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60章

作者:疯神狂想

器类方面除了罐之外,还有壶、斗等。

而石器方面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都有不少,该遗址中还发现了骨矛与蚌镞等物。

这说明仙人洞人是靠着渔猎,与采集来维持生活的。

需要说明的是,该遗址中发现的陶器都已经破碎了。

从现存的残片来看,这些陶器大都是手工捏成的。

其胎壁的厚薄并不均匀,胎质也很粗劣。

有的还掺杂了蚌末、石英粒等物质,所以说起工艺非常粗劣。

陶的色彩也不稳定,比如说在同一块陶片上会同时存在黑色、红色、灰色这三种颜色。

这一切都说明那个时候的制陶技术,还处于原始阶段。

而当时很有可能,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去烧制陶器。

最后,再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或者说是一件比较悲惨的事情。

当时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内还发现了属于四个个体的人骨化石。

经过科学鉴定之后,发现这四个人骨化石中,有两个成年人和两个儿童。

其中两个成年人为一男一女,而两个儿童则是一个八岁,一个一岁。

看上去他们四个人好像是一个四口之家,但专家说这样的猜测是不对的。

因为那个时候人类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并没有产生一夫一妻制的家庭。

大家还都过着一起劳动、共同分配的群居生活,所以是不会出现一夫一妻、两个孩子这样的小家庭的。

除了这个小插曲之外,陈文哲收获的古陶瓷,肯定也不是完整的。

因为都是在大体一样的遗址之中发现的,甚至这些遗址应该是同一个时代的造物。

所以,找到的东西也大体相同,反正都不是完整器。

当然,也不是所有远古太次都是碎片,比如五千年,或者是五千五百年前的古陶瓷,他手中就有完整器。

这种瓷器的发现也是偶然,还有,之前在他发现这些古陶瓷的地区,也出土过同样的东西。

比如五千多年前的人头形彩陶瓶,之前也有发现过同样的器型,那一件可是被称之为国宝级文物。

而这么一件彩陶,陈文哲之所以记忆深刻,完全是因为其最美的地方是孕肚。

在遥远的八千年前,甘省大地湾处于全新世大暖期。

那个时期,这一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

我们的先民们,就在那里用水、火和土,创造出了我国最早的彩陶文化。

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则是在大地湾地区出土的上千件彩陶中,唯一一件人形的葫芦形彩陶瓶。

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七期的节目中,主持人曾向观众介绍了三件国宝级的文物。

其中,第三件国宝级文物,就是这件来自甘省大地湾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作为现今甘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首先这是一位女子,1973年,在甘省秦安邵店大地湾,出土了一件细泥红陶材质。

它是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彩陶瓶人头形器口,短发齐额,挺鼻小嘴,五官端正,双耳还留有挂饰物的小孔,宛如穿着花衣的少女。

我们仿佛看见一位屹立在黄河河畔的短发女神,在为自己的族人祈求幸福安康的画面。

这样的造型即使放在今天也不过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早在五千年多前,我们的先辈们就已经对造型有了一些朦胧的审美。

第1954章 五千年的大梦

看到这个彩陶瓶,很多人心中可能会疑惑,这为什么是一个女性角色呢?

原来根据考古专家认定,这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大约产生于距今5500-5900年前,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社会生产主要靠女性采集为主。

婚姻关系中一妻可以多夫,“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是社会常态,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可以说,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经济,和生育地位带来的女性崇拜的产物。

那为什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又会以一个孕妇的形象出现呢?

那是因为古人的生产力和医疗水平低下,人们常常不知生为何物,却又要经历死亡,古人很少有活到30岁的。

所以以葫芦形陶器,概括女性身体的人头形器口瓶。

这是集多子、孕育、供给、庇护等特征于一体的母腹形象,寄托了人们对于孕育新生命的祝福。

史学家认为如果古人把种子放进葫芦形彩陶里,还寓意着古人希望用人类的生殖能力,为种子带来力量,使它茁壮成长,从而获得谷物的丰收。

史前先民们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社会物质活动,还是艺术创作,都是围绕自身发展需求而展开的,不存在单纯的艺术欣赏。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彩陶瓶背后,竟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涵。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对于死亡还没有形成理性认识。

后来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灵魂观念出现,由人推及自然,“万物有灵”的观念遂得以出现。

当时的人们相信人在死后会化为天上的星星,而人的灵魂至少有一部分会存在于头发里,人死后躯体会腐烂,但是灵魂不会。

所以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演员饰演的金阳哥哥,为了拯救妹妹的灵魂,听从巫师的话,按照妹妹的样子制作了一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并把妹妹的一截头发存于瓶中,来保存她的灵魂,等待她的复活。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灵。娃娃不见了,星星亮晶晶。”

只要想念自己逝去的亲人了,古人就会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

好像他们的亲人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一定可以复活的。

或许这就是东方国度里,古人超越生死的浪漫吧!

在日常的祭祀活动中,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们会按照祖先的形象,制作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在里面装满美酒,然后由巫师把里面的酒喝掉,进入一种虚幻的状态。

这时巫师便可以和祖先通灵,并代表族人向祖先表达怀念之情。

这一类带有人头形的彩陶瓶,充满了古人对已故之人亡灵庇佑的祈祷,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祭祀色彩,是人们对于生命长久不息的向往。

以前或许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彩陶还能这么看!

苏市大学的一位先生,就提出了彩陶欣赏的三个关键词“含蓄、游目、毕加索”。

很多人一看心中不免疑惑,这都是什么意思呀?

所谓“含蓄”,那是相较于相近时期欧洲彩陶的那种开放夸张、具体写实的表现手法而言的。

欧洲同时期的彩陶女神像,更像是纯粹的人物型雕塑。

这些女神像直白地突出女性的凸出部位,类似现在的三围。

甚至会采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营造一种丰满的感觉。

而我国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则采用更加抽象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

它们以葫芦形陶器概括女性身体,忽略四肢的存在,重点突出孕妇的腹部,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的五官与神情,使得整个瓷器具有立体感,栩栩如生。

我们说葫芦多子,能给人带来延绵不绝的幸福。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古人们对美好的认知。

第二关键词是“游目”,指的就是游动的目光。

游动的视点,是我们传统看东西的一个方法。

我们的彩陶瓶展开来看,就是一个二方连续的图案。

是以一个单独的纹样,向左右两边展开。

转动来看,就像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另外,古人在制作彩陶时没有桌椅,大部分时间他们是把陶瓷放在地上制作的。

所以,我们欣赏彩陶还可以从上往下看,这在平时观赏文物只知道平视的我们来说,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们,使人感到醍醐灌顶。

从新的视角看,你会发现原本静止的彩陶图案,在这一刻好像动起来了。

你找不到它的起点,也找不到它的终点,仿佛无始无终,让人想临摹都无从下手。

于此,我们不由地感叹我国古人的智慧,真是太了不起了!

最后一个关键词便是“毕加索”,不难理解,就是把毕加索的绘画方法,运用到对彩陶的欣赏上来。

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典型特点便是单色、颠倒的画布,充满重叠的几何形状。

比如毕加索会把人脸或者人体的各个部位拆分开来,然后再按照他的理念重新组合在一起。

我国彩陶绘画技艺,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上的花纹便是如此绘画的,花纹是由展翅飞翔的三只脚的飞鸟图案慢慢简化而来的,也越来越抽象立体。

长河漫漫,寄托着古人对祖先的怀念和对灵魂永恒的向往的彩陶瓶,揭开了5500多年前文明的密码,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同的角度欣赏到的是不一样的陶器之美,不同的造型欣赏到的是古人对美不一样的认知。

但相同的是,这些精美的陶器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在地下沉睡了五千年,当我们发现它、凝望着它时,它就像做了一场五千年的大梦,回神苏醒了!

而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的古代陶器,我们国内发现的可不止是这么一件。

这些陶器,不管好坏,只要留存下来,只是看年代,就是宝贝,更何况一些还是最顶级的艺术品。

艺术如果是有价值的,那么文明的传承,就是无价的。

第1955章 泥火成器,文化兴衰

之前国家博物馆联合甘省文物局和博物馆等十几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国色初光——甘彩陶艺术展”。

开幕之后,展出精美的史前彩陶195件(套)。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