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22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可以啊。”

聂杰也很享受和徐佑下棋的过程,将棋子整理好后,又和徐佑开始了第二盘棋。

这一次,徐佑的棋路明显正规了很多。

很多地方,都下出了本手。

这让开局时,聂杰并没有和徐佑拉开差距。

聂杰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基本功,占据了棋盘上的四个角。

而徐佑则利用子力的优势,占据了中腹的地盘。

直到中盘之后,聂杰终于抓住了徐佑棋形的漏洞,取得了几目的优势。

“不错啊,这盘只差六目了。”聂杰感叹道。

仅仅是第二盘棋,徐佑就将自己与聂杰的差距缩小了十四目。

这样的进步速度,聂杰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再来最后一盘?”徐佑提议道。

“好,最后一盘了。”

第三盘棋,徐佑的落子更加的合理。

之前两盘棋犯过的错误,徐佑基本没有再犯。

面对徐佑稳定了落子,聂杰也找不到什么突破口。

“本手。”

“又是本手。”

“还是本手!”

徐佑的每一步棋,虽说谈不上多么精妙,但也没有太大的漏洞。

这在让子棋中,已经是非常优秀的表现了。

下着下着,聂杰的额头上,也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一局棋,徐佑一直保持着优势,在目数上从未被聂杰反超过。

棋局已经进入到官子阶段,能够争取到的目数越来越少了。

此时,在棋室中,围观徐佑和聂杰棋局的人越来越多。

这两个蓟大风云人物之间的对决,将很多鹤卿学院的学生都吸引了过来。

大家虽然都很激动,但也都知道观棋不语的道理,都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看着。

“如果我不犯错了话,最后我至少能赢上半目。”徐佑心说道。

下到第三盘的时候,徐佑甚至已经可以实时的进行计算,来统计双方目数之间的差距。

“不行,我认输了。”

这时,聂杰突然将棋子投在棋盘上,表示自己认负。

聂杰也计算了出来,不管怎样,自己肯定是要输掉半目的。

半目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却足以决定一盘棋的胜负。

此时,徐佑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和聂杰下了三局棋,总算是赢了一局。

这个时候,围观的学生们,也终于可以小声的议论了。

“我靠,徐佑竟然下赢了聂杰?徐佑的围棋水平这么厉害的吗?”

“没那么夸张,聂杰可是让了徐佑九子,徐佑最后才险胜的。”

“不过这也已经很厉害了。让九子能赢聂杰,差不多相当于业余2段了。”

结束了棋局后,聂杰也不禁对徐佑的这盘棋表示着肯定。

“你这盘棋下得真是够稳的。虽然没有下出什么妙手,但几乎每一步都是本手。你真的只是刚开始下棋吗?这三盘棋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在聂杰的观点中,本手并不是什么贬义词,特别是在这种让子棋中。

第154章 连发两篇!

能够每一步都下出本手的话,可以说是被让子棋手的最佳选择了。

这第三盘棋中,徐佑正是依靠着自己的一个个本手,成功的守住了优势,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要不是你让我九子,那我可能一块棋都活不了呢。”

徐佑对于两人之间的棋力差距还是非常清楚的,没有因为这一盘棋的胜利,而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厉害。

两人收拾好棋盘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从棋室中走了出来。

“那徐佑,我就回去了。以后有机会再一起下棋。”

聂杰和徐佑两人已经加了联系方式,算是正式成为朋友了。

“要不我送你一段?正好我一会儿要去实验室,顺路。”

其实徐佑只是想和聂杰多聊一会儿,毕竟好不容易逮到这种超级大脑,徐佑还想多从聂杰身上汲取一些知识。

“那正好,我们便走边聊。”

聂杰也对徐佑非常的感兴趣,天才之间就是这样惺惺相惜的。

路上,聂杰和徐佑谈起了刚刚的三盘棋。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人连续的三盘棋,能够下出这么大的区别。如果不是跟你当面下棋的话,我还以为是在和一个处于初学阶段的人工智能在下棋呢。”

这种恐怖的学习速度,确实不像是一个人类能够达到的。

“跟世界围棋第一人下棋,提升的自然很快了。”

在上大学之后,徐佑也开始学会了一些油嘴滑舌的技巧。

被徐佑这么夸奖,聂杰也不禁笑了起来。

一边走着,徐佑也一边向聂杰请教着,围棋中的各种知识与哲理。

诸如“定式”、“弃子”、“腾挪”、“手筋”等等,徐佑都觉得韵味十足。

不仅仅是围棋中的词语,更是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作出类似的应用。

“总有人说下围棋没用,有这个能力,还不如去做科研呢。我觉得这样的观点就很极端,围棋都流传数千年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被时代所淘汰,还有几个竞技游戏能够做到呢?”

徐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虽说科研很重要,但也不能让每个人都去做科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要是硬逼着去做不喜欢的事情,效果也只能事倍功半。

“围棋不仅能锻炼思维,还能陶冶情操,培养一个人的大局观。”

“没错,围棋也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徐佑补充道。

听到徐佑的话,聂杰突然愣了一下。

那种曾经被人工智能支配的强烈恐惧感与绝望感,一下子涌上了聂杰的心头。

……

和聂杰交流了一番之后,徐佑也领悟了很多新的道理。

其实在科研课题中,寻找关键问题的解决方式。

与在围棋棋局中,寻找到一个手筋妙手,也是非常相似的。

徐佑也非常庆幸,能够和聂杰这样的高人进行交流。

这也是在高等学府中学习的优势。

除了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丰富之外。

所接触到的人,也都是最优秀的一批。

这一天,徐佑在实验室中,继续进行着课题的研究工作。

这个时候,乔森来到了实验室之中。

同时,手里还拿着几本期刊。

“徐佑,恭喜你,你的论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Nature》期刊上了。这一次,是两篇一起。”

听到这个消息,徐佑的心情不禁激动了起来。

再怎么说,这可是《Nature》啊!

别说同时登两篇,就算能发一篇,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这样的成就,在整个《Nature》的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谢谢老师!”

徐佑停下了手中的实验,从乔森手中接过一本《Nature》期刊,打开翻看了起来。

正如乔森所说的,自己之前投的两篇,分别有关银原子簇和铜原子簇高温超导的文章,被连在一起,刊登在了这一期的《Nature》上。

这样的成就,证明《Nature》对于自己的研究,是非常的肯定的。

《Nature》甚至在期刊上评价,来自于华夏的徐佑,是一个掌握了金属原子簇超导密码的杰出科学家。

这些研究成果,让有关高温超导机制的理论,向着完善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袁冬也是拿起了一本期刊,准备自己收藏起来。

“徐佑,虽然对你能登刊《Nature》,我已经不感到意外了。但能一次同时发两篇,这场面我是真没见过。估计你又要成为全国……不,这次应该是全世界讨论的焦点了。”

正如袁冬所说,这个消息很快便在网络上传开了。

华夏的网友们,再次疯狂的讨论起了有关徐佑的话题。

“能在同一期《Nature》上连发两篇论文?天啊,这真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

“别说是《Nature》级别的论文了,我念研究生期间,两年才勉勉强强发了一篇普通的SCI。”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