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308章

作者:江边鱼翁

就拿耗材料例,人造血管,国产的装入人体后,钙化与降解现象都比较严重,通畅率也不如国外。使用寿命与一些细微方面,都存在不小差异。

所以,差距还是蛮大的。

甚至很多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危重病人,都会优先考虑使用进口的关键耗材、药物。

“我从外省专门跑过来找您看病,就是信任您。既然您强烈推荐我使用进口药物,我肯定会优先考虑用进口药。如果超出了我的经济承受能力,那就没办法了。”

她倒是够直爽。

“进口药物使用一次,大约可以维持两个月左右,费用需要1.5万/次。你看能接受吗?”

一个月七千五百元,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

贾主任说完后,静静的等着女孩自行决断。

“国产药治疗呢?多少钱一次?”

女孩听到这个高昂的治疗费后,显然比她的心理价位高出很多。

“大概5000元/次的样子,这个治疗价格会有所浮动,不一定是固定的。使用国产药,就怕出现一些并发症,或者没控制住病情的发展,那就麻烦了。”

贾主任给出了指导意见。

病人选择哪种方式治疗,医生无法直接决定。

通常都是言明利弊,让患者自行选择。

经常会遇到一些前来求诊的患者,听说要住院做手术,或者在身上造瘘,又或者治疗的药物只能达到控制或延缓病情的效果,他们会主动选择放弃治疗。

或者离开后,找中医,找偏方自行治疗。

“我还是用进口药吧!只要身体不垮掉,上班的工资实在不够,我可以下班后出去摆摊、兼职甚么的。就希望医学水平能够更先进一些,什么时候研制出能够彻底根治这种疾病的药物就好了。”

她最终选择使用进口药。

贾主任给她开了处方与相关医嘱。

她拿着缴费单走了。

有太多的患者,抱有这个女孩一样的期望。盼着能够早点研制出彻底根治的药物。

把她送走后,贾主任接着为另一个患者看病。

“贾主任,请您帮我看看。这是我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做的胃镜检查。”

患者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子,她的老公陪着来的。

两人的皮肤都是晒得黑黑的,身上的穿着也很一般,双手粗糙,能隐约看到厚厚的老茧。

这是一对农民夫妇。

周灿在旁边暗自观察后,对两人的身份做出了判断。

“哎哟,这胃部有凹陷呀!”

贾主任一看胃镜的片子,就发出了唉叹声。

就像有人拿着刀子在他身上割了一刀,发出痛呼。

医者父母心。

有时候,看到一些患者得的疾病很严重,医生通常都会发出这种唉叹声。

“医生,我老婆的病严重吗?她最近就只是觉得有些烧心,胃胀,也没别的毛病啊!而且我们夫妇俩都是干农活的,身体很健壮,平时连感冒都没得过。”

男子紧张的问道。

“这个胃镜的结果不好,问题可能很大。”

贾主任摇头叹气。

“烧心、胃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约两三个月前吧!有时候明明很饿,刚吃两口饭就觉得饱了。胃部偶尔会感到胀痛。”女子描述着症状。

……

经过一番询问与体格检查后,贾主任抬头看向旁边的周灿。

“周灿,能看出什么来吗?”

“从胃镜结果,以及她的症状描述,很像是胃癌早期。如果病理检测确诊的话,及时手术,应该还来得及。”

周灿发现消化外科与普外科其实有很大的重合性。

图雅医院随着不断扩大规模,科室也是分得越来越细。

以前,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消化外科。

几乎绝大多数外科疾病都是看普外科。

最近几年才把消化外科建起来,主要诊断胃肠道方面的外科疾病。

随着科室的建设需要,可能会再次进行细分,建设一个肝胆外科。

说白了,医院想要建设一个科室,除了需要向上级卫健局申请,报批,最主要的还得有这一领域的名医来抗旗。

就拿贾主任来说,都已经退休了,却被医院当成宝贝一样返聘回来。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能撑起消化外科的半边天。

图雅医院并不缺普通医生,但是专业领域的实力医生却非常稀缺。

这也是周灿展露出很高的天赋后,即便他只有本科学历,医院对他的培养力度却已经远超普通硕士、博士。

那些人培养出来,有希望成为各个科室的骨干。

周灿这样的超级天才培养出来,却有可能成为科室的扛霸子。

自古便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

周灿属于将才,医院能不大力培养么?

“你们也说是胃癌吗?当地人民医院的医生看了检查结果后,也说有可能是恶性胃病,让我们做个病理活检,我们害怕小医院的技术不好,就赶紧跑图雅医院来了。”

女人的嘴,就是兜不住事。

啥都往外漏。

“我也建议你们做个活检,如果确诊了,那就赶紧住院做手术。这个病不能拖,发生转移可就不好治了。”

贾主任说这些话时,非常严肃。

他行医这么多年,或许看到过不少病人因为拖延,最终失去手术机会。

“治这个病要多少钱?如果太贵的话,我就不治了。儿子还没结婚,我的年纪反正也这么大了,没必要拖累家庭。”

女患者看着也就四十多岁,在这个人均寿命超过八十岁的现代社会,四十多岁正值壮年。

真难以想像,她会有着这样的想法。

一个女人,从嫁进夫家后,除了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做各种家务,还得跟着男人下地干农活。然后还要给夫家生儿育女。

现在得了重症,她首先想到的是担心把钱花光了,导致儿子娶不到媳妇。

周灿真心觉得女人特别不容易。

他的目光看向女患者的丈夫,只见那个男人犹豫了片刻,这才对他的妻子说道“阿芬,咱们先听听大夫怎么说。”

好家伙,这个男的可真够绝情和自私的。

意思再明显不过,如果治疗费不是太高,他就选择给老婆治病。要是治疗费昂贵,他恐怕就会直接给女的准备后事。

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治疗费现在不好说,少的话,可能两万多就够了。就算再多,因为发现得早,应该不会超过十万。”

贾主任人老成精,又怎会听不出男子的话中潜意思呢。

所以,他尽可能往少了说。

到时候动上手术了,男的就算再怎么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掏钱。

医生其实在很多时候,都会尽可能的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维护公平与正义。

“两万块钱我们能拿出来!”

女的一听只要两万块钱,她顿时露出重获新生般的喜悦表情。

“老公,你看行吗?”

家中的财政大权可能握在男的手里。

她征求老公的意见。

“两万也不少了,差不多值两头牛的钱呢!医生,不能再少点吗?”

男的竟然把这里当菜市场,跟医生讨价还价。

贾主任等人哭笑不得。

“具体的治疗费用是多少,每一项都有收费标准,不是我们定的。而是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而且你们买了新农合,应该也能报销不少。”

秋虹到底是个女性,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站在了女患者这边,尽可能让男的答应给他老婆治疗。

“老公,等我的病好了,一定会好好帮家里干活,争取把用掉的钱赚回来。”

女的向男的说着好话。

只要有一线机会,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生命呢?

周灿非常同情这个女的。

嫁了一个没什么人情味的男人。

“好吧好吧,那就给你治吧!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别人的老婆都是好好的,你怎么就得了这种病!”

男的语气中透着抱怨。

这也直接颠覆了周灿心目中,憨厚老农民的美好形像。

见得男的答应,女的露出高兴的笑容。

至于被男人埋汰,她并不在乎。

也许早就习惯了。

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女人的地位特别低。那种顽固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依然盛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