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491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当然也有四百投矛手对付不了,这时候还会下马上百骠骑兵,他们穿着轻甲,手持神臂弓,匆忙之间涌过来的南唐军哪抵挡的住。

  壕沟那就更加不成问题了,因为南唐没那么多的人力来到处挖壕沟。

  他们也不能到处都挖,毕竟自己人还要出动,大营内也还要运送粮草辎重呢,到处都挖,那是把自己也给坑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壕沟挖的太窄,这边镐乃至整个南唐军对付骑兵的经验都不足。

  他们挖的这些壕沟,身穿几十斤扎甲的甲士肯定是跳不过去,一般的战马也肯定跳不过去。

  但是河西天马,这些折耳马和汗血马的后代,养在天选之地删丹军马场,按张昭要求用后世办法严格选种,严格交配制度选出来的天马。

  哪怕背着一百七八十斤的重量,照样能在急速冲锋的情况下跳跃起来。

  慕容信长的雪里烟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好大儿一提缰绳,雪里烟尘兴奋的嘶鸣一声,如云中天马一般飞身跃起,轻松越过壕沟,重重砸进了南唐军阵之中。

  随后慕容信长手里马槊左抽右打,立刻就杀出了一个缺口。

  紧接着,更多的战马越过壕沟飞驰而起,南唐军都吓傻了。

  一个建康军都虞侯惨叫一声,扔掉手里的刀盾,转身就跑,一边跑还一边把身上多余的东西全部扔掉。

  慕容信长追着这些溃兵,径直往大营追过去。

  极有经验的左羽林卫将士们,默契的不断用角弓弩和鬼怪般的吼叫制造混乱。

  南唐军的惨叫仿佛会传染一般,他们每经过一处营帐,就能把相当数量的友军也带崩溃。

  与此同时,顿珠带着的四百投矛手,在将拒马搬开之后,立刻就变成了纵火犯。

  本身就临近夏日,营帐、军寨基本都是木质,加上突然来了一股东南风,火借风势吹得更猛了。

  处处烟火起,仿佛周国铁骑已经从各个方面出来了一样。

  ……

  边菩萨拼尽全力,终于在大营门口集合了数千人。

  人虽然不多,不过大营门口拒马壕沟一应俱全,加上周围路障不少,看起来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但是他马上就想错了,因为他要面对的,不是周国铁骑的冲击,而是铺天盖地从四面八方溃退下来的溃兵。

  这些惊恐的溃兵,不约而同的往他们心里最保险的地方,中军大营跑,为了进营,什么路障、拒马,都被他们给搬开了。

  边镐无奈,只能命令士兵向这些溃兵射箭。

  溃兵们本来是想要到中军大营求得保护,结果迎接他们的是自己人的箭矢,顿时就倒下了一大片。

  这些南唐兵卒哭嚎着、咒骂着,好多还认识这样放箭的兵卒,他们虽然退开了,但是哭嚎的咒骂,深深印在了这些放箭兵卒的心间,一时间人心浮动。

  边镐正要说几句话稳住军心,可是就在他们兵卒心神震荡,又刚刚射完几波箭雨的时候,突然从人群中冒出了大量的周国弓箭手。

  原来他们早就混在了人群中,三五十人一堆,这会见南唐士兵心神不宁,章小彪突然怒吼一声,众兵卒一起拿出神臂弓,朝南唐军覆盖而去。

  神臂弓这玩意,上弦快,威力比弓箭大得多,关键准头还好,密集覆盖下,南唐军立刻就死伤惨重。

  特别是刚刚用长枪驱赶了溃兵的长枪手,他们没有任何防护,立刻就倒下了一大片。

  不等边镐命令,军官们慌忙就让长枪手后撤,刀盾手上前掩护。

  可又在南唐军前后换行的关头,马蹄声震天响起,慕容信长、高怀德,率着最精锐的六百骑杀到了。

  此刻,长枪手刚缩回去,刀盾手上前来,没了明晃晃的长矛森林,战马一点也不怕,立刻就撞了进去。

  前排的刀盾手,实在太惨了,盾牌遮掩住了他们的视线,好多等到被战马撞飞之后,才明白敌方甲骑已经了冲了进来。

  作为南唐最精锐的步军之一,神卫军和建康军进行了最后的抵抗,后排弓弩手,射出了一波箭雨。

  这要是弩箭还好点,总算有不错的杀伤力,但是数量更多的弓箭就抱歉了。

  慕容信长白盔白甲、白马银枪,连中十余箭,但是全部挂在了布面铁甲外,行动一点也没受损。

  一个奸猾的弩手,眼见弓箭不能破甲,就要拿出弩来射。

  不料慕容信长早就看到了他,好大儿疆场冲锋在最前面,一直没受大的重伤,靠的就是这份战场直觉。

  关键时刻,慕容信长舌绽春雷狂吼一声,手中的长槊应声而出。

  弩手正要举弩,结果在二三十步外,就被长槊流星般赶到,直接钉死在了地上。

  随后好大儿拿出了马侧的两把熟铜锏,策马猛冲,硬是挤进了弓弩手之中,双锏舞动的都出残影了,只打的血肉横飞。

  许多南唐弓弩手弓弩都还在手里,压根没法还手,顿时不是被打破了脑袋红的白的横飞,就是被打断了手脚。

  慕容信长单骑在南唐军中独走,如入无人之境,周围的南唐军被这杀神一样,纷纷开始奔逃,哪还有人敢反抗。

  与此同时,更多的周国铁骑冲破了肉搏兵阵,突入到了弓弩手之中。

  南唐军完全承受不住这个压力,顿时山崩,几千人惊恐惨叫着,几个呼吸间就放弃了抵抗。

  不过,他们远比不上边镐跑得快,边菩萨一看白盔白甲的慕容白袍冲进了弓弩手中,立刻就知道完蛋了,那是一刻也不停留,立刻就带着几个亲信跑回了大营。

  此时李景达正在焦急的等待消息,一见边镐跑了回来,还没张开嘴问,边镐立刻让侍卫架起李景达,飞快往南,往江边跑去。

  但愿李金全的镇国军还没走,不然那乐子就大了。

  可是,他们没跑多远,竟然撞上了在往大营跑,还灰头土脸的李金全。

  李金全看着李景达和边镐满身尘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李景达和边镐两人看着身上全是血迹,好像才死里逃生的李金全,更是目瞪口呆。

  “悔不听太尉之言,那慕容白袍确实骁勇无双,根本抵挡不住!”

  李景达懵懵的,他还以为李金全是杀回来接应他呢。

  李金全满嘴的苦涩,他砸吧了两下嘴,哭笑不得的说道。

  “大王听了某的也没啥用,仪征城的赵匡胤杀了出来,镇海军抵挡不住已经溃散,现在就剩某身边这三两百人了。”

  李景达一听,眼泪都快下来了,“镇海军骁锐,还有六千之众,倍于仪征城的周骑啊!”

  李金全摇了摇大头嚷道:“那有何用,某麾下儿郎正在吃飨食,甲没披,兵器也不在手中,周人铁骑转瞬就到,根本无法抵抗。”

  李景达绝望的大哭几声,现在他终于感觉到了死亡的恐惧。

  这位南唐大王抓着李金全的手,怀着最后的希望问道:“太尉还有何良策?”

  他怕李金全误解意思,还立刻就说的更直白了,“总要保住这有用之身啊!”

  李金全立刻就懂了,他往西南边一指,“彼处有一山丘,我等护送大王且去,有这几百人足可以隔绝败兵,周将若来,定有某家熟识之人,当可保得性命!”

  果然不愧是代北老油子出身的五代牙兵,胜仗打得多,败仗也吃的不少,怎么在战场上保命,那是门清。

  现在他们最怕的,反而不是慕容信长,因为慕容信长来了,肯定会选择生擒他们。

  现在怕的就是小兵小卒,这些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被他们涌上来一顿捅杀,然后劫了衣袍金银,砍了脑袋去领赏,那就冤枉死了。

  说干就干,李全金和边镐两人,带着三四百人,护住李景达,就往山丘去也。

  此时刻,南唐两万主力,四万州县兵和乡兵以及三四万民夫所在的仪征城外大营,已经是一片火海。

  人马践踏,跳河而死的,远比周国铁骑杀伤的多,全军已然崩溃。

第五百六十八章 难道还要过江

  近十万人被突袭打崩溃,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场面之混乱,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特别是南唐军还是扎营在江边的,这导致大量的士兵都下意识的往江里跑去。

  大部分的南唐士兵此时,根本就搞不清楚周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也没时间去想周军会不会抓俘虏等事情。

  他们只会在周围惊恐同袍的嚎哭中,不断互相传染恐惧,然后让这份恐惧快速叠加到顶峰。

  士兵们很快就失去了理智,不少人径直往江中跳去,停在江边的大部分舟船,都因为不断有人涌过来而倾覆。

  还有些在沿着长江岸边疯跑,哪怕身后没有周军追赶,他们也惊恐到了极点,没命的奔逃。

  当然也有跑不动的,很多人在极度的紧张和惊吓中,很快就将体能用尽,瘫软在泥地上到处都是。

  也有闭着眼睛跪在地上认命的,还有因为惊恐而大口呕吐,以至于抽搐不能行走的。

  慕容信长对这种情况还是很有经验,实际上整个周国骑兵都很有经验,因为他们没少打这样的击溃战,如果加个以少胜多,那就更熟悉了。

  所以没等慕容信长吩咐,上万骑兵直接就按照战前布置的任务,分散开来了。

  他们不停的在战场上进行穿插,碰到手里还有武器或者身上还有甲胄的,直接就去围攻。

  乱跑乱撞的则不管,但仍然不停的恐吓他们,以图让这些溃兵更加惊惶,自己就将自己的体力耗尽。

  当然,李金全和边镐两人护着李景达到达了山包,不出意外的引起了所有周国骑兵的兴趣。

  而且除了周国骑兵之外,大量希望活命或者跟着人群行动的南唐溃兵们,也开始在这山包处汇集。

  渐渐的,南唐溃兵在这里最少有五六千人。

  不断有骑兵小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一波波的发起进攻,如同剥洋葱一样,将外围的南唐士兵越杀越少。

  等到猬集在此的南唐士兵不足两千人的时候,终于有军官发现了这里情况,高怀德得到汇报,赶紧率五十骑亲卫赶了过来。

  生擒南吴伪燕王,可是此次战斗最大的功劳,而这个山包上,是最有可能藏着大鱼的。

  李金全的后背都被虚汗给浸透了,浑身都黏糊糊的,今年已经快五十岁的他眯着眼睛,在山丘上使劲的辨认着。

  李节帅望眼欲穿,希望能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

  可惜的是,张昭这次出动的骑兵,是以河西来的亲军六卫和禁军七镇为主。

  李金全的熟人左右神武军,以及河北各镇牙兵,来的并不多。

  不过好在上天保佑,李大节帅的老眼都快找瞎了,他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高怀德的父亲高行周,当年曾侍奉后唐明宗李嗣源,并与末帝李从珂一起掌管李嗣源的牙兵为左右牙将。

  而当时李金全则是李嗣源的贴身护卫,因此李金全与高行周极为熟悉。

  加上高行周是妫州,也就是河北怀来人,怀来在后世属于张家口,位在燕山以北,高家的亲朋故旧和党羽,也是以燕山以北的豪杰为主。

  李金全则是吐谷浑人,阴山都督府的吐谷浑人,也大多在妫州这一代或游牧或定居,所以李金全与高行周实际上是老乡。

  有了这层关系,两家关系极为亲近,李金全南奔南唐后,他的四子,以及弟弟和侄子都是高行周庇护的。

  于是当李金全看到高怀德的时候,立刻就兴奋起来了,他回头看向身边的侍卫和边镐等人带着南唐禁军。

  “喊!都快喊!就喊高大郎,你叔父在此,速来相救。”

  于是,腥风阵阵的战场上,河东口音夹杂着江淮口音的呼喊声响起,猛然间,高大郎!高大郎的叫声在各处都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