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353章

作者:日日生

李渔为此做好了长期在这的打算,但是他却如此平常死了,更离奇的是,身为一个魂道高手,他没有任何魂魄复生的手段。

种在三怂身体的魂丹、布在贾敏灵魂深处的禁制,在薛宝钗体内种下一道佛印,还有掌控大明众多官员,这样的手段岂会没有自保的功法。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做下这一切的,不是癞头和尚,至少不全是……

在这大明境内,应天府中,还有一个幕后的高手在操纵一切。从大荒山青埂峰的夺石之战开始,就是一场阴谋,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修为不低,但也只是此人的一颗棋子而已。

这个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所有事情最终的获益者,就是那个人,和宋江是水浒的绝对主角一样,原本红楼时空绝对的主角——贾宝玉。

李渔心底苦笑一声,果然所有主角都不简单……

不管是不是他,自己都要跟着林妹妹,进大观园里看一看了。

“小子,你竟敢鄙视我!”

嗷的一声,巨龙变幻身形,龙角飞扬、龙亢高昂、龙爪威探、龙胸怒张、龙心收拢、龙尾舞荡,带着箕状的血色风云,盘旋在空中。

苏州附近的百姓,无不战栗蜷缩,生不出抵抗之心来。每个目睹这一幕的人都把心提到喉咙里,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完全被这超越自然的一幕震骇。

天地之间,忽然就乌云密集,看不到一丝光亮,处在巨龙身下的林府,更是乌黑一片。末日降临,不外如是,很多百姓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人类的脆弱与渺小,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黑夜中,唯有两个磨盘大小的眼珠,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映照出他厚重的眼睑、苍黑色的鳞片、雪亮的撩牙和它深潭般的瞳孔。

一声高亢的龙吟响起,李渔觉察到,经过这些日子的修养,他的实力有所上升,但是幅度并没有很大。要么是时间不够,要么是巨龙的实力止步于此。

巨龙头颅昂起,死死盯着李渔,恨不得将这个人生吞活剥。他闯入了茂陵,提前唤醒了自己,还把自己囚禁了很久。

李渔手指一动,天上星宿之光,逐一落下。在他身边,布下了一个星阵,而头顶则是阴阳图。

修成阴阳轮之后,头顶的阴阳太极图,更加的圆满起来。其中黑白两气的交融流动,就像是这个天地间最本源的力量涌动,古朴而强大。

他周身旋转的星阵流溢出七彩光芒,状如北斗,首尾相连,星辰浩瀚之力,在他身前翻滚游动。这是李渔第一次布下北斗七星阵,这个名头很大的法阵,将会耗费巨大的灵力,也就是他如今融汇阴阳,才能使得出来。

对面巨龙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但是很快被他掩饰过去,这小子竟然成仙了……

李渔浑身灵力充沛,但是面对如此巨物,他也有些发憷。虽然他没有巨物恐惧症,但是这玩意也太大了,而且威势滔天,谁知道他还有没有什么变态的天赋技能。

但是这个时候,万万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的畏惧,其实李渔不知道的是,在他对面的巨龙,也有一样的感觉。

他在李渔身上,感受到了上古巫神的气息,那些人可是能轻易斩杀龙族的,除非是祖龙亲至。

两个人就这样僵持了一会,谁也不敢先动手,气氛一时有些诡异。

若是能吓跑对方,无疑是极好的。

李渔为了壮胆,大喝一声:“正经道人屠龙于此,呔!”

对面的巨龙昂首发出一声狂吼,胸腔深处发出低沉的轰鸣,云层中电光闪烁。

李渔见他不受威胁,可能是信心十足,更加不安,拔腿就要跑,突然身子一滞,看向前方。

只见那威势滔天的巨龙,在怒吼一声吼,竟然倏地一下逃走了。

他巨大的身形,丝毫不影响逃跑速度,很快连个影子都没有了。

还在空中的李渔,浑身星光闪耀,北斗七星阵附体的他,状若天神。

但是他此刻心中,十分凌乱……

龙?

我呸!

没有丝毫耽搁,李渔马上落地,看着癞头和尚的身子。

他还残存着最后一丝气息,看到李渔之后,强撑着说道:“是……是……”

他的眼神空洞,完全是靠着本能再说最后一句话,挤出两个字后,眼看就要垂下。

李渔心中一动,水字诀缠绕癞头和尚手腕,但是已经无济于事。

他眼睛一闭,终于还是没有说出最后一句话,带着无限的不甘,离开了人世。

李渔暗叫可惜,癞头和尚林中遗言,不知道是什么,但是肯定十分重要。

他身上或者说大明,还隐藏着太多的秘密,这被推出明面的,现在看来是个幌子。

“是什么啊,你就说一句是……”

李渔摇了摇头,用水字诀,把他的尸体彻底冰封,然后化为无数细微的冰屑,随风飘散。

他没有任何如释重负的感觉,反倒觉得有些更加沉重了,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自己的大敌就是这哥俩。

若是真的,那么至少敌人是在明面上的,自己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想办法将他们击杀。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一点,幕后黑手远比这哥俩更可怕。

红楼世界,才刚刚掀开一角……

第五百一十五章 进府

“爹爹说,外祖母她老人家悲伤成疾,要我去看一看她,住一段时间。”

李渔听完,摸了摸头,说道:“可以。”

林黛玉眼睛红红的,看上去可怜又委屈,让人心疼。

说到底,她还是一个小女孩,完全没有想过会失去娘亲。

距离上次他和巨龙一战,刚刚过去五天,谈论的热度还没消散。

贾府派人来叫,李渔顺水推舟,让莲儿陪她一起进贾府。

这是一个机会,李渔必须要搞清楚,在背后搞事的人究竟是谁。

虽然他自己推测贾宝玉嫌疑很大,但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不能完全凭借臆想推测。

林如海如今的状态,也没有办法安慰女儿了,他自己能挺住就不错。

没想到最后林妹妹还是进了贾府,只不过这次竟然是和潘金莲一起进的,李渔开始盘算她们进去之后,自己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跟着一起去,如今李渔自信满满,走到哪都不怕。

不过他以什么身份去呢……

李渔想了一会,也没个头绪,干脆等到去了之后再说。

就算是隐匿在贾府,他也不是做不到,引出幕后的人来,就可以从容撤退,想办法安排他了。

当然,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通灵宝玉。

测一测它到底是不是补天石之一。

既然决定了要走,林黛玉很快就去和父亲告别,然后手挽着莲儿姐,上了马车。

贾府来人带着林黛玉上了船,进来和她寒暄几句,应答的十分得体。

贾琏是个色中饿鬼,但是他看到金莲时候,竟然意外地没有什么反应。

只怕是早就听说大唐慧明的死法了,所以不敢造次。他垂泪哭了几声,便退了出去,也不知道是真的为自己的姑姑难过还是装的。

这一点连李渔也不敢确定,虽然说贾琏有些放浪形骸,但是死的毕竟是他亲姑姑。

等到他退出去之后,李渔才从座位上显露身形,金莲笑着问道:“我们到了贾府,你住在哪?”

李渔说道:“我早打听好了,在贾府不远处,有一个清虚观。我就住在那里面,你带着这个镜子,这个距离只要有事我瞬间就能赶到。”

金莲小心翼翼地收好,李渔嘱咐道:“到了府上,你要和黛玉形影不离,保护她的安全。”

“放心吧。”金莲笑吟吟地说道。

李渔呵呵一笑,说道:“你自己也要小心。”

“小姐,到了。”

舱外传来雪雁的声音,林黛玉与几个婆子弃舟登岸,早有荣国府的轿子和拉行礼的马车在等候。

李渔此时已经先走了,去清虚观落脚,他自己是一方道门的领袖,走到哪都想要在道观住,而不是去酒店。

林黛玉听她母亲说起贾府种种,吃穿用度,自是不凡,起居也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这时又快要到地方,心里有些不安,就与金莲说了一通。

金莲跟着赵福金住过皇宫,心下不以为然,便教她放宽了心,正经门里还比不过高门大户?

她把黛玉揽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说一些体己的话,安慰这个刚刚丧母的小女孩。

黛玉虽然很少和人亲近,但是潘金莲是个例外,追根究底的话,当年李渔从两元铸心阵救她,潘金莲也出了一份力。

那些救她命的水灵之力中,有一部分是潘金莲的,所以她才和这两个人天生带着一丝亲近。

趴在柔软的胸前,颇有一点母性的感觉,让黛玉觉得更加舒服。

周围贾府来的奴仆人,是最势利眼的,看这林姑娘是有眼界的,听说她还是仙家弟子,更不敢偷懒,老老实实的,倒也相安无事。

黛玉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虽然不及汴梁,但是却比苏州强了不少。

马车走的很平稳,又行了将不到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

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小声道道:“这必是我那外祖之长房了。”

说完马车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

林黛玉到了荣国府外,轿夫抬着进了西角门,林黛玉掀开窗帘一角,潘金莲也好奇地望去。

贾府果然豪奢,但是品味也还凑活,没有完全的堆金叠玉,不落俗套。

一群人领着她,来到一个院子,有丫鬟朝里喊了一句:“林姑娘来了!”

黛玉甫一进屋,就看见两人搀扶着一鬓发银白的老母迎上来,一见黛玉,那老母眼圈就红了。这便是黛玉的外祖母,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林黛玉是探花家的女儿,自然是知礼数的,刚要行礼,就被贾母一把搂入怀里,心肝儿肉叫着哭起来。旁边侍立之人也是掩面泣涕。

黛玉见外祖母和自己母亲很像,触动心底的伤心事,也红了眼圈。

金莲在一旁站着,环视了一圈,发现这里的人即使是丫鬟也都很俊俏。不过她们的眼泪,倒有八成是假的。金莲在大户人家做过侍女,如何不懂,不过是讨主人家的欢心罢了,她们中那些年纪小的丫鬟,怕是都没怎么见过黛玉的母亲,怎么就有这么深的感情了。

贾母哭个不停,直到众人劝解住,才堪堪停住。她拉着黛玉的手,指与房里人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黛玉一一拜见行礼,两个舅母都是年老,面目慈善,就这个珠大嫂子李纨,正是好时候,肌肤微丰,鼻腻唇满,一股子少妇风流,金莲也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一想到李渔哥哥和那个叫李瓶儿的厮混在一起,金莲马上警惕起来,万不能让李渔哥哥见到这个。

她自己在这胡思乱想,没有人来问她,只当是个丫鬟,潘金莲倒也自在。

贾母又打发人去叫姑娘们,说是远客才来,不必上课。不一时,几个奶嬷嬷和丫鬟,簇拥这三个姊妹过来。由大至小,第一个合中身材,温柔沉稳,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与李纨嫂子相比差了成熟,多了清纯。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尚小,身量为足,却也是眸聚神采,眼汪鼻翘,煞是可爱。

这三位便是探春、迎春与惜春了。三人都是一样的妆饰,林黛玉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归了座,丫鬟们斟茶上来,说些话又哭了起来。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