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283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张昭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问,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奉天公主十几岁嫁到张家,张昭父亲张承奉过世后,守了二十年的寡,说起来孙子都不小了,但也就是四十几岁。

  奉天公主一直想回于阗去,那就让她回去,就当是对她失去的二十年青春的补偿。

  ……

  一碗上好的白粥,配上几个香甜的白面蒸饼,就是张大王的早餐了,可还没吃完,一个奶香奶香的丑娃娃就被抱了进来。

  张昭接过来亲自抱了会,小郡主的眼睛都还不太睁得开,皮肤红红的,像个皱巴巴的小老头,但张昭越看越是可爱。

  “耶耶,能我抱一抱吗?”已经满了七岁的李准有些跃跃欲试的。

  这小子的大名叫张贤存,他母亲李若柳给他起的李准,已经成了昵称。

  张昭小心翼翼的把孩子交给李准,几个丫鬟如临大敌,生怕李准把孩子给摔了,不过这小子倒是很稳,还颇为得意的一抬头。

  “阿娘早就锻炼过我了,因为她肚子里的弟弟出来,也要我抱,我还要带着弟弟去仲州城的河边钓鱼呢!”

  张昭有些头疼的摸了摸脑袋,他这后宫,就没几个省油的灯。

  这小姨妈李若柳就是个奇葩,非得让张昭把仲云国改称仲州,然后任命李准为仲州刺史。

  一年之中也还非要带着李准去这个只有几千人的小城和总共只有两三万人的小州住几个月,现在不是因为有了身孕,早就跑了。

  和李准说了会话,然后张昭就把这个嘴巴张开就不会闭上的小子赶走了,什么都要问,还什么都好奇,谁知道他哪那么多问题?

  “大人,母亲做了几件郡主的小衣服,让我拿来给郡主试一试!”

  李准才被赶跑,一个穿着俗气嫩绿色袄裙,但是却一点也显俗气的少女,带着两个侍女走了过来。

  少女看着十四五岁,已然亭亭玉立,长得颇有颜色了。

  虽然叫张昭大人,但实际上并不是张昭的女儿,也不是派她来的曹氏曹延绵的女儿。

  这个少女,是萨克图的女儿,当年在疏勒城一起被张昭俘获,六年时间过去,当初那个被吓坏的小女孩也已经成年了。

  有个很尴尬的问题,虽然这个小女孩跟张昭没有血缘关系,但一直是叫他大人的,张昭也一直拿她当半个女儿看。

  但曹氏曹延绵可能是因为怀孕了,想要争宠,最近却一直在暗示,暗示张昭可以把这个小女孩给收了。

  呃!这真是太腐败了!

  吸溜……!

  不行!不行!这种事还是不能做,张大王脑袋甩的跟拨浪鼓一般,做人还是要有点底线,别太禽兽了。

  站在张昭面前的少女有些懵,不知道张大王拿着两件幼儿衣服不停摇头是干什么?这衣服做的挺好的啊?

  “大人,事情有眉目了!”正好在此时,慕容信长走了过来,张昭随手就把衣服放下,带着慕容信长走了出去。

  “裴远的家眷被天子安排在东京开封府的望春门外居住,我在东京时经常去游玩,确实有几处府邸有侍卫看守,原本还以为哪家太尉的牙兵,原来裴远的家眷也在。”

  慕容信长是被张昭安排打听裴远家眷信息的,灵州光靠张希崇是不行的,必须要加上裴远这重保障。

  而要让裴远彻底放心,他被石敬瑭形同人质扣押的家眷,就是最重要的了。

  “可有解决办法?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张昭低声问道。

  慕容信长点了点头,“有!杨光远最近权势滔天,受封东平王,平卢节度使。

  其子承祚尚长安公主,在东京时与我相熟,若以钱财贿之,定能使其私放裴刺史家眷出城。”

  “好!你去寻烈成,把情况说一下,让他亲自去东京,一定要把玉英的家眷接到河西,三千贯以下,可以由他自行做主。”

  张烈成这一两年来,可能是粟特人的基因开始起作用了,对于以行商打探消息等做的特别好,张昭干脆把他从军队里面调去搞情报了。

  不过,慕容信长没找到张烈成,反倒是张烈成带着一个行商打扮的人,来找张昭了。

  “仆,成德军安节帅假子叩见大王,节帅有书信予殿下!”

  张昭看了张烈成一眼,张烈成点头表示人没有问题,随后张昭心里一跳。

  成德军节度使是安重荣,此君就是豪言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那位,好像他就是今年造反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 猪队友,不可靠

  安重荣果然是准备造反了,张昭合上书信长叹了一口气。

  安重荣在信中说,他已经与吐谷浑大首领白承福约定好了。

  代北的吐谷浑人和黄党项、突厥、沙陀等人都会支持他。

  会出两万精骑,加上安重荣的自己的成德军两万人,从定州直扑邺都。

  同时安重荣还联络了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安从进此人一直是石敬瑭的心腹大患。

  自石敬瑭上台起就准备造反,在襄州也就是襄阳准备了很多年,到时候安重荣起兵,安从进也会起兵,一南一北夹击。

  在安重荣的设想中,他们两人都是代北武勋出身,也都是身经百战的骁将。

  石敬瑭本来就得位不正,只要他们一起兵,其余人都会观望,而石敬瑭手中不过六七万人,根本挡不住南北夹击。

  更何况他还分别写了信给张昭和杨光远。

  此时杨光远在山东为青州为平卢节度使,跋扈异常,甚至找相师给自己看相,看看他有没有天子之相,准备造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要是这安重荣和安从进一北一南起兵的同时,河西张昭率军入关中,杨光远自青州起兵直扑东京。

  南北夹击的同时,还来个东西并进,石敬瑭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死定了。

  事成之后,安重荣占据河北,杨光远占据东京开封以东,安从进占据洛阳腹地,关中则是张昭的,四家就把中原给分了。

  计划的真不错,饼也画的还行,但是张昭却长长叹了一口气。

  计划不错,但还是得要人去执行啊!这安重荣和安从进,实际上都是莽撞武夫,历史上执行起来搞得稀里糊涂。

  比如安重荣的强大后援,代北吐谷浑大首领白承福,此人是代北,具体来说是山陕交界处的吐谷浑人首领。

  此时的吐谷浑人在此地势力很大,零零散散有几十万之众。

  白承福此人贪财好利,被安重荣的许诺打动,加上游牧在代北以外的吐谷浑和突厥部落,被契丹人欺压,耶律德光对他们课以重税。

  所以代北的非契丹部落,很希望安重荣这种坚决反对契丹的节帅来庇护他们。

  但正因为贪财好利,本意也只是希望摆脱契丹人的欺压,所以白承福并不是真愿意跟石敬瑭开战的。

  而且能影响白承福的,不只有安重荣,驻地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也能影响白承福。

  历史上,安重荣以为白承福一定会起兵跟随,但结果却被刘知远给釜底抽薪了。

  原来就在白承福准备起兵的五天前,刘知远派心腹郭威携金银布帛,去往代北劝慰白承福。

  这安重荣什么水平?郭威什么水平?十个安重荣绑一块都算不过郭威,于是白承福当即决定鸽了,转头就投靠了刘知远。

  此后白承福的这支吐谷浑人一直跟刘知远混,到了北汉时期,都是刘家的心腹支柱,安重荣的最大倚仗,直接就没了。

  南边的安从进更是拉胯的要命,自襄州起兵,几万人浩浩荡荡,结果连威胜军节度使的几千人都打不过。

  最后被石敬瑭命令高行周汇合荆南王高从诲和楚王马希范,合兵围攻而死。

  至于杨光远,那就更他妈搞笑了,这家伙准备骑起兵,但是却被人几句话就给说的心气全无。

  原来杨光远是个瘌痢头,他老婆是个腿脚有点问题,时人嘲讽曰:“岂有秃头天子、跛脚皇后耶?”

  一句话,深深击中了杨光远内心最深处的自卑,起兵就此作罢!

  回忆完这些活宝造反的事迹,张昭久久无语。

  安重荣虽然深恨石敬瑭卖国求荣,有拿回被契丹侵夺的燕云决心。

  但他本质上就是个军头,对政治方面一窍不通,造反这么要照顾各方势力的复杂活动,他根本玩不转。

  安从进更是眼高手低,准备六七年,闹出的动静还不如临时起意的张从宾。

  杨光远更是难以成事。

  张昭唯一从安重荣造反的事迹中,看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天子的大义,是真有用!

  哪怕在五代,那怕是石敬瑭这样的儿皇帝,仍然能让天下大多数人支持他,没有选择与安重荣一起造反,高从诲和马希范这样的国主,也能听从调动。

  张昭现在身负归国大义,要是有搞头也不妨一试,但安重荣这种闹着玩的程度,那他就不参与了。

  不过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先搞定定难军李家。

  “你即刻起身,速去东京,一是将裴远家眷接到凉州,再就是密切关注刘知远此人的动向,若是石敬瑭将刘知远放回了太原,立刻八百里飞马来报!”

  张昭想了一会,先开始吩咐张烈成,安重荣造反最大的受益者,恰恰就是刘知远,原本被石敬瑭猜忌的他,借势回到了太原。

  但张昭来了之后,很多情况都有所改变,石敬瑭的实力,实际上是有增强的,万一他不放刘知远回太原,那说不定也有搞头。

  所以,张昭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再次召见安重荣的假子,表达了对于石敬瑭父事契丹的不满,虽然没说一定起兵,但赞成的意思很明显了。

  不过转头,张昭就另派密使前往原州,告知原州刺史刘再升,让他加大渗透庆州党项的力度,挑起归义军与定难军李家的矛盾。

  如果石敬瑭不放刘知远去太原,白承福跟着安重荣起兵,时间线已经被改变。

  那张昭干脆就派军东进秦州和原州,一旦石敬瑭在邺都战败,马上就进兵控制关中。

  如果石敬瑭放刘知远去太原,安重荣等迅速被平定,他就与定难军李家开打,等石敬瑭搞定安重荣,那他也差不多搞定了李彝殷。

  ……

  东京开封府,石敬瑭却不像张昭想的那样,一心想要解决安重荣。

  实际上,石敬瑭对于安重荣上奏所说,还是有些心动的。

  虽然安重荣骂他父事契丹,此晋万世之耻也,但这份上书并未说要造反,安重荣一直表达的,是要替石敬瑭对抗契丹。

  此时正好被割让的朔州节度副使赵崇起兵驱逐契丹兵马,加上耶律德光一直轻慢石敬瑭,甚至让他把安重荣交给契丹人,这让石敬瑭感觉格外窝火。

  儿皇帝,也不是没有脾气的,在石敬瑭的认知中,他父事契丹不过是在学越王勾践,并不是真的甘心当儿皇帝。

  所以石敬瑭虽然担心安重荣想以抗契丹之名,割据河北,但内心深处还是想试一试。

  哪怕失败了,让安重荣打击下契丹人的嚣张气焰,那也是不错的。

  不过就在此时,远在兖州的桑维翰,连夜上的密疏也到了。

  桑维翰在今年年初,被外放为兖州泰宁军节度使。

  这别人外放,那是好事,可以占据一方当土霸王,但桑维翰不行。

  他一个文人,根本搞不定当地的牙兵,说是节度使,跟被软禁差不多。

  造成桑维翰被外放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他和杨光远矛盾太大,石敬瑭害怕得罪杨光远,所以选择了外放桑维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