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13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到了学校之后,徐佑将带回的东西收拾好,没有急着做其他的事情。

而是在确认彭俊在实验室后,把之前借的书籍收拾好,带回了彭俊的实验室。

“老师,这些书我都带回来了,您跟之前的照片对比一下,保证一本不少。”

“不用了,老师相信你。”

彭俊没有细看,直接让徐佑把书都放回书架上了。

第141章 这样的打脸请再多一些

“对了,老师,之前您给我发的那几道毕设课题,我都做完了。只是不知道我具体做得怎么样。”

徐佑本来想直接让彭俊看看的,但担心彭俊没有时间,也就没有直说。

“都做完了吗?速度够快的啊。你给我发过来吧,我有时间帮你看看。”

“好的,谢谢老师了。还有一个事情,能不能再帮我推荐一些更高阶的资料呢?老师您放心,这一次我保证不跟您借了。如果图书馆借不到的话,我就自己买,我奖学金还是够花的。”

因为就快要开学了,徐佑也知道,再从彭俊这里借书就不好了。

“行,我再帮你推荐一些教材。你想从我这借也没关系的,我们平时也不经常用这些书。”

可当彭俊把这话说出去之后,心里马上就有点儿后悔了。

跟徐佑这个孩子客气,徐佑可是真的会当真的。

而且,徐佑那恐怖的行李箱,可就在旁边呢。

但这一次,徐佑还是努力的克制住了自己借书的欲望。

“真不用了,老师。再高阶一些的书籍,难度就要大很多了,我还是自己买吧,以后也得经常看。”

听徐佑这么说,彭俊总算松了一口气。

带着彭俊最新的推荐书单和行李箱,徐佑先是来到了图书馆,将能借到的书装到自己的行李箱中,又找了其他类别的一些书籍。

装满了一行李箱的书,图书馆里出来后,徐佑又找回了上学期那种充实的感觉。

剩下没有借到的资料,徐佑便直接在网上买了。

就这样,徐佑又开始了那看上去有些单调无聊,实则充实而又富有乐趣的学习生活。

而徐洲这边,关于新型原子簇结构制备的课题,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徐洲毕竟是金属材料专家,通过多次实验总结,终于找到了新型原子簇结构制备的秘诀。

并完成了几种新的铝原子簇的制备工作。

完成了这一成果后,徐洲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徐佑。

“徐佑,新型铝原子簇结构做出来了!跟你算法中的理论模型的贴合率,超过了99%。这说明你的函数公式和算法,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仅仅证实之前的原子簇结构,还不足以说明所有的问题的话。

那这一次的成功,无疑彻底验证了徐佑的理论。

徐佑将自己的数学和信息学知识,成功的应用到了材料领域中。

“太好了,徐教授,你可以准备其他元素原子簇的制备了。等你的工作完成,我也可以继续新的超导实验了。”

“没错,已经要准备了。对了,我跟你商量一下,这个成果,我们两个是共一怎么样?”

在这个课题中,徐佑所提供的函数公式和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但除此之外,徐洲对于材料制备的创新,也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徐洲觉得,两人共同担任第一作者,算是比较合适的安排。

“不用了,徐教授,你就安心当一作好了,我的名字出不出现都无所谓的。其实我也就是想学习一些材料知识而已,顺便拿这个课题练练手,看看我算法掌握得怎么样。”

“练练手?我跟你说,这个课题我可是想好好做一做,冲个N/S的。说真的,你真不要共同一作吗?”

“真不用,你就留着自己发吧。反正主要工作都是你做的,我也就是帮上点儿忙而已。”

徐佑觉得,要是能在自己的帮助下,让徐洲能发一篇《Nature》、《Science》什么的。

那也算是自己对徐洲的一个回馈了。

“真是爸的好大儿……不,真是我的好学生啊。那你先忙,再回盛城的时候,欢迎继续我实验室实习啊!”

本来徐洲当初还想着,要在自己儿子面前,好好展现一番材料学教授的权威呢。

却没想到,徐佑仅仅在自己的实验室实习了一小段的时间,就帮助自己在金属材料领域,实现了这样不小的突破。

不过,被自己的儿子打脸,徐洲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不爽的。

徐佑可是能帮自己发N/S的福星啊!

如果可以的话,徐洲希望,这样的打脸,还能再多来几次。

之后的几天,徐佑继续学习着彭俊推荐的信息学高阶教材,享受着计算机知识的美妙。

徐佑在系统界面中的信息学学科水平,也在不断的升高着,与物理和数学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

这一天,鹤卿学院的院长蒋宏,联系徐佑,让徐佑有时间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徐佑知道,院长亲自找自己,肯定不是什么小事,于是很快就前往了办公室。

“徐佑,回来几天了?”

见到徐佑,蒋宏还是一如既往,笑呵呵的样子。

“回来大概一周了。”

“嗯,挺早的。这个寒假,相信你也没有停止学习吧。”

“是的,学了一些计算机和材料的知识。”

徐佑没有说得太过具体,要不然的话,说不定还得让蒋宏震惊一阵子。

和徐佑聊了几句家常后,蒋宏说得:

“今天找你过来,主要是有这么一个事情。你上学期所取得的成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学校这边打算,重新制定一个关于你的培养计划。”

接下来,蒋宏总结了一下,这些计划的具体安排。

首先,就是关于徐佑的毕业安排。

按照徐佑现在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肯定不适合再用正常的全日制本科生计划了。

学校打算让徐佑能够尽快参加本科期间的各门学科考试,并提前进行答辩。

其实学校也知道,按照徐佑现在的水平,通过这些门考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毕竟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总不能直接把毕业证颁给徐佑。

至于答辩的问题,徐佑的毕业设计已经不需要再做了。

随便拿一篇论文出来,都绝对是最优秀的毕业论文,只需要走一个答辩的流程就好了。

按照这样的计划,徐佑最快在大二的时候,就可以拿到学士学位了。

除了毕业的问题之外,学校也关注到了徐佑的科研问题。

虽说徐佑现在的身份,还只是一个大一本科生。

但徐佑所做的工作,已经完全达到了研究生的程度。

第142章 这一次的目标非常远大

甚至,徐佑所做出来的成果,即使在蓟大的教授里面,也都是非常突出的。

为了让徐佑能够更好的进行科研工作,学校决定,让徐佑获得一个,相当于实习研究员的身份。

这样的话,徐佑就可以更顺利的开展课题研究,同时这也能更好的保护徐佑的科研成果。

“现在学校还没法给你自己申请个实验室,但不管你想研究哪个领域,学校都会尽量的满足你。这回不只是我替你撑腰了,整个学校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其实蒋宏还有些细节没有透露。

在这件事情上,不只是蓟大在推动,在背后还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在促成这件事情。

“感谢学校,感谢院长,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嗯,这点我们肯定都放心的。然后你现在不是相当于实习研究员了嘛,你需要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头衔,不代表你以后只能研究这一个方向而已。你回去可以好好想想,决定好了跟我说就行。”

从院长办公室里出来后,徐佑也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了。

徐佑心里清楚,虽然自己在上学期,确实做出了一些成果出来。

但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

多是遇到什么课题后,开始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当然,这也不能怪徐佑。

毕竟刚上大一,能够接触到科研,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能做出几个成果出来,更是计划之外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徐佑也觉得,该去规划一下未来的方向了。

想来想去,徐佑还是觉得,在超导这块儿,自己更感兴趣一些。

超导研究领域的终极目标,无疑是室温化超导了。

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会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然,这样的目标太大,甚至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实现。

徐佑还是决定,一步一步的去接近这个目标。

“先从195K这个超导临界温度为目标目标,作为突破点吧。”

徐佑之所以选择195K为目标,是因为195K的温度,是干冰的升华点。

在超导界的定义,超导临界温度高于77K,就算是高温超导体了。

这是一个有些滑稽的事情。超导界的高温,比室温还要低出很多。

因为液氮的沸点是77K,只要超导临界温度高于77K,就可以用液氮作为制冷剂,不需要使用成本更高的液氦。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