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523章

作者:疯神狂想

还有,这一盆瓷梅花,也很出名。

如果没有那个牌匾,陈文哲也不会知道它的身份,但是有了这块牌匾,它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民国4年(公元1915年),苏学金的这盆瓷梅花,选赴漂亮国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巴骑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

那时的德化吴承铣县令,特送“极深研究”大匾,以奖励。

近代一来,几次万国博览会上的成名事件,很多人都知道。

陈文哲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更加知名的茅台酒事件。

就是故意打碎了,让人闻到香味的那一次,这个肯定就更加广为人知。

陈文哲博闻强记,自然就知道的更多。

不过,他知道,其他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再说,古玩市场上的很多人,都下意识的认为近代的那些大师的作品,都不算是古董。

“博及渔人?无名之辈啊,要是名人的,三万还值,可现在不行。”

果然,这一位并不知道博及渔人,就更不知道这是苏学金的作品了。

要知道,这一位可是上了地方县志的,属于德化那边的名人,而且是近代名人。

也许现在当地的一些老人,还见过他呢!

“这要是名人作品,我早就通过一念堂的陈老板,把它送去拍卖行了,还能留在这里?”

“吆,你还认识制作景云钟的那位陈老板?”

“那是当然,我们这里也算是陈老板的地盘吧?谁家有件好东西,还不得通过他卖个高价?”

“您也说了,这东西卖不出高价!”

“三万也不是高价啊!”

“您降一点,这东西我真喜欢!”

“没法降,我先说好,这盆梅花三万,那件牌匾八千,可不要以为两件三万!”

“这样说就太不地道了?看我喜欢,怎么还涨价了?”顾客不愿意了。

“我不是提前说了吗?您要喜欢,我就是这个价,要知道,现在市场上真正的老东西不多了。”

“您这东西也不老啊!”

“哈哈,一百多年历史的东西还不老?想要找一千多年的,得去一念堂!”

“一念堂的老东西,谁敢买?万一要是陈老板做的高仿呢?”

旁边听着的陈文哲,一脸无语,他这是得罪谁了?

不过,这样也好,直接杜绝了他做高仿牟利的可能。

没有了诱惑,他也就不用纠结了!

“算了,财政困难,家里老婆管得实在是严,没钱!”

这位很有眼力的顾客,不得不放下了东西。

陈文哲这一次可不慢,直接快速上前一步,就把东西拿在了手中。

第756章 感觉有点不对

德化白瓷,盆梅,还是德化那边著名人物的代表作,他绝对不能放弃!

没准能通过他,还能再一次学到很多德化白瓷的烧制技艺呢?

要知道,这位苏学金不要看是近代人物,他绝对属于大师一级的水平。

他自小随父苏德明学习泥塑,木雕佛像,尤注意于瓷塑技艺,善于制作德化历代各种瓷塑,特别是精心研究何朝宗的作品。

对了,何朝宗也是德化县志中的名人,而且是比苏学金有名的多的名人。

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可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尊称。

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

如果说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贵!

只要是流传到现在的,何朝宗的白瓷作品,那肯定就是贵!

当然,陈文哲现在不止是看钱了,他看中的还是他们的技艺。

这一位,应该是陈文哲能确定,超越大师之上,达到宗师的唯二人选。

一个就是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另外一个就是这位德化白瓷的代表人物何朝宗。

这是真正的宗师级人物,因为他的瓷塑作品,特别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能发挥出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

这种等级的作品,肯定是大师级了。

更何况,他还能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划。

他的作品,细节之处见功夫,一般都能做到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

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个性,形神兼备,这肯定能达到宗师级了。

何朝宗的作品,现在市场上绝对见不到。

所以,能够遇到一位近代学习过何朝宗技术,还跟他是玩同一种瓷器的同乡的作品,也十分难得。

这一位艺号蕴玉,从小学习木雕、瓷塑,特别是瓷塑技术全面,技艺精湛,所作仿古作品,几至乱真地步!

这种评价出自德化地方县志,从此可以看出,就算是在那白瓷大师扎堆的地方,苏学金也是很厉害的。

达到乱真级,就肯定不是简单的大师级,最起码初入大师级的工匠,是绝对做不出乱真级仿品的。

看着眼前的盆塑,陈文哲是越看越喜欢。

这件瓷雕胎体致密洁白,底部窑砂,露胎处可见火石红。

釉色白色中泛湖绿色,素净淡雅,胎釉温润似脂如玉。

只是稍微端详,陈文哲就能看出来,这是苏大师以首创的捏塑工艺制作出来的盆塑。

这盆梅花,在他的手中,被捏的虬根交盘、老干横斜、新枝挺秀、繁花满树、或喷香吐蕊、或含苞欲放的整株瓷梅花,形态逼真,独具特色。

这种盆塑梅花,应该已经是苏学金大师的招牌之作,绝对是最尖端的工艺。

更何况,这一盆塑,还让他的名声传播到了海外。

所以,制作这盆塑梅花的时候,他不止是十分精心,就算完成之后,它也跟了苏大师很长一段时间。

不说其他,只是那块牌匾的出现,就应该更加珍视这件盆塑。

回溯技能发动,陈文哲看到了很多苏学金大师的工作场景。

这一件盆塑梅花,有底盆,当年苏大师还做了盘根为座,无盆的一种造型。

除了盆塑,他的作品大多为传统题材,诸如立莲、立鱼、坐岩、送子、披坐、善才、骑犼等各种姿态的观音。

以及如来、弥勒、达摩、罗汉、王母、八仙、寿星、麻姑、老君、济公、和合二仙、嫦娥奔月、文昌帝君、玄天上帝等神伫佛像。

还有关公、苏武、岳飞等历史人物和西施、昭君、貂蝉、杨妃等仕女。

其作品皆注重脸型和神态的刻画,衣纹线条处理飘逸流利,巯密深浅布局得宣,造型生动,姿态多变,动静相生,制作精细。

除了这些正常的德化白瓷之外,每一位大师都想要跟古人比试一下,所以,仿古瓷是必不可少的!

苏学金大师也不会例外,他的仿品,主要是仿明。

他仿明的作品,主要有梅花杯、松鹤杯、八仙杯、梅花高足杯、爵形杯、香炉、花瓶等艺术实用品。

这些作品,不管是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造型精巧、雕刻细微。

如果是禽鸟,那就是羽毛毕现,如果是人物,那肯定是五官清晰。

最后,陈文哲还看到,只要是其得意作品,后面一般会有“蕴玉”或“苏蕴玉”或“博及渔人”等印章。

少数则在底座,手刻划书“苏学金手作”五字。

仿明作品则盖有“德化”葫芦形篆书,或“大明万历年制”方形正楷印章。

这一件肯定是他的得意作品,所以,三万块钱并不贵!

因为这一位是继明代何朝宗之后,出现的第二位德化白瓷大师。

这位的作品,曾经上过电视节目,陈文哲正好看过,因为他喜欢古玩嘛,就特别关注古玩类的节目。

所以,现在有用了,他就是听过一位故宫博物院的专家,特别介绍过这位的情况。

比如,他特别注重商标的保护,所以,不要看留款是一件平常事,在人家手中,就不是。

只有他的得意作品,才会留下蕴玉等底款。

但是,如果是精品,他特别满意,那就是少数在底座手书直接的名字了,也就是“苏学金手作”。

如果是他的作品,只要出现手作字样,那就肯定价格更高,甚至是价格翻倍。

也不知道这一件盆塑,为什么没有加手制,只不过有那块牌匾加持的话,价格也应该很高。

这一件作品,肯定要比普通佛像,比如观音、弥勒、寿星什么的价格要高一些。

陈文哲知道的,一件稍微好点的德化白瓷文昌帝君,就因为是苏学金大师给东南亚华侨制作,并且有着财神的作用,价格就达到二十七万八千块。

很显然,这一件得过奖的盆塑,价格要更高一些,那价格最少也要在三十万以上。

所以,三万的价格,就是地板价。

可是,这眼前的瓷器,怎么感觉有点不对?

第757章 扮猪吃老虎

看着眼前的盆塑梅花,如果这是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奖的作品,怎么可能不是精品?

这样的精品,怎么可能不满意?

既然满意了,就肯定要留下真名啊,不会留下一个代号!

拿在手中,陈文哲不管怎么查找,都没有看到“苏学金手制”的字样,这有点不对。

毕竟是需要参赛的作品,怎么可能不是精品呢?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