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522章

作者:疯神狂想

远处传来一阵阵嘈杂之声,陈文哲感觉到外围的人群在动。

接着,喇叭声音响起,那是薛建明的队伍在维持现场。

感觉到不对劲,陈文哲拉着李金鲤等人,快速向着古玩城那边退去。

“都不要动,钟声已经敲完,就算现在挤过去也没用了。”

“不要挤,想要拍照的,只能排队!”

幸亏城隍庙这边的地方并不太大,聚集的人群也不算太多,要不然,就太危险了。

“这钟声太神奇了!”挤出人群之后,李天强立即变得无比兴奋。

“你没必要吧?上一次不是听过了吗?”李金鲤道。

李天强直接怼了回去:“上一次你们敲的太不专业了,跟今天听到的感觉完全不同。”

李金鲤不再理会他,而是对着陈文哲笑着道:“听说寒山寺那边,周围十里范围的房价都要高一些,你说这周围的房价,会不会因为这城隍庙的钟声,提高一些?”

“没准吧,谁知道呢,不过,早上九点才敲钟,能听到的人有多少?”

“是啊,上班族都去上班了,就算住在附近也白搭!”

陈文哲他们来到古玩城,李金鲤直接回了一念堂。

李天强也很忙,只所以没有快速离开,是因为有事情跟陈文哲说。

他那边也有一大摊子事情要处理,要是没事,他今天早上也不会过来凑热闹。

“你只能先找个老中医带着,我没时间教你正骨,你先找一名老师,先学着,等什么时候有了经验,打好了基础,我画出一些分解图,你能看懂了,自然就会学到我那一手,这样行了吧?”

“你愿意教就行,现在就可以准备着了,我已经找好了老师,如果现在有分解图,也可以给我,我老师能看懂。”

陈文哲无语,这又是一个给自己找事做的。

“等着吧!”陈文哲撇下李天强,走进了古玩城。

幸亏他会画画,要不然,学到的那一手绝技,还真没法传承出去。

等有时间了,不止是正骨,按摩、推拿、正胎,都得画下来。

幸亏现在能够通过拍片,诊断一些情况。

这样,可以让他画出的那些经验,快速转变为实力。

既然李天强愿意学,他也不介意教。

主要是这小子,真的很耿直,并没有多少歪歪心思。

就算现在有了两个小钱,也没有飘。

不得不说,李金鲤一家子的家教,真的很好。

不管人是不是聪明,反正做人的基本素质是都有的,这一点尤为难得。

基本素质,不都应该有吗?

可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对于有些人来说,就很难做到。

想到这兄弟两个,总是给他找事,陈文哲心中有点不愤。

他也给李天强找点事,省的总来找他的麻烦。

想了一下,陈文哲打算让他帮忙收点古董。

最少也是古代医生的遗稿、常用之物、工具,甚至是一些好的中药材。

最少也是收藏级的中药材,对于陈文哲才有价值。

因为也只有这种东西,才能让他获得一些传承。

打发走了李天强,陈文哲没有直接去一念堂,也没有进古玩城,而是一转身,来到了外面的古玩摊位之中。

这里可是他的主场,现在整个市场上,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一念堂的陈老板,制作的高仿景云钟吧?

景云钟一响,会造成什么后果,陈文哲很清楚。

所以,他此时要是回了一念堂,肯定不得清净。

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要回去找罪受?

有日子没来逛摊子了,陈文哲发现,这里的摊主之中,又多了不少生面孔。

今天来的人比较多,陈文哲戴上了一幅平镜,应该没有多少人一眼就能认出他。

所以,走在摊位中间,还算安稳。

只不过,这种安稳,很快就被打破了。

正走着,陈文哲就感觉前方人头攒动,好像是出事了?

今天的人太多,一出事就是大事,陈文哲急忙赶了两步,想要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看到前面情况的,全都是这个想法。

所以,前方的人群,越聚越多。

“都不要拥挤,就是一幅牌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算踩几脚也没事!”

“嗨,我还以为有人要碰瓷呢!”

“我也这么认为,那个牌匾看着有年头了,被人踩了,摊主居然不要求赔偿?顺便卖了也好啊!”

“哈哈,你以为他不想?是不敢!”

“对,这座古玩城的风气很好,要是敢骗人、碰瓷,逮着了罚死他们。”

慢慢的人群散开,陈文哲也走到了发生事情的摊主跟前。

一看,这边还留着三五人,他们都对那块牌匾感兴趣。

“这块牌匾是红木,一般人可踩不碎,肯定有年头了,这是古董!”

“老板,你也不要吹了,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极深研究?研究这个词,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多么古老!”

“呵呵,这你们就不懂了,研究这个词,很早就出现了,宋代时的世说新语,听说过没有?上面就有研究这个词,真是没文化!”

第755章 广为人知

对于老板的卖弄,那些看热闹的,还有买主,都不太买账!

谁还不知道的个世说新语?谁还不知道红木值钱?但那是老红木值钱,再说,这也就是一块枣木。

“这样的牌匾,肯定没有多长历史!”

“也不是什么好红木,不是枣木,就是香椿木!”

“质地很硬,应该是枣木,这么大的枣木牌匾,还算有点价值!”

“行了,底子都让你们掀出来了,要不要?就是枣木的,最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看样子是晚晴、民国时期的了,老板你要多少钱?”

“怎么也要八千块吧?”

“我给你八百,连带那个瓷梅花也卖给我!”

“哈哈,原来是看上我这件好东西了?这个可不是八百能买到的。”

“最多也是民国的东西,我是看造型还不错……”

“造型当然不错了,这东西跟牌匾是从同一家收到了,听说就是因为这盆瓷梅花,才获得了这面牌匾。”

“哈哈,因为瓷梅花做的不错,就送了牌匾?时间肯定不长!”

“我也没说时间有多长,但是,就算是民国时期的,也不简单,这一件最少要三万,少一分也拿不走。”

“这么贵?你打听打听,这古玩市场上,民国的东西有这么贵的吗?”

“哈哈,我做古玩生意也有十来年了,你说我知不知道?”摊主不为所动。

“那我上手看看!”那位顾客也算有点眼力,居然没有立即就走。

他拿起那盆瓷梅花细看,这个时候,陈文哲也顺便看了几眼。

不得不说,做的是真好。

盆长方形,外塑浮雕仿古花卉勾草图案,造型古朴,稳重大方。

盆中塑一整株梅树,老干虬根,枝条横斜,剪裁工巧,疏密有致,繁花满树,苞蕊盈枝,仰覆呼应,瓣薄如纸,形态逼真,瓷质雪白,釉色明润。

只不过老化痕迹不严重,也应该没有做旧,所以看着有点新。

但是再新,上面也有老化痕迹,怎么也有百年历史。

这一点跟毛瓷很像,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要是保存的好,看着就太新了。

很显然,这一件东西就保存的很好,因为它怎么看都不普通,最显眼的就是漂亮。

陈文哲之所以注意到他,肯定是因为这件东西好,而且它还是德化白瓷。

现在他对于德化白瓷有点敏感,所以被牌匾吸引过来之后,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它。

可是,比他早来一步的那人,人家也是被这件瓷梅花吸引过来的,所以他快了一步,把东西揽在了身前。

陈文哲很无奈,这好东西,谁都能看到出来。

德化白瓷梅花,可不简单,因为陈文哲看到了其上的留款,好像是博及渔人。

最近因为收到了两幅近代以来名人的油画,所以陈文哲特别关注了一下,近代以来的一些大师。

这一位博及渔人,就是民国时期的大师,而且是做德化白瓷的大师。

自宋以来,德化瓷塑盆花,就十分的光彩照人。

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期,瓷雕名师苏学金制作的盆梅,最负盛名。

这位苏学金大师,有一个款,就是博及渔人。

当然,他这个款,要是不了解他的,肯定不认识。

除了这个款,他还留名,或者是用“蕴玉”或“苏蕴玉”等款。

要是知道后面这两个款,不清楚这个四字款,也肯定认不出这是苏学金大师的作品。

主要是当年他建立的作坊,以《蕴玉瓷庄》为号,所以这蕴玉两个字比较出名。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