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72章

作者:江边鱼翁

所以医护们会想办法全力抢救患者的生命,却不会火烧眉毛一样着急。

本院做的手术,那就不同多了。

患者死亡或致残,本院肯定要承担一定责任。

因为签了手术同意书,麻醉风险告知书,患者就算术后死亡,医院不用赔偿,法律层面没什么责任。但是对医护人员的考核,会有所体现。

这就关系到医生和护士的切身利益了。

由不得他们不着急。

普通小医院的考核机制怎么样,周灿不清楚。至少图雅的考核机制极为严厉,据他所知,神经外科曾经就有一位医生的手术做得非常好。

在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因为年龄还只有四十一岁,本来是前途无量。几乎所有人都看好他。

可是这位医生有段时间走了背运,也不知道是太过冒进,还是犯了太岁。一个月内,经他手术的病人,死了七个。

质控处先是责成医务科调查。

后来,直接停掉了这个医生的手术权限,本来都已经提拔这位医生当神外科室的副主任了,随后也取消了。

带组组长的人选名单也拿掉了。

最终的调查结果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只有当事人与少数医院领导知道内情。

那位原本前途无量的外科医生,最终被迫转型做科研与教学,彻底脱离了临床岗位。令人唏嘘和惋惜的同时,也能看出图雅医院对医疗安全的重视。

换作规模小一点的医院,甚至就是图雅这样的省级三甲大院,这种级别的外科医生一般都会受到诸多优待。

包括在手术中犯下的一些小错误,医院会帮其擦屁股。

甚至就算犯了大错,医院也会想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培养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非常不容易。

学医需要天赋,更需要运气、金钱、时间、刻苦努力。正因为如此,医院才会选择庇护这些能力出众的医生。

如果心胸外科这位病人是周灿做的手术,万一死了,对周灿肯定会有影响。

而且还会连累到雪燕主任。

因为所有的四级手术,基本上都是冠她的名,在她的‘指导’下完成。

……

他与许医生打过招呼后,匆匆赶到心胸外科。

“灿哥,您快点去监护病房吧,雪主任等人交代,您来了以后,直接去那儿。”

护士站的护士,平时看到周灿都是周医生、灿哥叫得很甜。

还会跟他闲聊几句。

这次却是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心胸外科经过周灿与雪燕主任的共同努力,这个科室的凝聚力现在已经非常好。

无论是科室的医生还是护士,都以呆在这个科室为荣,更能够在工作中时刻发挥主人翁精神。

一个病人出事,所有的医生和护士,只要知道了,都会齐心协力抢救。

因为大家明白,每死掉一个病人,对科室的荣誉、评分,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周灿快步来到监护病房。

其实就是心胸外科自己建设的小ICU。

当初,第三医院挖人时,就把心胸外科小ICU的两位主任医师,一位护士长挖走了。

好在周灿与重症医学科的刘主任关系好,无奈之下厚着脸皮搬救兵,这才让心胸外科的监护病房得以良好运转。

有时候,关系多用一用也是好事。

为了心胸外科、急诊科的重症监护病房,周灿求过刘主任两次。

刘主任不但不嫌麻烦,反而感到很高兴。

人际关系有时候就是那么奇妙。

他可能觉得周灿一有困难就想到他,这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有些人脉关系,长时间不用,如果也不来往,很容易就变得陌生了。有人说,人情有保质期,这句话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灿换好无菌服,按严格程序消毒后进入监护病房里面的病区。

直接看到一张床位前围着多个医生和护士。

一看这情况,他就明白那床的病人肯定正在紧急抢救中。

“燕姐,不好意思,来晚了。患者现在什么情况?”

周灿看到情况紧急,选择与雪燕简单打声招呼,直奔主题。

他的目光已经看向正在抢救中的病人,一颗心也是跟着猛地往下沉。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这个病人真的是他做的手术。

左肺全部切除。

因为患者年龄本身比较大,肺癌已经扩散到整个左肺。只是单纯的切除部分肺叶,扫除淋巴等,根本没办法保证癌细胞不发生转移。

实际上,癌细胞的扩散非常狡猾和隐蔽。

肉眼能看到的肿瘤,已经是癌症。而那些肉眼看不到,先进仪器检测不出来的隐蔽癌细胞,才是最为可怕的。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悄然裂变,快速复制,最终成为新的癌症肿瘤。

发生局部转移,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切除。

如果发生全身多处转移,那就基本上劝慰病人,该吃吃,该喝喝,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一玩,看一看。

只有一些黑心医生,才会劝那种发生了全身转移的病人继续治疗,各种折腾,然后才财两空。

“患者现在主要是呼吸问题,血氧饱和度低得吓人。我刚才与几位主任商量了一下,准备给病人上体外肺膜。不过家属考虑到治疗费用太过昂贵,没有答应。”

雪燕主任忧心忡忡的说道。

体外肺膜的开机费用需要七万左右,每天的运营费用一两万,再加上其它药费,治疗费,确实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

虽说生命是无价的,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几乎绝大多数病人都是因为无钱,最终选择走向死亡。

在医院,最残酷的现实就是没钱。

普通人一个月一万块的工资,已经算是高收入了。但是在医院里面,可能半天的治疗费用都不够。如果是做大手术,或者需要用到体外肺膜这种高科技治疗仪器,费用往往极为惊人。

有人说,最好的投资就是健康。

确实没错,如果健康没了,赚再多的钱都没用。

第564章 镇场子,虚惊一场

周灿仔细给患者进行检查,希望能寻找到救活这名患者的办法。

说实话,肺部出了问题,即便使用体外肺膜也不一定能救活。ECMO绝不是万能的,它的用处只是暂时代替心肺工作,帮患者完成呼吸与循环。

它没办法长时间替代心肺工作。

别说是体外肺膜,就算只是简单的上个呼吸机,都不能时间太长。否则患者的身体很容易形成依赖,并且大幅增加感染的概率。

这种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术后的肺功能骤然削减50%,呼吸和循环系统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相当于原本两人一起抬两百斤重物,突然有一个人溜了,剩下的另一人会被活活累死。

所以,一侧全肺切除手术的死亡率、并发症,都是非常高。

切除部份肺叶相对来说,风险要小得多。

另外,一侧全肺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以前轻松爬上三楼,现在可能爬半层楼就会气喘吁吁,累得不行。

如果患者较年轻,甚至有可能没法再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当初给这个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时,周灿经过了慎重考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这才选择帮患者切左肺保命。

患者于两天前做的手术,今天是第三天。

目前脸色与嘴唇发绀,包括指甲也是不正常的紫绀色,这是缺氧的明显表现。

患者呼吸困难,有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液,而且心率明显远高于正常值。达到了150次/分钟。

血氧饱和度更是降到谷底,早就跌破了最低警戒线。

血氧饱和度低于95%,一般就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并且引起医生警惕了。患者此刻的血氧饱和度已经跌破80%,这还是在各种抢救措施之后的结果。

周灿面沉如水,监护病房内的几个主任医师均是表情凝重的看着他。大家也实在是没辙了,只能寄希望于他,看看能否想到救治的办法。

“燕姐,借你听诊器用一下!”

周灿对雪燕主任说道。

叩诊锤、听诊器,应该是心胸外科医生常用的随身装备了。因为这两样东西随时都有可能需要用到。

不过这里是无菌管理,外面的物品轻易不能带进来。

雪燕主任的听诊器应该是监护病房内置备的。

尽管患者每吸一口气都像是随时可能断气,模样很吓人,周灿却是稳如泰山。拿着听诊器,按在患者的肺部位置听诊。

“布满湿啰音和水泡音,再结合患者现在的种种症状、体征,必是肺水肿无疑。术后第一天还是好了,说明患者的肺部情况恶化发生于昨天,甚至有可能是今天上午。把输液与用药单给我看一下。”

周灿现在的药理辨证也升到了六级,诊治这种急危重症患者时,已经有能力从多方面入手。

包括药理、病理、病征候等等。

以前,医嘱与用药方面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用药复杂的患者,他就显得有心无力,很难插得上手。

副主任医师与主任医师,看似只差了半级,水平却是天差地别。

特别是药理与病理这两大核心项,那更是差别明显。

周灿的药理辨证没晋级前,甚至在多个用药领域还不如护士蒋薇。

雪燕主任的理论水平一直非常出众,她的药理辨证早就是六级水平了。哪怕是现在,周灿也要比她逊色些许。

最多就是说,周灿现在有了与她‘论道’的资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