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184章

作者:日日生

他身形一动,来到后山的树林。

唐赛儿起身,拍了拍屁股,说道:“掌教师叔。”

李渔嗯了一声,说道:“你在这做什么?”

“回师叔,师傅罚我在此扫地。”唐赛儿对这个师叔,还是很尊敬的,毕竟在她最难的时候,是李渔的正经门收留了她。

对于唐赛儿来说,这里既是宗门,也是家。

“你去那边扫,我和大和尚有话要说。”

李渔对这个问题弟子,也有很大的意见,要不是今天有事,非得替吕大小姐训她一顿不可。

吕玲绮多么凶悍的一个女子,没想到收了徒弟之后,也能这么温柔,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的。

唐赛儿好奇地看了一眼,李渔瞪了她一眼,小道姑摸起扫把就走。

首行和尚笑呵呵地说道:“李掌教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我仔细想了一下,所谓施恩不图报,正是我辈修士应有的品格。前面跟你要回报,是我格局小了。你走吧,下山去吧,以后咱们恩怨两消。”

首行摆手笑道:“掌教此言差矣,你对我有活命之恩,我岂能无一回报?扫完之前,贫僧是不会走的。”

“这像话么?你在这扫树叶,一点用处也没有,对本门没有一点贡献。我听黄信说,你扫地扫三下歇半个时辰,一天下来扫不到巴掌大的地方,但是每次开饭你都冲在前面,你这是报恩么?”

“落叶太多,无从下手,掌教若是有什么其他吩咐,贫僧也绝不推辞。”

李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指着大和尚,骂道:“滚!赶紧滚!不需要你报恩了。”

“人生天地之间,有仇可以不报,有恩怎能不报,掌教无需多言,我知道掌教是慈悲心肠,不计回报,但是这个恩贫僧必报!”

“我……我”李渔气的发抖,心中已经断定,这个赶都赶不走的秃驴,肯定是别有用心。

“掌教,掌教!”一个道童在树林外,大声呼喊。

“什么事?”

“掌教,国师来了。”

李渔一听,拂袖道:“我警告你,抓紧下山,我们这里不欢迎没头发的。”

道童带着他,来到丹房,林灵素果然在这里等候。

他正仔细看着李渔的丹炉,手里还有一个葫芦。

“你这丹炼的有些门道,与我教的又有不同,这一葫芦我拿回去,研究比照一下。”

李渔不知道拿了被人多少丹药,当然不好意思拒绝,笑着说道:“来啊,给国师拿今早炼的过来。”

“不用,这一个就很好。”

“宫主今日怎么得空,到我这里来了,有什么吩咐,只消派个人过来说一声就行了。”

林灵素没好气地说道:“少来这一套,我的话在你这没那么好使,除非是有便宜可占,没好处你动都不动。”

“宫主这可就有点冤枉人了,为了道门兴盛,哪次我不是冲锋在前。”

林灵素叹了口气,说道:“这次我来,是想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

“你们太平道……”

李渔赶紧打断,“宫主,我不是太平道的。”

“你不是?”林灵素冷哼一声,李渔自己也有点心虚,他若不是,还有谁是?

按照龙女的说法,太平清领书,是自己主动挑修炼者的,属于经选人,不是人选经。

而且每一代,只会出现一个大良贤师,也就是说,如今只有李渔修齐了五卷。虽然张老道到死都肯让他认作太平道中人,但是从事实的角度出发,他这个太平道的成色,恐怕比张老道还要纯正。

“你们太平道,讲究的是顺天地五行,承阴阳两合。五行齐备,阴阳调和,才是正道。所以我准备让福金修厚土决之外,再加点别的。”

“什么?”

“道家三大术法,金丹、灵篆、房中,金丹之道,讲究的是内外兼修,最为缓慢,短则几百年修成,动辄千年。灵篆术,召役鬼神,尤善与人争斗,于修为境界上提升不快。”

李渔皱眉道:“难道你让她修房中术?”

“没错。”

李渔摇头道:“不行,福金才多大?”

赵福金其实是自己给张乘风找的徒弟,是正儿八经的正经道二师姐,虽然林灵素有了爱才之心,一直把她留在神霄宫,但是并不代表自己就承认她是神霄宫的弟子。

老张头虽然迂腐了点,但是自己绝对不会允许他的徒弟传人被抢走。所以李渔一直认为,自己在赵福金的修炼一事上,比林灵素有发言权。

“先打好基础,房中术你又不是不懂,根基打的越高,到时候水到渠成。”林灵素看向李渔,说道:“六朝之中,年轻俊杰不少,我挨个考虑过,但是想来想去,都不如你,非你莫属。”

李渔觉得他有些偏执,有时候,他为了实现目的,尤其是振兴道门这个目的,是真的不择手段。

赵福金是大宋帝姬,身份高贵,天资已经不能用惊才绝艳来形容了,她以凡人之躯,带着神性。

赵福金若是真的修成大道,成为大宋的道家执牛耳者,那么至少在大宋这个地方,道家的地位将无可动摇。

林灵素说道:“你修的青木诀,是目下我所知道,六朝内最好的房中术。我来便是知会你一声,在传道的时候,要适当地修习一些青木诀。然后你也要对福金上点心,多多亲近,免得十几年以后,要一举功成的时候,你们两个生疏了她不愿意。”

林灵素轻咳一声,说道:“男女相处之道,我不是很擅长,你要自己把握。”

李渔抬眼看向林灵素,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是拒绝这种拉郎配的,但是为了道门,我愿意舍弃一些自己意愿。不过……”

“怎么?”

“有什么好处?”

林灵素眼神十万分嫌弃瞥了他一下,“对你而言,这件事本身便是最大的好处,你可知道,和福金双修一次,抵得过你多少年的苦修?”

李渔试探性地说道:“多少给点,毕竟我也付出了不是。”

林灵素突然笑了起来,甚至朝着李渔眨了眨眼,说道:“锦襕袈裟若是我们这一边赢了下来,我神霄宫不要了。”

虽然林灵素的表情,让李渔觉得自己上了他的当,但是锦襕袈裟,没有理由不要。

“一言为定!”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同行

正午的一道艳阳,照在丹房内,暖烘烘的十分舒服。

丹炉里发出鼓风的声音,李渔熟稔地掌控着火候。

现在门中的丹药,其实已经不缺了,但是李渔依旧每日里炼丹。

因为炼丹对他来说,是一个深入认识五行之力相互作用的机会,对他修为增益很大。

也难怪林灵素天天蹲在丹房,当初李渔不懂,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一个胖大身影,一阵风似地窜了进来。

他摸了摸脑袋,看到李渔后,上前道:“李道长,洒家的兄弟、你门中的史大郎,说是到延安东路找他师父王进,到这个时候也没回来。洒家这几天挂念着他,饭都吃不下去,你这里可有消息?”

他一边说吃不下饭,然后满嘴的酒气,多少有些没有说服力。

李渔手指一动,丹炉自开,迸出几颗丹药来,自行进了葫芦。鲁智深看得啧啧称奇,开口讨要道:“李渔兄弟,洒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徒弟,你是知道的。他们都是泼皮出身,小时候没机会修炼,你这丹药……”

“拿去便是。”李渔随口说道,鲁智深的新相国寺打架很积极,一叫就来,当初杀西门庆,鲁智深还是重要成员,武力担当。

他们虽然说是叫个新相国寺,其实说白了,就是李渔和林灵素推出来的,为了扳倒大相国寺而临时成立的。

李渔一向把新相国寺,看作是自己正经门的一个分支。鲁智深和李俊、杨志、史进这些,没有什么区别。

他好整以暇地说道:“大师不必担心,史进有书信到了,还没来得及给大师送去。”

鲁智深喜道:“有书信传来,就是人没事,信在哪呢?”

李渔转头说道:“五儿,去前门把史师叔的信拿来。”

一个道童从蒲团上利落地起身,不一会就带着信回来,鲁智深迫不及待地展开,读罢之后有些伤感。

“原来史进兄弟已经找到了王教头,留在老种经略相公处助战,老种经略对洒家不薄,可惜前线用人之际,洒家却帮不上忙。”

李渔心中一动,此时的老种能打谁?

还是西夏么?

若是边关有战事,正经门可以帮帮场子,至少也能派几个弟子去历练历练。

鲁智深放下书信,说道:“唉,白跑一趟,掌教兄弟你吃了么,一起吧?”

哪有到别人地盘,说一起吃的,这不就是来混么?

李渔没好气地说道:“我们这个月斋戒,全不吃素。”

鲁智深拍手道:“我来的时候,闻到了羊肉的味道,定时门中弟子不收规矩,正好我去帮你们吃了,免得破了戒。”

“这个就不麻烦大师了。”

“李渔兄弟,你这是怎么了,你以前可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李渔叹了口气,说道:“我这门中,来了一个吃干饭的和尚,怎么也赶不走。”

鲁智深脸色一变,“不会是说洒家吧?”

“不光是你,又来了一个。”

鲁智深笑道:“洒家去会会他,顺便把他赶走。”

对付一个吃干饭的,就得找另一个吃干饭的去,因为他们是竞争关系。

李渔拿出小镜子,准备看鲁智深如何驱赶首行和尚。

他现在是真相把这个和尚赶走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摸不透他的修为。

这是很可怕的,你看不清他的修为,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比你高几个档次。

毕竟李渔身上的太平清领书,是可以很轻易地看清一个人的经脉的,更别提李渔还替他浑身疗伤了一次。

这样一个人,天天在自己的宗门里待着,时不时在自己眼前晃悠,怎么想都觉得不保险。

很快,镜子里出线鲁智深的身影,两个道童朝着首行和尚一指,然后就走了。

鲁智深走到树下,看了一眼地上的树叶,七八片被扫在一块,风一卷又只剩下了一片。

而首行和尚,背靠着大树,眼神空洞。

鲁智深上前一听,这厮竟然睁着眼睡着了,还在打鼾。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