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584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因为现在时间线已经乱了,谁知道后边还会不会出现这些名篇?

  所以卢琰压根就不用搜肠刮肚的想,立刻就想起来非常应景的诗。

  “我圣天子召契丹国母至承德府,命其送归石晋之主并被掳走将官、百姓之后,面斥群胡还有一奇作!”

  “请!”孙光宪又在地上把手一拱。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卢琰吟诵到这里,孙光宪大失所望,因为这听起来,就很是平平无奇啊!比刚才这首,简直有云泥之别。

  卢琰嘿嘿一笑,这七绝诗前三句听起来无甚可取之处,但是加上了这最后一句,立刻就能让逼格飞上九天。

  他大笑三声后,看着孙光宪,缓慢吟出了最后一句,“哪个虫儿敢做声?”

  孙光宪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他机械性的跟着复述了一遍。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啊呀!”孙光宪突然大喊一声,噔噔蹬蹬的连退四步,他满头大汗的看着卢琰,口中颤抖的说道。

  “真豪迈!好霸道,这就是千古帝王之霸气吗?岂非始皇帝复生?”

  孙家老仆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不解的看着孙光宪,生怕他是出了什么问题。

  而孙光宪看也没看老仆,直接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稳定了下心神后叹息道。

  “只读此七言诗前三句,颇觉平平无奇,直到加上最后一句,刹那间,如入山林闻虎啸,又似东海听龙吟,其强横霸气如风霜如刀剑扑面而来。

  人言,诗以言志,以诗文可观其人。

  绍明天子真是天纵英主,果然非是朱全忠、李亚子之流。

  文炳且下来,你我兄弟寻一僻静之处,某还要细细请教绍明天子其人。”

  好吧!若是把这位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归入他并不想被列入的帝王之列的话。

  那么五千年以来,他绝对是帝王中唯一可以成为大诗人的存在。

  所以我张圣人在抄袭诗句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就想起了他的诗句。

  而此刻,孙光宪就被这首诗,给狠狠的击碎了心理防线。

第六百三十九章 能守,但只能守一点点

  阴正奇已经来到襄阳府十五天了,十五天中,山南行省汇集超过三万大军。

  其中有原本就驻守在襄阳府的有禁军威武、彰武、定远三镇九千人,加上刚从牙兵身份转为卫所军的威胜卫一千人,合计一万人。

  从徐州赶来的马昭远(马鹞子),也带来了亲军右神威卫三千人,禁军雄武、灵武两镇六千人,以及徐州府卫所军武宁卫一千人,也是合计一万人。

  阴正奇自己则带来了右龙骧卫亲军三千人。

  在得到马希萼纵兵洗劫潭州城的消息后,张昭又派了山猪儿罗善德,率亲军左神威卫三千人护送马希广到达了襄阳府。

  这样一来,张周光是在襄阳府囤积的精锐亲军和禁军就高达两万四千人。

  加上卫所军两千人,以及综合需要命各亲军、禁军挑选的子弟辅兵六千人,阴鹞子手下已经合计有能够随时作战的战兵三万二千人。

  论数量和精锐程度,虽然比不上张昭亲自出征攻打刘知远和耶律阮时,出动的四万大军。

  但是对于南平这种只有水陆军一万多人,马楚这种发把长枪就算是士兵,也只有四万军队的小小割据政权来说,说是灭国大军,也不为过。

  而阴正奇也早有攻灭南平的心思,大军在襄阳府合练了十五天,练的可不是野战。

  因为这没什么好练的,张周的亲军和禁军中,超过三成的骨干,都是当初凉州那一批人,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所以阴鹞子练的,其实是高家死守江陵,然后蜀国大军顺水而下,南唐军队逆水而上救援江陵的极端情况。

  他之所以没有立刻挥师南下,只不过是张昭不允许而已。

  而且张昭连续让马昭远和罗善德来告诉他,决不能让江陵城毁于战火,以及重中之重的要保住荆王府的藏书楼,就更让阴正奇不敢冒险。

  不过很快,就在阴正奇扳着手指算日子的时候,卢琰从江陵城传来了消息。

  信使只说了很简单的一句话,中书知制诰卢琰,请征南大将军阴正奇立刻率大军逼近江陵城。

  张昭现在已经把大将军和前后左右四将军的称号恢复了,不过不是常规军职,而只是单单用在这种场合的,给几个将军名号,更方便统一指挥,顺便代替五代那些难听的排阵使之类的官衔。

  而让阴正奇率大军直接南下,就是孙光宪给卢琰出的主意。

  那日卢琰连续两首诗词震撼孙光宪后,两人又详细谈论了半天,这时候卢琰才把张昭为何不让大军直接攻打江陵的原因,说给了孙光宪听。

  这可是刚好搔到了孙光宪这个爱书成狂人的心头最痒处,又听到张昭称赞他收藏绝本、孤本功劳绝大后,孙光宪立刻就决定投靠了。

  作为一个高季兴时期就是南平重臣的高家心腹,孙光宪很明确的知道南平高家的弱点在哪里?

  那就是因为南平是天下诸国中最没有自保能力的,所以南平高家,实际上就一直在抵抗还是纳土奉献中左右摇摆。

  他们抵抗肯定是打不过,搞不好会身死国灭。纳土奉献又觉得不甘心。

  所以对付高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极限施压,当恐怖的命运已经来临,需要作出决断的时候,孙光宪才方便去劝说高家投降。

  作为南平两朝重臣,孙光宪很认同卢琰所说的,南平高家唯一的出路,就是纳土奉献以换取绍明天子的恩赏,成为新朝的贵人,抵抗则必定全无生路。

  ……

  九月二十,得到卢琰传递信息的阴正奇立刻点起三万大军,征召民夫四万人,共七万人开始从襄阳府南下,同时阴正奇命令左将军马昭远统兵八千为先锋。

  从襄阳府到江陵,也就是荆州,从来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顺着汉水而下,到了荆州西北的郢州贾堑镇后,再走陆路往江陵。

  之所以这么选,是因为从襄阳走汉水而下,实在是太方便了。

  而贾堑镇这里,汉水突然开始变得又宽又浅,非丰水期完全可以横渡,昔年王仙芝攻打荆南的时候,就是自贾堑镇横渡。

  此时的湖北大地上,最重要的城市有三座,分别就是襄阳、江陵(荆州)、鄂州(武昌)。

  呃!实际上后世也差不多。

  整个湖北的精华,也就在以鄂州(武昌)和江陵为代表的江汉平原上,这里物产丰富,水运发达,人口稠密。

  哪怕是只占据了一小块江汉平原的南平,仅江陵这一地就有四十万百姓,可谓是富庶到让张昭都口水滴答的程度了。

  而守护江汉平原这鱼米之乡宝地的,则是北面的襄阳府。

  襄阳面朝南阳盆地,背靠江汉平原,左侧是以巫山、武当山为主要的鄂西山地,右侧是大洪山,同时又卡住了汉水的关键。

  襄阳退可屏障富饶的江汉平原,进可以控扼南阳盆地,使从中原南下的北方政权无法在南阳盆地轻易获得补给,必须费尽力气从中原之地,运送大量粮草辎重。

  历来要守江陵,就必须要有襄阳府,不然的话,就算囤积重兵在江陵勉强守住,也会面临富庶的江汉平原,被彻底打烂的局面。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没有襄阳,江陵始终是守不住的,迟早被攻陷。

  这没有襄阳的江陵,就如同千日防贼,只要一个不留神,就全盘皆输。

  所以历史上,襄阳就是南北争夺的关键所在,关二爷没有襄阳,为了它最后连命都搭上了。

  南宋守襄阳,把如日中天的蒙古人都磨得没了脾气。

  而此时的南平,他们就没有襄阳,反而对于他们来说,襄阳府就像是一头用屁股对着他们脑袋的大象,威胁又大又恶心人。

  全有南阳盆地的中原朝廷,可以随时调兵南下打江陵。

  更痛苦的是,郢州也不在南平手里,中原大军顺汉水而下之后,可以从容在郢州的贾堑镇汇聚,然后把江陵城围起来打。

  契丹入中原的时候,高从诲几千里送重礼向刘知远表忠心,就是为了拿下郢州。

  这样至少能避免中原王朝轻轻松松就可以对江陵来一招猴子偷桃。

  可惜的是,刘知远倒是答应了,但入主中原的是张昭。

  于是高从诲急了他亲率八千人去打郢州,结果出了一个大丑。

  张周郢州刺史尹实,只率了郢州州县兵三千余人,就把高从诲的荆南军先锋给打的大败,进而引起了全军崩盘。

  出了大丑的高从诲无奈,只能继续执行父亲武信王高季兴时期的策略,开始加固襄阳以南一百里左右的宜城。

  宜城与襄阳一样,同样卡在汉水上,左依鄂西群山,东靠大洪山。

  只不过宜城虽然地理位置关键,但是不能控扼南阳盆地,同时也并不能完全卡死鄂西群山和大洪山之间的这条通路,两边都有小路可通行,算不得什么关键之地。

  只是对于没有襄阳和郢州的南平来说,宜城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阴正奇率领的三万大军和四万民夫很快就从襄阳出发,浩浩荡荡舟船二百余艘,船帆如林,旌旗蔽空。

  南平在宜城的驻守了大约四千人的荆门军,并设置了荆门军水陆兵马使和宜城镇遏使两个武将在此守护。

  只是他们虽然知道朝廷在襄阳囤积了大军,好像是准备去送马楚之主马希广回潭州,但他们还是没想到阴正奇会直接率大军南下来攻打宜城。

  宜城中荆门军水陆兵马使刚得到消息,张周水军前锋使杜论赤心就到了。

  杜论赤心准备了数十条火船,直接顺汉水而下,很快就将宜城外围的第一道水城门给引燃了。

  本来作为南平军事重地的宜城段汉水,按规矩是要水中埋设木桩,布置铁索,以及最少也要有三座水寨遮护的。

  但实际情况却是自后唐明宗即位之初,也就是公元926年,中原朝廷曾经派兵进攻过南平以来,二十年间,中原朝廷根本就没再对南平动过手。

  而南平国小而富裕,产出的粮食、布匹以及大量手工业品需要销售到中原。

  同时南平又很需要中原的盐、糖、牲畜以及通过丝绸之路来的香料、宝石等货物。

  所以在这二十年中,作为南平北边重镇的宜城,实际上是中原和南平贸易的大型边境商业城市。

  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在此聚集,带来了天价的财货,荆门军从上面的水陆兵马使到下面的士卒,都在贸易中得到大好处。

  哪还会在水中埋设木桩,搞铁锁横江这种影响贸易的防御措施。

  于是张周的火船,很顺利就冲到了宜城的第一道水门。

  南平水军毫无准备,等前一道水门都被烧毁大半后,他们才赶紧出发,想去坚守第二道水门。

  而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张圣人义子憾山都水军都虞侯赵延进与将虞侯何继筠一起,两人各带小船数艘,猛冲而至。

  特别是赵延进带长短硬弓三张,立在船头左右开弓,敌军应弦而倒着十余人。

  前来关闭水门的南平荆门军水军士卒,被赵延进神乎其技的射术吓得魂飞魄散。

  何继筠则赤裸着上身,手持大棓在江面纵越如飞,他怒吼一声,跳上一艘荆门军的小船,船上十余兵卒竟然被他一人打的纷纷落水。

  麾下士兵见状,士气如虹,跟着何继筠勇猛冲锋。

  他们连夺荆门军三条快船后,荆门军士兵恐惧之下竟然一哄而散,周军水军趁机控制了第二道水门。

  而此时,宜城中的锦衣亲卫安插的探子立刻鼓动城中南北商贾开始鼓噪。

  许多收了锦衣亲卫好处的兵卒,表面是在镇压,但实际上是在纵容,城中很快就乱了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