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90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那么说,郭郡王率领大家坚守下来了?那他们坚持到了什么时候?你们是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要来疏勒?快给某说说。”

  郑通点了点头,回忆了一下开始说道:“元和三年吐蕃军被打退之后,龟兹城的危险就解除了,本来想依靠回鹘人恢复生产,可是那时候安西年年征战,回鹘人自己也穷困的很,根本无力支援我等。

  而我们则更惨,当年于阗、疏勒、焉耆、龟兹四镇合计有户两万三千,口十一万余,可是元和三年之后,全龟兹只剩下了两万余人。

  而且城外的屯田和水井都大多被毁,加上天气变寒,年年歉收,龟兹左近产出,连两万人都供应不上,是以没办法,只能让李七郎的祖先带人往渠黎和焉耆等地迁移。

  过了七八年,龟兹等地屯田恢复,迁出去的人有一部分又回到了龟兹,但丁口仍然是个大问题。

  当年于阗、疏勒和伊州、西州陷落的时候,妇孺几乎损失殆尽,导致咱们一直男多女少,本来有两万多口,可过了七八年,反倒只有一万多不到两万人了。”

  “怎么会这样?”马鹞子眨了眨眼睛相当的疑惑,“汉人女子没有了,那胡姬小娘也可以嘛,你们也太不懂变通了!”

  郑通苦笑一声,“马队正有所不知,当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没有汉人女子那就去娶些胡姬也行。

  可那时大唐衰微,回鹘、吐蕃相继称霸安西,咱们这些唐儿已经不吃香,早就不是想要胡姬招招手就行的时代了。

  不说回鹘等部落的胡姬因为言语不通、习性不合,少有愿意嫁到龟兹来的,更常有娶了胡姬的唐家子反倒最后全家成了胡儿。”

  “这……这是何道理?他们怎能如此祖宗都不要了?”马鹞子顿时瞪大的眼睛,他万难理解竟然还有人不当唐儿去当胡虏的。

  “这是文化失格了啊!失去了大唐的威风,在满地都是胡儿的安西,唐儿从天朝之民变成无家弃民了!”

  张昭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当大唐威风不再之后,被上百万胡人包围的两万唐儿,反倒成了受欺负的异类。

  “二郎君说得对!”郑通虽然不知道什么叫文化失格,但当时的情况就像是张昭说的这样。

  “据我阿公说,当时当唐儿真没什么好的,常常受附近胡人大族欺负,娶妻生子也难不说,就连出个远门都有危险,大家只能缩到龟兹附近求活。

  因为出了龟兹遍地都是胡人,经常被掠夺,所以很多人受不了,干脆就找了门路变成了胡人。”

  张昭和身后的一众憾山都甲士都沉默了,张昭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却知道自己没理由去责怪他们什么。

  808年以后,大多数龟兹的安西军后裔,都是在大唐彻底失去联络后时候出生的。

  他们只能从父辈口中知道昔日的荣耀,但终究自己没见过,更因在群胡环伺的环境中出身,除了身上的流淌的血脉以外,大唐朝廷也没有半点恩惠给他们。

  更别说其中本来就有大量的归化粟特人、龟兹人和焉耆人,他们熬不下去了放弃唐儿身份,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时候我们还以郭郡王家为首,眼见这种情况,当家的郭郡王孙子郭公讳骐,就不许大家再娶胡姬,就算娶,家人也要放在龟兹城中。”惠兴和尚杨和也眯着眼睛回忆般的说道。

  “唉!这是昏招啊!这不是逼着娶不到娘子的人离开嘛!”

  张昭摇了摇头,依他看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赶紧团结几个小部落联盟联姻先保住基本盘再说,哪还能这样蛮横一刀切!

  “确如二郎君所料,此条令一出,跑的人反而更多了,最后留在龟兹的人,已经只有八千余!”郑通苦笑一声。

  “本来就是这八千余人咱们也还能过得下去,因为愿意走的都走了,留下来的都是真正唐儿。

  我们兴修水利、兴办学堂、编户齐民、全民皆兵,日子还好过了些,可是,老天爷就是不让我们安慰啊!”

  “是回鹘人乱起来了吗?”张昭长长叹了一口,这时候应该是回鹘汗国崩溃的开始。

  黠戛斯人、葛逻禄人以及拔悉密人等联合起来开始不断挑战回鹘人,回鹘汗国最终在黠戛斯人和大唐的两面打击下崩溃。

  此时的安西余部应该是依附于回鹘人的,回鹘汗国崩溃,他们自然也好过不了。

  “是啊!好不容易过了十几年太平日子,安西又开始乱了,黠戛斯人、葛逻禄人、拔悉密人,以及回鹘人互相攻杀。

  咱们只有几千人,虽然能打仗的丁壮有数千,但不像胡儿们可以四处游牧,败了也有地方跑,咱们只能守着龟兹挨打,人越打越少。

  庚申年(840)回鹘人彻底崩溃后,我们也只能取消了安西军的称号。

  能撑这么多年,其实也是回鹘人一直在支持的缘故,回鹘汗国没了,咱们要是还顶着安西军的名号,一定会被攻打的。

  不过取消安西军名号后,人心更散,咱们硬着头皮又坚持了七八年,然后郭家当家的郭大郎出卖了咱们,龟兹……龟兹就没了!”

  张昭心里升起一阵阵的不舒服,他实在不愿意听到郑通的这番话。

  铁血郡王郭昕公何等英雄!他率孤军为大唐守护西域一辈子,最后安西军的结局竟然被他的子孙出卖!老天为了要这么玩弄这些忠臣义士?

  “这不可能!”阎晋双眼一瞪,他满面通红的轰然起身,“郭郡王何样人?那是顶天立地的大豪杰,他的子孙怎么会出卖安西军?”

  “我们也不愿意相信啊!可事实就是如此!”李七郎长叹一声,接着郑通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当时龟兹城已经要守不住了,大家正在打算囤积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的时候,从西州回来的郭大郎突然带回来了一个消息。

  他说大唐已经复兴了,朝廷还记得我们,派了一个什么天使兼伊西节度使来,郭大郎让大家整顿军马,一起去西州也就是高昌迎接天使。

  当时大家都很兴奋,凑了两千兵马往西州而去,想着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朝廷终于来人了,可是还没走到西州,我们就被胡骑截住袭击。

  两千人去,逃回来的不到一半,郭大郎也不见了踪迹,紧接着连龟兹都被包围,咱们血战一场,暂时打退了上万胡儿,但龟兹实在坚守不下去了。

  那时候喀喇汗人还未改信天方教,疏勒又离于阗近,还有大云寺在,咱们就慢慢迁徙到了疏勒居住。

  后来到了疏勒,大家就觉得蹊跷,怎么那些胡骑那么准确的正好在路上堵住我们?定然是有人透露了消息。

  于是有人开始说郭大郎出卖了我们,几家人为此大吵了几架,还差点动起武来,郭家于是就慢慢与我们疏远,后来听说他们搬回了龟兹一带。”

  张昭回头和张忠、阴鹞子等人对望了一眼,几人的眼中都冒出了仇恨的火光,安西军后裔这次被伏击确实很蹊跷。

  “李七郎,你能否确切说说,郭大郎说有朝廷新任伊西节度使到来是哪一年?某怀疑,或许并不是郭大郎出卖了安西军!”张昭深吸了一口气,阴沉的说道。

  李七郎诧异的看了张昭一眼,想了一下说道:“按我阿公的说法,应该是在我们去安西军称号后的二十七年!”

  “啊!仆固俊!你这个畜牲!”张昭只觉得脑袋好像被天雷轰击了一下似的,极度的愤怒让他全身都开始发烫,他猛地将面前的案几掀翻在地。

  “仆固俊该死!老子要杀光你的子孙!”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为谁孤守二百年

  张昭掀翻案几的动作,把面前的四人吓了一大跳,连道真大师都诧异的瞪大了眼睛。

  “张二郎君,为何如此?仆固俊是何人?难道真不是郭大郎出卖了我们?”

  张昭还未回答,张忠就不断锤着胸口眼泪哗哗的流。

  “仆固俊这个畜生,真乃害人的猪狗!李唐朝廷更无一个好人,当年太保公就不该去长安!”

  张昭的内心也一阵翻腾,他深吸了好几口气之后,才按下心中的怒火。

  “道真大师有所不知,如果我们把你们自去安西军称号那一年,算作元年的话。

  那八年就是我祖太保公在沙州举义的时间。

  十一年初太保公就已经基本控制甘肃伊三州。

  二十年左右,经过我叔祖张淮深公率番汉精兵血战,终于收复了凉州,此时吐蕃式微,大唐终于再一次打通了河西!”

  “二十年你们就打通了河西?那二十三年来的天使真是朝廷天使?”

  郑通等人的脸色异常苍白,四人难以置信的盯着张昭,惠兴和尚杨和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张昭慢慢摇了摇头,他一字一句咬牙切齿的说道:“来的不是天使,而是回鹘人仆固俊。

  此人是我太保公麾下的勇将,他在二十一年打通甘凉之后,受太保公派遣,自领番汉军马六千去收复安西。

  并在二十七年末,收复庭州、西州,此人,就是高昌回鹘的第一代可汗,今乌母主可汗的四世祖。”

  “既是太保公麾下勇将,我安西军也是依附回鹘生存,那他怎么会来袭击我等?为何要如此行事?”

  惠通和尚郑通大光头上的疤痕都扭动了起来,他看着张昭不解的大声喝道。

  “因为……”张昭只觉得嘴里话万难说出口,他心里也憋着一股气。

  安西军和归义军没有半分对不起唐廷,但彼时的唐廷,绝对辜负了这两家西北孤忠,又停顿冷静了十几秒钟之后,张昭才继续开口。

  “因为彼时我归义军控制了河西瓜沙甘凉肃岷鄯西伊等十一州,势极盛,有口八十余万,甲士三万,兼臣服的塞外诸族三十余万,亦可出轻骑数万。

  而大唐则饱受藩镇之苦,他们害怕归义军成为下一个藩镇,畏惧我等甚至远胜魏博镇。

  因为河北之地藩镇远在天边,而归义军则近在陇右,若是有变,铁骑十余日就能直抵长安,有鉴于此,唐廷将我祖太保公召至长安,形同人质。

  而就在此时,仆固俊收复庭州、西州等地,同时得到了附近的回鹘部族效忠,便有了割据之心,唐廷也为分裂归义军,而大力支持此贼。

  那几年,仆固俊从唐廷得到的铁器布匹乃至甲械,是整个归义军的三倍还多,如果某猜得没错的话,郭大郎在西州遇到的天使兼伊西节度使,就是仆固俊!”

  “那他为何要害我等?他自做他的伊西节度使啊!又不是没有胡儿担任过此职。

  我伯祖李讳元忠公就是粟特人啊!我李七郎全族都是粟特人,那又如何?我们这几千苦汉子,碍着他什么地方了?”

  李七郎哭嚎着喊出了声音,“我李家原本是丁口兴旺,乃是安西军大族啊!如果不是那一仗没了上百男丁,何至于今李家仅剩我一人!宁塞郡王元忠公的直系,就是在那一仗中全部阵亡的啊!”

  “仆固俊要害你们,恰恰就是因为你们是唐儿,因为他背叛归义军后,我叔祖张淮深已经在聚兵准备讨伐他,而你们祖先坚守安西上百年,若是知道东边归义军复兴,你们会帮谁?

  定然是帮助我等,彼时仆固俊麾下丁口不过十余万,军马不到两万,要是在西州以西,有我归义军数千同盟,两面夹击之下,他唯有败亡一条路。

  所以他就先诓骗了郭大郎,让满心欢喜的郭大郎把安西军带入了绝地。

  而在此之后,由于在安西本地找不到同盟,我叔祖张淮深引军攻下伊州之后,就没法继续深入。

  此后伊州也在数年后被仆固俊夺回,此贼遂建高昌回鹘汗国,当时若是知道安西军还在,哪有高昌回鹘的今天。”

  “为什么?为什么啊?我等坚守安西二百年,为何最后就迎来了这样的结局?

  我等祖上何其无辜!没覆灭在吐蕃人手中,反而被朝廷支持的回鹘人所灭,二郎君,这就是忠臣义士该有的结局吗?”

  郑通猛扑过来抓住张昭的手涕泪四流,他拼命摇晃着张昭的胳膊。

  “二郎君知道我们这些失国失家之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吗?龟兹就如同一个监狱一样,我们守着它不能离开!

  吐蕃人、葛逻禄人、黠戛斯人等到麦熟就来袭击我等,每年秋收都要死好多人,十代人苦守了两百年,怎么就会是这样的结果?”

  张昭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他抓着郑通的双手把他拉起来,眼中同样热泪盈眶。

  “我知郑兄痛苦,因为我们归义军也是如此。

  唐廷生恐归义军做大,是以不断插手归义军内部的节帅承袭,导致我们每换一任节度使,就要杀的血流成河。

  等到朱温这贼子篡位之后,更是直接挑动甘州回鹘与我对敌。

  五十年间,当初拥众百万,带甲数万的归义军,被坑害到只能龟缩瓜沙苟延残喘。

  我之所以要来寻找你们,一是要为了自保,二是不愿沦于胡尘,三就是想要去一趟长安。

  我要去问问,去问问那宝座上的天子,为何要如此对待我等?我等孤忠二百年,朝堂上的肉食者们,到底心里有没有丝毫愧疚!”

  “对!二郎君说得对!我要回去问一问,我祖太原阎朝公坚守沙州十数年,坚守的子孙凋零沦为蕃奴,到底是为谁在坚守?

  为什么中原皇帝就只顾自相残杀,而将我们弃之如敝履?”阎晋站了出来大声喝道。

  “对!咱们要回去问问,问问咱们这二百年的坚守到底是为了什么?”阴鹞子也接口说道。

  “二郎君,你是个大豪杰,我们听你的,这二百年的坚守,朝廷总要给我们个答案。

  我们跟你走,我们去长安,去问问中原的朝廷,我们是在为了什么,坚守了这二百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