的,他已经全部做出来。

看着眼前的绿釉瓷器,中间还夹杂这不少红釉瓷,这些都是郎窑红和豇豆红。

在烧制郎窑绿期间,他还顺便烧制了各种器型的郎窑红瓷器,毕竟郎窑红也不是谁都可以收藏的。

说起瓷器收藏,其实郎窑红、郎窑绿都不算什么。

在收藏界,说起收藏,人们马上想到的肯定是五大官窑瓷器,而且言必说五大。

“汝、官、哥、定、钧”瓷器,早就已经成为瓷器收藏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这五大名窑之中,好像好几家都生产绿釉瓷器,其中最出名的应该算是定窑吧?

之所以想到定窑绿釉瓷器,陈文哲还需要感谢武三等人,就是他们所谓的定制礼品的公司,让他对绿定印象深刻。

五大名窑的瓷器,谁都想要,谁都想要收藏,可惜存世量不大,所以能得到的不多。

得不到这类瓷器的时,某些企业礼品定制公司,转向陶企开始定做仿制品。

这种事情,其实没有武三来找陈文哲,陈文哲他们在之前也没有少遇到过。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陈文哲和一念堂的出名,找上门定制瓷器的已经很多。

这是李金鲤反馈到陈文哲这边的信息,就是因为在一念堂那边吃瘪,武三他们才会找到南越这边。

现在城隍庙那边的一念堂总店,每天都出一些仿古瓷,那是一念堂工坊的作品。

陈文哲的作品,一般都是以非卖品的方式,进入一念堂总店展出。

所以,他现在的作品,对于一些人来说,肯定是可遇不可求的。

特别是一些打着礼品定制公司名义,找上门的家伙,他们一脸正气,不对,应该是一身正气,人家就是专门定制高档礼品瓷器,要的是现代仿古瓷,而不是做旧了的赝品假货。

面对这种人,李金鲤都是态度更加的坚决,一件也不卖给他们。

可就算这样,还是有些人托人情找过来,这种就没法推脱了,因为其中还有一些国内各大博物馆的员工。

当然,最多的还是想第一收藏那样的专业博物馆,他们派出大批人手,正在市场上收罗所有一念堂出品。

一念堂工坊早期出品的一些瓷器,价格都比较便宜,现在收购,应该就算是捡漏。

这一次专门提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主要是因为,大海市博物馆找上门,要定制一批定窑瓷器。

本来陈文哲是绝对不打算出手的,可是现在仿制到了郎窑绿和苹果青绿,就让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定窑。

定窑是很特殊的一个窑口,特殊在哪呢?

就特殊在他制作的很多单色釉瓷器,都很出名。

像是龙泉窑,最出名的就是龙泉青釉,还有德化窑,肯定是白瓷最出名。

那么定窑呢?最先定窑是以烧制白釉器物为主的窑场。

而古代文献中,关于定窑特殊产品的记载,有“紫定”、“黑定”和所谓“定州红瓷器”。

这可不是一种,而是好几种,也就是说,紫色釉瓷器,定窑做的很好,黑色釉也行,甚至红釉瓷器人家做的也很拿手。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也是有其必然的。

定窑生产的这些单色釉瓷器,大体都是铁呈色的所谓黑釉系产品。

只不过由于配方、烧成温度和烧成曲线的不同,而呈色不同而已。

当然,在这里说到这次紫定、黑定什么的,肯定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除了红定、黑定、紫定,定窑还有绿定。

定窑生产的绿釉瓷器,也就是俗称的绿定。

之前陈文哲最先接触到过红定,那就是定窑红釉瓷器的俗称。

定窑所烧制的绿釉,被“后世”称为“绿定”,是珍贵的名品。

可是,在古籍之中,定窑却没有绿色釉瓷器的烧制记载。

也就是说,绿釉的定窑瓷器,古代文献并无记载。

表明在古代人的眼里,并不将绿釉器物,视为定窑产品。

第1094章 隋侯之珠的异变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