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14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而如果能成功将超导体的超导临界温度提升到195K以上,就可以用成本更低的干冰作为制冷剂。

这样的话,营造超导环境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对于很多行业都有重大的意义。

当然,前提是,不可以利用极端高压的环境。

因为极端高压环境的塑造,本来就需要极大的成本,甚至比低温环境还要更难以营造。

即使高压超导的研究也是有意义的,但至少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而超导的研究,是属于凝聚态物理学的分支。

徐佑最终决定,把凝聚态物理,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当然,按照蒋宏的意思,这个方向也只是名义上的,并不会对徐佑的研究方向造成局限。

做出了决定后,徐佑便和蒋宏说了这个事情。

“凝聚态物理吗?挺好的,你上学期发的论文,有两篇都是属于这个方向的。行,我帮你申请一下,过几天你实习研究员的身份就差不多可以确定了。以后想要做课题的话,你就可以直接向学校申请,不必再通过其他老师了。”

这样的话,徐佑将完全保有自己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

如果徐佑未来留校继续做科研的话,这对于徐佑未来评职称,也是有很大意义的。

“好的,谢谢院长了。”

因为乔森是蓟大凝聚态物理的主要负责人,徐佑跟乔森比较熟悉,以后在乔森那里做一些实验,也会比较便利。

只是,徐佑觉得没有选择量子物理,好像稍稍有些愧对于王相武。

虽说徐佑并不算王相武实验室的正式学生,但王相武绝对可以说是徐佑在科研上的启蒙老师,对徐佑的帮助也是非常巨大的。

但徐佑还是不想让这些情感,去影响到自己的选择。

之前王相武说过,无论徐佑未来选择哪个方向,他都会全力支持的。

徐佑相信,这不会是一句违心的话。

而在未来的科研中,徐佑也一定会继续做量子物理上的研究,并报答王相武的知遇之恩。

几天后,蒋宏通知徐佑,徐佑的新身份已经落实了下来。

徐佑也分别和乔森、王相武说了这个事情,并解释了一下自己身份的特殊性。

乔森在这之前,对这个事情已经基本了解,随时欢迎徐佑来实验室开展新的课题。

而王相武更是真心为徐佑感到高兴,并和徐佑说,量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有很多相关之处,自己的实验室也是随时为徐佑敞开大门。

“现在也该思考一下,如何开展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了。”

关于原子簇超导部分的课题,徐佑的理论研究基本已经完毕,只等徐洲那边完成材料的制备,再去进行实验测量就可以了。

相比这些相对简单的实验,徐佑还需要创建新的理论,去支撑自己的下一步科研计划。

“如果是在众多材料中,盲目的去测量,寻找高温超导体,这样的方法只能说是下策。”

盲目的对各种材料进行测量,无异于大海捞针。

徐佑觉得,还是应该先从机理入手。

现今,关于超导的机理,主要有BCS理论和GL理论。

这两种理论,分别可以解释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存在的原因。

但目前为止,关于高温超导的理论机制,还没有彻底完成。

如果能够完善高温超导的理论的话。

不仅能够更加顺利的去发现高温超导体。

也完全可以冲击诺贝尔物理学奖。

想到这,徐佑不禁心潮澎湃了起来。

当然,既然这是一个物理学界,多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自然不会是那么容易就解决的。

想到这,徐佑马上拖着行李箱,迈着大步走出寝室。

第143章 现在你和教授是一个级别的了

在这之前,徐佑对于超导体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就已经看了很多。

但毕竟学无止境,徐佑知道自己了解的那些东西,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所以,徐佑从不会对自己的知识和成就感到满足,会一直保有一颗好学的心。

到了图书馆,徐佑又是一阵疯狂扫荡,直到正好把自己的借阅额度用完之后,才满意的拖着行李箱离去。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们,对这一情景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多奇怪了。

“哎,这是徐佑借的第多少本书了?”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我查查哈……已经有一千多本了。”

“这才半年,就借了一千多本书了?他真的能看完这些书吗?”

按照这样计算,徐佑平均每天差不多都要看十本书,才能把借来的这些书都看完。

“不知道,不过他要是不看的话,也没必要借了。再说了,他能发那么多篇论文,肯定与看的书多有关系。”

“哎,听说他研究的是量子物理,不会已经学会量子波动速读了吧?”

“别乱说,量子波动速读是骗人的,哪有那么离谱的事情。不过他看书看得那么快,一目十行差不多是有的。要不然,真不可能看完这么多书。”

几天下来,徐佑虽说没有马上研究透高温超导的机制,但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

而这一次,徐佑无法像之前这样,把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乔森或者王相武,自己只负责科研的部分了。

当徐佑成为实习研究员之后,需要自己进行立项申请,在通过审批后,再开始自己的课题。

对于这些程序问题,徐佑还没有经验,只好找到乔森寻求帮助。

乔森也是直言不讳,向徐佑讲述了课题立项申请的一些事情。

“徐佑啊,其实学校给你这个身份,就是想让你成为自己课题的负责人,这样的话,你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也是属于你自己的。这些东西现在对你来说,可能还无法体现出什么意义。但等你真正留校了,对你评职称什么的,还是非常重要的。”

像徐佑之前发的几篇论文,虽然徐佑是一作,但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并不在自己手里。

这倒不完全是因为,王相武和乔森想要占有这些东西。

只是徐佑刚刚接触科研,肯定是无法很好的去处理这些事情。

现在的乔森也并不介意,让徐佑独自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于整个课题组来说,徐佑能取得更多的成果,也肯定是一件好事。

“以后你做自己的课题的话,除了正常的科研部分,还需要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等工作,在投稿、同行评审、以及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进行沟通。”

听到这些需要处理的工作,徐佑也认识到,独自做课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科研之外,还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繁琐的工作。

“当然,等你熟悉了之后,这些工作其实并不算什么。我先跟你说一下立项申请的事情。”

“像你现在想申请的这个课题,属于的是纵向课题。研究课题是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的,因为你不知道未来这个课题到底要花多少钱,所有肯定是申请的经费越多越好,要是经费不够用,那课题可就无法进行了。在项目申请这块儿,可以写得稍微夸大一些,不要太实惠了。”

听着乔森的话,徐佑也不住的点头。

既然徐佑决定自己做课题,肯定是不能太过单纯了,必要的小心思还是一定要有的。

回去之后,徐佑认真的写好了项目申请,并特别强调了一下,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

要是真的能完全搞清楚高温超导的机理,并且寻找到超导临界温度在195K以上的超导体。

其意义自然是非凡的。

而徐佑已经在超导领域发表了两篇重磅论文,阐明了金属原子簇材料的超导理论,并做到了常压下100K左右的高温超导。

徐佑相信,自己还是有申请这个新课题的底气的。

完成了项目申请的递交后,徐佑等待着审批的结果。

在这期间,徐洲又给徐佑带来了好消息。

关于银和铜原子簇的制备,也有了新的突破。

这其中,徐佑所构造出的势能函数,以及编辑的一套算法,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徐洲在材料制备上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徐洲将新制备出的材料,寄到了蓟大的乔森实验室。

因为这些课题,是上学期乔森所申请的课题,还不算徐佑独自进行的课题。

当然,这并不影响徐佑继续上学期的实验,毕竟一作的身份,还是徐佑的。

“徐……徐研究员好!”

袁冬见到徐佑之后,直接改变了对徐佑的称呼。

“师兄,叫我徐佑就好了。我还不是正式的研究员,只是在做研究员的工作而已。”

“可别叫我师兄,还是叫我小袁吧。研究员和研究生的地位可是天差地别的,叫我师兄我真的是愧不敢当。”

按照级别来说,研究员跟教授是属于一个级别的,只是研究员的精力都在科研工作上,不需要进行教学。

可徐佑也清楚,自己的正式身份也不过是一个本科生而已,叫袁冬师兄还是天经地义的。

袁冬看着徐佑做实验的样子,知道徐佑多半又是来测电阻的。

“怎么,这回又要发现几个超导体了?”

“不好说,看情况吧。”

这一次,就算徐佑又测出几个超导体,袁冬也已经不会感到多意外了。

袁冬对于徐佑申请项目的事情,也是有一些耳闻。

相比徐佑申请的这个新项目来说,测出几个超导体,确实也不算什么了。

要是真能把高温超导的机制研究透,别说发什么《Nature》。

搞不好,都可以把诺贝尔物理学奖直接颁给徐佑了。

当然,既然袁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在物院里,徐佑申请的这个新项目,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