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609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但她最擅长的,还是舞姿,号称天下无出其右者,纤腰丰臀,能如先汉赵飞燕一般做掌上舞。

  孟昶喝了不少汉州(四川广汉)进贡的鹅黄酒,已经熏熏然如在天上,又见李艳娘舞姿脱俗,顿时飘然欲仙,只以为自己在天宫之中,竟然歌唱以合。

  身边的花蕊夫人费氏见孟昶如此高兴也有心争宠,她等着孟昶与李艳娘歌舞完毕,立刻上前对孟昶说道。

  “前日听圣人言,肴馔都是陈旧之物,端将上来,便生厌恶,不能下箸。妾回去之后就苦思冥想,得新菜肴二,请圣人品尝。”

  孟昶大喜,费氏不但生的花容月貌,更是冰雪聪明,她苦心专研出来的菜品,定然不寻常。

  果然,花蕊夫人立刻献上了两道美味佳肴。

  其一为绯羊首,用净白羊头,以红姜煮之,紧紧卷起,用石头镇压,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

  孟昶夹起一片吃下,只觉得全无羊肉的膻骚,反而有种清新淡雅的回味,加上浓浓的红姜与淡淡美酒香,越吃越是觉得回味无穷。

  其二为月一盘,用薯药切片,莲粉拌匀,加用五味,清香扑鼻,味酥而脆,又洁白如银,望之如月,清甜可解酒肉之腻。

  孟昶吃的大为高兴,拍着阁楼的栏杆大声喊道:“李昭容献舞,赏十万钱。

  贵妃献佳肴,更是用心,也赏十万钱,并上等锦缎两千匹。”

  话音刚落,花蕊夫人和李艳娘还未来得及谢恩,周围的嫔妃们都一拥而上,莺莺燕燕围着孟昶酥酥麻麻的奉承,乐的孟昶找不到边际,飘飘然间就赏出去了两万匹锦缎。

  而这些锦缎若是顺着商路卖出去,至少也能换回甲胄三百套或者河西战马上百匹了。

  同一时间,张鉊也在华阴县大宴关中文武,喝道高兴处,众人也在唱和蹈舞。

  不过他们唱的,可不是孟昶喜欢的冰肌玉骨清无汗。

  众人先唱薛逢所做,归义军乃至河西陇右汉儿最喜欢的凉州词。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唱到高兴处,众人鼓噪着让张鉊起个音,张鉊喝的脸颊发红,就在席间以箸击碗,高唱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这诗,作于藩镇割据之时,壮志难酬之日。

  但现在自张鉊这个开国雄主口中唱出来,自然有不一样的意味。

  文臣武将们大为兴奋,跟着一遍一遍的高唱着,罗玉儿甚至跳到中间,对着张鉊一阵蹈舞拜贺后大声喊道。

  “圣人,臣也想上凌烟阁,此次伐蜀,一定要让臣为先锋啊!”

  嗯,这个世界上,如同阴正奇阴鹞子和刘再升一样,张鉊说让他们镇守一地搞后勤,就乖乖去搞后勤的军将还是少数。

  罗玉儿自从击破耶律德光后就再也没捞着仗打,已经急不可耐了。

  他一出来请战,大小军将们都涌了上来,恨不得现在就去把孟昶抓到张鉊面前来,战意如虹!

第六百五十九章 亲军、禁军-上升的通道

  关中,京兆长安府,乾县,昭陵村。

  一面白边红底的大旗还在随风飘扬,韩百胜就站在不远处,静静的看了半晌,随后露出了痴汉般的笑容。

  这是官府专门派人下来均田时打着的旗帜,就是在这面旗帜下,韩百胜分得了靠着堰沟的八十亩好田,以及一百二十亩旱田。

  想到了这个,他就觉得晕乎乎的,走路都比平日有劲了。

  圣人在关中田税才收二十税一,光是那八十亩好田的产出,他们全家缴完了税都吃不完,那一百二十亩坡地,则是全部都能积存下来。

  更让韩百胜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还有关中终于摆脱了前些年水旱蝗三灾不断袭击的局面。

  前年和去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大丰收年,人人都说,张圣人是神佛下凡没假了。

  韩百胜越想越是开心,正准备到自家的田地上去看看,却看见他在昭陵渡巡检司当差的小弟韩决胜,正撒丫子的狂奔。

  韩百胜刚想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见韩决胜拿着一面小铜锣,哐当哐当的敲了起来。

  “巡检郎君有令,圣人车架明日将到京兆府,各巡检牙丁,枪棒、弓箭社健儿都要集合起来清查山贼水匪,武学学员立刻披坚执锐到县衙集合。”

  韩百胜听完一蹦三尺高,他跟在自家弟弟身后,也狂吼了起来,一时间圣人明日驾临京兆府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

  没过多时,一匹骑着青骢马的急递铺兵举着一面银白底绣金色雄狮的大旗,也到了昭陵村村口。

  铺兵先是将原本的银边红旗收好,再将这面银白底金狮旗插好,随后从背上取下号角,呜呜呜的吹了起来。

  韩百胜听得身上一麻,这是召集昭陵村禁军和卫所军的号角声。

  韩百胜依稀记得,昭陵村好像是有一些虎威、昌国、护国等镇的禁军和长安三卫的卫所军在。

  果然,没过多久,除了大量背着猎弓,挎着横刀,手持长枪的弓箭社、枪棒社健儿赶到。

  那些穿着皮甲,手持更加精良武器,甚至还有几个身穿铁扎甲或者棉甲的禁军好汉也到了。

  关中的禁军户和卫所军户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这里更接近河西和陇右的模式,赐田多,赋税低,禁军除了宿卫番上的时候,不一定都在城市中。

  卫所军则是采取大聚居小杂居的模式,所以除了卫所军的聚居地,某些关键位置或者田土特别肥沃的村庄中,也往往有卫所军户存在。

  众人非常自然的按地位高低排好了队,穿棉甲或者铁扎甲的禁军在最前面,大马金刀的坐在凳子上,铺兵也对他们是客客气气的。

  有点皮甲的卫所军和经过巡检司选拔可以入武学的枪棒、弓箭高手在中间。

  后面依次是正在值守的巡检司牙丁,以及要参与巡检司操练的枪棒社、弓箭社健儿,最后面的,则是大量十二到十五岁的半大小子。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那就是家里养得起马,骑术也不错的健儿。

  他们大多有个义从骁骑的身份,哪怕没选上禁军和卫所军,地位也比一般人高。

  而且这个地位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有实实在在好处的。

  首先分田的时候,田亩的好坏都是从上到下均的,官府出租的犍牛,也是禁军家庭先用。

  收春秋两税的时候,禁军健儿可以协助差役征收,自然也能从中占点小便宜。

  哪家哪户出了什么问题,有了什么争端,禁军健儿可以和乡里耆老一起参与调解。

  甚至吃席的时候,与官人们一起坐在上首的,也得是起码有个禁军身份。

  至于乡里间两个村、两个姓之间的矛盾,那就更简单了,哪个村、哪个姓氏出的禁军等健儿多,往往就是有理的。

  韩百胜家能分到靠堰沟的八十亩好田,就是因为他的长子。

  刚刚十七岁的韩虎子骑得烈马,能在马背上左右开弓,有义从骁骑的身份,已经入了县武学,明年就要去参加京兆府的武举。

  若是能通过武举的话,就会得到一个骐骥都头的头衔。

  那就不得了了,退可以到卫所军中任副百户,县衙做武侯都头,进可以继续考,以后可以进入亲卫甚至憾山都。

  这是一套非常严格,上升通道看得见,而且很不容易作假的制度。

  至少现在很难作假,武人的事,那都是要手上见真章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眼见所有人都到齐后,铺兵立刻拿出盖有关中行省防御使大印、长安府兵马督监大印的文书。

  宣布凡是关中虎威、昌国、镇国三镇禁军,长安三卫的卫所军立刻到京兆府报道。

  韩家小弟也在后面宣布,经枢密院、关中行省防御使衙门批准,京兆府兵马督监衙门行文。

  乾县昭陵渡巡检司接到了征调团结弓手八十人,长枪义从三十人,义从骁骑十人的命令。

  其中昭陵村要出二十个团结弓手,十个长枪义从和三骑义从骁骑。

  人群顿时欢声雷动,特别是有团结弓手和长枪义从身份的汉子们,立刻就在村中耆老的铜哨指挥下,迅速排好了队伍。

  铺兵指挥着大呼小叫的半大小子们开始摆上各种测试力气用的石锁、量身高用的木杆,测量考教耐力的跑道长度。

  昭陵村大约有能上战场的丁壮二百余人,现在在场的,还只有不到百人,其余居住在距离村口较远的还在赶来。

  等他们到齐后,考核就会开始,两百多人只招三十三人,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而就是这样做近似民夫一般的辅兵工作,都是香饽饽。

  因为这相当于是打开了一条自民间到官家的上升通道,要是立了军功,被破格选入禁军乃至亲军中,甚至得到了武阶官的官位,那就是一步登天了。

  就算得不到大的军功,但立下一些小功,得到圣人的赏赐,那也是一笔横财。

  至于战败这个问题,根本没人去考虑,现在天下大势这么明显,不管是去打谁,众人都觉得不可能战败。

  而且这些健儿们更清楚今时今日安稳的日子是怎么来的,就如同巡检郎君说的一样,他们自己不出力,等到大周保不住了,他们现在有的这些,还能保得住?

  村口,随着考教的开始,欢呼声随即炸雷般的响起,通过的喜气洋洋,被黜落的则垂头丧气。

  韩百胜没有去参与挑选,因为他的年纪有些大了,那几十斤的石锁,他根本举不起来,就别去丢人了。

  回到家中,韩百胜就见到老妻正在抹着眼泪为长子收拾行装。

  韩百胜也明白,别说昭陵村要征召三骑义从骁骑,就算只征召一骑,那征召也只能是他的长子韩虎子。

  “在外打仗,不要老想着拼命,先得保住性命,你要是……”

  “说这些作甚?都想着保命,仗还怎么打?你忘了你当年,是怎么在邠州贼兵逃命的了?

  没有圣人,没有大周,咱全家都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了。”

  韩百胜吹胡子瞪眼睛的给老妻一顿训斥,随后看着儿子说道。

  “大郎你别听你娘的,到了战场上,要奋勇杀敌,某估摸着这次应该是去打蜀国,危险性不大。”

  韩百胜虽然没有正式成为禁军,但当年也是关中义从的一员,还参加过出潼关去打契丹人的洛阳大战。

  只不过他没有上过战场,只是做了些民夫的工作,仗一打完就因为年龄太大,而被劝退回了家。

  但韩百胜一直以此为骄傲,在村里甚至县里遇到人了,都要摆一摆他老兵的谱,张口闭口就是他韩百胜也是从龙出过潼关的。

  韩虎子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已经长得相当强壮了,更绝的是,他身材虽然有些矮,但是浑身疙瘩肉,双手更是猿长,这样的身材,简直就是天生的弓骑兵。

  韩虎子看着唠唠叨叨的耶娘咧嘴一笑,“哥哥放心,某要是听了阿娘的,那在军中还怎么混世面?不得被同袍笑死。关中的小米养不出孬种!”

  “对!大兄,你要是拿出平日里打某的那份狠劲,一百个蜀军也让你打杀了。”

  弟弟韩猛子看了看兄长身上的皮甲和拴马石边的黄马,眼睛里满是羡慕。

  他当然希望兄长奋勇杀敌,因为有了战功,很可能就会被赐下甲胄和好马,那么现在兄长的皮甲和黄马就是他的了,他也能被选为义从骁骑,从此前途一片宽阔。

  韩虎子一听就知道弟弟是在惦记他的甲和马,抬手就要打。

  韩猛子被打的多了,反应更快,韩虎子的手还没扬起来,他就兔子般飚出了一丈多远。

  韩百胜狠狠瞪了两兄弟一眼,一伸手拉住了就要去追韩虎子,然后脸色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你三姨夫一家年前去了蜀国,你可知道?”

  韩虎子点了点头,“知道,据说是寅生大哥的阿婆派人来找他们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