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99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张昭在这思绪已经跑到天边去了,那边郭家人已经气得面色通红。

  他们就像当初的郑通和李七郎一样,深深感觉到了一种被效忠的朝廷坑了一把的痛苦感。

  而且这仇还没法报,就以郭家现在这七八百丁壮的规模,想去找有接近七八万帐,四十几万人口的高昌回鹘汗国报仇,无疑是痴人说梦。

  “兄长何必忧虑,仆固俊人面兽心坑害我等,这并不是你们郭家一家的仇,而是我们五姓三王家,整个安西军后裔所有人的大仇。

  虽然高昌回鹘汗国颇为强盛,但蚁多还能咬死象呢,若是我们能团结起来,未必就没有报仇的那一天。

  何况还有张二郎君在,张二郎君乃是张义潮公血脉后人,于阗金国大圣天子亲外甥。

  如今已是于阗金国奉天郡公,破虏州刺史,麾下悍勇甲士数百。

  破虏城下以两三千步卒就大破布格拉汗萨克图两万精骑,若有张二郎君相助,大事必成!”

  还是惠通和尚郑通会做人,他这一句兄长一喊,顿时就拉进了与郭大郎郭广胜之间的距离,再适时的把张昭吹了一顿,立刻就让在场的郭家人有种找到了主心骨的感觉。

  郭广胜和郭广成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昭,郭广成甚至还惊愕的张大了嘴巴。

  “你就是提特西古大师邀请来的张郡公?那个大破十倍之敌,把布格拉汗萨克图打的狼奔豕突的金甲神将张二郎君?”

  郭家兄弟与提特西古大师一样,完全没法把眼前这个看起来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当成传说中那个金甲战神张郡公。

  他们都以为张昭是张郡公的嫡亲子侄或者幼弟什么的,毕竟二十岁小年轻能把布格拉汗萨克图这种安西公认的雄主,打的如此狼狈,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没错!某就是于阗金国奉天郡公张昭,两位可能还不知道,某来安西,并非是来投靠舅家,而是专门来寻找你们,寻找你们这些安西军后裔的。”

  张昭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个这么中二的金甲战神名号,不过这也挺符合这个时代人起名号习惯的。

  这就是名声的好处啊!爆开疏勒城后,李圣天就敢把精锐交给自己,同意他那个极为大胆的计划,干爆了萨克图之后,就连八剌沙衮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名号。

  “罪过!罪过!还请郡公恕我等怠慢之罪,请张郡公稍等片刻。”

  知道张昭就是正主,还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八剌沙衮之主之后,哪怕郭广胜觉得没什么希望守住八剌沙衮,但对张昭的身份还是不敢怠慢。

  他先请张昭恕罪之后,转身就冲着广成堡上的人大声吩咐了起来。

  “请父亲开大门迎接,此乃于阗金国张郡公到访!”

  张昭这才发现,这个摆在广成堡之外,用简单的石块和些许绸布条装饰起来,好像个露天烧烤大会的场所,并不是郭广成的主婚场,在这附近的郭家人,也不是郭家最核心的子弟。

  而且,今天郭广成的婚事也不会办,因为阿罗珞是被抢回来的,在此之前,婚礼的拜堂时辰早就过了。

  虽然刚刚把人抢了回来,婚礼却已经推迟,黄道吉日是在两天后。

  轰隆隆,广成堡的大门打开了,平日里为了防备各种危险,广成堡一般都只开小两道小门以供应进出的。

  大门两边,两排腰间挎着横刀,身上穿着皮甲,头上统一缠着红布条,头戴网巾的武士一动不动的肃立着,总算有了些威风。

  两排武士尽头,一个身穿朱红色缺胯衫,头戴幞头,颌下胡须打理的整整齐齐老者,带着两个差不多打扮的人,正在快步朝张昭走过来。

  “故大唐检校尚书左仆射,安西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讳昕公六世孙郭玄礼,见过大金国破虏州刺史张郡公!”

  郭玄礼没有提他那个景教审慎大德玄成的名号,而是按照唐儿之间的规矩,一揖到底来拜见张昭。

  “郭公乃是长者,小子怎敢受长者大礼!”张昭赶紧几个大跨步半跑过去,把已经快到花甲之年的郭玄礼给扶住了。

  郭玄礼近看比远看要老得多,一张老脸上,满是岁月的风霜,头上的头发也几乎快要完全变白,双手和老树皮一样粗糙,根本不像是个有地位的人。

  “老朽再谢张郡公的义举!要是真让黑狼部的黑毛夺走了我那儿媳,老朽和郭家,还有何颜面立于此地啊!”

  刚刚拉起来,郭玄礼又要拉着两个儿子向张昭下拜。

  张昭有些不爽的赶紧又忙活了一顿,把这父子三人给扶了起来。

  这郭玄礼虽然表现的非常感激和尊重他,但实际上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一股疏远的味道。

  半截入土的老头子了,明知道张昭是来找他们的,他还非要连续下拜。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六十岁以上的人见了官,一般都可以不跪的,更何况双方是这种关系。

  郭玄礼明显就是想用几个大礼,隔开双方之间刚刚建立起来的几分亲近。

  一番你来我往之后,张昭淡淡一笑,郭玄礼想把自己高高捧起来,用于阗金国来淡化双方共为唐儿的关系,那他偏不能让他老小子如愿。

  “某刚听堡外众位兄弟叔伯都能讲汉话,举手投足更显文雅,在这八剌沙衮边荒之地,大唐退出西域一百多年后,还能不忘血脉,郭公居功甚伟啊!我猜这城中,定然有族学吧?”

  “郡公谬赞了!不忘故国,不忘血脉,乃是我祖郭令公传下的祖训,子孙后人当然要时刻牢记。”

  虽然不知道张昭说这个是想干什么,但能在离开故国快两百年后保持自己的文化,正是郭玄礼最为得意的地方。

  当下听到张昭如此称赞,他有些警惕,但也不禁有些飘飘然。

  “堡中倒是有个供后人学些先贤之言的地方,却不敢称什么族学,简陋的很!简陋的很!”

  郭玄礼连连谦虚,但年轻的郭广成却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广成堡这个确实有些简陋,但贺猎城的郭家族学,光房间就有三十间,比我们大家住的地方还要好!”

  “佩服!郭公实在是太过谦了,不过贺猎城没法去,能否让在下去此间族学一观?”张昭有装模作样的拱了拱手。

  “如果郭公不介意的话,在下来时,带了些许来自中原故国的一些吃食美酒,能否让外面的兄弟叔伯一起进去,等到参观完族学之后,我们大家好同乐一番。

  某还从未在安西之地,看到如此多的唐儿齐聚一堂!”

  郭玄礼不知道张昭打的什么主意,但他知道自己没法拒绝。

  因为本来今天是要大摆宴席的,结果因为差点出丑把婚礼给推迟了,就没把许多宰杀好的牛羊烹煮,导致外面来帮工的族人根本没吃饱。

  现在他们听到张昭有酒肉,都在后面小声鼓噪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吃肉可真是一件美事啊!

  于是郭玄礼只是淡淡犹豫了片刻,就对张昭拱了拱手。

  “那就让郡公破费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胡无人,汉道昌

  出乎张昭的预料,郭家在广成堡的族学竟然还像模像样的,有专门的夫子,有专门的教室和泥土石块垒成的课桌和凳子。

  而且所有人都可以进学,每旬日学两天,还管一顿基本能吃饱的杂粮饭。

  当然大多数没天赋的,认得百八十个字后,就会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那些有天赋的,才会进一步学习。

  而且张昭一看就知道郭家是怎么把景教给搞起来的。

  他们偏处河中八剌沙衮,实在难以何故国联系,根本无法从中原吸取养分。

  族学中的典籍,竟然只有半部残缺的《千字文》,已经严重缺失,由孔颖达主编的《五经正义》和疑似《开成石经》的残卷。

  之所以叫疑似,是因为这些书籍显然都是郭家重新誊抄的,张昭也没看过《开成石经》,郭广胜说是,但张昭总觉得这本书颇多疏漏,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最完整的,就是一部唐玄宗亲自注解版的《孝经》前八十卷,还有一部后世已经失传的历史政治类科普启蒙教材《兔园策》。

  典籍如此缺乏,郭家的读书人几乎是刚识完字,就没法继续学习了,而安西能找到的所有典籍,几乎都是跟宗教有关的。

  所以郭家族学的最大补充,就是把景教经义翻译成了汉语,然后再让族中有读书天分的去学习,最后进行改动。

  在这个普遍不识字的河中,郭家这样可以动员全族人力物力来学习的家族,必然就会鹤立鸡群,也必然可以逐渐爬到景教的高层。

  知识的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现在,景教八剌沙衮三位大德中,两个都是郭家人。

  张昭打开了一本《志玄安乐经》,这是一本景教典籍,用问答形式记录的是基督耶稣和门徒西门·彼得的对话。

  这位西门·彼得是耶稣十二门之一,后来被罗马教廷追认为第一任教皇。

  但这本应该是景教经典的典籍,却让张昭看得大跌眼镜。

  因为其中明显能看出被佛教和道教影响的地方,很多以问答形式阐述的教义中,夹杂了大量的佛、道两家甚至儒家的思想。

  张昭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景教信仰的神叫做阿罗诃了,这神特么阿罗诃,竟然是从叙利亚古语alaha音译过来的,这个词就是上帝的意思。

  在这本《志玄安乐经》中,阿罗诃又被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成了阿罗诃大天尊,马太成了明泰法王、路加是卢珈法王等等。

  很明显这本典籍在郭家手里翻译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私货,然后他们又把这些私货再次翻译为回鹘文,由此完成了替转。

  高明啊!难怪郑通和李七郎他们在疏勒过的如此之惨的时候,郭家却能在八剌沙衮混的风生水起,虽然照样穷困了点,但却实实在在的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张昭突然对郭玄礼真的敬佩起来了,大门那边的一点不爽,直接云消雨散。

  这个人先用景教这层外壳把族人包裹起来,再用景教吸收了大量的回鹘等族教徒为自己所用,从而又加了一层保险。

  而在让族中有天赋的人逐渐变成景教中高层的时候,为他们打下文学基础的,却是汉家经典,然后再让他们接触景教经义。

  这一套循序渐进的办法,既保证了能继续为教派提供高阶僧侣,又让族人不至于忘本。

  “郭公,不知这本志玄安乐经是何人所翻译的,能否为在下引见?”

  张昭真心诚意的问道,能利用景教经典来回倒手,然后夹杂私货,最后还能自圆其说提出新理论的,若是在中原,至少也是个大儒的水平了,在河中,更显得有勇有谋。

  郭玄礼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神色,想要谦虚,但又很满脸自得,努力压制住了内心的爽感,但两条飞起来的眉毛又在诉说着主人是如何的愉悦。

  郭玄礼突然觉得面前这个张二郎君还挺不错的,因为他总能搔到自己的痒处。

  “好叫郡公得知,译写这志玄安乐经的,正是家父!”郭广成满脸荣光的说道,看起来非常高兴。

  “原来真是郭公!郭家出了个雄才大略的族长啊!”

  张昭连声感叹着,他刚就觉得有可能是郭玄礼,说着张昭眼珠一转,直接对着郭玄礼大礼参拜。

  “郭公于此边荒之地,坚守汉家文化,辗转求生,能让族人不忘祖先,是我们这些失国失家之人的大英雄啊!

  若是人人都能像您这样,何愁大唐不复兴,何怕沦于胡尘,郭公在上,请受小子一拜。”

  这可是大礼参拜,只能拜天地君亲师的大礼参拜,张昭一半是想拉拢郭家,一半确实是敬佩不已。

  郭玄礼这才惊了,他赶紧扑过去想把张昭扶起来,但张昭硬是坚持着参拜完毕。

  “小子敢问郭公,如何才能不沦于胡尘?请郭公教我,某不想后世子孙变成胡人,某不想他们最后变成不识礼的放羊儿,连祖宗都记不得。”

  “郡公自敦煌而来,又是于阗金国大圣天子之外甥,这两地汉风浓厚,国力鼎盛,足以镇抚四夷,郡公怎么还如此说话?”

  郭玄礼扶起来张昭后,极为感动又极为疑惑的问了句。

  张昭也仔细的看了郭玄礼一眼,才确定这老小子真不是在说反话。

  难道久居八剌沙衮的郭家人,还以为敦煌是以前张义潮和张淮深时代的那种辉煌鼎盛?

  对比,张昭只能苦笑一声。

  “郭公有所不知,归义军早就大不如前了,如今我们困居瓜沙,西面是高昌回鹘,东面是甘州回鹘,南边是沙州回鹘,虽然还能支撑,但可以预见的是,几十年后必然胡化。

  因为沙洲的唐儿男女老幼也不过就是七万余到八万人,若不加以扭转,到某儿子这一辈,或许就该说胡话了。”

  郭玄礼豁然明白了,他明白这个张二郎君为什么要从敦煌来西域找他们了。

  因为归义军的唐儿数量,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极为危险的程度,向东据说甘州回鹘极为强大,单靠归义军肯定无法打通甘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