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55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这样的温度,虽然还是不足以利用干冷制冷来获得超导的状态。

但如果真的如同软件模拟预测的那样,那可是创造了新的常压超导临界温度的记录。

更重要的是,也能够验证徐佑这套模拟系统的实用性,并用于接下来的超导体的寻找。

“接下来,就准备进行材料的超导性能测试吧。”

这一项工作,是乔森和徐佑的专业领域。

乔森和徐佑带着材料,回到了蓟大的凝聚态物理实验室,准备进行超导性质的测量。

为了第一时间见证这成功的时刻。

邢书平院士,以及其他的多位教授,也一起前往了蓟大的凝聚态物理实验室。

这一次,依然是单调乏味的测电阻工作。

但其背后的意义,却不是简简单单的测电阻能够衡量的。

徐佑和乔森,都是一脸郑重的表情,对每一个简单的步骤,都不敢轻易的放松。

“开始准备降温吧。”乔森说到。

因为预测的超导临界温度比较高。

使用液氮,就完全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条件。

做好一切的准备之后,徐佑开始对系统进行降温。

此时,在与系统连接的计算机上,可以同步显示系统的温度,以及材料的电阻。

刚开始,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电阻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变化。

但是,当系统的温度降低到150K左右时。

材料的电阻,突然出现了急剧降低的现象。

第200章 我们可以认为,它的电阻为0

看到电脑屏幕中,材料的电阻数据曲线出现跳水的那一刻。

大家都明白,这代表了什么。

“材料的电阻测量值,已经低于10^—25Ω了。我们可以认为,它的电阻为0。”

介于科研工作的严谨性,乔森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尽量不在这些话中表现出什么主观情绪。

即使这样,大家也都能从乔森的话中,感受到乔森的激动之情。

“找到了,我们创造新的超导临界温度记录了!150K!”

邢书平并不想去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一刻,是值得大家去庆祝的。

这么多天来,从成立项目,到学术交流,到超导材料的寻找,再到材料的制备。

整个过程的艰辛,邢书平是非常清楚的。

这条路,确实是太难走了。

但当大家看到成果的那一刻,那激动的心情,却是什么都无法代替的。

这让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些天来的辛苦是值得的。

此时,徐佑的心里也非常的激动。

从开始接触超导体,到发现多种新的超导体,到研究高温超导的机理,再到创造常压下超导临界温度的记录。

这一路以来,徐佑在上面付出的心力,是难以估量的。

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徐佑确实配得上整个团队的中流砥柱。

即使徐佑在团队中,没有什么太高的头衔。

但这毫不影响徐佑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徐佑,你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连米国科学家都做不到的,你做到了!”

“这可是常压下的超导临界温度,不含任何水分的!”

“而且这也只是第一批寻找的材料而已,接下来,我们一定还可以继续突破的!”

这些年长徐佑几十岁的教授,现在对于徐佑的能力,都是彻彻底底的折服了。

就算让徐佑作为项目负责人去安排任务,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这可是放眼全世界,都无人做出的成果啊!

就算徐佑年龄小了一些,又能怎样呢。

待大家将心中的情绪释放出来后。

邢书平将大家组织到一起,说道:

“今天的实验成果,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当然,今天的成果,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很大距离。之后我会将我们的最新进度向上汇报,等待上级的批示。大家回去可以休息几天了,等之后我们再统一讨论,制定接下来的计划。”

上级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内部迅速对于这个消息进行着讨论。

首先,项目肯定是要继续做下去的,而且可以继续加大投入了。

这么快就实现了常压下超导临界温度的突破,这个项目的上限很可能是非常高的。

这样的高温超导材料,应用价值也会非常大。

而通过这一阶段性的成功,徐佑的能力再次得到了认可。

相信从这之后,不会有人因为徐佑的年龄问题,而对徐佑有什么偏见。

另外,内部关于这个消息是否要对外公布,也进行了一番讨论。

最终,大家分析了两种选择的利弊,做出了统一的决定——

对外公布消息。

但是,消息的文字量,要尽可能的少,不会透露任何详细的信息。

仅仅一天的时间后,邢书平就重新召集大家,一起召开了紧急会议。

原本他们还以为,等待上级做出批示,起码得几天的时间。

这一次批示的速度如此之快,足以证明内部对这一项目的重视程度。

项目成员到齐之后,邢书平开始主持起了会议。

“我今天收到上级的批示,项目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现在我说几个主要的事情。”

“第一个事情,关于寻找新的高温超导体这个方向,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150K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远远不是终点。”

听到这个消息,徐佑的心里也深深的表示认可。

徐佑对于项目的预期,至少是找到195K以上的超导体。

虽然从138K到150K,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但却无法改变冷却剂的类型,依然需要使用液氮作为冷却剂。

因此,也只能节省一点成本,无法做到质的改变。

195K,则是下一个阈值点。

达到了这个阈值点后,就可以用干冰作为冷却剂,这才是质的改变。

“第二个事情,关于材料制备这块。虽然150K的材料,我们已经完成了合成,但距离应用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接下来,我们材料领域的专家们,需要攻克材料的成型制备工艺,目标是能够做成连续的线带材料。”

这一点徐佑之前倒是没有考虑太多,不过听完邢书平的话,徐佑也很快明白了过来。

仅仅制备出这种材料,并不代表它就可以进入到应用的部分。

像现在的超导材料,大部分是应用于强电领域的,如果无法做成连续的线带材料,那它的应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第三个事情,接下来徐佑将作为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主要负责超导性质的研究。之前徐佑在项目中贡献就非常大,徐佑你要再接再厉,大家也要配合徐佑的工作。”

对于这个消息,会议室里的教授们,并没有感到多么的惊讶。

虽然之前徐佑并没有什么头衔,但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说,整个团队中,只有徐佑是不可替代的。

这一次,也不过是给了徐佑一个头衔,让徐佑更加名正言顺的进行之后的工作罢了。

徐佑却对于自己突然获得的这个头衔有些意料之外。

之前没有什么头衔的时候,徐佑还可以安心享受做科研的工程。

这一下,徐佑可真要在项目中做出表率的作用了。

“第四个事情,我们将在近期向外界公布,我们发现了超导临界温度为150K的物质的消息。这是在常压下,新的超导临界温度记录。但上面要求,除了这些之外,我们不能发布任何的细节,大家也要注意,不要向任何外人透露我们项目的细节,连你的家人也不行。”

说完了几个重要的事情后,邢书平又将徐佑和乔森单独留了下来。

第201章 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邢书平领着徐佑和乔森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吩咐小刘去泡茶后,将门关上。

在刚刚的会议上,邢书平只能说一些大的方向。

具体的一些细节,邢书平还不能向每个人都公布。

“乔教授,徐佑,有一些细节需要跟你们说一下。上面看到我们的项目进展后,决定将一台超级计算机分配给我们使用。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放开进行超导体的寻找了。”

听到这个消息,徐佑和乔森都非常的激动。

之前的第一阶段实验,由于设备、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项目组也只能使用一段时间的超算而已。

毕竟一切都只存在于理论之中,要是利用了大量的资源,花费了大量的电费,还没有任何的成果的话。

那项目组确实很难向上交代。

不过,在有了这一个突破性的成果之后。

足以说明现在的这个方向是对的。

“太好了,邢院士。这样一来,我们一定会找到更多、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超导体的。”

仅仅是第一次的计算,就找到了几百种超导体。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