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608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威楚府就是后世云南楚雄,已经要算是大理国的腹地,张鉊想了想问道:“是曹元同在负责还是曹元孝?”

  曹元同和曹元孝都是沙州曹家的人,是曹延禧的堂叔,还隔得不怎么远。

  曹延禧撩起了耳边的鬓角,笑嘻嘻的轻声回答道:“是十五叔元孝在负责。”

  曹延禧是在回答张鉊的话,眼神却看向了李若柳,意思很明显,她希望李若柳稍微服个软,若是能来说两句好话,曹延禧立刻就会同意帮忙。

  李若柳当然更不含糊,别的事她肯定会硬抗,但是涉及到儿子,她什么面子都能抛下,当下李若柳就要出言恳求。

  曹延禧当即身体一动,抢在李若柳恳求之前说话了。

  “九姐,过两天让准儿到淑德宫来一趟,到时候吾当亲自为他引见。”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好像之前的芥蒂,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样。

  张鉊却转过头,在花蝴蝶般穿梭的美人中,准确的抓住了大符绵软的小手,还轻轻捏了捏。

  “晚上吾去你那里。”张圣人眨了眨眼睛,低声说道。

  大符涨红了脸,水汪汪的看着张鉊。

第六百五十八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

  上元节一过,东京开封府终于从狂欢的气氛中,消停了下来,各行各业也开始回归正轨。

  远远看见有打着银边三辰旗的皇室车队经过,东京城的百姓就围了过去,吉祥话就跟不要钱的一样,叮叮哐哐的奉承了上去。

  他们有理由这么拥护皇室,因为圣周虽然才鼎立不过两年时间,但圣天子革除弊政、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均田免苛捐杂税、打击武人飞扬跋扈。

  这一连串的政策下去,饱受磨难的中原人民,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大家再也不用担心什么时候突然发生兵乱,然后天南海北的武夫把东京当成狩猎场。

  也不用担心契丹这样的塞外强族会突然打进来,因为他们早就被皇帝击败了。

  当然更不用担心随时可能失去了活计全家饿死,也不用担心被哪个武夫一言不合就当街砍死。

  加上这两年风调雨顺,正应了新朝顺天应人的气象,所以天下人越来越心向周朝。

  只不过围上去的东京百姓还不知道,乘舆里坐着的,正是刚刚向张鉊汇报完毕的莎车长公主和神都营建使曹延明夫妇。

  而这对夫妇,可是不怎么受东京百姓待见的。

  因为神都洛阳一旦营建完毕,就立刻会取代东京开封府的首都作用。

  张鉊也确实有这个想法,首先是东京开封府和神都洛阳实在隔得太近了,功能上有非常多的重叠之处。

  再一个就是东京开封府的皇宫,很难撑起一个大朝皇室的气象。

  别说北宋的皇城在东京都没什么问题云云,赵大可是想迁都来着,赵二则是被东京的地价给栓住了。

  就当年北宋东京的那个畸形繁荣程度,要是北宋迁都,房价定然会一泻千里,到时候那就是全东京城一起破产了,赵宋王朝根本承担不起。

  但张鉊没有这个顾虑,他完全可以乘着东京开封府还没完全膨大起来之前就迁都,甚至张鉊已经在准备废除东京这个称号,将其降为开封府了。

  以后,这座充满了经济活力的城市,只承担首都京畿之地的经济重任就可以了。

  洛阳则可以充分发挥政治、军事上的优势成为政治中心,再用洛阳盆地周围养起几万户的亲军和禁军,这样安全保障也会大大增加。

  ……

  绍明三年,公元948年,正月十八,张鉊率满朝文武参加了伊洛水-阳渠运河的竣工仪式。

  历史上这条运河由于洛阳的地位快速下降,以及洛阳盆地和关中的残破而无人打理,等到了北宋初年,就已经淤塞的极为严重。

  宋真宗时期曾打算修缮,但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全汴京子的反对。

  当时在开封的权贵、豪商等在开封城有大量的好处,他们害怕修缮了阳渠后,洛阳会削弱全天下供养开封的局面,因此极力反对。

  加上那时洛阳周围确实很不富裕,关中也不再是帝都,不需要中原和东南的钱粮去支援关中,所以最终没有修成。

  自此以后,阳渠彻底就就被荒废,河道逐渐被农田侵占,洛阳遂彻底衰落了下去。

  但这个时空,张鉊几乎是不计成本的修缮了伊洛水-阳渠。

  因为他还需要将大量的物资运往关中,保持关中到凉州这一线繁华,以此保证安定西北的国策,能得到推行。

  主持完伊洛水-阳渠的竣工仪式,当第一条自山东行省博州府的粮船,到达洛阳城外白波渡口后,张鉊并没有返回东京开封府,而是就驻跸在了洛阳城外的金山宫。

  第二日,张鉊再次率文武百官和勋臣贵戚在盛大的仪式中,正式进入了洛阳城。

  在张鉊左手边的,是身穿大朝亲王服的李圣天。右边是身穿国公朝服的曹元忠。

  一群人和张鉊一起,载歌载舞到达了刚建好的紫微宫朱雀门外。

  张鉊颁下诏书,正式宣布将朝廷迁回洛阳。

  起自河西时,张鉊以及他所建立的这个河西政治团体,一直就有两个目标,那就是兴复大朝,还于旧都。

  现在还于旧都这个小目标,总算是实现了,国家的都城,回到了神都洛阳!

  不过张鉊并未现在发布降东京为开封府的诏令,还是不宜一次性搞得这么激进。

  实际上目前朝廷都只是内宫系统先搬迁了过来,中书、门下、尚书、枢密院等都还没有搬迁,张鉊准备用五个月的时间,来陆续完成。

  正月二十二,张鉊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带着舅父李圣天前往紫微宫拜别李圣天的长姐,张鉊的嫡母慈佑太后。

  慈佑太后照终于还是挺了过来,身体恢复了不少,她也知道李圣天回到于阗的事情,是完全不可能更改的,也就没有再闹小脾气。

  这让张鉊心里轻松了不少,慈佑太后对于他来说,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真的要闹脾气不让李圣天回于阗的话,他也还真的很难办。

  而李圣天为了安抚长姐,答应回到于阗之后,就将自己的长孙送到中原来,以藉慰长姐的思念之情。

  短暂的团聚之后,李圣天就要离开,而这次离开,也不是他一个人离开。

  张鉊首先会将李圣天和曹元忻夫妇直接送到沙州去,随后在那里将曹议金的棺椁起出,完成他当年立下的扶棺归乡誓言。

  同时,这次跟着李圣天夫妇一起去西域的,还有来自关中、中原、河东、河北、湖北以及孟蜀的商人。

  张鉊以小循环盘活了丝绸之路,但是对于目前来说,这条商路的规模还是太小了,并且利润点不够。

  既不能满足中原对于白糖、橄榄油、象牙、珍珠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域外对于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的要求。

  在这个海上丝绸之路还没开始发威的时间段,张鉊决定让河西商会组织几批规模庞大的商队西进。

  一是让专业的商人来发现华点,为丝绸之路的继续延续,做出专业的调整。

  二是刺激中国人出(玉门)关的心态,顺便利用跑出去的商队,搜集河中、天竺、波斯等地的情况。

  ……

  初春,关中的天气还远没有到回暖的时候,各地还有厚厚的积雪。

  过了潼关继续往西,就见周围山头有些光秃秃的,土质看着,也不是很肥沃。

  驰道两旁,村落一个一个的仿佛摆在路边的一样,静谧中带有几分悠然。

  呜呜的号角声不断吹响,打着银白色和金色旗帜的车队在喧闹中通过。

  过了华阴县以后,就可以沿着漕渠继续往西,道路也更加宽阔平坦。

  渭南府尹和华州长史以及华阴县的县令,早就在路边等候了。

  此时还不兴跪拜礼,大小官员们就在路边等候,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票穿着武官服的武官。

  此时负责镇守关中的武将被分为了四块。

  关中以西由雄武镇总兵、天水府府尹兼兵马督监折逋嘉施负责镇守。

  关中以北是赵延进的父亲,庆宁邠泾四州兵马督监赵晖统兵镇守。

  关中的核心地带则是由关中行省防御使,长安府兵马督监罗玉儿负责。

  华州以西到潼关,则是由潼关镇守使,渭南府兵马督监武行德负责。

  张鉊的乘舆刚刚出现,前来迎接人群就沸腾了,众人公推罗玉儿为首,喜气洋洋的前来迎接。

  罗玉儿出身元从派,去年年底又刚刚迎娶了张鉊的十三大姨子曹延瑛,跟张鉊成了连襟,双方关系更加亲密了。

  因此张鉊看见罗玉儿穿着朝服,龙行虎步的前来参见,也脚下生风的直接从车架上跳了下去。

  “圣人,关中文官武将和名宿耆老在华阴县准备好了行宫,请圣人与金国大王今夜就在华阴县驻跸。”

  张鉊哈哈大笑着拍了拍罗玉儿的肩膀,可别以为他名叫玉儿,那就是个赵子龙那样的帅哥。

  恰恰相反,罗玉儿长得跟头狗熊差不多,昔年在安西的时候,张鉊一度调笑他是蛮熊张昭忠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来着。

  “好!今晚就在华阴县住下,将咱们老兄弟们都叫过我,晚上好好喝一顿酒。”

  关中作为张鉊仅次于河西陇右的基地,留在关中的元从派和东归派以及出身凉兰六谷部的大小官员可不少。

  他们是张鉊的基本盘,每到一地,自然要和他们好好联络联络感情。

  ……

  蜀中,成都府。

  张鉊都已经到了关中,开始要准备攻蜀了,而蜀中还是一片的祥和欢乐。

  经过孟知祥、孟昶父子二十年的治理,成都府附近的成都平原,是全天下最早恢复大唐时期局面的地区之一。

  此时的成都府有十二月市,即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根据不同的时节,主推不同的特色节市(商品交易会),以此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就比如正月的灯市,张鉊抠搜的在东京开封府和神都洛阳放了五天的灯,就因为觉得太奢侈而停止了。

  但是在成都,灯市从元日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正月二十八,要整整举行一个月。

  作为天子的孟昶,也要出皇宫与百姓同乐,其于大慈寺设晚宴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备焉。

  说来也有些巧合,如今成都府繁华热闹的灯市街,位置大约与后世的春熙路太古里基本重合,而且都是服妖们最喜欢去的场所。

  嗯!这件事情上,我大蓉城绝对是有传承的。

  此时,已经到了灯市的最后两天,爱热闹的成都百姓还没有玩够,是以就在马上要结束的时候,他们玩起来更加的疯狂。

  俄尔,欢呼声从皇宫的方向传来,原来是蜀天子见百姓们意犹未尽,于是干脆解除了宵禁,且今晚天子也要专门到寺门楼外放灯。

  孟昶登临皇宫中的高楼上,与一众后妃饮酒同乐。

  席间舞妓出身的昭容李艳娘求孟昶奏以金钲鼓乐,她则以新编舞蹈献上。

  李艳娘此女,舞妓出身,却能得到孟昶的青睐与花蕊夫人贵妃费氏同列,自然有不同寻常的本事。

  传说朝天髻这种发型,就是李艳娘发明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