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131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听了儿子的话,阿杜拉尔缓缓摇了摇头,他何尝不知道光是靠耗,就能耗走菊儿汗,但时间并不站在了他这一边。

  哈米德王子是他的恩主,也是他的后台,如果王子殿下出了什么意外,作为王储派的地方大员,只死他阿杜拉尔一个人,可能都要算巴勒阿米等人发善心,更大可能是全家一起死光光。

  所以他没有选择,必须要冒险北上,以求击退菊儿汗的大军,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哈米德王子在布哈拉的地位。

  “你亲自率一支骑兵绕道去渴塞城告知我军的动向,让玉素普做好出城夹击的准备!”阿杜拉尔轻声说道,阿尔普特则摇了摇头。

  “父亲,玉素普不会轻易出城的,他一定等着我们两败俱伤!”

  “你也说他是不会轻易出城,总不是肯定不会出城,这个老狐狸确实是在等我们两败俱伤,所以他肯定会出来捡便宜的。

  我不要他出多大的力气,只要他能在我军站了上风的时候,肯出来捡便宜就够了!”

  说着阿杜拉尔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连带着渴塞城一起拿下,也不是找玉素普算账,而是要击退菊儿汗。

  只要菊儿汗退走了,就算是玉素普独大,那都没关系。

  因为我们完成了哈米德王子的任务,帮助王子殿下渡过了难关,哈米德王子在,我们家族才能保住富贵。

  记住,为将者,开战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可贪求,也不可妄求。”

  三水湾,距离渴塞城大约有四十里左右,此处位于药杀水边,左面就是汹涌的河水。

  右面则是无边无际的大平原,平原中夹杂着一些小丘陵,平原尽头便是白从信和李若泰藏身的山林。

  张昭没有摆出叠阵,因为那是在以步克骑的特殊情况下才会用的。

  现在他虽然主力是重步军,但也并不缺骑兵,对面萨曼波斯军也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没必要摆出一个叠阵。

  张昭带着自己的两百亲卫占据了一个山包,奉天营和保大营分列在山包两侧。

  更外面的左侧是于阗阿摩支军,右侧是刘再升的于阗宫卫,骑兵则基本都被散出去了。

  波斯军从他们驻扎地点北上的这两天中,双方的游奕军和斥候进行了极为残酷的狗斗和绞杀。

  为了掩护大军前进,波斯骑兵尽力维持着大约十五里左右的活动范围,死伤了超过两百人。

  远处传来了阵阵喧闹,打着上百面各色旗帜的波斯军,身着黑衣缓缓开入了战场,而张昭军也早已做好的准备,甚至还多休息了半天。

  那种一头扎进包围圈被围歼的战争,其实很少出现在大兵团的作战中。

  因为大家都有足够的斥候打探情报,几万人的大军出动,也不是那么容易隐藏的。

  更何况如果没有足够的探马回报消息,大军是不会贸然行军的。

  张昭也没有冒险直接一头撞过去趁着波斯军立足未稳的发起猛攻,这其实是个险招,对于双方来都是如此。

  进攻方如此大开大合,要是打不穿敌人,自己就会非常的危险。

  因为冷兵器的大兵团作战,是非常依赖阵型完整度的,一窝蜂的乱冲乱打,绝对比不过结阵而斗。

  所以对张昭来说,最有利的其实是打一场堂堂之阵。

  因为他截获了渴塞城玉素普的情报,早就知道波斯军不得不北上决战,也早就做好了安排,就没必要冒险出奇。

  ‘咚!咚!咚!’双方阵营中都响起了激昂的鼓声。

  在双方甲士开始披甲,阵型开始集结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道开胃菜,那就是斗将!

  所谓斗将,就是双方军中勇士,在没有结阵完成的时候,一种展示己方实力,炫耀武力,提高士气的一种战法。

  冷兵器时期,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士气,斗将则是最能打击敌方士气的方法。

  因为双方派出的,都是自己阵中最凶悍的勇士,这样的勇士被杀,对士气的打击是极为严重的。

  至于你不出去跟别人斗将,那就更加难受了,别人挑衅乱骂,你连个出头的人都选不出来,哪还打个屁,士气下降的更为严重。

  虽然不至于会引起大军士气崩溃,也不会在太大的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但打击也不小。

  特别是对双方的非精锐部队来说,这是最直接判断对方能不能打的方式。

  所以,斗将其实贯穿了整个中国冷兵器的历史,特别是宋末元初之前。

  除非是那种十几万人的大兵团决战,或者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的战役。

  像今天这种三五万人摆好阵型,打堂堂之战的两支军队中,斗将出现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后世人印象最深的当然要数三国演义,几乎把斗将变成了大战的全部。

  历史上最出名的,则是白从信的祖先昌化郡王白孝德,对战史思明骁将刘龙仙的决斗。

  刘仙龙那句‘是何猪狗?’的怒骂,不但让他自己名留史册,还成全了白孝德国之大将的名声。

  至于这个时代,后唐勇将周德威就是一员难得的斗将,数次击败敌方万人勇将,大挫后梁等军的锐气,李存孝、王彦章这种就更不用说了。

  咚咚鼓声,波斯军中驰马奔出一员壮汉,他身穿一面典型的波斯镜甲。

  镜甲,这玩意的造型在中亚和中东地区特别流行,中国古代的装备护心镜的甲胄,也可以被称为镜甲。

  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是一种在胸前绑一大块铁板,然后周围套装波斯式锁子甲的重甲。

  是几百年后波斯四镜甲以及奥斯曼圆盘甲的祖先,他头上则戴着圆顶顿项盔。

  “哪里来的卡菲尔,敢来此处挑衅?真主神威面前,还不束手就擒!”

  波斯勇将在离张昭军三四百米处跳下战马,随后掀开头上的顿项,用回鹘语大声的喝骂了起来。

  “大王!末将请杀此贼!”蛮熊愤怒了,他迅速披上棉甲,手持巨斧身背硬弓上马疾驰而出!

  “是何猪狗胡儿?天兵大至,跪地求饶,方可免一死!”

第二百零六章 药杀水边要杀胡

  三四百米的距离,战马转瞬即至,波斯勇将没想到蛮熊胯下的千里驹来的这么快,更没想到蛮熊分分钟就穿好了棉甲。

  猝不及防下,再想上马已经来不及了,四五十斤的重甲限制了他上马的速度。

  ‘啪!’一声脆响,蛮熊先用横在马背上的长槊,猛地抽打在了波斯勇将胡乱戴好的顿项上。

  槊这种玩意用抽打的方式攻击,威力就不比骨朵小,还是打在了顿项没戴好的目标上,顿时,这波斯勇将原地踉跄了起来,估计脑髓都快被抽烂了。

  只是可惜,本来蛮熊是想用夹枪捅刺的,可惜这憨货因为本身体重原因,不太适合成为马上骁将,所以没怎么练过槊法。

  而且他手中也不是正品马槊,于是只好用抽打的方式。

  战马呼啸着从波斯勇将身前飚过,蛮熊勒马的时候,已经跑出十几步远了。

  他干脆就原地慢悠悠的放好马槊,再抽出硬弓,拉满弦对准了还在踉踉跄跄,试图摆脱眩晕感的波斯人。

  ‘嘣!’一石强弓射出的箭矢,准确的命中了目标,波斯勇将猛地停止了踉跄,脑袋上插着一根硕大的箭杆,栽倒在了地上。

  “风!风!风!”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传来,这个身高六尺,也就是差不多有一米八五的波斯壮汉,竟然连还手的机会都没,穿着重甲就直接被干翻了。

  “兄长!我要杀了你啊!”怒吼声穿透欢呼声远远传来,另一个身材差不多的波斯壮汉,骑着战马朝蛮熊飞驰了过来。

  蛮熊已经下马,本想去拾取自己的战利品,不想又来了个送死的。

  他冷笑着活动了一下手脚,随后猛地爆喝一声,第二箭流星般的射出,颤动的箭杆,准确的命中了冲来战马的脖子处。

  本来狂奔向蛮熊的战马在剧烈的疼痛下,立刻就怂了,他不顾马上骑士的命令,硬生生止住了自己的脚步,转身就想逃跑!

  “哪里跑!”蛮熊大喝一声,反而向着战马冲了过去。

  ‘咚’的一声巨响,身披重甲的蛮熊,直接将正在转弯的战马撞翻在了地上。

  马上的骑士还想拿着长枪刺蛮熊,但没控制好,捅了个空,紧接着他就被倒地的战马给压住了大腿。

  蛮熊残忍的狞笑一声,举起手中的巨斧,把波斯人连头带兜鍪砸成了烂西瓜,鲜红的血水几乎是从兜鍪下摆直接喷出来的。

  短时间连杀波斯人两员勇将,蛮熊得意极了,他右手举着巨斧,左手锤着胸口,大声的嚎叫着向对面示威。

  “杀了他!必须杀了他!”正面面对的蛮熊的一个波斯千户长,厉声怒喝了起来,不杀了蛮熊,对士气的打击就太严重了。

  随着千户长的命令,四员骑在战马上的波斯骑将立刻离开正在整队的步兵方阵,直接朝蛮熊冲了过去。

  太无耻了!竟然打车轮战,于阗军这边怒喝和叫骂声冲天而起,在怒骂声中,顿珠提着两杆投矛从阵中飞奔而出。

  “无耻杂胡!看耶耶如何杀你!”

  顿珠最拿手的就是投矛,手中两杆,背上两杆,皆是精铁打造,加上他的大长手和雄壮腰腹迸发出来的力量,杀伤力极为惊人。

  ‘呼!呼!呼!呼!’四杆投矛在两息之间就被投了出去,冲出来四员波斯骑将,瞬间就倒下了三人。

  投矛这种大杀器,你穿不穿甲都无所谓,反正是一击必杀!

  跑在最后的一员波斯骑将,被呼啸着从头顶飞过的投矛吓坏了,心胆俱丧的情况下,他调转马头就想跑。

  结果刚刚转过马头,背后就传来了一股巨大的推力,撕心裂肺的痛苦中,他感觉自己飞了起来,随后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

  这一箭,是蛮熊射的,一箭毙命!此刻,两人连杀六人,威风凛凛,如同魔神在世!

  随后蛮熊放下硬弓拿起了巨斧和顿珠两人肩并肩,开始往后面自己的阵营慢慢退去。

  波斯人那边变得鸦雀无声,再也没人出阵而来,只是步兵方阵在军官的催促下,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杀得好!”张昭骑着战马立于山包最高处,他双手连连鼓掌,心神荡漾,恨不得冲上去跟人单挑是自己。

  “传令!击鼓进军!干翻他们!”

  咚咚咚!隆隆的鼓声,先从张昭所在的指挥山包下响起,他这里立着几面硕大的鼓车。

  紧接着是各军的大鼓,然后是各营,各都,到了各个将头这里,就没有鼓声了,而是由将头听清鼓声,看清楚旗号之后下达命令。

  “三鼓声走!”琼热多金高声喊了起来。

  张昭这里沿袭了归义军的鼓声含义,一鼓走十步,鸣角则停,以此来控制各个方阵的距离和阵型严整度,三鼓就是走三十步。

  不管是冷热兵器时代,判断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的可靠指标,就是在两军靠近要进行决战的时候,看谁更能能保持阵型。

  因为要几万人在这种时刻保持好阵型,不冲动也不溃散,是需要大量训练的。

  “神臂弓准备!蹲!发矢!”六十步左右,双方几乎同时停止了前进。

  就在这一瞬间,漫天的箭矢蝗虫般的飞向对方,弓弩对射的时候到了。

  这方面,于阗军的优势很大,因为他们除了憾山都有几十把神臂弓以外,还有大量的角弓弩。

  而波斯人很少装备弩,几乎都是拿着波斯反曲弓在进行射击。

  惨叫声此起彼伏,弓弩对射中,波斯军成片成片的翻倒在了地上。

  他们的波斯弓基本都在七斗到八斗左右,但于阗军的角弓弩最少也有两石。

  哪怕射速慢一些,但对于披甲者的杀伤力,后者恐怕更合适,至于神臂弓就不说了,不但力道大,射速还快。

  鼓声激昂如雷般毫不停歇,现在就不是在催促上前,而是用来鼓舞士气的,双方边射边靠近,很快就进行了四轮的对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