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69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沙州曹与我家,俱是瑟底痕城怀德王之西曹出身,二郎君与我,还真是亲戚!”

  粟特曹国分为东曹、西曹和中曹,瑟底痕城是西曹之都,在今天撒马尔罕西北的伊什特汗,怀德王则是天宝三年被唐玄宗册封的西曹王。

  这么看来,这李七郎的祖先跟曹议金家族融合粟特曹,都是西曹出身,还真有可能是亲族。

  一看自己多了一个如此强大的亲戚,抱上了一个如此粗壮的大腿,兴奋的李七郎反手握住张昭的胳膊。

  “二郎君,当年龟兹陷落,安西大都护府各官后人,甚至郭郡王的后人,都曾隐姓埋名到疏勒大云寺躲避,甚至落发为僧。

  其后为了让后人有实力等待天兵东来,由大云寺僧统官挑头,建了一个忠贞库。

  忠贞库由郭、李、杨、鲁、白五家后人和大云寺主持共管,库中有手中有大云寺上百年积攒和安西大都护、龟兹王白家的珍宝甲械。

  其实我们这些年一直在等,等一个有资格启用这些宝藏的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宝藏哪有人口重要

  这听着有些玄幻啊!

  张昭从李七郎激动的颠三倒四的叙述中,知道了一个大秘密。

  那就是当年龟兹被吐蕃攻陷,大唐在安西的势力全部瓦解后,四镇后人以及疏勒大云寺的汉僧统官,一起将没有被吐蕃人抢走的财宝、甲械等秘密藏匿了起来。

  四镇后人和僧统官传下的衣钵弟子手中,各有藏图的一部分。

  这份宝藏是为了日后中原大唐再入西域所准备的,因为他们都坚信,大唐一定会再回来的,就算大唐没有了,但中原的新朝,也一定会派兵收复西域。

  不过由于李七郎不是四镇上层官员的后人,也跟疏勒的汉僧统官扯不上关系,所以他只知道有这么一份宝藏,并不是知道宝藏在哪?

  实际上据李七郎说,有份保管宝藏图的李家族老,也不知道这份宝藏中有什么。

  因为自从四镇后人和大云寺僧统官将宝藏埋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上百年下来,人人都知道有个宝藏,但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何物?有多少?

  “三年前,我们当中出了一个叛徒,鲁二郎为了权势信了大食人的天方教,他还把四镇宝库的秘密,告诉了布格拉汗萨克图。

  这个贼胡为了得到宝藏,于是暗中授意河中和大食来的神战者烧毁了大云寺,还抓了道真师傅和惠兴师兄等数十僧众。”

  说道这个鲁二郎的时候,李七郎一脸的咬牙切齿。

  “所以非是仆不把四镇后人的消息告诉二郎君,而是大云寺被毁之后,分散各地的四镇后人为了自保,都逐渐断了联系,仆现在能知道的四镇后人,也就是疏勒城中这十几人了!”

  李七郎一脸没帮到张昭忙的神情,张昭却已经非常激动了。

  宝藏有没有?有多少?他其实不是特别在乎!

  因为对于张昭来说,所谓四镇忠贞库宝藏再多,能多的过疏勒城中布格拉汗萨克图的汗庭宝藏?攻下疏勒城要多少财宝没有?

  对于他来说,最为宝贵的,恰恰是人口,是那些还记得大唐的唐儿丁口。

  按照李七郎的说法,光是他们李家和已经联系不上的郭、杨、鲁等家族,十年前就有男丁数千,虽然具体有多少口没有统计过,但至少全部人口,不会少于两到三万。

  要知道,目前在归义军,不算汉化的粟特人和吐谷浑人,瓜沙唐儿大族全部丁口,也不过就是不到十万人。

  安西这两三万人,对于苦于核心族群不足的归义军乃至整个河西,都是极为重要的。

  钱财算什么!没有人一切都是白搭!

  ……

  刘再升蹲在张昭身边,张昭看他的样子,好像恨不得自己冲上去挖掘似的。

  这已经疏勒城外被大水冲过的第九天了,今天水势刚退,地上还是一片泥泞,李圣天就已经开始忍不住督促大军攻城了。

  就在此刻,蹲在远离城北的张昭和刘再升,都能听得见一阵阵的厮杀声。

  作为李圣天的心腹侍卫,刘再升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刘家虽然是汉人,但却早已不是大唐的汉人了。

  因为刘再升的五世祖,是参加过于阗复国之战的元老。

  他们刘家的祖先,早在于阗被吐蕃攻占的时候,就已经断了传承。

  家族在吐蕃统治时期被打为了奴隶,也只记得祖先是唐儿,是个姓刘的官人,但具体叫什么?是大唐哪里人?早已不记得了。

  他们家能摆脱奴隶身份,能有今日的富贵,完全是来自于阗,来自尉迟家,是跟着尉迟家复国于阗得来的。

  这也是李圣天相当放心让他来跟张昭搭伙的原因,张昭也在了解了一下刘再升家族的来历后,很明智的取消了招揽的心思。

  打个比方,张昭现在要找的,是跟他有一样心思,愿意回去重建故国的华侨。

  而刘再升家族,则是后世那种已经完全融入当地,连中文都快不会说的华人,他们不会跟张昭走,张昭也不会傻到去招揽他们。

  “郡公!前面挖不动了,这城一定是有来自中原的大师改建过的,城墙下埋着巨大的石块,根本挖不过去!”

  史崇敏被人扶到了张昭面前,人都没站稳,直接就惨哼了一声开始哭诉。

  这些天,分金都的人总算见识到张昭的阎王手段了,七百多人分成十班,没日没夜的开挖,谁要不尽心,苦头能吃到饱。

  在这种高压下,他们终于小心翼翼挖到了城墙不远处,可是却被一段巨石给卡住了。

  刘再升一听史崇敏的哭嚎,顿时就炸了毛!

  他猛地站起身来刚想发火,可一看张昭还没说话呢,喷涌到了嘴边的脏话,又被硬生生的给憋了回去。

  “二郎君,某去看过了,史队正没说假话,确实有巨石挡住了去路,不但甲字洞有,乙字洞的也是!”

  武原儿走了过来,这些跟着张昭从沙州来的人,还是习惯叫他二郎君。

  张昭深深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了一点,一定要想到办法,因为时间所剩不多,再挖洞也肯定来不及了,城中的氾顺和李七郎的师兄惠通等人也没有消息,搞不好也是挖到这些巨石了。

  “巨石有多厚能看得出来吗?石块是一整块,还是很多块?距离城墙大概有多少丈?”

  张昭想了一下问道,要是石块并不厚的话,干脆把所有火药都塞进去引爆,反正这里离城墙也不远了,只要能爆开一条小口也行,只是需要拿人命堆了。

  武原儿稍微回忆了一下才开口回答,“巨石有多厚看不出来,仆刚牵着麻绳量过,离城墙应该还有两丈五尺(八米左右)。

  巨石像是打磨过的条石不是一整块,而是很多块互相架在一起形成的,不过中间空隙太小,我们的人钻不过去,除非是孩童。”

  这是哪来的变态干的?张昭脑袋都大了一圈,不过从手法来看,还说不准真是当年大唐兴盛时期帮助修建的。

  因为这种用条石打地基,防止敌军挖掘地道的方法,正是中原的特征。

  “武二郎,你确定孩童能钻的过去?”一直在旁边听的李七郎突然问道。

  武原儿点了点头,“确定,某让最瘦的分金都矿工试过,他都能钻进去一截,如果是孩童的话,必然可以。”

  “如此就好!二郎君,请让仆去后营挑几个人来!”李七郎兴奋地对张昭拱手说道。

  所谓后营,就是张昭救下来的那些疏勒城炮灰老幼呆的地方。

  他们都是疏勒城居民,如今兵荒马乱也无处去,看着张昭好像是个好人,是以很多人都呆在他的后营没有离开。

  在张昭这,他们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重要的是安全有保障。

  “你是说,从后营去挑一些孩童来钻进去放置火雷?”张昭一想也对啊!他麾下全是成人,但后营的炮灰中,孩童不少。

  不过随即,张昭又有些担忧的摇了摇头,在一百米的地道里,一个孩童要钻进极小的石头缝隙中,然后把十数斤一包的火药放好,缺氧缺光加上恐惧和害怕,几岁的孩童能合格的完成任务?

  李七郎看出了张昭顾虑,他自信的一笑,“二郎君以为能在这最后关头还找到门道出城的,会是什么好人吗?

  不过都是些跟仆一般有些倒霉的城狐社鼠而已,他们蒙二郎君救命大恩,正好令其以死相报!”

第一百二十六章 黄羊花布和黑狗

  黄羊、黑狗、花布,这不是什么动物和货物,而是三个孩童的名字。

  黄羊顶着一头黄褐色的头发,赫然是那天战场上被吓傻的小男孩,张昭射杀那个大胡子神战者后,黄羊麻利的跳进壕沟中保住了命。

  花布则是一个纤瘦的小女孩,正是那天跟在背后中箭老头身后狂奔,边哭边喊阿爹的回鹘小娘。

  身材倒还是挺高挑的,看起来小模样也蛮可爱,只是瘦的有些厉害,跟一捆稻草似的,风大一点就能吹走的那种。

  黑狗比他们两还要矮小,但是却很壮,脸上带着几分不应该属于他这年纪的狡黠,一头黑发黑眼珠。

  跟其余两个明显带着回鹘人相貌特征不同,黑狗是这三个孩童中,看起来最像是汉人的孩童。

  “黄羊儿,你爹娘呢?怎么就你一人?”

  张昭看着这个黄发小孩童,突然想起了葛咄山寨中的那个黄羊儿,身手不在白从信之下,不过却不愿意跟张昭来安西,而是选择去甘州投靠了他的同族。

  “死了!黑头巾们要用咱家的地建庙,阿爹嫌他们给的坡地不好不想搬家,结果晚上被人冲进来打死了!”

  所谓的黑头巾,很明显就是那些从大食和波斯来的神战者了,只有他们才喜欢包着黑头巾。

  黄羊儿说的非常平静,仿佛他描述的不是自己父母被杀,而是别人家的惨剧一样。

  “二郎君,你别看他小,胆子可大呢,前年悄悄溜进仆的食铺里,躲在库房一个烂米缸中,白天一整天不动,晚上才出来偷吃。

  而且每样只吃一点,十几天了仆都没发现,最后不是惠通师兄碰巧半夜起来如厕给撞见了,都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抓住他。”

  李七郎笑呵呵的对张昭说道,眼睛里没有鄙视,反而有几分欣赏。

  有点意思!张昭也点了点头,烂米缸中一蹲就是一天,偷东西吃还知道每样偷一点不引起别人注意,不错!年纪小小就有头脑,韧性也好。

  “这次某要让你去干什么,你是知道的吧?能干好吗?要什么赏赐现在就可以说了!”

  使唤人嘛,肯定是要给好处的,张昭从来没有白使唤人的习惯,哪怕就是小孩子也一样!这是他的规矩。

  “知道!伯克老爷要让黄羊儿帮着去弄塌黑头巾的城墙,黄羊儿能干好,黄羊儿不要赏赐,就想给伯克老爷当武士,当黑头巾那样的武士!”

  说到当黑头巾那样的武士的时候,黄羊儿稚嫩的脸上突然显现出了几分狠辣。

  “好!”张昭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这个时代流行一样非常特殊的收纳部署的法子,认义兄弟和义子!

  李克用有十三太保,赵大也有义社十兄弟,甚至后来的朱洪武也搞过这套,大名鼎鼎的沐英就是朱洪武的义子之一。

  而且西边也是一样,几百年后奥斯曼苏丹的耶尼切里军,就是其中典范。

  那这么多著名人物都干,肯定还是有好处的,现成的例子,为什么自己不学一学呢?至于后遗症,现在哪管得了几十年后的事情。

  “要想当某的武士,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当上的!某的武士是要那种穿三层重甲还能百步穿杨,一个能打一百个黑头巾武士的好汉。”

  穿三层重甲,这在别人眼中代表着是悍勇的武士,但在黄羊儿眼中却代表着另一重身份,那就是不但能吃饱饭,还能顿顿有烤羊肉吃的贵人,武士,绝对是这个时代吃的最好的人群。

  “黄羊儿可以学!请伯克贵人收下我!”黄羊儿咚的一声,一个头磕到了地上。

  “念在你一片诚心,要是你这次任务完成的好!某就收下你,不但收你做武士,还要把你带在身边做某的亲随!”

  “黄羊儿给伯克老爷磕头了!”大喜之下的黄羊儿,再次重重的磕到了地上,脑门迅速就青肿了起来。

  周围人也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他一个乞儿,能跟着张昭做亲随,绝对是一步登天了!

  “那你要什么赏赐?总不会也想跟着某身边做武士吧?”

  张昭笑着看向了花布,三人中她的年纪是最大的,已经有十三岁了,不过因为身材瘦弱,看起来跟十岁没什么区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